1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宁夏长城主题诗歌探赜 |
郭艳华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诗的西域图案,或理解之诗——沈苇新疆主题诗歌试论 |
颜炼军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3
|
论诗歌创作的空间建构与主题呈现 |
罗斌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范成大诗歌主题新议 |
胡明
|
《江海学刊》
|
1988 |
2
|
|
5
|
唐末台阁诗人的生存状态与其诗歌主题关系的考察——以韩偓濮州之贬前后的创作为中心 |
周蓉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明初宁夏流寓文人诗歌主题析论 |
王引萍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0 |
|
7
|
“一株青草生长起来的大树”——骆一禾诗歌主题论 |
胡书庆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成功在于三转九弯: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意象探析 |
朱依理
胡梅红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论诗歌的非市场化走向 |
谢世洋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0
|
从“黑夜”到“白夜”——论翟永明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
牛艳莉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1
|
拒绝或者表达──柳沄诗歌的写作姿态 |
吴义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2
|
倭马亚时期的阿拉伯诗歌 |
王广大
|
《阿拉伯世界研究》
|
1999 |
0 |
|
13
|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时间观 |
胡家峦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3
|
|
14
|
教新诗应处理好四组关系 |
肖培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5
|
“我”究竟惆不惆怅?——《未选择的路》细读兼与谢海华老师商榷 |
杨宇鹏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6
|
对东晋玄言诗的再认识 |
祝振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4
|
|
17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的误读及相关问题 |
熊言安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学 |
蔡伟良
|
《阿拉伯世界研究》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