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念奴娇·赤壁怀古》主题新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阎笑非
-
出处
《求是学刊》
1988年第6期62-66,共5页
-
-
关键词
赤壁怀古
主题新探
文学创作
苏轼文学
段国超
思想感情
北宋
独创性
学刊
黄州时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人生长恨水长东——《长恨歌》主题新探
- 2
-
-
作者
刘业超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2-14,33,共4页
-
文摘
《长恨歌》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对它的主题的理解,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政治主题说,爱情主题说,双重主题说。对艺术作品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不足为怪的。使人感兴趣的是,只要仔细考察一下三派观点的论证过程并加以切实的比较,人们就会发现:结论虽然不同,而分析问题的方法却存在许多一致的地方。“政治”说者提取题材中有关政治的要素综合成论,“爱情”说者提取题材中有关爱情的要素归纳成篇,“双重”说者则“既是……又是……”从两方面同时提取要素以中庸立论。它们的结论不同,只是因为它们在生活的多重组合中所提取的要素不同,对要素的强调程度不同,而根据线性因果关系提取有关要素,并把这些要素的算术和直接认定为事物本质的认识方法,却是几乎相同的。结果,“政治”说者不能恰当地解释其中的爱情,“爱情”说者不能恰当地解释其中政治,“双重”
-
关键词
《长恨歌》
主题新探
爱情主题
政治主题
艺术作品
要素
题材
认识方法
中庸
双重主题说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石锺山记》主题新探
- 3
-
-
作者
杨开达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5-86,共2页
-
文摘
对于《石钟山记》,几乎所有分析文章都把它的主题归结为:凡事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其根据就是课文里作者的议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认为这样归纳主题是非常肤浅的。
-
关键词
石钟山
主观臆断
调查研究
作者
主题新探
士大夫
提供依据
文章
思想内容
归结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主题新探
- 4
-
-
作者
卞敏
-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3-45,共3页
-
文摘
列宁的哲学名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简称《唯批》)出版80多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几乎所有研究《唯批》的论著都认为,《唯批》的主题是认识论,《唯批》是一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作。本文试图对研究和评价《唯批》提出一个新视角,即《唯批》的主题不是认识论,而应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经验批判主义
历史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题新探
马赫主义
列宁
关系问题
系统阐述
-
分类号
B15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