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界定·分析·理解——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被引量:4
1
作者 符方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文章围绕"泛调性音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讨论泛调性音乐的概念内涵与表现形式。第一、二部分对已有文献中的相关定义和描述进行比较和归纳,并通过与扩展调性、多调性及无调性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对泛调性音乐进行了一定理... 文章围绕"泛调性音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讨论泛调性音乐的概念内涵与表现形式。第一、二部分对已有文献中的相关定义和描述进行比较和归纳,并通过与扩展调性、多调性及无调性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对泛调性音乐进行了一定理论界定;第三、四部分则先后列举德彪西和勋伯格的作品,重点分析其中调性的"暗示"、"混合"及"流动"等现象。基于这样的分析,文章还提出"自由调性"与"自由无调性"的概念以区分泛调性音乐中的不同音高组织手段与风格状态,并在结语中指出泛调性音乐分析在西方音乐无调性进程的研究中可能起到的方法论与参考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调性音乐 主音流动 调性混合 德彪西 勋伯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调性音乐的分析策略
2
作者 符方泽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7-79,共3页
本文以泛调性音乐的分析策略为主要论题,首先从理论上对"调性因素"、"主音流动"等概念作了一定解读,并梳理出调性因素的若干具体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第二部分以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Op.19)中的第二首为对象,... 本文以泛调性音乐的分析策略为主要论题,首先从理论上对"调性因素"、"主音流动"等概念作了一定解读,并梳理出调性因素的若干具体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第二部分以勋伯格《六首钢琴小品》(Op.19)中的第二首为对象,剖析了作品中的多种调性因素及其状态,并借助线性分析的方法对作品进行结构的透视分析。文章尝试采用不同分析方法的混合使用,也从分析结果上进行一定比较,验证了这种分析策略的效能,为泛调性音乐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调性音乐 调性因素 主音流动 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