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主余震强度比和主震损伤状态的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鹏彦 王晨 赵仰康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5,共12页
大量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余震可能会对结构造成不可忽略的“二次损伤”,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规范均未明确规定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余震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性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将余震纳入到易损性分析框架中。选取40条真实记... 大量的地震灾害经验表明:余震可能会对结构造成不可忽略的“二次损伤”,然而目前国内外相关规范均未明确规定在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考虑余震作用。因此,本文以易损性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将余震纳入到易损性分析框架中。选取40条真实记录到的主余震序列作为结构地震输入,采用修正的Park-Ang损伤指数描述结构的损伤,从两种角度评估余震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1)将主余震序列看成一条延长的地震动,直接作为结构的地震动输入,考虑4种主余震强度比IM_(A)/IM_(M)(IM即intensity measure),通过建立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2)定义4种主震损伤状态,首先,将主震记录作为输入得到主震损伤结构;其次,对4种主震损伤结构进行余震倒塌易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对增大结构的易损性,当IM_(A)/IM_(M)=0.5~1.2时,结构易损性曲线的中值IM_(M)平均降低了2.6%~26.7%;当经历主震后结构的损伤指数为0.1~0.7时,后续抵抗余震倒塌的能力降低了0.63%~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地震易损性 修正的Park-Ang指数 主余震强度比 主震损伤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在主震-余震序列波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万城 王征南 +1 位作者 庞于涛 钟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地震通常以地震序列的形式发生,主震后通常会伴随余震。结构在主震中发生损伤后,即使较低震级的余震仍然会造成很强的结构破坏,并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研究余震对于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易损性方法,以一座三跨连续梁为例,利... 地震通常以地震序列的形式发生,主震后通常会伴随余震。结构在主震中发生损伤后,即使较低震级的余震仍然会造成很强的结构破坏,并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研究余震对于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易损性方法,以一座三跨连续梁为例,利用Open Sees程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并整合75条实测主震-余震序列波,分别在考虑余震及不考虑余震的情况下,使用云图法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计算其地震易损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余震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余震会增大桥梁结构的地震需求及地震易损性,并且地震强度越大余震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忽视余震的影响往往会高估结构的抗震能力,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地震动输入应考虑主震-余震序列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震-余震序列波 三跨连续梁桥 有限元分析 云图法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震和余震联合作用下复杂地基上重力坝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熊瑜 张林 +1 位作者 陈媛 聂鸿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32-2338,2351,共8页
大地震主震发生之后通常伴随强余震,多次余震下大坝的结构损伤破坏累积效应明显。为了解复杂地基上重力坝在主、余地震联合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以紧邻汶川地震震中的某大型水利工程重力坝典型坝段A#坝段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首先... 大地震主震发生之后通常伴随强余震,多次余震下大坝的结构损伤破坏累积效应明显。为了解复杂地基上重力坝在主、余地震联合作用下的变形和稳定性,以紧邻汶川地震震中的某大型水利工程重力坝典型坝段A#坝段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首先,仅考虑主震作用的影响,采用拟静力法模拟地震主震荷载,运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主震作用下A#坝段坝与地基的变形特征和模型最终破坏形态;再考虑主、余地震联合作用的影响,采用动力法(即时程分析法)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主震作用下模型试验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坝与地基均发生了大变形,且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A#坝段最终破坏形态;在主、余地震联合作用下,A#坝段坝与地基的变形的累积增加效应明显,变位特征值比主震作用下明显增大,其坝体最大变形处(坝顶)变位值增幅约为37%,对坝与地基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对位于地震高发带复杂地基上的重力坝,应考虑主、余地震联合作用的影响,这样更利于工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震 主震 重力坝 变位值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黄海地区断裂带附近的小震活动与主震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仇中阳 林叶青 《地震学刊》 CSCD 2001年第1期19-26,共8页
通过对 1 970年以来 ,江苏南黄海地区的 9次ML>5 4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中小震活动分析 ,发现该地区ML>5 4中强地震 (本文称为主震 )发生前 2~ 3年内均有一系列ML3 0左右中小地震发生 ,而且这些中小地震的空间分布与主震在同一断裂... 通过对 1 970年以来 ,江苏南黄海地区的 9次ML>5 4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中小震活动分析 ,发现该地区ML>5 4中强地震 (本文称为主震 )发生前 2~ 3年内均有一系列ML3 0左右中小地震发生 ,而且这些中小地震的空间分布与主震在同一断裂带上。根据断裂带上的中小震活动情况 ,运用地震活动性的有关分析方法 ,对未来地震进行外推 ,并进行检验。得出 ,可以将断裂带附近发生的一些ML3 0左右的小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南黄海 断裂带 主震 小震活动 中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码雷管临近建构物隧道均布主震相微震爆破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佳辉 刘长文 《交通世界》 2022年第18期16-18,共3页
依托临建第TJ04标段毕浦隧道工程,开展了基于数码雷管临近建构物隧道均布主震相微震爆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单响起爆药量控制在18kg以内,应用效果良好;设定合理的毫秒延期使先后起爆炸药的主震相错开,实现主震相分... 依托临建第TJ04标段毕浦隧道工程,开展了基于数码雷管临近建构物隧道均布主震相微震爆破施工技术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单响起爆药量控制在18kg以内,应用效果良好;设定合理的毫秒延期使先后起爆炸药的主震相错开,实现主震相分布较均匀,避免主震相叠加导致振速增大,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雷管 微震爆破 临近建构物 均布主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差爆破的波形叠加作用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郭学彬 张继春 +1 位作者 刘泉 蒲传金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4-8,49,共6页
在分析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均质介质中的单孔爆破振动测试,研究爆破地震波时程曲线上纵波、横波和面波因初至时刻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不同所具有的分离特性;再进行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振动效应试验,分析微差爆破地震... 在分析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均质介质中的单孔爆破振动测试,研究爆破地震波时程曲线上纵波、横波和面波因初至时刻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不同所具有的分离特性;再进行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振动效应试验,分析微差爆破地震波的段间叠加特性。结果表明,微差爆破相邻段别的地震波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相互接近、叠加,从而提出确定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应考虑距离因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波形叠加 微差爆破 初至时刻 主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管延期误差引起爆破震动叠加问题的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红涛 卢文波 +1 位作者 陈明 李瑞青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00-1904,共5页
微差爆破实践中,由于延期雷管通常存在延期误差,不能准确按设计延期时间起爆,导致各分段爆破产生的震动可能发生叠加,引起质点振速超标。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微差爆破中,这种因雷管延期误差而产生的震动叠加现象更不容忽视。应用遗传算法... 微差爆破实践中,由于延期雷管通常存在延期误差,不能准确按设计延期时间起爆,导致各分段爆破产生的震动可能发生叠加,引起质点振速超标。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微差爆破中,这种因雷管延期误差而产生的震动叠加现象更不容忽视。应用遗传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可得到由于雷管延期误差导致震动叠加后的最大可能放大倍数,以此来评价雷管延期误差带来的危害性,可为工程实践中的爆破网路设计和震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雷管 延期误差 震动叠加 主震相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间隔对微差爆破震动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毛静民 《爆破》 CSCD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讨论了微差爆破震动效应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延迟间隔的影响,研究了工程施工中的如何实现爆破延迟,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 微差爆破 延迟间隔 主震 爆破 震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强度指标选择对长周期钢结构余震IDA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东 张寅科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6,共9页
结构在主震作用下发生损伤,由于刚度和强度退化导致结构周期的延长,再加上高阶周期的影响,在随后的余震对主震损伤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中,基于弹性周期的传统谱加速度可能不适用,有必要对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择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以... 结构在主震作用下发生损伤,由于刚度和强度退化导致结构周期的延长,再加上高阶周期的影响,在随后的余震对主震损伤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中,基于弹性周期的传统谱加速度可能不适用,有必要对地震动强度指标的选择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以9层Benchmark钢框架为研究对象,选取10种地震动强度指标,分别从离散性和相关性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其在余震IDA分析中的优劣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最大层间位移角相比,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更能够准确地量化主震对结构造成的损伤;对于钢框架结构,基于一段周期的几何平均谱加速度的IM_(Boj&Lev)指标是最优的地震动强度指标,相对于S_(a)(T_(1))离散性降低了30%左右,相关性提高了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钢框架 主震损伤结构 IDA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桥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蓉华 陈农 胡先明 《水电站设计》 2004年第4期61-65,72,共6页
大桥水利枢纽的库坝位于安宁河地震带上,该水库是我国至今唯一处于强震多发地区和地震高烈度区的大Ⅱ型水库。大桥水库的库坝区具有发生诱发地震的构造条件、岩性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本文对2002年3月3日在坝下3km处发生Ms4 6级地震的... 大桥水利枢纽的库坝位于安宁河地震带上,该水库是我国至今唯一处于强震多发地区和地震高烈度区的大Ⅱ型水库。大桥水库的库坝区具有发生诱发地震的构造条件、岩性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本文对2002年3月3日在坝下3km处发生Ms4 6级地震的地质背景、地震台网的布局、库区地震活动背景、地震活动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此次诱发地震的特征进行了描述,最后判断此次诱发地震为滞后响应的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类型为主震—余震型水库诱发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诱发地震 主震 大桥水库 余震 地震活动性 地质背景 地震带 水利枢纽 坝区 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裂缝对爆破震动信号频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焕君 璩世杰 +1 位作者 李岩 祁嘉翔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2期84-89,共6页
在预裂爆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场预裂爆破试验和实测爆破震动数据,从频率域分析了预裂缝两侧爆破震动信号的变化特征。利用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分别得到了预裂缝两侧爆破震动信号的功率谱和尺度能量图。通过对比发现爆破震动信... 在预裂爆破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场预裂爆破试验和实测爆破震动数据,从频率域分析了预裂缝两侧爆破震动信号的变化特征。利用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分别得到了预裂缝两侧爆破震动信号的功率谱和尺度能量图。通过对比发现爆破震动信号途经预裂缝后,主震频带变宽,但增加的只是中高频成分,同时爆破震动信号低频成分的能量大幅衰减,主震频带往高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预裂缝 爆破振动信号 连续小波变换 主震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后房屋建筑的应急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坤 滕晓敏 《工程质量》 2011年第12期61-62,共2页
为解决灾民的应急居住问题,需要对震后房屋建筑进行应急评估。本文指出应急评估适用的震型,给出各类结构的检查要点,对不同地震破坏等级的建筑物粘贴相应的标签,区分出能及时利用的房屋建筑。
关键词 应急评估 主震-余震型地震 地震破坏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脉冲激励对结构的作用效应
13
作者 戴君武 张敏政 白文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94-1397,共4页
对地震作用下结构破坏的特征及强震记录进行分析,指出对脉冲型地震动中主震脉冲的作用效应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利用三角脉冲作为强震主脉冲的理论简化,给出双三角脉冲作用下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动力反应解析解;采用研究反应谱变化规律的方... 对地震作用下结构破坏的特征及强震记录进行分析,指出对脉冲型地震动中主震脉冲的作用效应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利用三角脉冲作为强震主脉冲的理论简化,给出双三角脉冲作用下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动力反应解析解;采用研究反应谱变化规律的方法,分析两类脉冲组合即:波前脉冲组合以及波后脉冲组合,总结归纳出波前脉冲与波后脉冲对主脉冲作用效应的不同贡献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揭示脉冲型地震动中主脉冲的破坏能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震脉冲 结构动力反应 脉冲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固段损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分配原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百存 秦四清 +1 位作者 薛雷 陈竑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5-981,共7页
锁固段是主控构造地震产生的地质结构,研究其损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分配原理,可加深对其损伤行为和能量演化机制的理解.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阐明了受载锁固段内裂纹扩展时储存弹性应变能的转化与分配关系,提出了锁固段破裂事件的地震波... 锁固段是主控构造地震产生的地质结构,研究其损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分配原理,可加深对其损伤行为和能量演化机制的理解.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阐明了受载锁固段内裂纹扩展时储存弹性应变能的转化与分配关系,提出了锁固段破裂事件的地震波辐射能计算公式.据此,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框架下,推导了主震判识的震级准则,论证了锁固段累积Benioff应变比与剪切应变比的等效性,提出了锁固段破裂事件的震源参数计算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靠.该研究成果在主震判识、震源参数估算与复核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固段 能量转化与分配 地震波辐射能 主震判识 应变比等效性 震源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田微震分布正态性检验与总体特征评价
15
作者 兰奕文 《同煤科技》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基于全井全时段内微震实时监测结果,结合波兰微震危险性评价准则,运用安德森-达令检验法等多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已监测微震活动进行大样本正态性假设检验,分析了微震样本在时间轴与空间轴的变化情况,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 基于全井全时段内微震实时监测结果,结合波兰微震危险性评价准则,运用安德森-达令检验法等多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对已监测微震活动进行大样本正态性假设检验,分析了微震样本在时间轴与空间轴的变化情况,反映了总体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井田范围内的微震活动具有受限的随机性,与人为采动影响密切相关;微震事件分布变化不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对于可能存在的分布特征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井田范围内的微震活动具有主震能级范围,体现了矿井整体的能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微震监测 正态检验 分布特征 主震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信号的小波包分解及能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剑 毛毳 林贝贝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83-187,共5页
根据地震波信号具有持时短、非平稳、三向传播等特点,通过小波包分析技术,对已知地震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到不同频带地震波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各地震波信号主震频率能量进行分析.以天津波为例,分析了天津波地震信号... 根据地震波信号具有持时短、非平稳、三向传播等特点,通过小波包分析技术,对已知地震波信号进行小波包分析,得到不同频带地震波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各地震波信号主震频率能量进行分析.以天津波为例,分析了天津波地震信号沿三个方向传播的能量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信号 小波包 频带 主震频率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卷流旋转与地震成因
17
作者 丁元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18期40-40,共1页
文章对地震成因与龙卷流旋转进行关联分析。地球内部大型液体漩涡带动各自的板块旋转,形成数千米至几百千米的负压熔岩压力管道网络,顶盖断裂引起熔岩下行,出现科里奥利效应,进而产生快速的局部缩微液体漩涡-龙卷流,断层断裂,发出反弹... 文章对地震成因与龙卷流旋转进行关联分析。地球内部大型液体漩涡带动各自的板块旋转,形成数千米至几百千米的负压熔岩压力管道网络,顶盖断裂引起熔岩下行,出现科里奥利效应,进而产生快速的局部缩微液体漩涡-龙卷流,断层断裂,发出反弹性的主震纵向波。断块断层相互碰撞叠加,发出往复性主震横向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里奥利效应 大型液体漩涡 熔岩管道网络 龙卷流 主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塔斜拉桥在主余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18
作者 邹秋香 《湖南交通科技》 2017年第2期154-157,247,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矮塔斜拉桥的抗震研究大多只考虑主震作用,而对其在强余震作用下的响应研究较少,结论偏于不安全的问题,以某矮塔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通过将强余震时程曲线接续在主震时程曲线的末端来模拟接连2次地震的作用,根据动力... 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矮塔斜拉桥的抗震研究大多只考虑主震作用,而对其在强余震作用下的响应研究较少,结论偏于不安全的问题,以某矮塔斜拉桥为工程实例,通过将强余震时程曲线接续在主震时程曲线的末端来模拟接连2次地震的作用,根据动力弹塑性原理,利用空间有限元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强余震会导致边墩底和主跨跨中内力进一步增大;边墩顶、边塔和中塔顶的纵向位移以及主跨跨中竖向位移均在强余震作用下达到最大;各墩内力、变形时程波动性较为接近,而主跨和边跨跨中的时程响应差异性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矮塔 主震 强余震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时如何求生(下)
19
作者 刘源隆 尤蕾 《农村新技术》 2011年第8期39-40,共2页
三、防余震余震出现在主震以后,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主震后的第一次余震什么时候到来,是没有规律的,所以主震后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余震一般较主震弱,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 三、防余震余震出现在主震以后,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主震后的第一次余震什么时候到来,是没有规律的,所以主震后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余震一般较主震弱,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害,并使建筑物更脆弱。除非警方、消防队或救援组织请求你提供协助,否则应迅速远离受损害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时 救援组织 建筑物 余震 大地震 消防队 主震 震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