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主观认知的自动驾驶汽车序贯博弈类人决策
1
作者 朱冰 贾士政 +4 位作者 赵健 韩嘉懿 张培兴 宋东鉴 陈志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非受控交叉路口是高动态性、强交互性的决策场景,在其中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做出与熟练驾驶人类似的安全合理决策并顺利通过路口,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充分考虑认知与决策过程的本体主观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博弈的自动驾驶... 非受控交叉路口是高动态性、强交互性的决策场景,在其中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做出与熟练驾驶人类似的安全合理决策并顺利通过路口,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充分考虑认知与决策过程的本体主观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博弈的自动驾驶汽车交互式类人决策方法。首先,从通行时效、空间裕度、驾乘体验和行驶安全多个维度深度挖掘了多目标驾驶诱因,进而建立了个性化和类人化驾驶特质嵌入的博弈决策模型,并匹配不同驾驶模式类型的驾乘人员群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仿人类逻辑的自视角决策方案和序贯优先度的概念,以实现滚动逐阶博弈决策的序贯模式自演化;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交互式类人决策方法能够以持续交互的方式化解潜在冲突并处理安全决策问题,同时提升了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决策的自然化和类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类人决策 序贯博弈 主观认知 非受控交叉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网络分析
2
作者 郭杨子叶 孙钰 +5 位作者 牛杏蒙 秦岩 刘肇瑞 黄悦勤 刘燕 慕福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5-712,共8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网络结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省(济宁、潍坊、邹城)招募≥45岁的中老年社区居民8262人。使用8条目痴呆筛查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一般信息调...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网络结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省(济宁、潍坊、邹城)招募≥45岁的中老年社区居民8262人。使用8条目痴呆筛查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一般信息调查表以收集信息并筛查症状;利用SPSS、R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症状网络模型以探索各因素与症状间的关联。结果: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检出率为24.53%,“学习使用某些简单的日常工作或家用电器、器械困难”为核心症状,与“记不住和别人的约定”和“日常记忆和思考能力出现问题”(edge=2.13)联系最为紧密。此外,“自评心理状况差”主观认知衰退更严重,与“兴趣减退、爱好改变、活动减少”的联系最为紧密(edge=0.38)。结论: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之间紧密关联,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衰退 中老年 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相关主观认知下降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文依宁 黄惠嫦 赵明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03-1410,共8页
主观认知下降(SCD)通常预示着未来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而睡眠障碍在SCD患者中较常见,并且通常在可检测到的认知变化之前就已表现出来。虽然目前关于睡眠与SCD之间关系以及睡眠相关认知功能退化的基本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主观认知下降(SCD)通常预示着未来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而睡眠障碍在SCD患者中较常见,并且通常在可检测到的认知变化之前就已表现出来。虽然目前关于睡眠与SCD之间关系以及睡眠相关认知功能退化的基本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睡眠与认知功能下降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的下降均可能引发认知功能的衰退。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睡眠与SCD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预防和延缓认知下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睡眠 睡眠障碍 睡眠片段化 慢波睡眠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与主观认知下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敬石 刘国韵 +4 位作者 石安琪 杨泽秋 玛木克·叶热巴克 王军 闫超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早期预防在降低AD发病率中起关键作用。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发展的早期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或避免其进展为痴呆,进而减轻社会负担。脑白质高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早期预防在降低AD发病率中起关键作用。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发展的早期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或避免其进展为痴呆,进而减轻社会负担。脑白质高信号(WMH)能有效反映脑白质变化,并为识别SCD提供有力证据。本文综述了近期WMH与SCD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了目前WMH研究存在的问题,从病理和认知功能方面解释WMH和SCD的相关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脑白质高信号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存利 王红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调查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锦州市的586名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感知... 目的调查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锦州市的586名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感知压力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展开调查。结果257名(43.8%)围绝经期女性存在主观认知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症状、感知压力水平、焦虑、抑郁是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运动频率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早期的认知评估,尽早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缓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主观认知下降 围绝经期症状 感知压力 焦虑 抑郁 社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盼 吕慧静 +3 位作者 臧丽丽 于子莹 王辛宇 孟庆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总结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并从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综述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促进建议,以期为制定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进而提升老年人认知功能,减缓其向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敏 陈一萍 +1 位作者 侯丽媛 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4-857,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从而为本土政策的制定提供可信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轻度认知障碍 身体活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冰飞 王雨豪 +4 位作者 韩丽婧 崔伟橦 邬倩 张婧 赵岩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社区及某三级甲等医院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300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自评表、认知储备参数采集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300名老年人中,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社区及某三级甲等医院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300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自评表、认知储备参数采集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300名老年人中,185人出现主观认知下降,占61.67%;多因素分析显示,近2年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人发生主观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认知活动是老年人发生主观认知下降的保护因素。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具有相关性(OR=0.984,P<0.05)。认知储备的全日制受教育年限、主要从事职业、认知活动3项子变量中,认知活动与主观认知下降具有相关性(OR=0.869,P<0.05)。结论: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人发生主观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参与认知活动对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具有保护作用,提高老年人认知储备可能延缓主观认知下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储备 主观认知下降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嘉璐 徐林燕 +6 位作者 赵磊 姚远 杨灏栋 许丽娟 叶丽慧 张莎莉 林家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目的:调查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SCD)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方法:于2022年7月—11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个社区或乡镇的100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SCD⁃Q21、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简版... 目的:调查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SCD)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方法:于2022年7月—11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个社区或乡镇的100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SCD⁃Q21、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老年抑郁量表的3项分量表(GDS⁃3A)、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SF)对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SCD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结果:老年人SCD⁃Q21总分为7.50(3.50,11.50)分,听力状况、看远处状况、看近处状况、用药种数、受教育程度、疼痛程度、淡漠状况、抑郁状况、高血压、是否握力下降是老年人SCD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淡漠状况(0.245)、听力状况(-0.184)、看近处状况(-0.138)是效应较高的影响因素,淡漠状况和抑郁状况是老年人SCD的中介因素。结论:老年人主观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受多因素、多路径影响,淡漠状况和抑郁状况对SCD具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SCD)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认知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版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的汉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立晓 邢悦 +1 位作者 贾建国 韩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349-2354,共6页
背景主观认知下降(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早期表现之一,其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研发有利于帮助临床早期识别AD,但部分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CD-Q9)为0分,可能与该问卷未涵盖所有SCD主诉有关。目的对筛选出SCD-Q... 背景主观认知下降(SCD)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早期表现之一,其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研发有利于帮助临床早期识别AD,但部分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CD-Q9)为0分,可能与该问卷未涵盖所有SCD主诉有关。目的对筛选出SCD-Q9的上位条目池即主观认知下降问卷21(SCD-Q21)进行汉化,找出可识别SCD风险的SCD主诉条目并进一步优化SCD-Q9。方法2020-07-01至2020-08-31,参考国外问卷本土化标准程序,经原作者授权、同意后获得英文版原版问卷,采用Brislin“两人直译·回译”法对SCD-Q21进行汉化,并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及小样本预调查进行条目修订及文化调适。结果本研究经严格的翻译、回译、对比回译、条目修订、文化调适及小样本预调查而形成中文版SCD-Q21终稿。中文版SCD-Q21终稿由21个条目组成,其中条目4、5、7、10、20、21为三分类选项,其余均为二分类选项;条目11、19为反向条目,其余均为正向条目;总分21分。结论中文版SCD-Q21终稿的形成为后续该问卷在中国人群中的运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AD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筛查 主观认知下降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版主观认知下降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39
11
作者 郝立晓 胡笑晨 +1 位作者 韩璎 贾建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238-3245,共8页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法治愈,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主观认知下降(SCD)因对AD临床前期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而备受关注,其简易筛查工具的研发可以帮助社区医生早期识别可能的AD临床前期患者...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无法治愈,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主观认知下降(SCD)因对AD临床前期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而备受关注,其简易筛查工具的研发可以帮助社区医生早期识别可能的AD临床前期患者,同时进一步减轻患者及医生负担。目的通过汉化英文版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SCD-Q9),探索AD早期简易筛查工具。方法取得英文版SCD-Q9原作者的问卷授权,采用Brislin“两人直译、回译”翻译法汉化SCD-Q9,原作者对比回译中文版与原版语言和文化的细微差别。并通过专家小组讨论及预调查对中文版SCD-Q9初稿进行条目修订及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SCD-Q9。2016年9月6-15日,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0例顺义区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文版SCD-Q9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采用项目区分度(前27%高分组和后27%低分组)极端组比较法及项目同质性检验相关系数法进行项目分析;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法进行信度分析;采用专家评价法进行内容效度分析;采用KMO检验、Bartlett’s球形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进行结构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SCD-Q9包含2个维度、9个条目,分别是整体的记忆功能及时间对比(4个条目)、日常活动能力(5个条目)。采用项目区分度(前27%高分组和后27%低分组)极端组比较法将被调查者分为高分组(54例)、低分组(54例),各条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SCD-Q9各条目和总分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绝对值均>0.400,各条目均可保留。信度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α系数为0.886,在删除问卷中的任一条目后,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0~0.881,无特异高值,无提示需要删除的条目。分半信度结果显示,Spearman-Brown分半系数为0.892。中文版SCD-Q9 KMO值为0.883,Bartlett’s球形检验χ^2=1 059.320,df=36,P<0.001,表明该问卷适合进一步做因子分析。利用EFA对问卷提取公因子,特征值≥1.000的公因子有2个,公因子1的特征值为5.116,方差贡献率为56.846%,因子2的特征值为1.231,方差贡献值为13.673%,2个公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519%。结论中文版SCD-Q9内部效度及信度良好,该问卷的研发,为后续中文版SCD-Q9在中国人群中的运用奠定基础,同时为SCD早期简易筛查工具的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下降 问卷调查 筛查 信度 效度 主观认知下降问卷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其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芸 周梅芳 +4 位作者 陈斯霞 朱义盼 潘烨瑾 王赟 田凤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8-12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主...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衰弱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8-12月,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27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中文版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结果42.9%(118/275)的患者主观认知下降评分大于3分,存在主观认知下降。年龄、受教育程度、衰弱、营养状况是主观认知下降的影响因素(均P<0.05)。主观认知下降组和非主观认知下降组衰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认知下降与衰弱呈正相关(r=0.64,P<0.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主观认知下降及衰弱水平均较高,二者相互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认知和衰弱状况的评估,尽早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主观认知下降 衰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认知下降社区管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郝立晓 贾建国 +2 位作者 韩璎 孙宇 王晓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4285-4290,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老年人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鉴于该病无有效治愈手段、预后差,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并干预尤为重要。做好该病的社...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老年人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鉴于该病无有效治愈手段、预后差,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并干预尤为重要。做好该病的社区管理工作,不仅能延缓疾病进程,改善疾病预后,更能进一步减轻我国的家庭及社会负担。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临床前期阶段而引起国内外医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是国际上对于该阶段的社区规范化管理研究较少,国内研究更是空白。本文拟通过对SCD的社区管理予以综述,以期为我国AD临床前期SCD社区管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社区卫生服务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滢 甘珊 李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描述社区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发生现状,从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337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 目的描述社区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发生现状,从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337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主观认知下降问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SCD有111例(32.9%)。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负性生活事件是社区老年人SCD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能力是社区老年人SCD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SCD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认知评估,尤其重视其心理和生活方式方面,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延缓其向痴呆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社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融合度主观认知状况:身份认同、城市归属与发展规划——以江苏省1085名农民工为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义波 朱考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96-101,共6页
从融合度主观认知角度看,农民工的自我身份、城市归属和发展规划三方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前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更为分化,在更多的人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的同时,也有相当部分人希望成为城市人;农民工城市归属认知状况总体上较好,但... 从融合度主观认知角度看,农民工的自我身份、城市归属和发展规划三方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前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更为分化,在更多的人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的同时,也有相当部分人希望成为城市人;农民工城市归属认知状况总体上较好,但是利益相关性影响对城市归属具体指标的评价要消极一些;倾向于留城和返乡的农民工在发展规划认知方面的人数差别不大。社会性排斥制度、城市歧视和传统同质性社会资本下形成的农民工亚文化,影响了农民工融合度认识的上述三方面,然而这不过是二元社会结构的表征而已。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首先需要在制度上保证其享有公平的的国民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融合度 主观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调查 被引量:11
16
作者 涂琼理 邹秀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0-67,共8页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 研究目的:实证分析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的主观认知及区域差异,应用排序选择模型研究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描述统计分析,排序选择模型。研究结果:浙、赣、桂三省506份农户问卷中,64.2%的农户认为承包地对他们生活的总体作用并不大,但94.7%的农户同时认为种田虽然不赚钱,但可以为基本生活提供最后保障;浙、赣、桂三省农民在"承包地对他们生活总体作用"这一问题的主观认知上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影响农民对农地保障功能主观认知的因素主要有人均耕地面积、农地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村庄离县城(城市)的交通距离以及区域宏观区位特征等。研究结论:要大力提高农户农业收入,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要推进农地流转与使用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流转和适度集中;应充分认识农地保障功能存在区域差异这一现实背景,考虑不同农户主体自身禀赋和区域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因地制宜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保障功能 主观认知 排序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oop色词测验在识别主观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朱敏敏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评价改良中文版Stroop色词测验(CWT)在识别主观认知功能障碍(S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6例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诉的老人和35例正常老年人,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和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 目的评价改良中文版Stroop色词测验(CWT)在识别主观认知功能障碍(S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6例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诉的老人和35例正常老年人,进行一般资料问卷调查和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抑郁量表、数字广度、词表记忆等。采用CW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执行功能测试,分析指标包括错误数、平均反应时、反应干扰量(SIE)的指标反应时之差(即颜色与字义不一致和一致时的平均用时之差),并对SCI的CWT结果与年龄和记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被试者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老年人相比,SCI组的CWT平均反应时、错误数、反应时之差均有显著差异。平均反应时、错误数与年龄均呈显著正相关性。SCI组反应时之差较正常老年人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与年龄、错误数、平均反应时、总体认知功能以及记忆等相关检查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 CWT能有效识别SCI,有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op色词测验 主观认知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痴呆相关的主观认知减退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小雪 李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10-1413,共4页
在对痴呆前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研究发现主观认知减退与痴呆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主观认知减退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为患者主观评价结果,而客观神经心理学评估无异常,可受患者人口学特征、性格特征... 在对痴呆前期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研究发现主观认知减退与痴呆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主观认知减退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前期,为患者主观评价结果,而客观神经心理学评估无异常,可受患者人口学特征、性格特征及情绪状态影响,生物学标记物对其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情绪状态也可影响其转归结果。主观认知减退的概念框架、与痴呆的关系还待进一步明确,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痴呆的早期防治提供新的视角,也可为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减退 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认知下降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妮 盛灿 韩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随着生物标记物的引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不断前移,从AD源的痴呆,AD源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临床前期AD,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 随着生物标记物的引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诊断不断前移,从AD源的痴呆,AD源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到临床前期AD,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临床前期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这一概念。文中围绕神经影像学方法和脑脊液检查,对SCD进行综述,从新的角度为早期识别AD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主观认知下降 早期诊断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对主观认知下降的7年随访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玲 肖世富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0-420,共1页
目的主观认知下降(SCD)被认为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甚至出现在轻度认知损害(MCI)之前。但不是所有的SCD都会发展为MCI甚至AD,SCD对AD进展的预测价值需要通过长程随访来验证。本研究基于2011年参与中国纵向老龄... 目的主观认知下降(SCD)被认为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AD)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甚至出现在轻度认知损害(MCI)之前。但不是所有的SCD都会发展为MCI甚至AD,SCD对AD进展的预测价值需要通过长程随访来验证。本研究基于2011年参与中国纵向老龄化(CLAS)研究并完成头颅MRI的上海社区老人的基线及2018年的随访数据,以SCD人群为切入点,旨在分析7年随访时对SCD这组高危人群转归的预测因素。方法共76名SCD老人纳入预测分析模型,根据随访是否转为MCI分为稳定型SCD(sSCD)(n=52)和进展型SCD(pSCD)(n=24)。收集的信息包括两个时间点的临床及神经心理学评估(基线和7年随访),以及基线时的T1-MRI扫描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的方法(Relief算法和代价敏感性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将多维度的相关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躯体疾病、生活方式、神经心理评估以及基于Free Surfer的各脑区MRI结构特征进行拟合分析,探索哪些方面的特征组合能成为最优预测SCD认知转归的评价指标。使用嵌套的余一交叉检验法对特征在给定机器学习算法下所能达到的分类精度进行评价,以寻找能有效预测认知进展的特征指标。结果共有223个特征纳入预测模型,最终5个特征形成的组合被选为对预测认知转归贡献最大。它们是:脑梗史,受教育年限,基线Mo CA评分,左侧杏仁核体积,以及右侧颞上沟的白质体积。他们的组合实现了曲线下面积(AUC)得分为0.80。其中,pSCD的脑结构特征表现为左侧杏仁核的灰质体积减少和右侧颞上沟后坡白质体积增加。结论本研究证明结合临床和神经影像的信息可能在SCD阶段预测7年后的MCI的发生。同时颞上沟脑区附近的白质体积增加,可能是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临床前期AD的神经影像机制,为探索预测认知下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主观认知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