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华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3期4-9,36,共7页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邹华再现与表现是两个曾经被广泛使用的范畴,近年来,由于我们经常用以机械地切割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使理论研究表现出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病。这样一来,不仅复杂的艺术现象得不到合理... 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现代艺术的两极运动邹华再现与表现是两个曾经被广泛使用的范畴,近年来,由于我们经常用以机械地切割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使理论研究表现出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病。这样一来,不仅复杂的艺术现象得不到合理的解说,也影响了我们对这两个范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现艺术 现代艺术 现象化再现 客观再现 抽象化表现 客观模仿 表现艺术 偶然性 认知求真 主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不悖 渗透互补──关于“再现说”与“表现说”的思考
2
作者 丁敬祝 《求是学刊》 1987年第6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再现说” 表现说” 主观表现 作家 客观现实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认识和把握 说文学 客观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特征融合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建明 杨丽瑞 王良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3-646,649,共5页
针对目前大部分人脸表情识别算法中仅提取图像的某一类特征,导致特征参数不能全面反映脸部情感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识别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对同一个图像序列分别使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和标准... 针对目前大部分人脸表情识别算法中仅提取图像的某一类特征,导致特征参数不能全面反映脸部情感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离散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识别的人脸表情识别方法。对同一个图像序列分别使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和标准正交非负矩阵分解(ONMF)提取纹理信息,使用改进的主动表观模型(AAM)提取几何形变信息,再使用高维小样本下典型相关分析(CCA)对提取的两种特征进行特征融合,最后使用离散HMM来进行表情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特征融合后,在较少特征向量维数下该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快的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离散小波交换 标准正交非负矩阵分解 主观表现模型 典型相关分析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2-112,114,共2页
20世纪艺术现象琳琅满目,历史的规律性还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作为绘画,却有一种相对趋势,即具象--抽象--再抽象。本文试图对这 一趋势作出检索,通过与传统再现性绘画的比较,揭示了现代绘画不断走向抽象、获得了生命的历史线索,并对抽象... 20世纪艺术现象琳琅满目,历史的规律性还令人无法捉摸。但是作为绘画,却有一种相对趋势,即具象--抽象--再抽象。本文试图对这 一趋势作出检索,通过与传统再现性绘画的比较,揭示了现代绘画不断走向抽象、获得了生命的历史线索,并对抽象主义绘画的具体手段,作出形式 学和方法论的探索,指出色彩、构图、简化乃为现代绘画走向抽象的途径。为观照21世纪绘画艺术,提供了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象 抽象 内在创造 主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自我,求共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兵 刘敬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34-36,共3页
存自我,求共通主讲:王海兵访谈:刘敬东刘:你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有关《深山船家》的创作感受时,其中曾有过这样的自问“直接真实地记录生活,没有刻意地去表达某种观念的作品能否为人们所接受?”你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是否在有意... 存自我,求共通主讲:王海兵访谈:刘敬东刘:你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有关《深山船家》的创作感受时,其中曾有过这样的自问“直接真实地记录生活,没有刻意地去表达某种观念的作品能否为人们所接受?”你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是否在有意强调纪录片创作中纪实本身所具有的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录片 纪录片创作 创作手法 文明冲击 主观表现 艺术形式 东西方文化差异 观众 电视节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语主从复合句的陈述方式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诗荣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3,共5页
就日语主从复合句的陈述方式来说,分句与主句间的意义关系相同的句子可能存在不同的陈述方式,而从句与主句间的意义关系不同的句子可能存在相同的陈述方式。分句与主句间的意义关系与句子的陈述方式没有直接联系。
关键词 主从复合句 陈述方式 主观表现 客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吗?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楚廷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有一种理论,叫做反映论。其观点有:"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反映。""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就不能有客观事物的映象。"在这里,铿锵作响的字眼是:"客观事物"、"客观存在"、"客观物质世界"。这... 有一种理论,叫做反映论。其观点有:"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着,就不可能有反映。""没有客观存在的事物,就不能有客观事物的映象。"在这里,铿锵作响的字眼是:"客观事物"、"客观存在"、"客观物质世界"。这种哲学是对得起"客观",却太轻看主观了,可是,此哲学之言者就是主观地说着。殊不知,过分地强调客观之时,就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主观,两者相伴而行,想把主观甩开都做不到;正如强烈的主观表现,也演绎了一种客观现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反映论,大约也是对这种"反映论"的一种反映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物质世界 主观表现 课程概念 现代主义课程 自然科学家 一个问题 INTUITION 丘成桐 丁肇中 相信自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次尝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百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 中西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文艺思潮 西方文学 文艺思想 现当代文学 主流 主观表现 写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什么B"结构式初探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海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9-92,共4页
"A什么B"是一种结构式,该结构式主要表示消极的意义,但其消极意义不是由"什么"单独带来的,而是结构式的整体意义。在言谈交际中,结构式中的"什么"具有强调功能。"A什么B"结构式具有标记性,&qu... "A什么B"是一种结构式,该结构式主要表示消极的意义,但其消极意义不是由"什么"单独带来的,而是结构式的整体意义。在言谈交际中,结构式中的"什么"具有强调功能。"A什么B"结构式具有标记性,"什么"的强调功能"放大"了消极意义,从而表达了说话人轻视、不满、否定的态度。"A什么B"结构式实际上是主观化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词 语言结构式 主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语题述句的陈述方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诗荣 李南征 《外语研究》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从本质上对不同类型的日语题述句的结构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题述句的陈述方式原则上是两层客观表现和主观表现的有机结合体。如此分析日语句子的目的就在于为确切地理解日语句子结构提供新的理论根据。
关键词 题述句 陈述方式 主观语言表现 客观语言表现 句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语无题句的陈述方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诗荣 莫伟 《外语研究》 2004年第6期38-40,共3页
从总体上来说 ,日语无题句都是由客观语言表现与主观语言表现结合起来的有机结合体。其具体陈述方式大致有三种情况 :(1)主观表现在前 ,客观表现在后 (如含有感叹词或接续词的句子 ) ;(2 )客观表现居中 ,主观表现位于句首和句末 (如含... 从总体上来说 ,日语无题句都是由客观语言表现与主观语言表现结合起来的有机结合体。其具体陈述方式大致有三种情况 :(1)主观表现在前 ,客观表现在后 (如含有感叹词或接续词的句子 ) ;(2 )客观表现居中 ,主观表现位于句首和句末 (如含有陈述副词的句子 ) ;(3)客观表现在前 ,主观表现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题句 陈述方式 主观语言表现 客观语言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理学课堂教学艺术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学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78-279,共2页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重性。无科学的教学缺少根基;无艺术的教学缺少活力。心理学教学也具有以客观再现教学内容而求"实"的科学性和以主观表现情意而求"活"的艺术性的两重性。心理学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性和艺术性是教学的两重性。无科学的教学缺少根基;无艺术的教学缺少活力。心理学教学也具有以客观再现教学内容而求"实"的科学性和以主观表现情意而求"活"的艺术性的两重性。心理学课堂教学艺术是集教员的德、才、智、情融汇于教员的言、行、教、态中,它是复杂而高超、熟练而精巧的教学技艺的再现。它以科学内容为基础,以多维形象教学为手段,以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为重心,达到震撼心灵、移情启智、全面育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艺术 心理学教学 科学性 主观表现 教学内容 教学技艺 科学内容 形象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美学矛盾观的对立与互补(下)——鲁迅周作人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邹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8期27-33,共7页
二、内倾式矛盾观与主观表现论内倾式矛盾观虽然也是鲁迅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毕竟不占主导地位,而且常常为异常突出的外倾式矛盾观所淡化。然而主体性原则的建立以及这个原则在美学思想上的贯彻,都要求内倾与外倾在整体上对等发展,... 二、内倾式矛盾观与主观表现论内倾式矛盾观虽然也是鲁迅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毕竟不占主导地位,而且常常为异常突出的外倾式矛盾观所淡化。然而主体性原则的建立以及这个原则在美学思想上的贯彻,都要求内倾与外倾在整体上对等发展,以形成分离对峙、互激互补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矛盾观 周作人 鲁迅 主体性原则 侧重点 比较研究 主观表现 内倾 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ないご和なくて作助动词时的含义及其用法
14
作者 应骥 《外国语文》 1986年第3期58-62,共5页
ないで和なくて的用法区别,是个较复杂的,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现就接在动词未然形后的ないで和なくて的来源、含义及其使用区别,谈谈自己的一些初步认识与体会。(一)ないで和なくて的性质。
关键词 含义 助动词 连用形 形容动词 主观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僻涩佯狂 豪情奇逸——八大山人艺术试析
15
作者 陈刚 《艺苑(美术版)》 1987年第1期81-83,共3页
人所熟知明清画家朱耷落款时总爱把"八大山人"四字连写成"哭之"或"笑之",寄以国破家亡的哀痛。在评价八大山人艺术时,多从八大山人对清代统治极端不满的情绪出发去分析八大山人艺术的形成。从八大遭遇方... 人所熟知明清画家朱耷落款时总爱把"八大山人"四字连写成"哭之"或"笑之",寄以国破家亡的哀痛。在评价八大山人艺术时,多从八大山人对清代统治极端不满的情绪出发去分析八大山人艺术的形成。从八大遭遇方面去挖掘其艺术个性之根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结合八大艺术形式及表现效果进行探究,我想会更有助于理解其人其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主观表现 艺术个性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走出好干部难以出头的困境
16
作者 陈茂先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9-41,共3页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2014年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都对新时期的党政领导干部定了标准、画了像,那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但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2014年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都对新时期的党政领导干部定了标准、画了像,那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但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客观对客观(即岗位任职要求与候选人客观条件)、客观对主观(即岗位需求与个人主观努力)、主观对客观(即选拔对象的主观表现与客观素质)、主观对主观(即具有选拔权的领导对选拔对象(即具有选拔权的领导对选拔对象的主观评价)、组织因素对非组织因素(如亲情、利益、特定关系)等综合活动的结果,不是标准化的工业生产,难以按统一、标准的模式进行,因此,在干部工作中面临一系列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工作 主观努力 领导干部 任职要求 主观表现 组织部门 岗位需求 巡视工作 选人 组织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