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经济信息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
吴荣先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1987 |
0 |
|
|
2
|
人和自然的矛盾及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
章克群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
3
|
给作家的主观能动作用予科学的估计——评“作家主体性” |
赖伯疆
|
《广东社会科学》
|
1987 |
0 |
|
|
4
|
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
沈世纬
|
《浙江学刊》
|
1981 |
0 |
|
|
5
|
如何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
黎少岑
|
《江汉论坛》
|
1959 |
0 |
|
|
6
|
客观规律对主观能动作用的制约作用 |
彭实
|
《江汉论坛》
|
1959 |
0 |
|
|
7
|
严格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
宋福僧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2 |
0 |
|
|
8
|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
若文
|
《学术研究》
|
1959 |
0 |
|
|
9
|
主观能动性在变可能性为现实性过程中的作用 |
黃乃洋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
10
|
职工培训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能动作用 |
熊光荣
|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1
|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法 |
求真
|
《江汉论坛》
|
1959 |
0 |
|
|
12
|
学习毛主席关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论 |
宁效兰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60 |
0 |
|
|
13
|
“美无本体”论——兼论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和作用 |
邱紫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9
|
|
|
14
|
怎样理解精神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对刘光裕同志《只有一个决定作用》浅议 |
张季平
|
《文史哲》
|
1982 |
0 |
|
|
15
|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和土地之间的关系——论物质转变规律在生态经济关系中的作用 |
刘曼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
16
|
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大学生成才的作用及其途径 |
马景泉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0 |
|
|
17
|
谈总会计师的地位和作用 |
陶全胜
陶必胜
|
《会计之友》
|
1996 |
0 |
|
|
18
|
英语阅读教学:建构主义的视点 |
俞红珍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19
|
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 |
茅家琦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6
|
|
|
20
|
略谈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
哲向东
|
《江汉论坛》
|
196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