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的指标构成及特点 被引量:37
1
作者 程刚 陈艳红 +1 位作者 关雨生 张大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6-162,共7页
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对个体的成长及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通过文献分析、结构化访谈,筛选出衡量大学生SSS高低的7项指标,并编制出大学生SSS量表在全国进行2次取样测试.经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证... 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对个体的成长及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通过文献分析、结构化访谈,筛选出衡量大学生SSS高低的7项指标,并编制出大学生SSS量表在全国进行2次取样测试.经探索性、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检验,证明该指标体系信效度良好,能较好地反映当代中国大学生的SSS特点,是研究大学生SSS的有效工具;同时用该指标体系测查后发现,不同就读地区的大学生S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大学新生与高年级大学生的S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地位 客观社会经济地位 主观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与居民自感健康 被引量:44
2
作者 徐淑一 王宁宁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68,共7页
本文采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首次全面调查数据,从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角度出发,并依次控制人际关系及情感因素、人口学特征和自然因素与特殊嗜好因素,系统考察其对我国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代表较高经济收入的... 本文采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首次全面调查数据,从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角度出发,并依次控制人际关系及情感因素、人口学特征和自然因素与特殊嗜好因素,系统考察其对我国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代表较高经济收入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居民自感健康有积极影响;控制客观经济地位因素后,主观社会地位对各年龄层的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依然相当显著,当前社会等级和预期未来高的社会等级都能显著提高居民自感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位 主观社会地位 自感健康 CLDS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维 秦玉友 白颖颖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0-87,共8页
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对9省20县(区)义务教育教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定量模型... 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对9省20县(区)义务教育教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定量模型研究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较低;(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有无子女两变量能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3)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在地区、城乡、学段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职称、年工资、教龄等工作特征变量能够显著预测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社会地位 主观社会地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主观社会地位——基于地位寻求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张亮 杭斌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93,共9页
教育不仅能提升个人社会地位,而且对家庭的社会地位亦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近些年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攀比趋势越发明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0、2012、2014年数据,对面板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个人受教育年... 教育不仅能提升个人社会地位,而且对家庭的社会地位亦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近些年中国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攀比趋势越发明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2010、2012、2014年数据,对面板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个人受教育年限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参照组平均教育年限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具有负向显著影响;个人教育年限的交互项对个人主观社会地位具有正向作用,表明教育水平越高,越不易受到社会比较的负面影响。研究证实了教育的位置性特征对主观社会地位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主观社会地位 地位寻求 位置性 面板有序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黑暗人格、主观社会地位与大学新生抑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梦薇 王优 +2 位作者 熊树林 赵高明 程刚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5-989,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黑暗人格、主观社会地位和抑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和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对96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积极父母教养...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黑暗人格、主观社会地位和抑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和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对96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显示积极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主观社会地位显著相关(r=-0.306,0.224,P均<0.001),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黑暗人格、抑郁、主观社会地位显著相关(r=0.288,0.346,-0.084,P均<0.01)。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为:χ^(2)/df=3.361,RMSEA=0.049,CFI=0.950,TLI=0.940,SRMR=0.066。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和抑郁之间中介路径显著:消极父母教养方式→黑暗人格→SSS→抑郁(中介效应值-0.018),95%的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结论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不仅直接预测其抑郁水平,而且通过黑暗人格和主观社会地位间接预测抑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父母教养方式 黑暗人格 主观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社会地位评价标准的群体差异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琼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70,共8页
不同群体对同一客观事实可能存在不同评价标准。"锚定法"通过采集对情景人物的评价来界定评价标准。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15岁以上城乡居民对情景人物主观社会地位的评价,探索不同群体的评价标... 不同群体对同一客观事实可能存在不同评价标准。"锚定法"通过采集对情景人物的评价来界定评价标准。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15岁以上城乡居民对情景人物主观社会地位的评价,探索不同群体的评价标准差异。与参照群体理论一致,教育程度较高、家庭人均收入较高的群体对主观社会地位的评价标准较高。除此之外,男性和城市居民的评价标准也较高。未考虑评价标准差异前,男性与女性主观社会地位类似,城市居民主观社会地位低于农村居民;考虑评价标准差异后,男性主观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城市居民主观社会地位与农村居民类似。主观社会地位的评价标准存在群体差异性,忽视这种差异有可能造成分析结果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地位 评价标准 锚定法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改善 被引量:16
7
作者 龙正渝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1,共9页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一种主观感受和评价。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出幼儿园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结构要素包括权益保障、社会认同、职业内涵三个维度,其整体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教龄、职称、岗位、学...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一种主观感受和评价。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得出幼儿园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结构要素包括权益保障、社会认同、职业内涵三个维度,其整体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教龄、职称、岗位、学历、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幼儿园教师在评价自身社会地位时存在"他人取向"和"自我取向"两种取向,并主要受国家政策、社会认知、教师素质、传统文化、工作性质等因素影响。根据幼儿园教师整体社会地位与幼儿园内社会地位的关联与差异,改善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宏观上应革新传统文化,落实政策保障幼儿园教师权益,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微观上应改革管理制度及用人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地位 主观社会地位 幼儿园教师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众主观社会地位的地域差异基于对CFPS2012成人问卷数据的“虚拟情境锚定法”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宋庆宇 乔天宇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42,共27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2012年成人问卷数据,通过"虚拟情境锚定法"研究中国民众的主观社会地位差异,探讨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现状。研究显示,当前中国社会居民的主观社会地位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现代化...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2012年成人问卷数据,通过"虚拟情境锚定法"研究中国民众的主观社会地位差异,探讨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层现状。研究显示,当前中国社会居民的主观社会地位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个体的后致性因素(如教育、职业等)对社会地位认同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而在欠发达地区,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体现了"虚拟情境锚定法"善于处理主观抽象概念的特征,这种方法在未来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将会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地位 “虚拟情景锚定法”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影响: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 被引量:6
9
作者 朱永跃 窦笑宇 李炳耀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5,共11页
以制造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构建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工匠精神的双路径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关怀型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收集的538份有效数据进... 以制造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构建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工匠精神的双路径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关怀型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收集的538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对工匠精神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关怀型伦理氛围在心理所有权、和谐式工作激情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双路径影响机制,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前因变量研究,并为培育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地位 工匠精神 心理所有权 和谐式工作激情 关怀型伦理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大五人格与主观社会地位变化轨迹的关系: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刚 邹燕 +2 位作者 余玮 丁芳媛 贾云丞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2-699,共8页
为了考察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的变化轨迹及人格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546名高一新生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4次追踪测试。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1)SSS呈阶段化线性增长,且个体间差异... 为了考察入学过渡期高中新生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的变化轨迹及人格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546名高一新生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4次追踪测试。基于潜变量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1)SSS呈阶段化线性增长,且个体间差异显著;(2)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均能显著预测SSS的初始水平;(3)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对SSS的第一阶段变化速度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SSS会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初步形成,且人格与其变化轨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新生 入学过渡期 大五人格 主观社会地位 潜变量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 19 所三级医院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9
11
作者 杜玉 张玉侠 +18 位作者 陆小英 奚慧琴 顾艳荭 顾莺 沈南平 毛燕君 施忠英 叶丽萍 郭琦 丰青 沈英 周花仙 张华春 江萍 李红 朱晓萍 王秀芳 王艳梅 陈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4-59,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 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9所三级医院的6539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cArthur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和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主观社会地位总分为(5.50±1.34)分,组织公平感总分为(77.97±14.83)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15.90±19.3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有子女、初始学历、税后年薪、工作科室、职务、户口所在地、经历医患冲突的次数、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是护士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7%。结论上海市三级医院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可以通过提高护士收入,推进护理高等教育发展,提高护理工作专业性,提高组织公平感和职业获益感等措施提高护士的主观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护士 主观社会地位 组织公平感 职业获益感 医患冲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心理素质对自尊的影响:正念和主观社会地位的连续中介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广增 张大均 +2 位作者 潘彦谷 金琳 贺念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四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在心理素质与自尊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五因素正念量表、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自尊量表调查了1 330名在校中学生.结果... 为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四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在心理素质与自尊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五因素正念量表、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自尊量表调查了1 330名在校中学生.结果表明:1)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两两之间正相关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素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正念、主观社会地位以及自尊;2)正念和主观社会地位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和自尊之间起到显著的连续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素质 正念 主观社会地位 自尊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心理韧性对主观社会地位的影响:班级同伴地位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加 牛娟 +1 位作者 罗丹丹 程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以881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和班级同伴地位的社会距离测量法,考察心理韧性与主观社会地位的关系及班级同伴地位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心理韧性、班级同伴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两两间呈显著正相... 以881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和班级同伴地位的社会距离测量法,考察心理韧性与主观社会地位的关系及班级同伴地位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心理韧性、班级同伴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班级同伴地位对主观社会地位皆存在正向预测作用;高中生班级同伴地位在心理韧性与主观社会地位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高中生心理韧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其主观社会地位,同时还可通过班级同伴地位间接影响其主观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班级同伴地位 主观社会地位 高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基于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雅欣 孙大鑫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9-1040,共12页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人口流动行为与迁移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鲜有研究。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迁移人群对幸福感认知的中介作用机制。... 中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人口流动行为与迁移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鲜有研究。采用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迁移人群对幸福感认知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行为显著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主观社会地位对于迁移行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最后,对于该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流动人口 主观幸福感 主观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群体主观社会地位性别差异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版数据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妍良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调查(CGSS)横截面数据,分性别考察了当代青年群体主观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决定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住房产权、经济收入是决定男性主观社会地位的因素,但家庭文化资本是女性...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调查(CGSS)横截面数据,分性别考察了当代青年群体主观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决定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住房产权、经济收入是决定男性主观社会地位的因素,但家庭文化资本是女性主观地位决定因素。进一步的反事实分解结果认为,女性群体相比于男性,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优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主观社会地位 性别差异 CG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12所中职学校教师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忠平 贾圆圆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45-51,共7页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人对其在社会系统中所处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断,探究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中职教师职业获得感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9年末对浙江省12所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利用描述统计与回归分析...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人对其在社会系统中所处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断,探究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中职教师职业获得感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9年末对浙江省12所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利用描述统计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虽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较5年前已有显著提升;校内地位感知是影响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专业课教师的校内地位感知显著高于文化课教师,教师对收入、校内环境和培训机会的满意度对其校内地位感知有显著正影响;除有无子女变量对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有直接显著影响外,其他因素则通过中职教师校内地位感知而间接影响其主观社会地位。因此,要提升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首要的是提升其校内地位感知,增强其在校内的工作体验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教师 中职学校 主观社会地位 校内地位感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者主观社会地位认同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迪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5,共16页
社会地位认同研究多关注一般性城乡居民社会地位认同的结构性影响因素,但社会地位认同的社会性意涵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基于2020年南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数据库,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后物质主... 社会地位认同研究多关注一般性城乡居民社会地位认同的结构性影响因素,但社会地位认同的社会性意涵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基于2020年南京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数据库,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综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后物质主义理论的视角探索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月收入、工作发展空间和社会认可度均对社工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发展空间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地位认同的影响很大,而社会认可度对实际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认同的影响更大。因此,增加社工从业者的收入、开拓其职业发展空间和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对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认同水平、巩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主观社会地位认同 自我价值实现 社会认可 社会声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欺凌受害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玮 张彩 +1 位作者 牛娟 贾云丞 《绿色科技》 2021年第7期210-212,共3页
为探讨初中生欺凌受害、主观社会地位和抑郁情绪的关系,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25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初中生欺凌受害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欺凌受害与主观社会... 为探讨初中生欺凌受害、主观社会地位和抑郁情绪的关系,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258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初中生欺凌受害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欺凌受害与主观社会地位呈显著负相关,主观社会地位与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②主观社会地位在初中生欺凌受害与抑郁情绪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21,95%CI[0.010,0.036])。这表明,初中生欺凌受害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情绪,还可以通过主观社会地位间接影响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欺凌受害 主观社会地位 抑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家的主观社会地位与获得分享:幸福感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66,共5页
民营企业家作为先富带后富的重要群体,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发现,主观社会地位感知与获得分享意愿密切相关,且幸福感在其间发挥中介作用。为进一步验证相关理论,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民营企业家作为先富带后富的重要群体,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发现,主观社会地位感知与获得分享意愿密切相关,且幸福感在其间发挥中介作用。为进一步验证相关理论,中共绍兴市委党校课题组对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的主观社会地位越高,获得分享意愿就越强;主观社会地位对获得分享意愿的影响部分通过幸福感达成,即主观社会地位越高,幸福感越强,分享意愿越强。因此,要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家参与慈善的积极性,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分享带动共同富裕,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对自身地位层级的感知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主观社会地位 获得分享 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社会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
作者 贾晓珊 朱海东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111-117,共7页
为明确主观社会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使用主观社会地位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 为明确主观社会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其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和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使用主观社会地位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932名青少年学生。结果发现:主观社会地位可正向预测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公正世界信念在主观社会地位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调节了主观社会地位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作用及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启示,为提升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一方面需要提升其主观社会地位和公正世界信念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增强其领悟和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社会地位 公正世界信念 领悟社会支持 生活满意度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