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体性”和现实主义理论再探——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论”的文化政治 |
王晓平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试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 |
钮绪纯
马振宏
|
《安康学院学报》
|
2007 |
1
|
|
3
|
也论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 |
阎丽杰
张红梅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11 |
0 |
|
4
|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谈 |
王建珍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5
|
从鲁迅的孤独看民族先驱的悲剧精神 |
李龙
于水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5 |
1
|
|
6
|
胡风和厨川白村 |
王向远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7
|
胡风关于作家与生活“对话”的理论意涵 |
田华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8
|
陪都时期的胡风文论与抗战文论 |
王开国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7 |
0 |
|
9
|
启蒙现实主义:胡风文艺理论的探索向度 |
梅琼林
|
《贵州文史丛刊》
|
1998 |
0 |
|
10
|
浅谈《〈石头记〉交响曲》 |
刘效壮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1
|
复调视野中的胡风文学理论 |
傅异星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生命的力度与抗争的激情——论七月诗派的硬汉子品格 |
万书荣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3
|
了解胡风世界的新窗口——胡风研究中的“日本因子”论析 |
白玉兰
|
《百家评论》
|
2018 |
1
|
|
14
|
现实主义在我国当代文学中的命运——四十年当代文学反思之一 |
陈辽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5
|
徜徉在诗与真的世界里——龙泉明教授访谈录 |
龙泉明
尚小京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8 |
0 |
|
16
|
胡风坚持的现实主义 |
伊凡
|
《大连大学学报》
|
1995 |
0 |
|
17
|
吕荧的特殊优遇 |
伊凡
|
《大连大学学报》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