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就业形态城市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兆萍 王沁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7,共16页
生活方式的选择赋予幸福感现代性意义,并成为新的幸福感表征,工作时间配置则是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体现。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在数量、结构、性质三方面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工作时间性质... 生活方式的选择赋予幸福感现代性意义,并成为新的幸福感表征,工作时间配置则是人们生活方式选择的重要体现。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工作时间配置在数量、结构、性质三方面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工作时间性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国民时间账户理论和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就业形态下城市劳动力群体长时间工作具有普遍性,工作时间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强。工作绝对时长、工作相对时长均与劳动力主观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而技能多元化会弱化工作绝对时长与幸福感之间的倒U型关系,其中低收入、单职业劳动力群体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绝对时长相关度较高,高收入、多职业劳动力群体则重视工作与恢复的协调,其主观幸福感易受工作相对时长影响;耗竭型、低维持型工作时间对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具有普遍性,突破型、补充型工作时间对劳动力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在多技能、多职业劳动力群体中更显著;多技能劳动力适度工作流动会更幸福,而单一工作时间高占比会降低主观幸福感水平。因此,基于工作时间配置的生活方式也应纳入主观幸福感研究范式和内容体系的考量中,通过多措并举治理长时间工作问题和培养劳动者多维技能竞争优势以改善人们幸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工作时间配置 主观幸福感 U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对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来自69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晓宇 孟晓彤 邸亚芹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58,共25页
基于不确定管理理论,本文探讨营商环境是否以及提升哪一类创业者的幸福感.具体地,本文检验了营商环境对机会型和生存型两类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差异.通过匹配全球创业观察、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三个数据库... 基于不确定管理理论,本文探讨营商环境是否以及提升哪一类创业者的幸福感.具体地,本文检验了营商环境对机会型和生存型两类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差异.通过匹配全球创业观察、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数三个数据库,本文构建一个包含69个国家、19577个个体的宏观和微观混合数据,并运用跨层线性回归方法检验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营商环境正向影响创业者主观幸福感;机会型创业者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生存型创业者的主观幸福感;相比于生存型创业者,优化营商环境对机会型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积极作用更强.本研究不仅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功能价值从鼓励创业进入拓展到提升创业者主观幸福感,还进一步揭示优化营商环境会扩大机会型与生存型两类创业者之间主观幸福感的差距研究结论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丰富了创业者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机会型和生存型创业者的幸福感有一定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主观幸福感 机会型创业者 生存型创业者 不确定管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有兄弟姐妹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主观幸福感?
3
作者 梁文艳 何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5,共15页
本研究对兄弟姐妹数量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探讨,并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识别兄弟姐妹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拥有1个兄弟姐妹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 本研究对兄弟姐妹数量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探讨,并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识别兄弟姐妹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拥有1个兄弟姐妹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效应随年龄增长而加强,并且在成年后依旧保持稳定;拥有兄弟姐妹可能对青少年的数学类认知能力产生负向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较低学段样本中,并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本研究为父母制定生育决策时更有效地开展成本收益分析提供了支持,也为缓解养育焦虑、完善生育政策以及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稀释 群聚理论 同胞互动模型 认知能力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农就业经历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彭华民 古瑶 胡瑶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9,共13页
幸福感的获取是个体持续追寻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事非农工作的经历能够重塑流动农民的认知观念,并深刻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基于CGSS 2017数据对非农就业经历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及认知烙印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 幸福感的获取是个体持续追寻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事非农工作的经历能够重塑流动农民的认知观念,并深刻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基于CGSS 2017数据对非农就业经历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及认知烙印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非农就业经历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主观幸福感;作为认知烙印的主观阶层认同和社会公平感会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年龄阶段和非农就业的经历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持续完善非农就业政策,优化农民返乡创业支持体系,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在提升流动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基础上提高国民整体幸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经历 主观阶层认同 社会公平感 主观幸福感 认知烙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系研究: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5
作者 胡义秋 何震 +2 位作者 曾子豪 赵纤 常梦梦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当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个体时刻都对自己或他人的外表进行评价,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常见。基于此,本研究以物化理论为基础,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756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T1身体监... 当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让个体时刻都对自己或他人的外表进行评价,对于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常见。基于此,本研究以物化理论为基础,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对756名初中生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两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T1身体监控正向预测T2抑郁症状,但T1抑郁症状无法显著预测T2身体监控;(2)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T1身体监控无法显著预测T2抑郁症状,女生T1身体监控正向预测T2抑郁症状;(3)主观幸福感在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间起到纵向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身体监控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及内在机制,为改善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监控 抑郁症状 主观幸福感 纵向研究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影响为中心:提升老龄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研究
6
作者 吴春茂 王轩 陈春云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7,共8页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 研究提出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旨在利用智能手段提升老龄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个人助理和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构建法,将设计出发点作为横轴,以影响为中心的设计目标作为纵轴,生成以影响为中心的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再次,通过案例分析对设计策略进行解释说明。最后,开展智能个人助理设计实践验证策略。研究提出了9种智能个人助理设计策略,分别为:推动健康生活(健康指导、社交活动、安全设施)、建设和谐社区(情感陪同、沟通媒介、社交场所)、贡献宜居环境(效益回馈、交流平台、环境调控),实践验证表明:文章提出的设计策略从健康生活、和谐社区、宜居环境等多角度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增进目标用户的主观幸福感,为面向老龄群体的智能设计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影响为中心 智能个人助理 主观幸福感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微短剧消费对银发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茜 李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75,共4页
在网络微短剧爆发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重的双重背景下,深入探讨网络微短剧消费对银发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兼具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在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并基于银发群体调查问卷数据实证考察网... 在网络微短剧爆发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重的双重背景下,深入探讨网络微短剧消费对银发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兼具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在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链式中介模型,并基于银发群体调查问卷数据实证考察网络微短剧消费对银发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网络微短剧购买和观看均显著正向影响银发群体主观幸福感;社会认同感和生命意义感不仅具有独立中介效应,还在网络微短剧消费对银发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效应。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微短剧消费 银发群体 主观幸福感 社会认同感 生命意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积极事件显著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来自微信朋友圈分享的证据
8
作者 王春生 叶春斐 +1 位作者 罗劲 任俊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49,共8页
智能设备使人们习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前人主要关注人们在线上的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人们分享的内容本身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人们记录和分享内容本身的效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智能设备使人们习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前人主要关注人们在线上的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人们分享的内容本身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人们记录和分享内容本身的效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人们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内容的效价能够预测其主观幸福感;主动地或刻意地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积极效价的内容都能提升人们的情感幸福感。本研究证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积极内容这件小事,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微信朋友圈 情感幸福感 积极事件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生心理健康素养类别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潜在转变分析
9
作者 彭申立 王斐娟 王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56-62,共7页
心理健康素养是维持健康发展的重要能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深刻而长远的促进作用。对岳阳市两所中职学校457名学生进行两次纵向追踪调查,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方法探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异质性,并通过多元方差分析揭示中职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素养是维持健康发展的重要能力,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深刻而长远的促进作用。对岳阳市两所中职学校457名学生进行两次纵向追踪调查,采用潜在转变分析方法探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异质性,并通过多元方差分析揭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不同类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具有群体异质性;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类别会发生转变;不同类别个体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跨时间一致性的差异。基于此,应将增进学生幸福感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开展规范化、常态化测评,分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主观幸福感 潜在转变分析 中职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老旧社区绿地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0
作者 洪传春 陈兵 +4 位作者 陈雅欣 李嘉欣 郑田瑜 王宇 邵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72,共10页
城市社区绿地是居民福祉的重要调节器,能营造舒适的社区绿色空间,对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城市老旧社区绿色暴露和绿地吸引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和程度,揭示社区绿地感知的中介效应。将绿地可... 城市社区绿地是居民福祉的重要调节器,能营造舒适的社区绿色空间,对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城市老旧社区绿色暴露和绿地吸引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路径和程度,揭示社区绿地感知的中介效应。将绿地可达性等级作为分组标准,利用该模型进行组间分析,分析组别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绿色暴露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正相关(P<0.001),能缓解消极情绪。绿地吸引力会激发居民访问绿地的积极性,促进居民获得较高的绿地感知。绿地感知的间接效应能正向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2)相较于低可达性组,高可达性组的绿色暴露和绿地吸引力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显著(P<0.001),居民可享受的绿地数量更多,出游频率更高,停留时间更长。3)针对不同居民群体,社区绿地可达性的差异使得中老年人、男性和低收入群体的绿色暴露、绿地吸引力和绿地感知不平等,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将来,老旧社区绿地的规划建设应从绿地安全性、交通便利性和设施多样性等方面提升绿地吸引力,根据居民对绿地的不同需求,将绿地管护精细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空间形态多元化,有效改善居民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社区 绿色暴露 绿地吸引力 绿地感知 绿地可达性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旅融合背景下居民家庭结构重构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1
作者 陈曙杰 王昕 徐龙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5期153-156,共4页
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乡村人口回流正在重构着现代化乡村的家庭结构态势,为了探究重构后的家庭结构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呈... 农旅融合发展带来的乡村人口回流正在重构着现代化乡村的家庭结构态势,为了探究重构后的家庭结构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呈“U”型相关关系,该关系受农旅融合发展对不同家庭结构的差异化辐射影响。本研究为农旅融合发展视角下提升乡村地区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家庭结构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残疾运动员24小时活动行为与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高新松 乔添琪 赵梦贤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1-290,共10页
目的:探讨残疾运动员24小时活动行为特征与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17个省份180名残疾运动员进行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24小时活动行为、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 目的:探讨残疾运动员24小时活动行为特征与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17个省份180名残疾运动员进行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24小时活动行为、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24小时活动行为达标情况与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究两者关系是否因性别、残疾类型等而异。结果:残疾运动员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68 h/week、4.89 h/d、8 h/d。满足24小时活动行为3项指南标准的比例为26.1%,满足2、1项的比例分别为47.8%、22.2%,满足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与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满足指南项数越多,残疾运动员越有可能报告更高水平的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具体而言,与满足0项相比,满足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三项中的任意两项均与心理韧性(B=5.184,P<0.001)和主观幸福感(B=2.806,P<0.01)呈显著正相关,同时满足3项与心理韧性(B=8.407,P<0.001)和主观幸福感(B=6.122,P<0.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满足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与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建议残疾运动员遵循24小时活动行为指南,以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睡眠 心理韧性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CGSS微观数据的实证
13
作者 陈志 闫晗 张经纬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4-99,共6页
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数字经济为提高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多维实践路径。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且... 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数字经济为提高居民幸福感提供了多维实践路径。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且在不同区域与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影响。就业质量和公平感知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传导机制作用。因此,应继续加强各地区数字基建协同网络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关注低收入群体,完善数字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主观幸福感 就业质量 公平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反哺:子代高等教育获得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锋亮 万洋 焦佑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9,共12页
探讨子代高等教育获得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为协同推进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经验支撑。基于教育反哺的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2022年数据,实证检验子代高等教育获得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并分... 探讨子代高等教育获得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助于为协同推进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经验支撑。基于教育反哺的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2022年数据,实证检验子代高等教育获得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并分析其中的传导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子代高等教育获得能够正向增进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及应用双重机器学习进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显示,子代高等教育获得可以通过数字鸿沟弥合与社会网络联结的渠道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3)异质性分析揭示,子代获得高等教育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效应在女性与城市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且该效应随子代高等教育层次的提升而增强,但在教育流动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教育反哺的理论内涵,亦为运用教育力量推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主观幸福感 数字鸿沟 社会网络 教育反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社交活跃度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莹 李歆 +1 位作者 方文箐 尹颖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探讨癌症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交活跃度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选取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最终样本12644人。采用多重中介模型评估主观幸福感的... 目的:探讨癌症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交活跃度和抑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选取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最终样本12644人。采用多重中介模型评估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调查对象主观幸福感均值为3.25,癌症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负向效应显著(β=-0.675,P<0.001),社交活跃度和抑郁情绪显著影响主观幸福感(β=0.006,P<0.05;β=-0.046,P<0.001)。社交活跃度和抑郁情绪对主观幸福感的简单中介效应分别为0.004(95%CI:0.001~0.008)和-0.057(95%CI:-0.098~-0.016);链式中介效应为-0.013(95%CI:-0.018~-0.007)。结论:社交活跃度和抑郁情绪在癌症对主观幸福感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积极的社会参与能预防抑郁。加强癌症人群的心理干预,完善癌症患者社会参与机制,降低与时代的疏离感与陌生感,能提升其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主观幸福感 社交活跃度 抑郁 中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员工情绪耗竭与主观幸福感——基于原生家庭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慧 刘洁 王小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7,共13页
后疫情时代员工的心理健康成为工作场所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形成机理。基于印记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具体探讨原生家庭沟通模式对员工主观幸福感和情绪耗竭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通过对173名员工的多时点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 后疫情时代员工的心理健康成为工作场所的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其形成机理。基于印记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具体探讨原生家庭沟通模式对员工主观幸福感和情绪耗竭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通过对173名员工的多时点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家庭对话沟通模式正向影响员工的主观幸福感,负向影响员工的情绪耗竭;原生家庭服从沟通模式正向影响员工的情绪耗竭;原生家庭服从沟通模式负向调节原生家庭对话沟通模式对心理资本的正向影响;原生家庭服从沟通模式负向调节心理资本在原生家庭对话沟通模式与员工主观幸福感、情绪耗竭之间的中介作用,即原生家庭服从沟通模式水平越低,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越强。文章拓展了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在选人用人的层面为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家庭沟通模式 心理资本 主观幸福感 情绪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和负性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国 董薇 +3 位作者 侯田雅 邓文曦 李自强 毛晓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探究海军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揭示自尊、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便利抽取法选取海军舰艇官兵288人,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尊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 目的探究海军舰艇官兵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揭示自尊、负性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便利抽取法选取海军舰艇官兵288人,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尊量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依恋焦虑、自尊、负性情绪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相关分析显示,依恋焦虑、自尊、焦虑、抑郁和主观幸福感两两相关(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依恋焦虑、自尊、抑郁和焦虑可共同预测主观幸福感的42.4%。链式中介模型各项拟合指数良好(χ^(2)/df=0.170,P=0.844,拟合优度指数为0.999,调整拟合优度指数为0.996,规范拟合指数为0.999,相对拟合指数为0.997,比较拟合指数为1.000,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00),结果显示自尊、负性情绪在依恋焦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舰艇官兵的依恋焦虑既可以通过自尊、负性情绪的单独中介作用,也能通过自尊、负性情绪的完全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官兵 依恋焦虑 主观幸福感 自尊 焦虑 抑郁 链式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能提升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吗?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绍荣 罗锐 张玉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20,共17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红利不可忽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红利不可忽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再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中西部、北部和无子女在身边的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强社会网络来提高乡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新征途中,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加快适老化技术改良,释放数字红利;另一方面要加强乡村老年群体数字技能培训,引导其利用互联网拓展社会网络,提升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主观幸福感 乡村老年人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群”对民众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景天魁 王翰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运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在建立二元Logit模型基础上,使用非线性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KHB方法对“合群”效应进行分解,探讨了“合群”与当前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验证了“合群”对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比... 运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在建立二元Logit模型基础上,使用非线性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KHB方法对“合群”效应进行分解,探讨了“合群”与当前中国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验证了“合群”对民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其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合群”可以显著提升民众的主观幸福感;“合群”通过影响社会信任水平和社会联结程度,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社会信任水平和社会联结程度是“合群”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中介机制,其中介效应比例存在一定差异,社会联结程度的解释比例要高于社会信任水平。在此基础上,证实了“合群”对民众主观幸福感增进作用的存在,也为更好地认识“合群”如何有效地促进民众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群” 社会联结 社会信任 主观幸福感 民生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火气,抚人心?菜市场旅游动机对幸福感的驱动机制研究——以昆明篆新菜市场旅游为例
20
作者 赵书虹 李佳懿 +3 位作者 李琴 孔营营 李晓光 杨雨婷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87,共1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烟火气”逐渐成为抚平人们现代性焦虑的载体,被人们重新珍视。进而,菜市场作为承载城市浓厚生活氛围以及烟火气的重要场所,也逐渐从传统的市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备受游客喜爱的新式旅游目的地。为此,文章透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烟火气”逐渐成为抚平人们现代性焦虑的载体,被人们重新珍视。进而,菜市场作为承载城市浓厚生活氛围以及烟火气的重要场所,也逐渐从传统的市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备受游客喜爱的新式旅游目的地。为此,文章透过城市“烟火气”这层滤镜,采用扎根理论、SEM、fs QCA等研究方法,审视菜市场旅游的旅游者动机维度、旅游者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菜市场旅游者动机分为逃避、追求新奇、放松身心、文化生活体验四个维度。(2)追求新奇对于旅游者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生活体验通过感知价值维度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3)逃避*追求新奇*放松身心*~感知价值、追求新奇*放松身心*文化生活体验*感知价值是激发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2条组合路径。其中,追求新奇和放松身心是影响旅游者高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维度;而逃避、文化生活体验、感知价值则在一定条件下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为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昆明微旅游通过持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城市新名片提供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市场旅游 烟火气 旅游动机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