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1
作者 张云飞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9期107-111,共5页
西方历史哲学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发生了三重转换,一是思辨的历史哲学的式微,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兴起;二是德国西南学派对实证主义历史哲学的批判;三是由批判客观主义史学而发生的历史哲学的隐喻学转向。
关键词 历史哲学 西方 主要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及一些理论问题(下)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雪来 《当代文坛》 1983年第2期32-35,共4页
四、战后电影在基本观念上的 变化和发展 总的看来,战后电影(包括西方和苏联的)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比较广阔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图景。我们过去看到的美国、苏联影片,尽管也有一些属于史诗规模,但更多是室内剧性质,着重... 四、战后电影在基本观念上的 变化和发展 总的看来,战后电影(包括西方和苏联的)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比较广阔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图景。我们过去看到的美国、苏联影片,尽管也有一些属于史诗规模,但更多是室内剧性质,着重于表现司空见惯的家庭、伦理、爱情方面的冲突。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英国自由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等等,都力求打破过去好莱坞的情节模式,接触的生活面比原来广阔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念 世界电影 主要趋向 影片 艺术发展 后电影 意识流 理论问题 电影艺术 美学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及一些理论问题(中) 被引量:1
3
作者 郑雪来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是郑雪来同志1982年9月28日在四川大学所作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经本人审阅修改。
关键词 影片 主要趋向 世界电影 艺术发展 存在主义 西方电影 理论问题 苏联电影 现代主义 七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世界电影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及一些理论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雪来 《当代文坛》 1982年第12期37-40,共4页
这篇文章,是郑雪来同志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四川大学所作的报告,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和讲话出入的地方,概由本刊负责。由于报告较长,本刊拟分三期连载。
关键词 影片 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 主要趋向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艺术发展 理论问题 电影节 西方电影 三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育出版:从1.0到2.0的升级之路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彦钧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5,共5页
数字教育出版的诞生和成长,与信息技术推动下教育信息化、出版数字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然而,长期以来,业界对其彼此之间的动态关系一直缺乏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一定程度导致数字教育出版在发展中存在一系列困窘和缺憾。2016年,随着"... 数字教育出版的诞生和成长,与信息技术推动下教育信息化、出版数字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然而,长期以来,业界对其彼此之间的动态关系一直缺乏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分析,一定程度导致数字教育出版在发展中存在一系列困窘和缺憾。2016年,随着"十三五"规划拉开帷幕,数字教育出版的升级换代必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文章试从教育信息化和出版数字化两个维度出发,将2016年认定为数字教育出版1.0和2.0的分界线,并对其1.0时代的基本态势进行总结,对其2.0时代的主要趋向进行展望,以期在业界引起讨论,达成共识,最终促进数字教育出版更好更快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出版数字化 1.0时代基本态势2.0时代主要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对史学家主体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耕耘 《人文杂志》 1988年第1期22-23,共2页
对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普遍现象。近现代以来,西方一些史学家由于意识到历史认识过程中主体(史学家)和客观历史过程之间的矛盾性,从而把研究重心转向主体方面来,对历史学本身的反思已成为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 对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普遍现象。近现代以来,西方一些史学家由于意识到历史认识过程中主体(史学家)和客观历史过程之间的矛盾性,从而把研究重心转向主体方面来,对历史学本身的反思已成为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主要趋向。在我国史学界,随着史学变革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化,使得历史研究中的主体问题变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家 主体因素 历史研究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 历史过程 当代哲学 认识过程 主要趋向 矛盾性 历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伾山、广武山与黄河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正林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50-54,共5页
在我国的巍巍群山中,大伾、广武两山可谓无名小“卒”。然而它们却长期影响着黄河下游的基本流向。确定当前的治黄决策,不可忽略这两座小山。一、大伾山和广武山的历史地位广武山位于河南省荥阳县北,西起汜水河畔,东尽于古荥镇北的黄河... 在我国的巍巍群山中,大伾、广武两山可谓无名小“卒”。然而它们却长期影响着黄河下游的基本流向。确定当前的治黄决策,不可忽略这两座小山。一、大伾山和广武山的历史地位广武山位于河南省荥阳县北,西起汜水河畔,东尽于古荥镇北的黄河之滨,东西长达六十余华里,上有九顶十八峪。它的最高峰仅海拔261米,从南坡登上山顶约二十华里。北坡十分陡峻,黄河紧靠山下流过。依南坡距离推算,原来的北坡,从山顶到山麓,当也有十几里路之遥。广武山又名三皇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 黄河下游河道 基本流 历史地位 虎牢关 顶托 唐宋 荥阳县 主要趋向 受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