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片段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兴安 胡刚 +6 位作者 李继业 刘勇 张芳琳 于澜 白文涛 孙修勤 徐志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8-80,65,共4页
淋巴囊肿病病毒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成功获得了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0.6kb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8kD,可与抗LCDV多克隆血清特异反应。为LCDV... 淋巴囊肿病病毒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成功获得了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0.6kb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量约48kD,可与抗LCDV多克隆血清特异反应。为L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基因片段 原核载体 虹彩病毒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藻体PaV-LD主要衣壳蛋白、穿孔素和内肽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三华 高恶斌 +1 位作者 欧铜 张奇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260,共9页
最近阐明了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isolated from Lake Donghu)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一个含有142个ORF的双链DNA噬藻体。在此,我们对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073R,内肽酶和穿孔素基因123L-124L(PaV-LD基因组中两... 最近阐明了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isolated from Lake Donghu)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一个含有142个ORF的双链DNA噬藻体。在此,我们对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073R,内肽酶和穿孔素基因123L-124L(PaV-LD基因组中两个相邻的ORF)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将073R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073R,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073R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免疫小鼠制备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经噬藻体感染宿主细胞后073R的表达时序,结果显示在宿主细胞裂解之初,即PaV-LD感染48h以后073R开始表达,表明073R是一个晚期基因;同时073R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34株噬藻(菌)体及2株藻病毒(感染真核藻的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073R与无尾的藻病毒衣壳蛋白亲缘关系更近。PCR扩增内肽酶和穿孔素基因123L-124L,并构建质粒pOP123L-124L,将其转入模式藻集胞藻PCC6803细胞中,质粒pOP123L-124L与藻集胞藻PCC6803基因组发生重组,形成重组藻;测定了重组藻与野生藻的生长速率,并绘制生长曲线;制备超薄切片,进一步比较和观察重组藻与野生藻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重组藻与野生藻存在生长速率与超微形态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 主要衣壳蛋白基因(073R) 内肽酶基因(123L) 穿孔素基因(124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片段在真核细胞中的初步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兴安 李继业 +6 位作者 胡刚 刘勇 张芳琳 于澜 白文涛 孙修勤 徐志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3期234-236,共3页
将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要衣壳蛋白(Majoy capsid protein,MCP)0.6kb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_2,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N_2-LCDV0.6,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CHO,并进行瞬时表达,荧光显... 将淋巴囊肿病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主要衣壳蛋白(Majoy capsid protein,MCP)0.6kb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_2,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GFP-N_2-LCDV0.6,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真核细胞CHO,并进行瞬时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特异性RT-PCR检测结果表明:已成功将目的片断LCDV MCP 0.6kb转染到CHO细胞,并得到了初步表达。此研究为L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真核细胞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鱼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囊肿病病毒主要衣壳蛋白1.3kb基因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初步免疫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兴安 钟楠 +6 位作者 胡刚 张亮 张芳琳 白文涛 于澜 司瑞 徐志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4期2028-2030,共3页
从LCDV1.3kb/pGEX-4T1质粒酶切获得LCDV1.3kb基因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LCDV1.3kb/pcDNA3.1(+);并将其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LCDV抗体和IFN-γ。结果发现免疫小鼠可产生特异性抗LCDV抗体,平均效价为1:40,最... 从LCDV1.3kb/pGEX-4T1质粒酶切获得LCDV1.3kb基因片段,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LCDV1.3kb/pcDNA3.1(+);并将其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LCDV抗体和IFN-γ。结果发现免疫小鼠可产生特异性抗LCDV抗体,平均效价为1:40,最高效价达1:320,但小鼠血清中IFN-γ平均含量在30pg/mL左右,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LCDV1.3kb/pcDNA3.1(+)免疫小鼠后可成功诱导其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但细胞免疫应答不明显,可能与所选载体、免疫动物种类及免疫方法有关,其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此研究为LC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病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 基因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Prymnesiophyceae)病毒主要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稚兰 刘静雯 +2 位作者 董双林 苏国成 张彦锋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用过滤的海洋球石藻特异性病毒(Emiliania huxleyi virus,EhV)EhV-99B1株感染球石藻(E. huxleyi,Eh),建立病毒与宿主之间稳定的感染体系,病毒裂解滤液经卷式切向流超滤和PEG8000浓缩、CsCl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足量... 在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用过滤的海洋球石藻特异性病毒(Emiliania huxleyi virus,EhV)EhV-99B1株感染球石藻(E. huxleyi,Eh),建立病毒与宿主之间稳定的感染体系,病毒裂解滤液经卷式切向流超滤和PEG8000浓缩、CsCl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足量高纯度的病毒颗粒。根据已报道的其它EhV株系主要外壳蛋白(MCP)基因内保守片段设计合成一对特异引物,从EhV-99B1病毒基因组中克隆到了长度约为300bp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保守片段。该片段与pBS-T载体连接后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5α,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克隆片段与GenBank中EhV163(AF453851)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该区域内的核苷酸与对应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证实获得的DNA片段是EhV-99B1的外壳蛋白基因;与EhV203(AF453855)分离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93%和100%。表明该病毒在自然海域中分布广泛并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同时在进化上也存在相当的复杂性。因此,MCP基因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分子遗传标记以区分自然群落中EhV的不同基因型,对于理解海洋球石藻类病毒与宿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球石藻病毒(EhV) 病毒主要外壳蛋白(mcp)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斑鱼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肖贺贺 徐凤巧 +4 位作者 刘明珠 苏美珍 余庆 李梦梦 李鹏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6-814,共9页
【目的】明确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的生物学功能,为阐明SGIV感染致病机理及研发抗病毒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GIV感染过程中MCP基因... 【目的】明确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的生物学功能,为阐明SGIV感染致病机理及研发抗病毒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GIV感染过程中MCP基因的转录时序及其在SGIV感染石斑鱼脾脏、肝脏、肾脏、肠道、胃和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SGIV MCP基因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和pcDNA3.1上,构建重组质粒pEGFP-N3-MCP和pcDNA3.1-MCP,然后以重组质粒pEGFP-N3-MCP转染石斑鱼脾细胞(Grouper spleen cell,GS)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同时以重组质粒pcDNA3.1-MCP转染胖头鲤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s,FHM)构建能稳定表达MCP蛋白的FHM细胞系(FHM-MCP),用于分析MCP蛋白对宿主细胞生长增殖及SGIV感染压力下细胞存活率和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在SGIV感染8 h后即可检测到MCP基因的特异性转录,即MCP基因是一个晚期基因。在SGIV感染24 h后,MCP基因在石斑鱼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肝脏、肾脏和肠道组织中,而在胃和鳃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提示胃和鳃组织并非SGIV感染的主要靶器官。SGIV的MCP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附近的胞质中。细胞生长增殖曲线和细胞计数结果均证实,MCP蛋白能调节细胞生长及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在SGIV感染后24和48 h,FHM-MCP细胞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FHM-Vector细胞(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染FHM细胞),其存活率分别是FHM-Vector细胞的1.12和1.15倍。此外,FHM-MCP细胞在SGIV感染24和48 h后,其病毒滴度均高于FHM-Vector细胞,即MCP蛋白能促进SGIV病毒复制。【结论】SGIV的MCP基因是一个晚期基因,其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附近的胞质中,通过促进宿主细胞分裂增殖及病毒复制,最终提高SGIV的病毒滴度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 主要衣壳蛋白(mcp)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宿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啮齿类衣壳蛋白的新基因治疗载体
7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5-25,共1页
目前,英国Royal Postgraduate Medical School的技术转移附属机构RPMS Technology公司正在请求在离体试验中很有希望的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许可。该载体利用啮齿类病毒多瘤的主要衣壳蛋白(VP1)来转移DNA。 据研究人员声称,VP1假衣壳能在... 目前,英国Royal Postgraduate Medical School的技术转移附属机构RPMS Technology公司正在请求在离体试验中很有希望的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许可。该载体利用啮齿类病毒多瘤的主要衣壳蛋白(VP1)来转移DNA。 据研究人员声称,VP1假衣壳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产生并易于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载体 主要衣壳蛋白 啮齿类 重组杆状病毒 转移DNA 技术转移 基因转移 肺成纤维细胞 附属机构 肝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S1蛋白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脊宇 《饲料博览》 2017年第8期58-59,共2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IBV基因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为核衣壳蛋白(N)、表面纤突蛋白(S)、小膜蛋白(E)和膜蛋白(M),其中S1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IBV基因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为核衣壳蛋白(N)、表面纤突蛋白(S)、小膜蛋白(E)和膜蛋白(M),其中S1蛋白是主要的保护抗原蛋白,同样是当前疫苗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表达S1蛋白的IBV疫苗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蛋白 基因工程疫苗 主要结构蛋白 衣壳蛋白 纤突 疫苗研究 接触性传染病 活载体疫苗 抗原蛋白 传统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沼泽绿蛙源蛙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9
作者 田思璐 袁羽 +4 位作者 徐乐 欧阳萍 陈德芳 黄小丽 耿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探究四川某养殖场沼泽绿蛙(Rana grylio)暴发性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因,对病蛙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分离,并结合电镜观察、PCR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病原进行鉴定。患病蛙主要病症为皮肤溃疡与四肢肿胀;剖检见肝、脾与肾肿大。组织病... 为探究四川某养殖场沼泽绿蛙(Rana grylio)暴发性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因,对病蛙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分离,并结合电镜观察、PCR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病原进行鉴定。患病蛙主要病症为皮肤溃疡与四肢肿胀;剖检见肝、脾与肾肿大。组织病理学观察见肝、脾、肾与肠道等组织器官发生变性、坏死与炎症反应。接种病料的鲤鱼上皮瘤细胞25℃培养4 d呈典型细胞病变效应,TCID50为104.12/0.1 mL。电镜观察到大量正六边形、对角线直径约165 nm的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对内脏组织及接种细胞进行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基于MCP基因全序列的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病毒与蛙病毒属病毒相似性在99%以上,且属于FV3类群。以上结果表明分离病毒(TSL210813)为蛙病毒,是本次沼泽绿蛙疫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绿蛙 蛙病毒 FV3 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病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毒基因表达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舒焰红 赵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13-4115,共3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病毒基因表达特点。方法:建立持续稳定感染(A组)及活动感染(B组)两种细胞感染状态,FQ-PCR和RT-PCR法监测HCMV DNA复制和MCP mRNA转录,免疫组化法联合计算机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pUL44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病毒基因表达特点。方法:建立持续稳定感染(A组)及活动感染(B组)两种细胞感染状态,FQ-PCR和RT-PCR法监测HCMV DNA复制和MCP mRNA转录,免疫组化法联合计算机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pUL44表达水平,光镜观察细胞病变、电镜检查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B组HCMV DNA负荷量(5.61~9.04 lgGE/10~6HEL)明显高于A组(4.32~5.91 lgGE/10~6HEL,P<0.05或P<0.01),pUL44也持续升高表达area:339.6~1 431.9μm^2,IA:56.4~319.8,P<0.01),MCP mRNA水平逐渐升高。A组pUL44少量、随机表达(area:219.2~296.7μm^2,IA:31.0~58.3),未检到MCP mRNA,亦未发现细胞病变,B组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细胞病变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结论:HCMV DNA负荷量持续升高及MCP mRNA转录是活动性HCMV感染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人巨细胞 基因复制 主要衣壳蛋白 pUL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病毒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江宇 王树云 +10 位作者 王姝 任彤 高志强 谷强 张伟 刘艳华 王娜 张旻 景宏丽 江育林 张利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6-752,共7页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蛙病毒属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3条Taqman探针,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了一种可检测蛙病毒属大部分成员并能进行初步分类的三重荧光...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蛙病毒属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和3条Taqman探针,通过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以及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干扰性试验,建立了一种可检测蛙病毒属大部分成员并能进行初步分类的三重荧光PCR方法。通过鉴定分析将蛙病毒属成员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包括蛙病毒3型(FV3)、饰纹汀蛙虹彩病毒(BI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欧洲鲴鱼病毒(ECV)、欧鲶病毒(ESV)、中华鳖虹彩病毒(STIV)、大鲵虹彩病毒(ADIV)、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RGV)和虎纹蛙病毒(TFV),第二类是Santee.Cooper蛙病毒(SCRV),由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裂唇鱼病毒(DFV)和孔雀鱼病毒(GV6)组成,而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则单独作为第三类。进一步分析发现各病毒的最低检测量均达到10^2拷贝,表明该方法除了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之外还具有高度灵敏性。建立的该蛙病毒三重荧光PCR方法可为蛙病毒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病毒 虹彩病毒 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 三重荧光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