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家系木姜叶柯的叶功能性状与主要活性成分差异
1
作者 宋云霞 厉月桥 +5 位作者 何平 刘仁 孙韵 刘儒 聂林芽 吴亮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1,共12页
【目的】探明不同家系木姜叶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的叶功能性状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木姜叶柯经济生态型优良种质选择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自9个种源16个家系的木姜叶柯叶片为材料,测定其... 【目的】探明不同家系木姜叶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的叶功能性状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木姜叶柯经济生态型优良种质选择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自9个种源16个家系的木姜叶柯叶片为材料,测定其形态特征指标、养分含量和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家系来源对木姜叶柯叶片的形态特征、养分含量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且叶片功能性状和主要活性成分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湖南城步家系(LNT2)表现出最优的资源利用效率,其叶干质量(0.25 g)、叶体积(550.75 mm^(3))和叶干物质含量(34.62%)均最高,而比叶面积(110.97 cm^(2)/g)最小;江西安福家系(AF)的根皮苷含量(27.93 mg/g)最高;湖南绥宁家系(C2)的三叶苷含量(37.12 mg/g)和根皮素含量(3.68 mg/g)最高;二氢查耳酮含量较高的3个家系分别是AF(60.08 mg/g)、C2(54.92 mg/g)和江西分宜家系(NZ,44.88 mg/g)。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在家系间的变异幅度较大,其中,根皮苷和三叶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8.12%和45.93%。【结论】木姜叶柯家系间叶功能性状与活性成分变异丰富。湖南城步家系(LNT2)资源利用效率高,湖南绥宁(C2)、江西分宜(NZ)和江西安福家系(AF)活性成分含量突出,是优质种质选育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叶柯 家系 叶片功能性状 主要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过程中喷施ALA对菘蓝幼苗生长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晓清 吕婷婷 +3 位作者 赵雪玲 金美惠 肖云华 王康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61,共7页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和山西运城的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幼苗为实验材料,对1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50.0、25.0、16.7、12.5和0.0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后幼苗部分生长指标、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以及根... 以来源于安徽亳州和山西运城的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幼苗为实验材料,对100 mmol·L-1NaCl胁迫条件下喷施50.0、25.0、16.7、12.5和0.0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后幼苗部分生长指标、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以及根中表告依春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mmol·L-1NaCl单一胁迫条件下,来源于安徽亳州的幼苗单株叶鲜质量和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低于对照,单株根鲜质量、根冠比以及根中表告依春含量均高于对照;来源于山西运城的幼苗单株叶和根鲜质量、叶片中靛玉红含量和根中表告依春含量均低于对照,根冠比和叶片中靛蓝含量均高于对照。在NaCl胁迫过程中喷施ALA对菘蓝幼苗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均有不同效应。其中,喷施25.0 mg·L-1ALA后安徽亳州产幼苗单株叶和根鲜质量均最高且显著高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喷施16.7 mg·L-1ALA后山西运城产幼苗单株叶和根鲜质量均较高但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无显著差异。喷施50.0 mg·L-1ALA后安徽亳州产幼苗叶片中靛蓝含量最高(0.376 mg·g-1),喷施25.0 mg·L-1ALA后其叶片中靛玉红含量最高(9.977 mg·g-1),喷施16.7 mg·L-1ALA后其根中表告依春含量最高(0.229 mg·g-1),且均显著高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喷施16.7 mg·L-1ALA后山西运城产幼苗叶片中靛蓝含量最高(0.282 mg·g-1),喷施12.5 mg·L-1ALA后其叶片中靛玉红含量和根中表告依春含量均最高(分别为4.526和0.301 mg·g-1),且均显著高于NaCl单一胁迫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ALA能够有效减轻NaCl胁迫对菘蓝幼苗生长的影响、提高其体内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总体上看,产自安徽亳州的菘蓝幼苗的耐盐性较强,且不同种源适宜的ALA浓度也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5-氨基乙酰丙酸(ALA) NACL胁迫 生长 主要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芍药根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凤玉 曹阳 韩行舟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以牡丹江西安区不同栽培年限的观赏芍药的根,以及同龄生的芍药根的不同径级为试验材料,对其根内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芍药根中几种主要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总... 以牡丹江西安区不同栽培年限的观赏芍药的根,以及同龄生的芍药根的不同径级为试验材料,对其根内几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出芍药根中几种主要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苗龄栽培芍药根中芍药苷、总黄酮、三萜、多酚含量变化不大。芍药根中初级代谢产物中总糖含量较高,芍药根中总糖、脂肪、灰分的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根中蛋白质的含量在不同苗龄间差别不大。同龄的芍药根总糖、脂肪、蛋白质、灰分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随着根茎变细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根 主要活性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其与树龄和部位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威鹏 朱雯 +4 位作者 张良 付冬梅 张子东 张琳 祖元刚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7,共12页
【目的】为给杜仲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测定不同树龄杜仲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样品中总木脂素、总环烯醚萜、总苯丙素和总黄酮4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 【目的】为给杜仲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测定不同树龄杜仲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样品中总木脂素、总环烯醚萜、总苯丙素和总黄酮4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12种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和苯丙素类活性成分的含量;采用HPLC变波长-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杜仲中5种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杜仲样品中4类化合物含量的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杜仲17种活性成分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均在5%以内。杜仲叶中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最高,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次之;杜仲枝皮中主要含有木脂素类成分;杜仲干皮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少数木脂素类成分含量低的干皮样品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较高。随着树龄的增加,杜仲叶中的黄酮类与苯丙素类成分含量呈减少趋势,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呈增加趋势,25年生杜仲叶中木脂素含量最高。杜仲枝皮和干皮中的木脂素类成分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在杜仲不同部位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随树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紫丁香苷在杜仲叶和枝皮中含量较高,京尼平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松柏苷和绿原酸在杜仲叶中含量较高,咖啡酸在杜仲叶和枝皮中含量均较高,橄榄树脂素在杜仲枝皮中含量较高,金丝桃苷在杜仲叶中含量极高。【结论】环烯醚萜类、木脂素类、苯丙素类成分的含量与杜仲的部位有关,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杜仲的树龄有关。原儿茶酸含量与杜仲的树龄有关,紫丁香苷、京尼平、松柏苷、绿原酸、咖啡酸、橄榄树脂素和金丝桃苷的含量与杜仲的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主要活性成分 树龄 部位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和采收时期桑黄子实体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俊 颜新培 +7 位作者 李一平 邵元元 叶天梅 李霞 贾冰红 蒋诗梦 何晓玲 孙小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8-574,共7页
桑黄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桑黄药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多少,而活性成分含量与桑黄来源和桑黄采收时期密切相关。通过测定不同来源桑黄子实体中多糖、麦角甾醇、多酚、黄酮、三萜类化合物和糖蛋白的含量以... 桑黄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桑黄药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活性成分含量的多少,而活性成分含量与桑黄来源和桑黄采收时期密切相关。通过测定不同来源桑黄子实体中多糖、麦角甾醇、多酚、黄酮、三萜类化合物和糖蛋白的含量以及测定不同生长期子实体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单包产量,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的多糖、麦角甾醇、三萜、多酚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多年生桑黄子实体,其中桑枝木屑袋料栽培湖南SHG号桑黄子实体中的多糖含量最高,质量比达80.86 mg/g,比含量最低的西藏野生多年生桑黄子实体中多糖含量高213.29%;湖南SHH1号桑黄子实体中三萜、麦角甾醇含量最高,质量比分别达到26.29 mg/g、3.213 mg/g;浙江号桑黄子实体中多酚含量最高,达33.18 mg/g,湖南SHH2桑黄子实体的多酚含量最低,为6.79 mg/g;野生多年生桑黄子实体中的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人工袋料栽培桑黄子实体,其中秦岭号桑黄子实体中的黄酮质量比高达25.59 mg/g;所有桑黄子实体已检测的活性成分中糖蛋白的含量变幅最小。桑黄子实体中多糖、麦角、三萜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及单包桑黄子实体产量直接影响到单包桑黄子实体的3种活性成分产量,并且桑黄子实体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几乎与单包桑黄子实体中3种活性成分产量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在不同采收时期桑黄子实体中多糖、麦角、三萜3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单包产量差异极显著,单包桑黄子实体产量差异显著。菌袋开口后70 d桑黄子实体中的多糖、麦角甾醇含量及单包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1.06 mg/g、3.309 mg/g、2.605 g、0.106 g,随后又逐渐下降;菌袋开口后65 d,桑黄子实体的三萜含量及单包产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29 mg/g、0.741 g,随后又逐渐下降。综合考虑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桑黄袋料栽培开口生长65~70 d时采收最佳。研究结果将为人工袋料栽培桑黄开发原料的选择、质量控制和标准综合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子实体 主要活性成分 来源 采收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光处理对柴达木盆地黑果枸杞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郝广婧 祁银燕 朱春云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6-161,共6页
为了探究光照对黑果枸杞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情况,从而为光诱导果实内有效活性成分的深层机理的进一步揭示和珍惜资源特异种质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以柴达木盆地自然光照下人工种植的黑果枸杞为对照,在黑果枸杞果实发育的... 为了探究光照对黑果枸杞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情况,从而为光诱导果实内有效活性成分的深层机理的进一步揭示和珍惜资源特异种质的合理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以柴达木盆地自然光照下人工种植的黑果枸杞为对照,在黑果枸杞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遮光处理,采集各个发育阶段遮光处理后的果实,对其果实内的花青素、枸杞多糖和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照条件下生长的黑果枸杞果实相比,遮光条件下生长的黑果枸杞果实在其表型上有一定差异,果实内花青素和枸杞多糖的含量均显著降低;特别是在果实完全变为紫色并开始膨大时期,黑果枸杞果实内的花青素含量由5.02 mg·g-1降至0.50 mg·g-1,枸杞多糖含量由25.42 mg·g-1降至2.39 mg·g-1,但多酚含量差异并不显著。文中分析认为,光照可能是影响黑果枸杞果实内主要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遮光处理 主要活性成分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主要活性成分
7
作者 清浅(摘录)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0期64-64,共1页
据《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9月20日网络首发《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作者王丽敏等)报道,为探讨药食同源树种树莓的主要活性成分,以贵州省当地5个主栽树莓品种“红莓”“黄莓”“黑莓”、本地品种1号、本地品种2号... 据《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9月20日网络首发《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作者王丽敏等)报道,为探讨药食同源树种树莓的主要活性成分,以贵州省当地5个主栽树莓品种“红莓”“黄莓”“黑莓”、本地品种1号、本地品种2号等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活性成分含量 药食同源 红莓 黑莓 本地品种 王丽敏 主要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灵芝子实体活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孟国良 程冰 +2 位作者 叶丽云 汤坤鹏 吴小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研究采集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与其进行组织分离后同菌株人工代料的栽培子实体,比较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判断何者利用价值更高,以挖掘到更好、利用价值更高的灵芝子实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菌... 研究采集的野生灵芝子实体与其进行组织分离后同菌株人工代料的栽培子实体,比较二者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分析判断何者利用价值更高,以挖掘到更好、利用价值更高的灵芝子实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野生菌株YX、ZJ均属于Ganodermasp.组群且两个G.sp.菌株之间的相似度较高。主要活性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野生灵芝子实体YX多糖含量为7.93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多糖含量(10.25mg·g-1)的77%;三萜含量7.16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9.30mg·g-1)的77%;野生灵芝子实体ZJ的多糖含量(5.34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6.72 mg·g-1)的87%,三萜含量(9.30mg·g-1)是其栽培子实体(10.66mg·g-1)的7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三萜中各灵芝酸含量发现,两栽培子实体灵芝酸F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对应野生灵芝子实体。野生与栽培灵芝子实体活性成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菌株的栽培子实体多糖、三萜含量明显高于其野生子实体。该研究结果为市场上灵芝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为野生灵芝驯化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灵芝 栽培灵芝 ITS鉴定 主要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肥对甘草根系养分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王雪 邱黛玉 +3 位作者 姜侃 包芳 袁菲菲 许世峰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71-1786,共16页
为解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栽培过程中土壤养分失衡、养分吸收效率低、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等问题,在常规施肥(CK)基础上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K)及复合菌剂(W),... 为解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栽培过程中土壤养分失衡、养分吸收效率低、产量和质量低而不稳等问题,在常规施肥(CK)基础上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K)及复合菌剂(W),研究微生物肥对轮作、连作茬口甘草产量和质量、根系养分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甘草高效施肥并提高其产量品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与CK相比,J、K和W处理分别使轮作甘草增产22.53%、36.92%和22.92%、连作甘草增产16.17%、41.94%和23.73%,轮作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分别提高0.98、0.79和0.24个百分点、甘草苷含量分别提高0.42、0.28和0.27个百分点,连作甘草中甘草酸含量分别提高0.54、0.32和0.77个百分点,甘草苷含量分别提高0.12、0.26和0.30个百分点(P<0.05);J、K和W处理均通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甘草根系氮、磷、钾类养分含量,从而增加甘草产量和质量;其中K处理使轮作与连作甘草土壤铵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含量显著提高24.82%~30.53%和24.61%~35.59%,从而使轮作与连作甘草根系全磷含量增加83.83%和48.70%、全钾含量增加63.37%和58.70%,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枯草芽孢杆菌综合施用效果最佳,在甘草栽培中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微生物肥 轮作 连作 产量 主要活性成分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人参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10
作者 纪鹏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9期17-19,共3页
人参作为中草药中的珍贵品种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多种药用效能。
关键词 心血管健康 人参皂苷 抗疲劳 中草药 主要活性成分 提高免疫力 药用价值 珍贵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