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马娟 马盛宗 +2 位作者 燕茹 马学平 贾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0.86组MACCEs发生率高于CAR<0.86组(52.68%与22.92%;χ^(2)=65.65,P<0.001)。ROC曲线显示CAR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C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702~0.754),最佳截断值为0.576,灵敏度为0.617,特异度为0.747。在基线模型基础上,与CRP、Alb相比,CAR能明显改善对患者发生MACCEs的预测效果(NRI=0.377,IDI=0.166,C指数=0.690;P<0.05)。结论CAR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发生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非罪犯病变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杨红 刘成 +3 位作者 刘森 邵琪琪 夭元昊 付真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C对发生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4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入组患者在出院1、3、6和12个月接受预定随访。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探究RC与NCCLs中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斑块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探究RC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48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NCCLs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组(n=38)和未发生MACE组(n=450)。通过OCT识别NCCLs的斑块特征,共分析了749个NCCLs斑块,304个NCCLs斑块最小管腔面积(MLA)<3.5 mm^(2)。随访期间38例(7.8%)患者共发生了41例次NCCLs斑块引起的MACE事件,18例(3.7%)患者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15例(3.1%)发生了不确定因素的死亡。发生MACE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FA、MLA<3.5 mm^(2)比例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105例患者检查出TCFA,其中22例发生MACE(发生MACE的TCFA组),83例未发生MACE(未发生MACE的TCFA组)。发生MACE的TCFA组糖尿病比例与RC高于未发生MACE的TCFA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RC与最薄纤维帽厚度、MLA呈负相关(r_(s)=-0.665、-0.771,P<0.05),与最大脂质弧度、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_(s)=0.806、0.4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410,95%CI=1.165~9.988,P=0.025)、高RC水平(OR=5.879,95%CI=1.436~24.073,P=0.014)是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RC预测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95(95%CI=0.571~0.819,P=0.005),最佳截断值为0.606 m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8、0.518。结论 RC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中NCCLs易损斑块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 残余胆固醇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毅凡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朱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84-1890,共7页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武恒朝 王现强 孙寒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数据库中提取,远期随访采用电话随访和(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再血管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OPCAB远期MACC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48例患者平均随访(91.7±20.9)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有53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8.2%,共计有5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595例患者中有132例发生MACCE。MACCE者与非MACCE者在年龄、术前血肌酐、术前尿素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2,95%CI:1.001~1.043,P=0.0440)、女性(OR=1.638,95%CI:1.063~2.524,P=0.0252)、术前尿素氮(OR=1.177,95%CI:1.089~1.272,P<0.001)、术前谷草转氨酶(OR=1.012,95%CI:1.000~1.024,P=0.0466)、COPD(OR=3.329,95%CI:1.692~6.552,P=0.0005)、脑梗死史(OR=1.656,95%CI:1.059~2.592,P=0.0271)是OPCAB后远期MACCE的危险因素,LVEF(OR=0.977,95%CI:0.961~0.994,P=0.0083)是OPCAB后远期MACCE发生的保护因素,即术前LVEF值越高,远期MACCE发生的风险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女性、术前尿素氮、术前谷草转氨酶、COPD、脑梗死史是OPCAB后患者远期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远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像评估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瑞 刘墨麒 +4 位作者 黎佳璐 矫雪乔 王臣 杜祥颖 郭秀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脑一体化CT血管成像(CTA)的心脑血管系统斑块特点及动脉狭窄情况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对所有... 目的探讨基于心脑一体化CT血管成像(CTA)的心脑血管系统斑块特点及动脉狭窄情况对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行心脑一体化CTA检查,评估血管狭窄情况和斑块特点,主要评估部位包括冠状动脉、主动脉弓、颅外颈动脉、颅内动脉4个部位的血管床。随后根据随访患者是否发生MACE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血运重建、脑血管缺血事件)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像特点预测MACE的价值。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共328例,其中MACE组59例(恶性心律失常6例,心肌梗死11例,心源性猝死2例,血运重建14例,脑血管缺血事件26例),无MACE组26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的点状钙化[OR=1.246(95%CI:1.044~1.486)]、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OR=2.886(95%CI:1.563~5.329)]和冠状动脉狭窄范围越大[OR=2.435(95%CI:1.261~4.701)]、颅外颈动脉的点状钙化[OR=1.451(95%CI:1.072~1.965)]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综合了冠状动脉点状钙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狭窄范围、颅外颈动脉点状钙化的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像评估模型对MACE的预测作用[曲线下面积为0.927(95%CI:0.893~0.953)]优于冠状动脉狭窄[包括狭窄范围和狭窄程度,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95%CI:0.834~0.909)和0.904(95%CI:0.866~0.9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心脑一体化CTA可以在一次扫描中实现对心脑大血管钙化斑块特点及血管狭窄的评估,对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MACE风险评估时需考虑心脑血管系统的斑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CT血管造影 钙化 主要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6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周翔 刘睿涵 +4 位作者 刘昱彤 田璠 张杰 王小毛 曹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7,共7页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 目的 评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急性冠脉事件全球登记(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诊断为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MACE分为非MACE组和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确定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RDW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RDW联合GRACE评分对老年ACS患者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老年ACS患者1718例,其中174例患者发生院内MACE。非MACE组和MACE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收缩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肌钙蛋白T(troponin T,Tn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RF)、尿酸、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住院时间、RDW、GRACE评分以及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卒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史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大部分CVD危险因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RDW、GRACE及二者联合预测院内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71(95%CI:0.626~0.736)、0.851(95%CI:0.822~0.887)、0.869(95%CI:0.839~0.899),二者联合优于RDW、GRACE评分单独预测价值(P<0.001)。结论 RDW是老年ACS院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它的加入显著提高了GRACE评分对院内MACE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研究评分 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模型对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对比
8
作者 李传波 李喜定 +1 位作者 吉苗苗 王玥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预测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的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AC病变患者120例,均行PCI,术后随访1年统计MACE发生率,随访期间失访9例,发生MACE的患者纳入MACE组(28例),其余纳入无MACE组(8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XGBoost模型筛选老年CAC病变患者PCI后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Calibration校准曲线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年龄、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数量≥3支、重度钙化、联合旋磨术、置入支架数量比例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吸烟、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XGBoost模型显示,重要特征评分排前5位的为Gensini积分35分,置入支架数量25分,合并糖尿病22分,吸烟18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5分;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95%CI:0.859~0.966),敏感性为82.14%,特异性为97.59%;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50~0.961),敏感性为89.29%,特异性为78.31%。2种模型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48,P=0.8823)。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XGBoost模型预测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效能相当,吸烟、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ensini积分、置入支架数量是老年CAC患者PCI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Gla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
9
作者 李萌 闫小菊 +2 位作者 苏亚坤 张慧晶 曹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Gla蛋白(G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 目的探讨血清富含Gla蛋白(GRP)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22例)和非MACE组(98例)。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RP水平,根据GRP水平分为低水平GRP组和高水平GRP组。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GRP诊断ACS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血清GRP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血清G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CS患者血清G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和GRACE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GRP诊断ACS的AUC为0.736(95%CI:0.668~0.804),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61.00%。GRP水平升高是AC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34,95%CI:0.184~0.606)。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患者血清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低水平GRP组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高水平GRP组(P=0.022),且血清GRP水平升高是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HR=0.347,95%CI:0.206~0.584)。血清GRP水平与ACS患者血清IL-1β(r=-0.271,P=0.003)、TNF-α(r=-0.481,P<0.001)、ICAM-1(r=-0.315,P=0.001)和VCAM-1(r=-0.279,P=0.002)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GRP在ACS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可作为ACS诊断及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Gla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的静息心率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基于227例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丽萍 钟嘉鑫 +4 位作者 吴锡林 陈琴 林慧中 陈良龙 罗育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HR)高低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入住我院的心梗后室壁瘤患者资料,最终共227例纳入研究,随访24月,随访期间任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都是终点事件。根据基线...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HR)高低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入住我院的心梗后室壁瘤患者资料,最终共227例纳入研究,随访24月,随访期间任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都是终点事件。根据基线RHR测量值高低分为RHR<10%、10%~90%和>90%三组,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来研究RHR对MACCEs的影响,结果以风险比(HR)的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在24月的随访中,90例(39.6%)患者发生MACCEs。RCS曲线显示RHR与MACCEs发生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相关性。与RHR在10%~90%组的个体相比,RHR>90%组的MACCEs风险增加了3.01倍(HR=4.01,95%CI:2.07-7.76,P<0.001)。患者在RHR<10%组,10%~90%组和91%~100%组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39.1%、36.6%、66.7%(P=0.027),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的发生率分别为17.4%、2.7%、4.8%(P=0.005),心衰再入院的发生率为8.7%、26.8%、42.9%(P=0.036)。结论持续监测和管理心率范围可为心梗后室壁瘤患者的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 静息心率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式列线图早期预测腹膜透析患者主要不良事件风险研究
11
作者 刘胜凤 薄祥敏 +1 位作者 陈飞佳 张旋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MAE)的危险因素并开发基于交互式列线图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PD治疗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特征、既往史和辅助检查...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事件(MAE)的危险因素并开发基于交互式列线图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2年8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腹透中心PD治疗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特征、既往史和辅助检查结果。随访1年内发生全因死亡、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或转为血液透析任一事件,即判定为MAE。根据首次入院时间将总样本分为训练集(n=180)和验证集(n=88),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筛选MAE的最佳预测特征,利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来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应用性。结果随访1年内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有32例(17.8%)和14例(15.9%)患者发生MAE。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血钠为PD患者MAE的最优预测因子。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92和0.88,并且均通过了校准度检验(P>0.05)。DCA显示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最后基于Shiny程序开发预测模型的网页交互式列线图。结论该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PD患者1年内MAE发生风险,交互式列线图可作为临床评估工具提供辅助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主要不良事件 预测模型 交互式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中国患者接受碘克沙醇行PCI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对比剂所致急性肾损伤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丽 王效增 +3 位作者 赵威 赵昕 荆全民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中国患者应用碘克沙醇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对比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差异。方法自2013年10月30日-2015年10月7日在中国的30个中心入选3042例患者(本研究为IMPERIAL研究,注册号:Chi CT...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中国患者应用碘克沙醇行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对比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差异。方法自2013年10月30日-2015年10月7日在中国的30个中心入选3042例患者(本研究为IMPERIAL研究,注册号:Chi CTR-ONC-13003733),于其住院期间观察3 d,出院后随访1个月。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A组患者≤65岁(n=1748),B组患者65~75岁(n=828),C组患者>75岁(n=466)。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即PCI术后72 h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CIAKI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PCI后72 h^30 d的MACCE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CIAKI发生率[分别为:7.1%(121/1702),7.8%(63/806),10.7%(4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次要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3组患者心源性死亡发生率[A组:0%(0/1748);B组:0.12%(1/828);C组:0.43%(2/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卒中、支架内血栓、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的中国患者应用碘克沙醇行PCI安全可行,仅CIAKI及出院后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大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碘克沙醇 对比剂所致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建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有鹏 潘轶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GWMI)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 目的研究基于非梗死区心肌全壁运动指数(GWMI)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350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MACE组82例和非MACE组26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危险因素,并构建危险因素的回归方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风险评估模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远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MACE组GRACE评分、B型钠尿肽、GWMI明显高于非MACE组,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及血运重建比例明显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GWMI预测MACE的截断值为1.04,曲线下面积为0.747(95%CI:0.678~0.8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型钠尿肽、GWMI为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运重建为MAC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P<0.0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风险评估模型、GRACE评分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95%CI:0.862~0.952)、0.757(95%CI:0.692~0.822)。结论非梗死区GWMI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远期MACE的影响因素,基于非梗死区GWMI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可有效预测远期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评估与减低 室壁运动异常指数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武金娥 霍建华 +2 位作者 蒋永荣 强华 孙超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入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的老年患者1 188例,平均随访24.8个月,得到...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入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的老年患者1 188例,平均随访24.8个月,得到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MACCE将患者分为MACCE组和非MACCE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筛选自变量纳入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1 188例行PCI术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到随访期间共有341例(28.7%)发生MACCE。和非MACCE组相比,MACCE组患者年龄更大,合并症更多,冠脉病变更复杂。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病史和尿酸升高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合并糖尿病及尿酸升高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这一类患者的监护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模型构建
15
作者 李佳馨 程虎 王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非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55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 目的探讨非心肺转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555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实验室检查、术中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男388例,女167例,年龄>45岁,BMI<28.0 kg/m 2,ASAⅢ或Ⅳ级。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两组:MACE组和非MACE组。将筛选出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有33例(5.9%)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95%CI 0.913~0.983),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5.8%。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DCA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在预测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MACE方面能产生良好的临床效益。结论年龄增长、CRP、FPG、TBil、BUN、ACAG升高是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OPCABG患者术后住院期间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及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短期预后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帮豪 袁腾 +5 位作者 赵翎 阿曼古丽·如则 尼鲁帕尔·谢甫开提 马依彤 杨毅宁 高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7-1824,共8页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关于PNI在各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少有文献探讨P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53例行PCI术的STEMI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资料,计算PNI,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7例)和非MACE组(876例)。同时依据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686例)与低PNI组(36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PNI对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PN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CE组和非MACE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清葡萄糖、Killip分级、乳酸脱氢酶、心率、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脑钠肽(BNP)、PNI、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葡萄糖升高(OR=1.055,95%CI=1.002~1.112,P=0.044)、GRACE评分高(OR=1.034,95%CI=0.876~0.939,P<0.001)是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PNI升高(OR=0.907,95%CI=1.017~1.050,P<0.001)是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保护因素。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34(95%CI=0.694~0.77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91(95%CI=0.753~0.858)。低PNI组发生MAC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住院天数、血清葡萄糖、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BNP、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高于高PNI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血红蛋白低于高PNI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NI与血红蛋白、H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PNI与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BNP、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PNI是STE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中可作为监控患者免疫营养状态且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预后营养指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风险评分系统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国莉 赵荣荣 +4 位作者 彭国恬 孙瑞仪 乔鹏宇 燕芳红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02-1810,共9页
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风险大,指南指出准确的早期危险分层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年龄、血肌酐和射... 背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风险大,指南指出准确的早期危险分层对STE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年龄、血肌酐和射血分数(ACEF)评分、心肌梗死溶栓(TIMI)评分、Zwolle评分、首次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PAMI)评分、使用控制阿昔单抗和装置的研究以降低晚期血管成形术并发症(CADILLAC),然而哪种风险评分系统更适用于预测STEMI患者PCI治疗远期预后尚无定论。目的分析我国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我国目前常用的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五种风险评分系统对其远期MACEs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成功完成首次PCI术的68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患者入组后均采用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风险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出院后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方式随访患者,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截至2023年8月,主要记录随访期间患者MACEs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风险评分系统诊断MACE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风险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687例STEMI患者接受了PCI术,随访过程中44例患者因基本资料数据缺失过多被剔除,最终纳入64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7(25,49)个月。至随访结束共有134例发生MACEs,发生率为20.8%。MACEs组和非MACEs组年龄、住院时间、Killip分级、脑利钠肽前体、纤维蛋白原、贫血、左心室射血分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瓣膜返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延长(OR=1.071,95%CI=1.012~1.134,P=0.018)、血肌酐升高(OR=1.018,95%CI=1.006~1.030,P=0.003)、纤维蛋白原升高(OR=1.226,95%CI=1.066~1.409,P=0.004)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OR=0.980,95%CI=0.960~1.000,P=0.045)、瓣膜轻度返流(OR=0.377,95%CI=0.151~0.938,P=0.036)和中度返流(OR=0.164,95%CI=0.051~0.522,P=0.002)为患者发生MACEs的保护因素。MACEs组的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风险评分系统得分均高于非MACEs组(P<0.05)。绘制5种风险评分系统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发生MACEs的ROC曲线,5种风险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的预测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时间、血肌酐水平、纤维蛋白原、左心室射血分数、瓣膜返流状态是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ACEF、TIMI、Zwolle、PAMI、CADILLAC五种风险评分系统均能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Es的发生,但从区分度和灵敏度方面考虑推荐使用CADILLAC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类代谢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雪纯 杜智勇 +4 位作者 于华惠 吕倩雯 焦晓璐 王钰 秦彦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40-4545,4553,共7页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有部分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酸(LPA)等... 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有部分患者再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作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溶血磷脂酸(LPA)等溶血磷脂类脂质代谢物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破裂,但溶血磷脂类脂质代谢物是否能用于ACS患者PCI治疗后再发MACE的预测尚不明确。目的利用靶向代谢组学和机器学习模型,探究磷脂及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在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6月—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磷脂及溶血磷脂类脂质代谢物。自患者入组后1、3、6、9个月和12个月以及其后每6个月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患者MACE发生情况。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得分图对非MACE组和MACE组进行溶血磷脂代谢轮廓和组间分布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的差异权重贡献值(VIP)图谱,评估代谢组间差异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利用随机森林准确度下降值图对每种磷脂和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的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使用蒙特卡洛交叉验证对不同数量代谢物所构成的多变量随机森林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风险预测模型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筛选与MACE事件相关的关键溶血磷脂类代谢物,并使用置换检验对其所构成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患者21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MACE组(n=29)与非MACE组(n=183),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得分图结果发现MACE组与非MACE组患者样本在得分图中的分布位置明显不同,两组患者溶血磷脂类代谢产物谱存在显著差异。利用整合分析图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发现LPA、氧化溶血磷脂酰胆碱(LPC-O)、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溶血磷脂酰肌醇(LPI)、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PS)变化显著。蒙特卡洛交叉验证对不同数量代谢物所构成的多变量随机森林模型纳入排序前13位的脂质代谢小分子[主要包含10个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LPA 16:0、LPA 18:1、LPC-O 16:0、LPC 16:0、LPG 18:2、LPC 18:0、LPE 20:3、LPE 22:6、LPG 18:1、LPS 20:4)和3种磷脂代谢小分子(PA 16:0-18:0、PA 16:0-20:4、PA 16:0-18:1)]构建MACE的预测模型,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预测MACE的AUC=0.934(95%CI=0.793~0.998)。结论接受PCI手术的ACS患者术前血清中多种溶血磷脂类代谢小分子的异常表达与再发MACE事件的风险密切相关,在预测ACS患者PCI术后MACE中具有显著的预警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溶血磷脂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梗通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原文涛 赵晶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愈梗通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愈梗通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愈梗通瘀汤。比较两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肌肌钙蛋白T(CTn T)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梗死面积、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定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1/45),低于对照组的20.0%(9/45)(P=0.007)。治疗后,观察组CTn T水平、梗死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梗通瘀汤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愈梗通瘀汤 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躯体化症状评分对首发心梗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梦奕 毛家亮 +3 位作者 邹治国 张瑞雷 张厚 李世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接受PCI治疗的首发AMI患者305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相关事件分为MACEs组(n=203)与非MACEs组(n=102)。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进一步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II及SSS-CN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syntax评分(syntax score,SS),评价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诊断的最佳cut-off值。结果·共有203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其中179例(88.1%)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6例(7.9%)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4例(2.0%)患者发生休克,2例(1.0%)患者发生再发心肌梗死,2例(1.0%)患者死亡。与非MACE组相比,MACEs组SII及SSS-CN评分显著升高(1925.86 vs 934.23,38.57 vs 23.30;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者均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SII≥952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64.0%,特异度达62.7%(AUC 0.675,95%CI 0.612~0.737);SSS-CN≥28.5分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80.7%,特异度达77.5%(AUC 0.840,95%CI 0.794~0.886);联合SS后,三者对MACE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AUC 0.898,95%CI 0.862~0.933)。结论·首发AMI患者的入院SII及SSS-CN分值为此类患者行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监测首发AMI患者PCI术后SII变化,或对有明显躯体化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SSS-CN评分能帮助识别院内MACE发生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躯体化症状评分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