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马娟 马盛宗 +2 位作者 燕茹 马学平 贾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0.86组MACCEs发生率高于CAR<0.86组(52.68%与22.92%;χ^(2)=65.65,P<0.001)。ROC曲线显示CAR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C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702~0.754),最佳截断值为0.576,灵敏度为0.617,特异度为0.747。在基线模型基础上,与CRP、Alb相比,CAR能明显改善对患者发生MACCEs的预测效果(NRI=0.377,IDI=0.166,C指数=0.690;P<0.05)。结论CAR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发生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武恒朝 王现强 孙寒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2,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出现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由单一术者完成的择期单纯OPCAB手术648例。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数据库中提取,远期随访采用电话随访和(或)门诊随访的方式进行。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再血管化。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OPCAB远期MACCE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48例患者平均随访(91.7±20.9)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有53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8.2%,共计有59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595例患者中有132例发生MACCE。MACCE者与非MACCE者在年龄、术前血肌酐、术前尿素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2,95%CI:1.001~1.043,P=0.0440)、女性(OR=1.638,95%CI:1.063~2.524,P=0.0252)、术前尿素氮(OR=1.177,95%CI:1.089~1.272,P<0.001)、术前谷草转氨酶(OR=1.012,95%CI:1.000~1.024,P=0.0466)、COPD(OR=3.329,95%CI:1.692~6.552,P=0.0005)、脑梗死史(OR=1.656,95%CI:1.059~2.592,P=0.0271)是OPCAB后远期MACCE的危险因素,LVEF(OR=0.977,95%CI:0.961~0.994,P=0.0083)是OPCAB后远期MACCE发生的保护因素,即术前LVEF值越高,远期MACCE发生的风险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女性、术前尿素氮、术前谷草转氨酶、COPD、脑梗死史是OPCAB后患者远期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远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的静息心率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基于227例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卢丽萍 钟嘉鑫 +4 位作者 吴锡林 陈琴 林慧中 陈良龙 罗育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HR)高低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入住我院的心梗后室壁瘤患者资料,最终共227例纳入研究,随访24月,随访期间任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都是终点事件。根据基线...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HR)高低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入住我院的心梗后室壁瘤患者资料,最终共227例纳入研究,随访24月,随访期间任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都是终点事件。根据基线RHR测量值高低分为RHR<10%、10%~90%和>90%三组,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来研究RHR对MACCEs的影响,结果以风险比(HR)的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在24月的随访中,90例(39.6%)患者发生MACCEs。RCS曲线显示RHR与MACCEs发生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相关性。与RHR在10%~90%组的个体相比,RHR>90%组的MACCEs风险增加了3.01倍(HR=4.01,95%CI:2.07-7.76,P<0.001)。患者在RHR<10%组,10%~90%组和91%~100%组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39.1%、36.6%、66.7%(P=0.027),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的发生率分别为17.4%、2.7%、4.8%(P=0.005),心衰再入院的发生率为8.7%、26.8%、42.9%(P=0.036)。结论持续监测和管理心率范围可为心梗后室壁瘤患者的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 静息心率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飞 唐念中 +2 位作者 周勇 王君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7-754,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2010年至2014年入选未发生无复流及冠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等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700例,随机分为依...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依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 2010年至2014年入选未发生无复流及冠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等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700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术后比较中年(〈60岁)、老年(60~74岁)、高龄(≥75岁)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术后1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的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中年抗凝组与非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vs 18.8%);老年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高于非抗凝组(36.4%vs 23.5%,P〈0.05);高龄抗凝组小出血发生率高于非抗凝组(46.7%vs 22.4%,P〈0.05);住院期间不同年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高龄抗凝组平均住院天数长于非抗凝组(P〈0.05)。术后1年内中年、老年、高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MACCE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1%vs 4.3%,7.3%vs 6.6%,11.7%vs 10.3%)。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与1年内MACCEs的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对于无血栓高危因素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不予肝素抗凝不增加MACCEs发生率,也不增加住院期间DVT发生率,且可减少老年、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小出血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依诺肝素 出血 主要心脑不良事件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三支病变不良预后患者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如 许晶晶 +7 位作者 姜琳 许连军 宋莹 王欢欢 唐晓芳 蒋萍 宋雷 袁晋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单纯药物治疗等3种治疗方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04年4月... 目的探讨冠心病三支病变(three-vessel disease,TVD)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单纯药物治疗等3种治疗方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在阜外医院入院的TVD患者8 943例。对所收集的TVD患者大样本随访得到的1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组和非MACCE组进行临床因素和治疗策略对比分析。结果与非MACCE组相比,MACCE组年龄更大、心肾功能更差、合并症包括糖尿病、卒中等更多,冠脉病变更复杂。校正多因素后,血肌酐水平、出院带药阿司匹林独立影响MACCE。MACCE组和非MACCE组患者治疗策略存在明显差异(P<0.01)。MACCE组血运重建显著少于非MACCE组(64.9%vs.76.2%,P<0.01),其中PCI组间无差异(46.1%vs.46.2%,P=0.533);差异来自MACCE组CABG显著少于非MACCE组(18.8%vs.30.0%,P<0.01),而单纯药物治疗显著多于非MACCE组(35.1%vs.23.8%,P<0.01)。结论肾功能和服用阿司匹林是TVD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非MACCE组患者血运重建要显著多于MACCE组患者。血运重建可能是改善TVD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支病变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策略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亚芳 朱烨然 +3 位作者 荣素然 石向欣 杨晓欧 李玉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 分析急诊多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V-PCI)与急诊开通病变血管择期对非病变血管行PCI(Staged-PCI)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急性... 目的 分析急诊多支血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V-PCI)与急诊开通病变血管择期对非病变血管行PCI(Staged-PCI)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PCI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417例,根据手术策略不同分为MV-PCI组87例,Staged-PCI组330例,依据2组患者基线资料建立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模型,PSM后每组84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以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为终点,比较PSM后2组发生MACCE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生MACCE的风险。结果 PSM前,2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脑卒中病史、周围动脉疾病、术前收缩压、病变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非病变血管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V-PCI组发生MACCE、全因死亡风险显著低于Staged-PCI组(P_(log rank)<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V-PCI是MACCE(HR=0.263,95%CI:0.105~0.659,P=0.004)和全因死亡(HR=0.236,95%CI:0.007~0.722,P=0.016)的保护因素。结论 MV-PCI治疗策略可改善老年急性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多支血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戒烟教育对青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寇洁 杨巧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调查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强化戒烟教育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接受PCI治疗且术前长期吸烟的192例(实验组)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戒烟教育;2007~2009年收治的172例患者(对照... 目的调查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强化戒烟教育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接受PCI治疗且术前长期吸烟的192例(实验组)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戒烟教育;2007~2009年收治的172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比较两组出院后戒烟状况及临床主要心脑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出院后1、3、6、12、24个月复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期间实验组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后强化戒烟教育能降低青年冠心病患者复吸率及远期MACC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戒烟教育 远期疗效 复吸 主要心脑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AX积分和GRC对复杂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作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彭程 何继强 +6 位作者 玉献鹏 罗亚玮 高阅春 吴长燕 张晓玲 张宇晨 陈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积分以及总体危险分类系统(global riskclassification,GRC)对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预测作用及两者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积分以及总体危险分类系统(global riskclassification,GRC)对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预测作用及两者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共19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SYNTAX积分,通过SYNTAX积分联合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得到GRC。随访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结果 SYNTAX积分低、中、高分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9.1%、16.2%及30.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SYNTAX积分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分别为:HR=2.15,95%CI(1.30,3.54),P=0.003;HR=2.07,95%CI(1.25,3.44),P=0.005〕。GRC低、中、高分组的MACCE发生率分别为17.8%、14.2%及46.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GRC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分别为:HR=1.94,95%CI(1.22,3.50),P=0.007;HR=1.94,95%CI(1.15,3.27),P=0.013〕。SYNTAX积分ROC曲线下面积(AUROC)为0.667〔95%CI(0.564,0.770),P=0.004〕,GRC AUROC为0.617〔95%CI(0.512,0.736),P=0.046〕。结论SYNTAX积分和GRC对冠状动脉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患者行PCI治疗后的MACCE均有预测作用,GRC不优于SYNTAX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积分 GRC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层标准SYNTAX积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复杂冠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高阅春 玉献鹏 +7 位作者 何继强 吴长燕 张晓玲 李宇 罗亚玮 张宇晨 张维东 陈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层标准SYNTAX积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复杂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90例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其造影结果计算SYNTAX积分,分别按照本研究人群SYNTAX... 目的比较不同分层标准SYNTAX积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复杂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90例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其造影结果计算SYNTAX积分,分别按照本研究人群SYNTAX积分总体分布三分位数值划分及SYNTAX研究人群三分位数值划分的不同分数段SYNTAX积分研究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两者对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结果 (1)按照本研究人群SYNTAX积分总体分布三分位数值划分低分组(0~20.5)、中分组(21.0~31.0)及高分组(≥31.5)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1%、16.2%及30.9%,SYNTAX积分能预测MACCE发生率(log rank P=0.00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YNTAX积分仍可预测MACCE发生率〔HR=2.07,95%CI(1.25,3.44),P=0.005〕;ROC曲线下面积=0.667〔95%CI(0.564,0.770),P=0.004〕。(2)按照SYNTAX研究人群三分位数值划分低分组(0~22)、中分组(23~32)及高分组(≥33)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率分别为15.7%、12.9%及28.6%,此划分法不能预测MACCE的发生率(log rank P=0.0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据SYNTAX研究的分数段划分方法不能预测本人群MACCE发生率〔HR=1.47,95%CI(0.94,2.32),P=0.10〕;ROC曲线下面积=0.593〔95%CI(0.475,0.710),P=0.11〕。结论对于本研究190例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经PCI治疗的患者,根据本研究SYNTAX积分总体分布三分位数值的划分法(0~20.5,21.0~31.0,≥31.5)对MACCE有预测作用,而SYNTAX研究中的三分位数值划分法(0~22,23~32,≥33)对MACCE无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积分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心病 SYNTAX研究 预测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支动脉桥经左胸小切口与正中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元豪 宫一宸 +2 位作者 张鲁锋 吴松 凌云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支动脉桥进行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应用多支动脉桥行单纯非体外... 目的探讨应用多支动脉桥进行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科应用多支动脉桥行单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123例,根据患者需求及术者倾向选择正中切口(正中切口组,n=51)或左胸小切口(左胸小切口组,n=72)入路,在患者出院前利用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桥血管评估,术后随访终点指标为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和再次血运重建。结果左胸小切口组远端吻合口(2.7±0.7)个,正中切口组(3.0±0.8)个,差异无显著性(t=-1.885,P=0.062)。左胸小切口组全动脉化比例较高[91.7%(66/72)vs.41.2%(21/51),χ2=36.762,P=0.000],围术期输血率较低[31.9%(23/72)vs.64.7%(33/51),χ2=12.920,P=0.000]。正中切口组围术期死亡1例。出院前对100例进行桥血管评估,其中左胸小切口组70例,正中切口组30例,复查吻合口共280个,2组桥血管总体通畅率(FitzGibbon A级)差异无显著性[94.2%(179/190)vs.94.4%(85/90),χ2=0.006,P=0.937]。118例随访中位时间24个月(6~36个月),2组MACCE发生率[2.9%(2/70)vs.6.3%(3/48),χ2=0.808,P=0.369]和再次血运重建率[2.9%(2/70)vs.2.1%(1/48),χ2=0.000,P=1.000]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ICS CABG应用多支动脉桥可行,手术策略更倾向于应用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桥血管通畅率、术后早期随访结果不亚于正中切口手术,且可减少围术期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扬 董然 +6 位作者 芮宏亮 刘韬帅 郑居兵 徐晓宇 赵洋 宋邦荣 张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056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基本资料、手术过程、围术期合并症、住院费用及出院情况,并完成中远期随访。结果入组患者术前肌酐浓度为(184.56±145.93)mmol/L,肾小球滤过率为(34.57±12.61)mL·min^-1·1.73m^-2,其中CKD 3期739例、4期226例、5期91例。左主干病变183例(17.3%),平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3.02±0.73)支。非体外循环搭桥手术936例(88.6%),平均完成冠状动脉吻合数(2.92±0.82)支。围术期病死率为64例(6.1%),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需透析患者83例(7.9%)、二次开胸止血率73例(6.9%)、围术期心肌梗死134例(12.7%)、新发房颤155例(14.7%)。术后随访率为92.2%,随访时间6(1,11)年,长期生存率93.6%,其中全因死亡58例,23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术后新增长期透析患者34例。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急诊手术、术前透析史、脑梗史、左主干病变与围术期死亡成正相关(P=0.039,0.037,0.020,0.009,0.000),而非体外循环手术与围术期死亡呈负相关(P=0.002);术前透析史、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史及三酰甘油浓度控制不佳,随访期间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0.003,0.031)。结论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搭桥手术的风险高于普通患者,其中女性、急诊手术、术前透析史、脑梗史及左主干病变是患者发生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非体外循环可能是患者围术期恢复的保护性因素。此外,术前透析史、COPD病史及三酰甘油控制不佳则是术后中远期发生MACCE事件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延长辅助通气与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慧 胡盛寿 +4 位作者 郑哲 袁昕 侯剑峰 陈祖君 姚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延长机械通气(PMV)与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01至2008-12-31行单纯CABG术的4022例患者,按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常规辅助通气时间≤12h组(常规组,n=176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延长机械通气(PMV)与远期心原性死亡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01至2008-12-31行单纯CABG术的4022例患者,按机械通气时间分为常规辅助通气时间≤12h组(常规组,n=1764),助辅通气时间〉12h组(PMV组,n=2205),远期随访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心绞痛发作、因心脏病再次入院,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MV与终点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PMV组较常规组比较,PMV与远期随访心原[生死亡(HR=2.54,95%CI1.14.5.66)、因心脏病再次人院(HR=1.36,95%CI1.10~1.69)的风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V与远期随访心绞痛发作(HR=1.29,95%C10.99~1.68)的风险临界相关(P=0.05);PMV与远期随访全因死亡(HR=1.38,95%C10.83~2.29)和MACCE事件(HR=1.20,95%C10.93~1.55)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V显著增加了患者远期心原性死亡及因心脏病再次人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械通气 远期随访 死亡率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R导联的直立T波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屈丽娜 闫生玲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aVR导联中的直立T波在预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NSTEMI患者,根据心电图aVR导联中的T波>0mV将患者分为直立T波组(124例)和非直立T波组(276... 目的探讨aVR导联中的直立T波在预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NSTEMI患者,根据心电图aVR导联中的T波>0mV将患者分为直立T波组(124例)和非直立T波组(276例),随访12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直立T波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非直立T波组(P<0.05),而年龄、心率、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Killip3~4级)、左心室肥大和aVR导联ST段抬高比例均显著高于非直立T波组(均为P<0.05)。中位随访14.5(12~27)个月后,直立T波组中的院内死亡、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等均明显高于非直立T波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左室射血分数<40%[比值比(OR)=1.432,95%CI:1.204~2.411,P=0.043]、aVR导联直立T波(OR=3.748,95%CI:2.855~5.392,P<0.001)和aVR导联ST段抬高(OR=2.439,95%CI:2.208~3.956,P<0.001)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VR导联的直立T波能够有效预测N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2个月内MACCE发生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AVR导联 直立T波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初始他汀类药物用药强度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村榕 刘炜达 +7 位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高晓津 赵延延 王杨 李卫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0-565,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初始他汀类药物用药强度的情况,评估不同强度他汀治疗与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的14713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 目的:了解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初始他汀类药物用药强度的情况,评估不同强度他汀治疗与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的14713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初始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观察高强度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40~80 mg或瑞舒伐他汀20 mg)和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其他他汀类药物和剂量)的应用情况,并据此分为高强度组和中等强度组。根据治疗策略不同(175例患者治疗方式数据缺失),将患者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亚组(n=6202)、溶栓亚组(n=1435)、保守治疗亚组(n=6901)三个亚组进行分析。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共2394例(16.3%)患者初始应用高强度他汀治疗(高强度组),其余12319例(83.7%)患者初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中等强度组)。24个月时,高强度组264例(11.0%)患者发生MACCE,中等强度组有1783例(14.5%)发生MACCE(P<0.01)。仅在保守治疗亚组中,高强度组24个月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中等强度组15.4%vs.19.4%,P=0.0084),而在急诊PCI亚组(7.8%vs.8.7%)和溶栓亚组(13.2%vs.13.3%)中,两个他汀治疗组间的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初始他汀类药物用药强度并非STEMI患者24个月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1.037,95%CI:0.885~1.215,P=0.6513)。两种初始他汀用药策略与急诊PCI亚组、溶栓亚组、保守治疗亚组三个亚组患者远期预后均无关。结论:中国真实世界中STEMI患者住院后主要启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他汀的初始用药强度与STEMI患者24个月MACCE的发生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他汀类药物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远期预后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郝一莼 宋莹 +16 位作者 许晶晶 唐晓芳 王欢欢 刘如 蒋萍 姜琳 高立建 宋雷 许连军 赵雪燕 高展 陈珏 高润霖 乔树宾 杨跃进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 152例≥60岁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按年龄分为60~64岁组(n=4... 目的:比较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中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 152例≥60岁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按年龄分为60~64岁组(n=465)、65~69岁组(n=315)、70~74岁(n=223)和≥75岁(n=149)4个年龄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完全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的2年预后差异。主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和支架内血栓。结果:535例(46.4%)患者接受完全血运重建。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有9.5%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有14.7%发生MACCE(P=0.007)。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相比,完全血运重建患者MACCE发生风险显著降低(HR=0.697,95%CI:0.493~0.986,P=0.041);亚组分析显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HR=0.647,95%CI:0.419~0.998,P=0.049)和双支病变患者(HR=0.386,95%CI:0.158~0.946,P=0.037)在完全血运重建中获益更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完全血运重建中并无明显获益(HR=0.774,95%CI:0.434~1.379,P=0.384)。结论:60岁以上老年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行完全血运重建的预后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但仅见于ACS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运重建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行左室成形术与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中远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6
作者 申磊磊 汪成 +7 位作者 王嵘 肖苍松 吴扬 王瑶 龚志云 郭鹏飞 赵海智 高长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1-687,共7页
目的评价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患者分别行左室成形术(surgical ventricular restoration,SVR)及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2年12月... 目的评价左心室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LVA)患者分别行左室成形术(surgical ventricular restoration,SVR)及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中心诊断为LVA的205例患者资料,其中行SVR115例,行单纯CABG90例,采用1∶1配对方法,以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室壁瘤大小、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uro SCORE危险因素为配对标准,筛选32对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1年、3年、5年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生存率及MACCEs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单纯CABG对比,SVR术后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较术前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加,NYHA分级明显改善;CABG术后仅LVEDD及LVEF较术前有所改善,随时间推移,两组心脏超声指标均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逐渐缩小,并在术后5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远期生存率及MACCEs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VESVI小于60 m L/m^2的LVA患者,与单纯CABG对比,SVR并未减少MACCEs事件发生率,也未明显提高中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室壁瘤 左室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生存率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两种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梦阳 姜琳 +4 位作者 宋莹 唐晓芳 赵雪燕 高展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评估两种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CI-AKI)诊断标准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不良事件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行PCI的患者共10394例。比较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CI-AKI诊断标准... 目的:评估两种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CI-AKI)诊断标准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不良事件相关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行PCI的患者共10394例。比较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CI-AKI诊断标准[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44.2μmol/L(0.5 mg/dl),或较基线值升高≥25%,简写为CI-AKI 25%标准]和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CI-AKI诊断标准[血清肌酐绝对值升高≥26.5μmol/L(0.3 mg/dl),或较基线值升高≥50%,简写为CI-AKI 50%标准]诊断的CI-AKI发生率及与PCI后2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差别。结果:10394例患者中,采用CI-AKI 25%标准诊断的CI-AKI为936例(9.0%),而采用CI-AKI 50%标准诊断的CI-AKI患者为206例(2.0%),P<0.001。与CI-AKI 50%标准诊断的CI-AKI患者相比,CI-AKI 25%标准诊断的CI-AKI患者,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更高,而术前血清肌酐更低,慢性肾脏病(CKD)1期的患者比例较高(P均<0.05)。在随访期间,共有1240例(11.9%)患者发生MACCE。CI-AKI 25%标准和CI-AKI 50%标准诊断的患者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vs.11.7%,P=0.46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种CI-AKI诊断标准确定的CI-AKI均不是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为避免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过度定义CI-AKI,CI-AKI 50%标准更适用于临床中筛选出肾功能损伤高危的患者;两种标准诊断的CI-AKI均与PCI后2年MACCE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增磊 郑颖颖 +10 位作者 唐俊楠 郭倩倩 张建朝 宋风华 程梦蝶 蒋丽珠 王凯 柏岩 刘志煜 尹姗姗 张金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评估术前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3561例的临床资料。PCI术后开始... 目的:评估术前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3561例的临床资料。PCI术后开始,随访(37.59±22.24)个月。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MACCE定义为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及脑卒中的复合终点。比较不同预后患者术前MHR。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术前MHR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期间520例发生MACCE。MACCE和非MACCE组术前MHR分别为(0.62±0.51)和(0.56±0.35),MACCE组高于非MACCE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构成、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术前MHR升高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HR=1.323,95%CI=1.116~1.568)。结论:术前MHR升高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可用于早期高危人群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2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天伦 张中 +11 位作者 赵蓓 殷召 毛帅 冯雪瑶 张士丹 周珮 李奇恒 张洁 崔佳 崔会平 刘莉 王守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5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98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8例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5年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98例,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8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就诊且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22、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细胞因子水平,分析AMI患者IL-22与其他细胞因子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究AMI患者的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状动脉研究(SYNTAX)积分与血浆IL-22等变量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IL-22等指标对中高SYNTAX积分的预测能力,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AMI患者出院后5年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STEMI、NSTEMI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TEMI、NSTEMI组有冠心病家族史患者的比例及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STEMI、NSTEMI组患者血浆IL-22、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AMI患者血浆IL-22水平与IL-1β(r=0.793,P=0.001)、IL-6(r=0.880,P<0.001)、TNF-α(r=0.840,P<0.001)水平呈正相关;SYNTAX积分与IL-22(r=0.478,P=0.001)、IL-6(r=0.242,P=0.017)、年龄(r=0.217,P=0.032)和心肌肌钙蛋白I(r=0.261,P=0.010)呈正相关,与LVEF(r=-0.224,P=0.034)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L-22(β=0.269,P=0.023)、年龄(β=0.236,P=0.016)、LVEF(β=-0.235,P=0.023)是SYNTAX积分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IL-22对中高SYNTAX积分的预测能力(AUC=0.760,95%CI 0.656~0.863,P=0.001)高于年龄(AUC=0.612,95%CI 0.478~0.746,P=0.112)和LVEF(AUC=0.628,95%CI 0.485~0.770,P=0.07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YNTAX积分及血浆IL-22水平与AMI患者出院后5年MACCE发生无关。结论血浆IL-22水平与AMI相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AMI患者病情判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患者预后的关联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介素22 冠状动脉病变 SYNTAX积分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欢 张晓宇 +6 位作者 王向明 卢妙 查志敏 闵笑颜 庞斯斯 李秋爽 郭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1-497,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平均随访3.5年。探讨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MACCE的预...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平均随访3.5年。探讨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MACCE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MACCE组与无MACCE组临床资料比较、Cox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CE的相关影响因素。未发现1,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MACCE的发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联合BUN、TC、LAD、CVC预测MACCE的价值最大。结论:BUN、TC、LAD、CVC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CE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未发现1,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MACCE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