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岩移计算中主要影响半径确定及煤柱留设的问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喜武
-
机构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0,共1页
-
文摘
对《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有关煤柱留设、移动角的确定及主要影响角正切 (tanβ)计算方法中相矛盾的地方提出质疑 ,建议在规程修改时引起重视。
-
关键词
地表移动
岩移
主要影响半径
移动角
-
分类号
TD325.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应用矩形格网法计算地表任意点的移动和变形(上)
- 2
-
-
作者
朱仁诒
焦传武
-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开采研究所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1期40-45,62,共7页
-
文摘
本文以几何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用矩形格网图的原理和方法,计算位于地表下沉盆地任意位置的建筑物、铁路、管道设施等处的地表移动和变形值。
-
关键词
格网
地表下沉
地表移动
矩形单元
主要影响半径
几何理论
倾斜方向
开采面积
主要影响角正切
充分采动
-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煤矿开采沉陷中平均采深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新盈
王玉振
-
机构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
-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40,共5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Z41019)
-
文摘
针对开采沉陷实测数据处理时往往采用平均采深代替走向主断面实际采深的情况,首先在三种不同情况下分别求取采深偏移系数,并对其进行重新归类,而后对采深偏移系数与覆岩岩性、煤层倾角等因素之间关系进行探讨,最后推导了采深偏移系数对相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动程度对采深偏移系数无影响,覆岩强度和煤层倾角与采深偏移系数成正相关关系;采深偏移系数越大,则计算的主要影响半径与实际相差的越多。
-
关键词
采深偏移系数
松散层
主要影响半径
相对误差
-
Keywords
mining depth offset coefficient
unconsolidated formation
main influence radius
relative error
-
分类号
TD173.4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
-
题名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地表移动参数
- 4
-
-
作者
仲惟林
-
机构
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开采所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6期14-18,62,共6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用最小二乘法求η、tgβ等参数综合影响下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并以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
-
关键词
地表移动
最小二乘法
主要影响角正切
下沉系数
采区边界
主要影响半径
概率积分法
充分采动
移距
影响传播角
-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东欢坨矿留小煤柱不能保护地面建筑物
- 5
-
-
作者
周家俊
-
机构
煤炭工业部规划设计院
-
出处
《煤炭工程》
1980年第6期2-6,共5页
-
文摘
东欢坨矿井设计联络组,于1980年5月去西德与蒙坦公司进行第七次合同会谈,回国后提出了《东欢坨矿井设计联络组赴西德情况报告》(简称《情况报告》),对工业场地如何留煤柱的问题介绍说,蒙坦公司提出留大煤柱和小煤柱两个方案;大煤柱方案(整个广场留煤柱)四水平以上压煤4060万吨;小煤柱方案(仅为保护基岩段井筒留煤柱)压煤1340万吨.蒙坦公司推荐后者,并一再表示,留小煤柱的V形布置方案是20个方案中最好的一个.设计联络组认为,过去的工业场地要留大煤柱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通过东欢坨的设计引进,对此能有所突破,虽然多花些钱,在技术上。
-
关键词
小煤柱
地面建筑物
工业场地
压煤
坦公
基岩段
设计联络
地表下沉
地表变形
主要影响半径
-
分类号
D8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岩层移动角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 6
-
-
作者
仲惟林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79年第5期23-27,共5页
-
文摘
用类比法确定岩层移动角仅考虑了煤田类型。实际上同一类型的煤田地质条件往往差别很大,即使在一个矿区内,当岩性、采深、采厚、重复采动次数和开采充分程度不同时,其移动角的差异也是很大的。由表1实测资料表明,岩层移动角是随采厚的增加而变小,随采深的增大而变大。近年来,仅峰峰、枣庄、平顶山等按采深、采厚来确定岩层移动角值。大多数矿区仍采用一种通用的移动角值。致使留设煤柱尺寸过大或过小。为此,应用计算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公式,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计算岩层移动角。
-
关键词
岩层移动
地质采矿条件
地表移动
采动
煤柱尺寸
主要影响半径
拐点偏移距
煤田地质
水平移动系数
概率积分法
-
分类号
TD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