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彦 肖涛 +9 位作者 汪红 马婧玮 吴绪金 王铁良 李萌 李通 马欢 周娟 许海康 安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645,共10页
目的研究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主要代谢物的转化情况,施药措施与残留量的相关性,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方法样品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加乙腈提取, 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黑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 目的研究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主要代谢物的转化情况,施药措施与残留量的相关性,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方法样品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加乙腈提取, 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黑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对施用过螺虫乙酯的食荚豌豆和豌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膳食摄入评估。结果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及其4个主要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113%和84%~10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1.3%和1.7%~19%,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食荚豌豆中螺虫乙酯风险评估定义残留量为0.05~0.58mg/kg,监测定义残留量为0.02~0.55mg/kg;豌豆中螺虫乙酯风险评估定义残留量为0.05~0.11 mg/kg,监测定义残留量为0.02~0.090 mg/kg。食荚豌豆中主要代谢物是酮基-羟基和烯醇,豌豆中是烯醇。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食荚豌豆中的残留量与施药次数和施药剂量呈正相关,与采收间隔期呈负相关。螺虫乙酯普通人群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19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07%左右。结论按本研究的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进行施药,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虫乙酯 主要代谢产物 膳食摄入评估 食荚豌豆 豌豆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 被引量:8
2
作者 霍宗利 曹猛 +1 位作者 张锋 杨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6-228,共3页
草甘膦(GLY)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2],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草甘膦的限值为0.7mg·L-1。草甘膦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氨甲基磷酸(AMPA)[3],因为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亲水性极强,不易挥发,所以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草甘膦(GLY)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1-2],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草甘膦的限值为0.7mg·L-1。草甘膦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氨甲基磷酸(AMPA)[3],因为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亲水性极强,不易挥发,所以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4-5]进行测定时,必须进行衍生,但是衍生法操作条件苛刻、重现性差。另外,草甘膦和氨甲基磷酸在C18柱上没有保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时,极易受到干扰[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主要代谢产物 草甘膦 氨甲基磷酸 衍生法 操作条件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蓼的质量控制及其黄酮正丁醇部位的提取分离 被引量:1
3
作者 韦玉衡 易首利 +5 位作者 陈奇 赵怡 谢小东 冯鹤宇 曹永强 胡庭俊 《广西畜牧兽医》 2023年第2期51-54,共4页
辣蓼(polgonum hydropiper)为我国传统中药,常应用在生猪养殖中,用于抗菌和保健[1]。黄酮类成分包括黄酮、异黄酮和黄酮苷等,是蓼属植物的主要代谢产物[2]。有研究表明,多数中药材和天然植物药,通过黄酮类化合物发挥其维持生理机能和修... 辣蓼(polgonum hydropiper)为我国传统中药,常应用在生猪养殖中,用于抗菌和保健[1]。黄酮类成分包括黄酮、异黄酮和黄酮苷等,是蓼属植物的主要代谢产物[2]。有研究表明,多数中药材和天然植物药,通过黄酮类化合物发挥其维持生理机能和修复病理状态的作用[3]。虽然辣蓼在我国各地都有生长,但是由于其生长地不同和生长时间不同,因而不同批次的辣蓼成分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现如今兽药典中关于辣蓼的质量标准并不完善,不利于辣蓼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 兽药典 主要代谢产物 辣蓼 天然植物药 正丁醇部位 黄酮类成分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不可或缺的益生菌——类球红细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栋 《科学养鱼》 2015年第8期92-92,共1页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证实,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WD-2株具有两个染色体,拥有广泛的能量代谢机制。在淡水、海水不同生物渗透压条件下正常代谢生长,在黑暗条件下好氧生长,光照条件下光合生长。可充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证实,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WD-2株具有两个染色体,拥有广泛的能量代谢机制。在淡水、海水不同生物渗透压条件下正常代谢生长,在黑暗条件下好氧生长,光照条件下光合生长。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低级脂肪酸、杂蛋白、腐藻纤维的次级分解产物和三氮等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代谢产物胞嘧啶、尿嘧啶、四吡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SOD、5-氨基乙酰丙酸(ALA)、维生素B12、辅酶Q10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细胞呼吸链及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是细胞呼吸和细胞代谢的激活剂,也是重要的解毒剂、抗氧化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脂肪酸 水产养殖 四吡咯 养殖水体 分解产物 杂蛋白 尿嘧啶 主要代谢产物 三氮 胞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