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被动结合再生型柴油颗粒捕集器污染物减排特征
1
作者 王燕军 李凯 +4 位作者 滕琦 苏盛 穆劲松 陈伟程 张鹤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1-847,共7页
为研究一种主被动结合再生型柴油颗粒物捕集器(DPF)安装对重型车排放的影响,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一款安装在国三柴油发动机排气管上的DPF的CO_(2)、常规气态污染物(CO、THC、NOx)、颗粒物(质量和数量)、非常规污染物(苯系物和醛酮类物... 为研究一种主被动结合再生型柴油颗粒物捕集器(DPF)安装对重型车排放的影响,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对一款安装在国三柴油发动机排气管上的DPF的CO_(2)、常规气态污染物(CO、THC、NOx)、颗粒物(质量和数量)、非常规污染物(苯系物和醛酮类物质)的减排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WHTC瞬态循环工况下,该DPF增加了柴油机CO_(2)排放量约0.30%。该DPF对颗粒物和CO、THC均有较高的减排效果,颗粒物质量减排率平均为93.81%,颗粒物数量减排率平均为98.90%,CO减排率平均为94.03%,THC减排率为95.53%,但该DPF对NO_(x)的减排率较低,仅为5.35%。非常规污染物测试表明,除了苯甲醛排放量上升约34.26%外,该DPF对其他所测苯系物和醛酮类物质均有一定的减排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柴油车生产企业进行国六重型车匹配安装柴油颗粒捕集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颗粒捕集器 主被动结合再生 CO_(2)排放 常规气态污染物 非常规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被动结合的新型UDP反射放大协议识别方法
2
作者 陈宏伟 尹小康 +3 位作者 盖贤哲 贾凡 刘胜利 蔡瑞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12-419,共8页
反射放大攻击因具有优质的流量倍增能力和反追踪溯源能力正逐步成为主流的DDoS攻击手段。近年来不断涌现以OpenVPN等物联网协议为代表的新型UDP反射放大攻击方法,并且呈现出多协议组合反射放大的趋势。然而,当前UDP反射放大检测方法存... 反射放大攻击因具有优质的流量倍增能力和反追踪溯源能力正逐步成为主流的DDoS攻击手段。近年来不断涌现以OpenVPN等物联网协议为代表的新型UDP反射放大攻击方法,并且呈现出多协议组合反射放大的趋势。然而,当前UDP反射放大检测方法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检测效率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为提升UDP反射放大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被动结合的新型UDP反射放大协议识别方法。首先,通过主动探测的方法获取已知的物联网反射放大协议流量,并将其作为实验数据集;其次,在流量自动化分析过程中使用双重阈值判定和多元特征匹配方法捕获未知的反射放大协议和触发方式;最后,通过重放的方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UDP反射放大流量,精度达到99.88%,并且发现了QUIC协议潜在的反射放大能力,有效提升了反射放大攻击的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S攻击 UDP反射放大 主被动结合 动探测 流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严寒地区石河子市供暖末期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供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洁 武晓伟 +1 位作者 姜曙光 徐鑫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研究石河子市供暖末期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各系统运行情况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本文对新疆严寒地区石河子市供暖末期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时,该供暖系统平均每天供热量为78.15 MJ,其中,主动式太阳能... 为研究石河子市供暖末期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各系统运行情况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本文对新疆严寒地区石河子市供暖末期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晴朗天气时,该供暖系统平均每天供热量为78.15 MJ,其中,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占比为70.5%,集热墙系统占比为29.5%;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无需开启辅助热源就能满足供暖需求,标准煤节约量为3.35 kg/d,CO2减排可达8.35 kg/d,节能效果显著。由此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集热墙系统的空气间层作为一个缓冲空间,对于调节室内热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结合式太阳房 集热墙系统 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结合的网络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阿领 刘渊 王晓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93-102,共10页
网络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网络研究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网络性能和结构。鉴于单一的主动测量或被动测量技术难以实现对网络信息进行精准而有效的测量,提出一种主被动结合的网络测量技术。针对被动测量方式获得的数据采用基于正则表... 网络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网络研究者和管理者更好地理解网络性能和结构。鉴于单一的主动测量或被动测量技术难以实现对网络信息进行精准而有效的测量,提出一种主被动结合的网络测量技术。针对被动测量方式获得的数据采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匹配和信息筛选机制提炼有效数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提出一种周期动态调整的主动发包方式测量目标网络的丢包率,并采用泊松分布的采样方式采集丢包率的测量数据;同时提出一种多路径动态路由测量算法,测量目标网络的路由路径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周期动态调整的主动发包方式与固定周期发包的测量方式相比,可以将链路丢包率降低60%以上;多路径动态路由测量方法与Traceroute和Dijkstra路由寻路探测方式相比,路由探测准确率虽然相差很小,但是平均路由跟踪时间分别减少了大约10%和42%。表明周期动态调整的主动发包方式在网络突发时段可以适当调整发包周期;多路径动态路由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探测过程中的平均路由跟踪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测量技术 网络性能 主被动结合 信息筛选 动态路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频扰动的多分布式电源孤岛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帆 杨志淳 +3 位作者 陈鹤冲 雷杨 徐丙垠 张新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2-140,共9页
针对被动法检测盲区较大和主动法易产生稀释效应的问题,提出基于主、被动结合的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孤岛检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实现无功功率扰动,即通过扰动APF的q轴... 针对被动法检测盲区较大和主动法易产生稀释效应的问题,提出基于主、被动结合的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孤岛检测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实现无功功率扰动,即通过扰动APF的q轴参数来控制其输出频率为2 Hz的无功功率,以扰动孤岛频率周期性波动。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和小波重构算法提取频率信号中的低频分量。最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计算2 Hz低频分量的幅值并判断是否越限,以实现多DG孤岛检测。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稀释效应,实现多DG孤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多分布式电源 孤岛检测 小波分解与重构 被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碰撞事故判断与新型碰撞吸能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曹立波 唐明福 +3 位作者 蒋彬辉 白中浩 陈缓 丁海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618-1623,共6页
通过实车试验研究发现,紧急制动时车辆加速度信号与其他工况有明显区别,可利用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以预测碰撞事故。因此,基于制动加速度和移动窗积分算法,研制了一种可用于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自动... 通过实车试验研究发现,紧急制动时车辆加速度信号与其他工况有明显区别,可利用车辆的加速度信号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以预测碰撞事故。因此,基于制动加速度和移动窗积分算法,研制了一种可用于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实车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识别驾驶员的紧急制动行为并预测碰撞事故,能向主被动结合新型碰撞缓冲吸能装置发出正确的触发指令,且工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结合 碰撞事故判断 制动加速度 移动窗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反孤岛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圣清 白建祥 +1 位作者 唐琪 袁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7-92,共6页
文中针对改进型主动式反孤岛保护会对入网电流电能质量造成影响,改进型被动式反孤岛保护过于复杂,深入分析了逆变器孤岛运行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主被动式相结合的反孤岛保护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工作过程为:检测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 文中针对改进型主动式反孤岛保护会对入网电流电能质量造成影响,改进型被动式反孤岛保护过于复杂,深入分析了逆变器孤岛运行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主被动式相结合的反孤岛保护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工作过程为:检测公共耦合点处的电压和频率,比较其是否超出了保护阈值范围。若超出则控制逆变器断开防止其孤岛运行,没有超出则采用基于公共连接点处电压应用正反馈的检测法,并与传统基于频率正反馈频移法做出了仿真对比,主要是为了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相对于传统基于频率正反馈频移法没有在输出电流波形中插入死区,仿真结果不但验证该方法对入网电流的电能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孤岛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反孤岛保护 被动式相结合保护方案 电压正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序电压正反馈控制的多分布式电源孤岛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军 张新慧 +3 位作者 彭克 程梦竹 李文龙 王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40-3050,共11页
为了解决因稀释效应导致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孤岛检测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正反馈控制的多DG孤岛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根据DG并网点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利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控制逆变器输出... 为了解决因稀释效应导致多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孤岛检测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正反馈控制的多DG孤岛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根据DG并网点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的相位关系,利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控制逆变器输出侧电压的相位,使其对DG并网点零序电压的幅值进行正反馈扰动;利用各DG并网点零序电压与相电压相位关系的一致性,控制其向并网点注入扰动方向一致的扰动量,从而消除因各DG扰动方向相反产生的稀释效应。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和RTBOX物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消除稀释效应,实现多DG孤岛检测。所提方法能够降低DG引起“反送电”现象发生的概率,保障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分布式电源 孤岛检测 零序电压正反馈 稀释效应 /被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