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被动一体悬架构型的多目标粒子群最优控制 被引量:9
1
作者 胡一明 李以农 +1 位作者 李哲 杨超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4-583,共10页
为了解决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中轮毂电机导致的振动负效应问题,提出了将动态减振与主动悬架结合的悬架新构型方案.针对新构型中结构及控制参数复杂的特点,建立了能够表征平顺性、操稳性以及悬架作动效率的11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 为了解决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中轮毂电机导致的振动负效应问题,提出了将动态减振与主动悬架结合的悬架新构型方案.针对新构型中结构及控制参数复杂的特点,建立了能够表征平顺性、操稳性以及悬架作动效率的11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设计基于新构型的多目标粒子群线性二次最优(MOPSO–LQR)控制器.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构型方案能够实现车辆平顺性、操稳性以及悬架效率的全局最优,对比传统轮毂电机悬架构型方案,在解决轮毂电机振动负效应问题上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 主被动一体悬架构型 MOPSO–LQR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堆与橡胶的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雨时 周军 +2 位作者 钟鸣 陈照波 焦映厚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1-577,721,共7页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敏感设备的隔振要求,结合主动振动控制与被动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压电堆橡胶主被动一体化组合隔振器。对压电堆作动器和橡胶隔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建立主被动一体化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对二... 针对临近空间飞行器敏感设备的隔振要求,结合主动振动控制与被动控制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压电堆橡胶主被动一体化组合隔振器。对压电堆作动器和橡胶隔振器进行结构设计,建立主被动一体化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对二级隔振系统进行主动控制算法设计,基于经典Stewart隔振平台,设计一种新型临近空间飞行器主被动一体化隔振平台。采用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对各种激励信号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隔振器在全频段能够有效隔离源自基础的位移激励,这表明所设计的隔振平台在理论上是有效和可行的,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一体化隔振 前馈反馈控制 压电堆 橡胶隔振器 Stewart隔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被动一体隔振指向平台的柔性航天器高精高稳指向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广德 田蕾 +4 位作者 邓凯文 吴冬梅 张柏楠 孙国童 张永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3,共9页
面向天文卫星、遥感卫星越来越高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需求,解决指向控制和振动抑制相互制约的矛盾,文章提出了采用同时具备振动隔离和指向调节能力的Stewart平台以实现柔性航天器高精高稳指向的方法.建立了整星柔性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主... 面向天文卫星、遥感卫星越来越高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需求,解决指向控制和振动抑制相互制约的矛盾,文章提出了采用同时具备振动隔离和指向调节能力的Stewart平台以实现柔性航天器高精高稳指向的方法.建立了整星柔性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主被动一体隔振指向控制器,并基于该模型对传递率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主被动一体隔振指向平台的振动抑制性能和指向控制性能,结果表明:能同时满足振动隔离和指向调节需求,可为具有高精度指向航天器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一体 STEWART平台 隔振 高精高稳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智勇 高剑 +3 位作者 谢金辉 高磊 唐国元 黄道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设计一种舰船吊放作业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为使其达到性能要求,建立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对系统稳定性和补偿率的影响,导出固有频率、阻尼比与速度反馈和加速度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反馈校正... 设计一种舰船吊放作业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为使其达到性能要求,建立系统模型,分析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对系统稳定性和补偿率的影响,导出固有频率、阻尼比与速度反馈和加速度反馈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反馈校正控制方案,即在控制系统中加入速度反馈和加速度反馈校正环节,计算出合适的校正系数值,从而使系统能够同时满足稳定性和补偿率的性能指标要求。最后对所设计的补偿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补偿系统和反馈校正控制方案有很好的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一体 升沉补偿 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反馈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作用下乘员主被动安全研究
5
作者 王方 谢一帆 +3 位作者 胡林 刘张弛 刘煜 Zhou Zhou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5,共14页
本文针对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AES)作用引发的多种典型碰撞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深入研究了驾驶员因AES介入导致的离位及主被动融合损伤特征。研究表明,AES会使驾驶员产生明显横向离位,且离位程度随初速度增加略微增大;斜角和侧面近端... 本文针对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AES)作用引发的多种典型碰撞工况,采用有限元方法深入研究了驾驶员因AES介入导致的离位及主被动融合损伤特征。研究表明,AES会使驾驶员产生明显横向离位,且离位程度随初速度增加略微增大;斜角和侧面近端碰撞工况因速度较高和硬接触等原因,易产生较高的HIC15和BrIC值;侧面碰撞中颅脑损伤风险较大,肝脏和肺部应变大于其他内脏。总体而言,AES介入在斜角和侧面近端碰撞中会导致更显著的头部、颈部和胸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紧急转向 主被动一体 乘员损伤 离位坐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主被动升沉补偿系统的非线性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磊 唐国元 +1 位作者 黄道敏 邓智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2-76,共5页
海上平台吊放重物过程中,需要升沉补偿装置进行辅助作业。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并联液压缸的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描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为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详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液压系... 海上平台吊放重物过程中,需要升沉补偿装置进行辅助作业。本文设计一种基于并联液压缸的主被动一体式升沉补偿系统,描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为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对该系统进行详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非线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该系统的非线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升沉补偿系统对波浪升沉运动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所设计的基于并联液压缸的升沉补偿系统对辅助海上作业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补偿 主被动一体 并联液压缸 非线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主被动探测雷达全数字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悦琦 张月 陈曾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12-1219,共8页
针对当前雷达探测和电子侦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S波段的主被动探测射频数字化雷达接收机,并对各模块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此设计可在不满足最佳采样率的情况下进行宽带信号接收处理,并可在主动探测和被动侦察工作模式间转换,具... 针对当前雷达探测和电子侦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设计了一种S波段的主被动探测射频数字化雷达接收机,并对各模块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此设计可在不满足最佳采样率的情况下进行宽带信号接收处理,并可在主动探测和被动侦察工作模式间转换,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较强信号接收能力。基于并行或多相结构的优化设计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消耗,使系统在高采样率下依旧具备实时处理能力。仿真实验和硬件平台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接收机 主被动一体 并行结构 多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盛东 杨彩 +2 位作者 章俊 李纯阳 任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00,共15页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深度及强度的增加,矿井工作面采掘扰动极易诱发矿井突水事故,严重威胁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岩体采动破裂与矿井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微震信号的纵横波到时、幅值、频率等...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区域、深度及强度的增加,矿井工作面采掘扰动极易诱发矿井突水事故,严重威胁我国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主要是岩体采动破裂与矿井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微震信号的纵横波到时、幅值、频率等参量可有效表征岩体破裂位置、强度及其震源机制,地电场信号中的电阻率、激励电流及自然电位等参量可有效表征岩体渗流演化过程。透水通道形成对应微震场特征,地下水渗流对应地电场特征,因此微震电法耦合方法对矿井水害孕育发展过程具有监测预警的功能,可有效对采动破坏过程中形成的突水通道、水源位置及渗流过程等水害三要素进行精准捕捉;减少单一地球物理方法多解性,提高水害监测预警精度,对煤矿防治水意义重大。当前,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在煤矿水害实时动态监测中开始得到应用,突破传统微震与电法独立采集的局限,课题组自主研发了国内外首款煤安认证的微震与电法耦合并行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微震场与地电场并行采集基站为核心,集被动源微震波场与主被动地电场为一体,通过连接矿井物联网,实现远程数据采集控制、传输及云端存储;其一体化网络服务器主机可连接多个采集基站,并将微震检波器、电法激励电极与电位测量电极进行相互隔离、并行采集,形成微震事件密度与能级分布、电阻率分布、自然电位分布等时空云图来监测预判水害三要素。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仍需在微震事件智能识别与定位、地电场的电阻率三维反演以及自然电位渗流反演方面进行专项攻关;结合并行监测的微震电法大数据集,重点在微震电法数据联合反演、智能化监测预警方向开展进一步研究。微震与电法耦合监测技术,作为矿井水害的主动预警监测新方法,可为我国智能化矿井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与电法耦合 主被动一体 监测预警 煤矿水害 智能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