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小麦主茎叶片数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碧英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4期22-22,24,共2页
连续 3年分期播种试验探讨了小麦主茎叶片数的变化与温光生态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主茎叶片数均与播种—生理拔节期经历的天数呈正相关关系 ,与此时期的平均日长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小麦 类型 主茎叶片数 温度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以小麦主茎全生育期的总叶片数量化品种冬春性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宜策 米跃军 +3 位作者 吕雪娥 王兴志 李华 王元元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53-57,共5页
小麦品种冬春性不同,其所适应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播种期均有所不同。多年的实践表明,按照小麦主茎全生育期的总叶片数量化品种的冬春性,直观准确、简便易行。对于按生态环境选品种和按叶龄定播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因品种选择不... 小麦品种冬春性不同,其所适应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播种期均有所不同。多年的实践表明,按照小麦主茎全生育期的总叶片数量化品种的冬春性,直观准确、简便易行。对于按生态环境选品种和按叶龄定播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因品种选择不当或播期掌控不严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主茎叶片数 冬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和各级分蘖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清 闫志顺 +1 位作者 赵书贞 刘英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南疆气候的特殊性及冬小麦的生育规律,我们做了对不同品种(系)冬小麦的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出叶速度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出叶速度明显高于中、晚熟品种的出叶速度;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以及... 根据南疆气候的特殊性及冬小麦的生育规律,我们做了对不同品种(系)冬小麦的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出叶速度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出叶速度明显高于中、晚熟品种的出叶速度;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以及出叶速度对产量都呈负相关关系。为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对冬小麦不同类型品种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规律研究 分蘖发生 冬前 主茎叶片数 出叶速度 栽培管理措施 品种(系) 生育规律 单株产量 早熟品种 晚熟品种 相关关系 农业生产 分蘖 特殊性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Ⅱ、叶片生长与分蘖特性
4
作者 杨明杰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3期6-11,共6页
连续五年的研究表明,在福建南部地区,小麦的分蘖长消和叶片生长的特点是:分蘖长快消慢,长消间有一段停顿,叶片数较少;分蘖发生及高峰期出现早,有效分蘖期短,成穗率较低;早生蘖、低位蘖,壮蘖成穗率较高;主茎叶龄与积温、分蘖与主茎叶龄... 连续五年的研究表明,在福建南部地区,小麦的分蘖长消和叶片生长的特点是:分蘖长快消慢,长消间有一段停顿,叶片数较少;分蘖发生及高峰期出现早,有效分蘖期短,成穗率较低;早生蘖、低位蘖,壮蘖成穗率较高;主茎叶龄与积温、分蘖与主茎叶龄之间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穗率 叶龄 综合栽培技术 福建南部 早熟种 亩基本苗 单株成穗 主茎叶片数 出叶 县农科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带蘖数秧苗的生长规律研究
5
作者 梅凯华 陈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227-4230,共4页
选取4个不同类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分中季和晚季进行试验,研究同一秧龄、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带蘖数秧苗的生长生产规律。结果表明,秧苗单株带蘖数越多,播始历期越短,主茎总叶片数越少,单株成穗较多,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 选取4个不同类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分中季和晚季进行试验,研究同一秧龄、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带蘖数秧苗的生长生产规律。结果表明,秧苗单株带蘖数越多,播始历期越短,主茎总叶片数越少,单株成穗较多,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多蘖秧是水稻增苗增穗的基础;单株带蘖数越少,播始历期越长,主茎总叶片数越多,产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分蘖 叶蘖同伸 播始历期 主茎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稻营养生长期快速出叶基因型的发现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存红 陈宗祥 +4 位作者 毛海燕 张亚芳 左示敏 程金荣 潘学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4,共6页
通过对14个水稻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发现在籼稻品种盐恢559中存在一种营养生长期快速出叶基因型.将盐恢559与出叶速率最慢的Lemont进行比较,两者在各播期的播始历期均相近的情况下,前者的主茎叶片数始终比后者多4~5张,出叶速率极显... 通过对14个水稻品种分期播种试验,发现在籼稻品种盐恢559中存在一种营养生长期快速出叶基因型.将盐恢559与出叶速率最慢的Lemont进行比较,两者在各播期的播始历期均相近的情况下,前者的主茎叶片数始终比后者多4~5张,出叶速率极显著快于后者,且出叶速率差异主要表现在秧田期和大田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期两品种的出叶速率差异不显著。分析盐恢559、Lemont及其配制的2个回交群体及F2群体的单株出叶速率,推测盐恢559的快速出叶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中可能存在效应较大的数量基因。通过对双亲及回交后代群体中部分类型亚群体性状调查发现,这种基因型出叶速率快,单株茎蘖数、茎蘖增加速度以及高峰苗均相对较高,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明显高于出叶速率慢的类型。讨论了对这种快速出叶基因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及育种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出叶 主茎叶片数 单株有效穗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贺优50及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守全 李智谋 +5 位作者 李建彬 谭旭生 张建华 姚仁祥 黎小平 刘洪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2期77-79,共3页
贺优50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育不育系贺50A(中9B//161-5B/金23B)与自育恢复系R50(蜀恢527//岳恢9113/R64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食味品质优。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贺优50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利用自育不育系贺50A(中9B//161-5B/金23B)与自育恢复系R50(蜀恢527//岳恢9113/R64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籼迟熟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食味品质优。2015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籼 迟熟 高产制种技术 三系 食味品质 恢复系 农作物品种审定 主茎叶片数 播始历期 秧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亭糯1号
8
作者 刘宪虎 《作物研究》 2004年第4期276-,共1页
关键词 糯稻品种 水稻育种 主茎叶片数 混合选择法 每穗粒 颖壳 成穗率 碱消值 胶稠度 抗倒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倒糯糜子新品种冀黍3号
9
作者 李海权 刘国庆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10期36-36,共1页
冀黍3号为中熟糜子新品种,糯性,绿秆。幼苗叶片、叶鞘均为绿色,花序绿色,生长势强,生长整齐。平均株高155厘米,茎粗7.7毫米,主茎叶片数11~12片,平均单株分蘖2个。中紧穗型,穗长27厘米,单穗粒重12~15克。籽粒红色、圆形,千粒重7.0~7.5克... 冀黍3号为中熟糜子新品种,糯性,绿秆。幼苗叶片、叶鞘均为绿色,花序绿色,生长势强,生长整齐。平均株高155厘米,茎粗7.7毫米,主茎叶片数11~12片,平均单株分蘖2个。中紧穗型,穗长27厘米,单穗粒重12~15克。籽粒红色、圆形,千粒重7.0~7.5克,米黄色,出米率77%。籽粒蛋白质含量12.5%,粗纤维含量13.5%,淀粉含量56.9%,脂肪含量3.2%,氨基酸含量3.1%。中抗叶斑病,每亩产量220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蛋白质含量 主茎叶片数 单穗粒重 每亩产量 平均株高 粗纤维含量 糜子 生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及周边地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初步分析
10
作者 黄宁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51-,共1页
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利用它和外来种质资源组配,配制出优良杂交种的机率会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上所用杂交种亲本种类较少、骨干系集中、种质资源狭窄问题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限制性瓶颈.宜宾位于川南,种植玉米历... 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利用它和外来种质资源组配,配制出优良杂交种的机率会大大增加.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上所用杂交种亲本种类较少、骨干系集中、种质资源狭窄问题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限制性瓶颈.宜宾位于川南,种植玉米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因此,宜宾市农科院针对川南地区生态条件复杂的特点,广泛收集了一批玉米地方品种,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酿酒玉米的选育提供育种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种质资源 优良杂交种 玉米育种 我国玉米生产 地方种质 半马齿型 硬粒型 双穗率 主茎叶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104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陈永贤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1期31-32,共2页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 47-104(原代号756)是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1989年早季试种亩产504.3公斤;晚季在金谷乡金东村示范6.5亩,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晚稻当家品种钢白矮4号亩增58.4公斤,增产14.1%,最高亩产511.1公斤。1990年早季全县扩大示范824亩,一般亩产450~550公斤,最高亩产699.5公斤。经品种对比试验田三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品种对比试验 兼用型 当家品种 金谷乡 稻麦 金东 主茎叶片数 壮秧 幼穗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12
作者 朱永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352-352,共1页
2012年秋种以来,由于雨水较正常年份偏多,墒情较好,农户抢墒播种,旱旱轮作的小麦基本上一播全苗。进入11月以后,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2℃,小麦总体长势偏弱。进入越冬期(较常年提前10 d左右)后,雨雪天气偏多,呈典型的冷冬天气,适... 2012年秋种以来,由于雨水较正常年份偏多,墒情较好,农户抢墒播种,旱旱轮作的小麦基本上一播全苗。进入11月以后,日平均气温比常年偏低1~2℃,小麦总体长势偏弱。进入越冬期(较常年提前10 d左右)后,雨雪天气偏多,呈典型的冷冬天气,适期播种的小麦大多主茎叶片数只有5.5叶左右,较常年减少1.5叶左右,分蘖不足,次生根少,二、三类苗有相当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管理技术 小麦 雨雪天气 日平均气温 主茎叶片数 抢墒播种 一播全苗 适期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实用不育系特征特性观察初报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长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4期412-414,共3页
对龙特甫A、K17A、协青早A、珍汕 97A、金 2 3A、培矮 6 4S、香 12 5S 7个实用不育系采用 3次播种 ,单、双本栽植的方式进行观察 ,了解其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分蘖与成穗以及植株性状 ,为大面积配制新组合提供资料。
关键词 不育系 特征特性 主茎叶片数 杂交稻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地区杂交水稻制种亲本特征特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富仙 江衢生 +3 位作者 陈雪峰 何刚国 周爱珠 徐洪富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8-119,共2页
对目前浙西地区杂交水稻主要制种组合亲本,包括恢复系密阳46、明恢63、浙大8220、R3027及不育系Ⅱ32A、协青早A等,不同季别的生育动态进行观察研究,明确了其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为配制不同组合、确定合理的制种季别... 对目前浙西地区杂交水稻主要制种组合亲本,包括恢复系密阳46、明恢63、浙大8220、R3027及不育系Ⅱ32A、协青早A等,不同季别的生育动态进行观察研究,明确了其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为配制不同组合、确定合理的制种季别、制定正确的播差期及花期预测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研究 浙西地区 亲本特征特性 杂交水稻制种 Ⅱ-32A 主茎叶片数 密阳46 明恢63 协青早A 生育动态 播始历期 技术参 技术资料 花期预测 恢复系 不育系 播差期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Ⅲ、幼穗分化特性与栽培管理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洪汉洲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3期11-14,共4页
本文报导在闽南地区小麦冬播条件下,不同熟期品种幼穗分化发育的特性及其与栽培的关系。
关键词 幼穗分化 综合栽培技术 冬播 二棱期 熟期 节间 叶龄 闽南地区 生育时期 主茎叶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质源不育系——印武A的选育利用初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盛财 黄贤格 吴少贤 《福建稻麦科技》 1990年第2期55-58,共4页
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来,杂交水稻在各地被广泛应用,比常规稻普遍增产二成以上。近年来,由于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加上有的杂交组合使用多年,出现了抗性衰退和产量降低的现象。开发新的不育系种质资源,丰富杂交组合类型,是杂交水... 野败型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成以来,杂交水稻在各地被广泛应用,比常规稻普遍增产二成以上。近年来,由于不育系细胞质源单一,加上有的杂交组合使用多年,出现了抗性衰退和产量降低的现象。开发新的不育系种质资源,丰富杂交组合类型,是杂交水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资料表明,能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野生稻的细胞质特性存在差异。我们选用印度野生稻为母本;与新的保持系材料杂交、回交,选育印野细胞质型雄性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系 新质 野败型 常规稻 印武 杂交组合 柱头外露率 胞质型 主茎叶片数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树贵 《河南农业》 2010年第7期50-50,共1页
一、直播稻的主要特点与技术难点 (一)生育特点营养生长期缩短。主茎叶片数减少,植株变矮;分蘖早而多,早发优势明显;有效穗多。下层穗比例大,穗粒数偏少;发根力强,根量多,根系浅,抗倒能力差。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直播稻 营养生长期 主茎叶片数 生育特点 抗倒能力 有效穗 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乘优668的选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建宏 朱成 +3 位作者 陈慧珍 黄良萍 李勤 刘建萍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0期76-77,共2页
乘优668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海南春蕾南繁实业有限发展公司用自选不育系乘乡A与自选恢复系R668配合而成的水稻三系籼型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二晚稻种植。2015年4月通过... 乘优668是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海南春蕾南繁实业有限发展公司用自选不育系乘乡A与自选恢复系R668配合而成的水稻三系籼型杂交晚稻中熟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稻瘟病轻发区作二晚稻种植。2015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5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亲本特征特性 三系 籼型 农作物品种审定 晚稻种植 南繁 多点试种 播始历期 主茎叶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忻玉109
19
《山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34-34,共1页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 重198×W314,原名忻早5号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长势强。株形紧凑,株高210cm,穗位高85cm左右。主茎叶片数19~20片,叶色深绿,叶片宽大。气生根发达,抗倒伏,保绿性好。雄...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 重198×W314,原名忻早5号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长势强。株形紧凑,株高210cm,穗位高85cm左右。主茎叶片数19~20片,叶色深绿,叶片宽大。气生根发达,抗倒伏,保绿性好。雄穗分枝11~16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大.散粉畅。雌穗花丝粉红色。果穗长筒型,苞叶带有小剑叶。穗长22cm.行粒数44粒左右,穗行16~18行,白轴.子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5g。熟期比对照屯玉8号早3~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茎叶片数 选育单位 品种来源 屯玉8号 研究所 穗位高 气生根 抗倒伏 花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优9号千亩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
20
作者 张传路 吴全玉 盛明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1期53-55,63,共4页
80优9号千亩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张传路,吴全玉,盛明传(凤台县种子公司,凤台232100)杂交粳稻80优9号因其高产、稳产、优质和熟期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为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新组合开发,今年我... 80优9号千亩超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张传路,吴全玉,盛明传(凤台县种子公司,凤台232100)杂交粳稻80优9号因其高产、稳产、优质和熟期适中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为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新组合开发,今年我们在省农科院水稻所和省种子公司的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粳稻 种子公司 凤台 熟期 播始历期 秧苗素质 早熟晚粳 主茎叶片数 始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