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组元分析在潮土肥力评价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博文 杜孟庸 +2 位作者 周健学 刘树庆 许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2,共5页
用18个与肥力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对潮土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潮土肥力有三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其肥力状况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通过试验还揭示了各类型的主要肥力限制因素。分析结果和土壤的实际情况一致。
关键词 主组元 潮土 肥力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对磷酸盐吸附因子的主组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熊德中 刘淑欣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31个土壤8个吸磷因子的主组元分析表明,土壤腐殖质,粘粒,活性铁,pH,土壤粘粒中的 Fe_2O_3和 Al_2O_3是影响土壤的主要吸磷因子.根据第1和第2主组元方程可把土壤吸磷强度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4个等级.4个等级土壤最大吸磷量 x_m ... 对31个土壤8个吸磷因子的主组元分析表明,土壤腐殖质,粘粒,活性铁,pH,土壤粘粒中的 Fe_2O_3和 Al_2O_3是影响土壤的主要吸磷因子.根据第1和第2主组元方程可把土壤吸磷强度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4个等级.4个等级土壤最大吸磷量 x_m 分别为:>850,600—850,350—600,<350μgP/g 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吸磷因子 主组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亚热带白浆化土壤粘化过程的主组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傅桦 丁瑞兴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CSCD 1996年第4期187-192,共6页
运用主组元分析方法,研究了白浆化土壤的粘化过程.认为粘粒的化学组成与粘粒的矿物组成相一致;在淋溶过程中,矿物分解可形成蒙脱石和高岭石,粘淀层是土体脱硅富铁铝化过程和粘粘形成、淋溶、淀积的结果.
关键词 北亚热带 白浆化土壤 粘化过程 主组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土壤钾素状况的主组元分析
4
作者 邢世和 周碧青 王果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采用9个评价因子对12个耕作土壤的钾素状况进行了主组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钾位缓冲容量、钾交换选择性系数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可作为评价耕作土壤钾素状况的较理想的组合指标。根据第1和第2主组元方程可把耕作土壤的钾素状... 采用9个评价因子对12个耕作土壤的钾素状况进行了主组元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钾位缓冲容量、钾交换选择性系数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可作为评价耕作土壤钾素状况的较理想的组合指标。根据第1和第2主组元方程可把耕作土壤的钾素状况分为3个类型。该分辩结果与土壤粘土矿物类型组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第1类型土壤以蛭石为主,具有较强的吸钾和固钾能力,钾素有效性较低;第2类型土壤以高岭石为主,其吸钾和固钾能力较弱,但钾素的有效性却较高;第3类型土壤则以伊利石为主,其钾素状况则居于上述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钾素 主组元分析 粘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化学成分与pH关系的主组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漫 高水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2年第4期26-28,共3页
酸雨的形成不仅与大气污染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降水中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主组元分析是对环境要素的多元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分析的有效数学方法.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学者已将其广泛用于土壤和环境研究工作中.近几年,应用... 酸雨的形成不仅与大气污染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降水中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主组元分析是对环境要素的多元影响因子进行系统分析的有效数学方法.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学者已将其广泛用于土壤和环境研究工作中.近几年,应用于酸雨的研究亦有报道.本文拟就降水化学成分与pH关系的主组元分析作些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本文以1986年7月至1987年7月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降水化学成分测试的数据为基础,选取样品42个,测试指标12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降水化学成分 主组元分析 PH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