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边照阳 王颖 +8 位作者 李中皓 唐纲岭 杨飞 刘珊珊 姜兴益 庞永强 张洪非 范子彦 朱风鹏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0,共8页
为研究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应对烟草和烟草制品管制新要求,以不同盒标焦油量(1~7 mg/cig)的细支卷烟为对象,研究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抽吸模式下和深度抽吸(HCI)模式下主流烟中15种有害成分(焦油、烟碱、CO... 为研究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应对烟草和烟草制品管制新要求,以不同盒标焦油量(1~7 mg/cig)的细支卷烟为对象,研究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抽吸模式下和深度抽吸(HCI)模式下主流烟中15种有害成分(焦油、烟碱、CO、HCN、NNK、NH3、B[a]P、苯酚、巴豆醛、NNN、甲醛、乙醛、丙烯醛、1,3-丁二烯和苯)的释放量规律。结果显示:1对于单支卷烟,HCI抽吸模式下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ISO抽吸模式下的释放量,且盒标焦油量越低,两种抽吸模式下检测结果的比值(HCI/ISO)越大;另外,ISO抽吸模式下,除NNN、NNK、1,3-丁二烯、苯外,其他各成分与焦油相关性较强,而HCI抽吸模式下,仅烟碱、CO、乙醛、丙烯醛、NNN 5种成分与焦油显著相关;2对于单位毫克烟碱释放量,在HCI抽吸模式下,CO、HCN、巴豆醛、氨、甲醛、乙醛、丙烯醛7种成分高于ISO抽吸模式,NNN、NNK、B[a]P、苯酚、1,3-丁二烯、苯6种成分低于ISO抽吸模式;在ISO抽吸模式下,CO、氨、巴豆醛、HCN、苯酚5种成分与焦油显著相关,而在HCI抽吸模式下,仅CO与焦油显著相关;3对于单位毫克焦油释放量,在HCI抽吸模式下,CO、HCN、甲醛、巴豆醛4种成分高于ISO抽吸模式,而其余9种成分均不同程度地低于ISO抽吸模式,且单位毫克焦油释放量比值(HCI/ISO)与单位毫克烟碱释放量比值(HCI/ISO)相比,整体上更低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卷 主流 有害成分 单位毫克 单位毫克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烤烟叶外观质量与其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付秋娟 刘加红 +5 位作者 张怀宝 张忠锋 侯小东 郑成鹏 杜咏梅 赵友根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99,共6页
为明确初烤烟叶主要外观质量与其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关系,收集我国代表产地初烤烟叶样品218份,应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颜色、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特征的初烤烟叶主流烟气烟碱、焦油及7项有害成分(一氧化碳、苯并... 为明确初烤烟叶主要外观质量与其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关系,收集我国代表产地初烤烟叶样品218份,应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成熟度、颜色、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特征的初烤烟叶主流烟气烟碱、焦油及7项有害成分(一氧化碳、苯并芘、苯酚、氰化氢、NNK、氨、巴豆醛)释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叶颜色、身份、叶片结构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较大,成熟度、油分、色度对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较小;橘黄烟叶主流烟气焦油、烟碱、苯酚、氨、氰化氢释放量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柠檬黄烟叶;身份较厚的烟叶主流烟气烟碱、苯酚释放量显著较高;随叶片结构趋于疏松,其主流烟气焦油、烟碱、苯酚释放量呈显著降低趋势,巴豆醛释放量呈显著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烤 外观质 主流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部位、产地与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敏 郭吉兆 +3 位作者 郑赛晶 盛科 张晓兵 孙文梁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研究烟叶不同部位、产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分析了5个国内产地的烤烟型单料烟的上部、中部、下部样本。结果表明烟叶部位与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总体上的关系为:氢氰酸(HCN)、苯酚、氨(NH3)、焦油、危... 为研究烟叶不同部位、产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分析了5个国内产地的烤烟型单料烟的上部、中部、下部样本。结果表明烟叶部位与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总体上的关系为:氢氰酸(HCN)、苯酚、氨(NH3)、焦油、危害性指数呈上部>中部>下部;巴豆醛为上部<中部<下部;中部烟叶N-亚硝胺(NNK)的释放量较低,一氧化碳(CO)释放量较高;苯并芘(BaP)释放量变化规律性不强。烟叶不同部位与卷烟主流烟气中单位焦油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关系为:CO、HCN、苯酚、巴豆醛、NH3、BaP呈上部<中部<下部变化趋势;NNK、危害性指数有一致规律,均为中部烟叶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 7种有害成分 部位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原料对卷烟主流烟气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霞 刘巍 +6 位作者 张涛 许永 杨帅 芮晓东 段沅杏 陈永宽 缪明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为了解烟叶原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项有害成分的影响,选取了产地、烤房、品种、土壤、烟叶部位作为影响因素对237个初烤烟叶样品中主流烟气7项有害成分指标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7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指标有显著性影响的重... 为了解烟叶原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项有害成分的影响,选取了产地、烤房、品种、土壤、烟叶部位作为影响因素对237个初烤烟叶样品中主流烟气7项有害成分指标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7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指标有显著性影响的重要因素依次是产地、烟叶部位、品种。产地因素在7项烟气有害成分上均表现极显著差异,平均贡献率为64.00%;烟叶部位在6项烟气有害成分上表现极显著差异,平均贡献率为26.51%;品种在5项烟气有害成分上表现显著差异,平均贡献率为9.49%;而烤房、土壤对7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原料 主流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及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秀秀 冯银龙 +7 位作者 李春光 肖先仪 陈孟起 喻保华 孙觅 王宇辰 林二阁 景延秋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1,共5页
以烤烟豫烟1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不同不仅影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而且对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产生了影响;随施氮量增加,烟叶中蛋白质、烟碱... 以烤烟豫烟1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不同不仅影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含量,而且对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产生了影响;随施氮量增加,烟叶中蛋白质、烟碱和总氮的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减少,钾和氯含量影响不明显;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随施氮量的增加变化趋势不同,随施氮量增加,巴豆醛的释放量减少,氨和NNK的释放量增加;施氮量在55 kg/hm^2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协调,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危害性指数最低,烟草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 常规化学成分 主流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特性对短支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H值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国政 孙培建 +4 位作者 高明奇 孟祥士 田海英 杨松 胡少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3,共10页
考察了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助燃剂含量、助燃剂钾/钠比及灰分对短支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短支卷烟而言,卷烟纸透气度与CO、HCN、苯酚释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巴豆醛释放量... 考察了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助燃剂含量、助燃剂钾/钠比及灰分对短支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短支卷烟而言,卷烟纸透气度与CO、HCN、苯酚释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巴豆醛释放量无明显相关性,其变化对HCN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定量与CO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苯酚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其变化对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和钾/钠比与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变化分别对苯并[α]芘和HCN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灰分与苯酚、CO、氨、苯并[α]芘、HCN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与巴豆醛和NNK无明显相关性,其变化对苯酚和CO释放量的影响较大;危害性指数H值与卷烟纸的透气度、助燃剂含量、助燃剂钾/钠比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卷烟纸定量及灰分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卷烟纸特性参数的优化,有助于降低短支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危害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支卷 主流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七种有害成分释放量与烟叶产地、年份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涛 鲍峰伟 +2 位作者 王刘胜 李超 马晶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0-1333,共4页
为研究烟叶年份、产地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以国内4个产地不同年份的烤烟为原料,卷制烟支物理参数相同的单料烟,并对其烟气中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NNK、氨(NH3)、苯并[a]芘(B[a]P)、苯酚和巴豆醛7种有害成分... 为研究烟叶年份、产地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以国内4个产地不同年份的烤烟为原料,卷制烟支物理参数相同的单料烟,并对其烟气中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NNK、氨(NH3)、苯并[a]芘(B[a]P)、苯酚和巴豆醛7种有害成分和焦油的释放量进行测定,对其卷烟危害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的年份与其危害性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除云南省曲靖市各年份烟叶危害性指数变化不大外,湖南省郴州市、福建省龙岩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07~2010年烟叶危害性指数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不同产地烟叶的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存在较大差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烟叶的危害性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 有害成分 年份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和5种关键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松 赵晓东 +10 位作者 田海英 孙学辉 顾亮 王晓瑜 王宏伟 李明哲 秦亚琼 楚文娟 孙培健 马宇平 聂聪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建立了测定5种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和常规卷烟,考察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与5种关键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差异。结果表明:①分析方法重复性、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好,适合于卷烟逐口烟气中5... 建立了测定5种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和常规卷烟,考察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与5种关键烤甜香味成分逐口释放量差异。结果表明:①分析方法重复性、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好,适合于卷烟逐口烟气中5种烤甜香味成分的定量分析;②细支卷烟常规成分逐口释放量均低于常规卷烟,总粒相物(TPM)、焦油、水分的逐口释放变化幅度大于常规卷烟,烟碱变化幅度小于常规卷烟;③细支卷烟糠醇、5-甲基糠醛和3-甲基-2-环戊烯-1-酮的逐口释放量高于常规卷烟(除第1口外),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呋喃酮)和麦芽酚的逐口释放量略低于常规卷烟;抽吸中段细支卷烟糠醇和5-甲基糠醛的逐口释放稳定性优于常规卷烟,3-甲基-2-环戊烯-1-酮劣于常规卷烟,呋喃酮和麦芽酚差异不大;细支卷烟5种香味成分总量中糠醇和5-甲基糠醛所占比例高于常规卷烟,3-甲基-2-环戊烯-1-酮、呋喃酮和麦芽酚低于常规卷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卷 常规卷 主流 常规成分 烤甜香味成分 逐口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山茶的热裂解及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文龙 容辉 +3 位作者 赵晓东 孙毅 段宾宾 刘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研究野山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初步探讨野山茶可能的裂解机理。【方法】采用离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并以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裂解温度对野山茶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 【目的】研究野山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初步探讨野山茶可能的裂解机理。【方法】采用离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并以GC/MS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1)裂解温度对野山茶产生的裂解产物种类和含量影响较大,裂解机理不尽相同。在300、600和900℃下的热裂解产物中分别鉴定出14、64和95种裂解产物,致香物质主要有醛类、酮类、萜类、呋喃类等,这些产物可改善烟气质量,提高卷烟品质。(2)野山茶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有一定影响。【结论】野山茶作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原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山茶 热裂解产物 主流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陈化条件对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金友 程玉渊 +10 位作者 陈建中 王林 岳华峰 杨欣 杨懿德 杨洋 刘典三 高方圆 景延秋 雷强 宁尚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3-979,共7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变化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五大烟区214份样品,测定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主流烟气危害成分,并对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烤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HCN、NNK的释放... 【目的】为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变化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五大烟区214份样品,测定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主流烟气危害成分,并对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烤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HCN、NNK的释放量逐渐减少,而CO、巴豆醛含量逐渐增加,B[a]P、苯酚、NH3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套袋陈化可降低烟碱与NNK的释放量;陈化过程中不同的感官质量指标与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灰色对CO有较大的影响,HCN主要影响因素是烟气浓度和灰色,对NNK主要影响因素是刺激性,对氨主要影响因素是香气量和烟气浓度,对B[a]P主要影响因素是余味,对苯酚主要影响因素是烟气浓度,对巴豆醛主要影响因素是杂气,对烟碱主要影响因素是劲头和刺激性,对焦油主要影响因素是香气质,且在陈化的中后期烟气感官质量大幅度改善,套袋与不套袋处理的感官质量变化趋势相近。【结论】陈化过程中可通过感官质量的评价,间接对烤烟的危害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化条件 主流 有害成分 感官质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丝宽度对卷烟主流烟气7种Hoffmann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邱玉春 林志平 +1 位作者 黄朝章 吴清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9-13,共5页
为研究切丝宽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释放量(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的影响,通过改变切丝宽度,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切丝宽度范围内,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烟气中CO,HCN和苯... 为研究切丝宽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释放量(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的影响,通过改变切丝宽度,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切丝宽度范围内,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烟气中CO,HCN和苯酚逐渐下降,NH3逐步上升,NNK和BaP先上升后下降,而巴豆醛和卷烟危害性指数保持不变;降低切丝宽度有利于选择性降低烟气中的NH3、BaP和巴豆醛,提高切丝宽度有利于选择性降低烟气中CO,HCN和苯酚.兼顾卷烟品质和卷烟减害,最佳切丝宽度为0.9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丝宽度 主流 Hoffman成分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烤烟叶感官质量与主流烟气有害成分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俊昭 吴志娇 +2 位作者 王锴 王圆 方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40-44,共5页
为了研究初烤烟感官质量与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关系,选取大理产区烤烟样品,对样品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对烟气中CO等7种主要有害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感官... 为了研究初烤烟感官质量与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的关系,选取大理产区烤烟样品,对样品感官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并对烟气中CO等7种主要有害成分进行测定,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有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烤烟感官质量与烟气危害性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显著性因指标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感官质量中香气量的降低,余味的增加,烟气中B[a]P和苯酚的含量增加;随感官质量中劲头得分的升高,烟气中NH_3和巴豆醛的含量增加。因此,在卷烟生产中可以利用感官质量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进行定性评价,为提高卷烟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质 主流 有害成分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霞 许永 +7 位作者 刘巍 金永灿 杨帅 芮晓东 胡守毅 刘春波 陈永宽 缪明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4-28,共5页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影响,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案分别抽吸了15种国产卷烟,然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这些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对于滤嘴打孔卷烟,与ISO抽吸方案相比...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影响,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案分别抽吸了15种国产卷烟,然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这些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对于滤嘴打孔卷烟,与ISO抽吸方案相比,采用Massachusetts抽吸方案,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均增加70%以上,烤烟型均增加25%以上;采用Health Canada抽吸方案,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均增加100%以上,烤烟型均增加40%以上;②对于滤嘴未打孔卷烟,采用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抽吸方案,卷烟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与ISO抽吸方案相比,氨的释放量增加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方式 释放 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棒成型参数对卷烟七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克毅 邱光明 +2 位作者 孙玉峰 汪长国 戴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91-1694,共4页
为明确不同滤棒成型参数对卷烟7种烟气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氰化氢、亚硝胺、氨、苯并芘、苯酚及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卷烟滤棒成型材料中丝束规格、丝束填充量、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3个参数对卷烟7种烟气... 为明确不同滤棒成型参数对卷烟7种烟气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氰化氢、亚硝胺、氨、苯并芘、苯酚及巴豆醛)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卷烟滤棒成型材料中丝束规格、丝束填充量、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3个参数对卷烟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滤棒丝束规格是影响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中巴豆醛、苯并芘、苯酚、氰化氢和亚硝胺的第一重要因素,是一氧化碳和氨的第二重要因素;丝束填充量是影响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中一氧化碳、苯酚、苯并芘和亚硝胺的第二影响要素;三乙酸甘油酯添加量是影响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中氰化氢和氨的第一影响要素,是巴豆醛的第二影响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棒成型参数 七种有害成分释放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主要有害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宁 刘加红 +7 位作者 杜咏梅 马强 周德海 张怀宝 张忠锋 侯小东 付秋娟 冀海波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明确我国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主要有害成分特征,选取17个烤烟生产省(直辖市)36个代表产地烤烟样品266份,研究了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在产区、部位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品种在产地、部位和年份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主流烟气... 为明确我国不同产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主要有害成分特征,选取17个烤烟生产省(直辖市)36个代表产地烤烟样品266份,研究了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在产区、部位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品种在产地、部位和年份间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烤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均存在一定变异,其中NNK、氨、苯酚变异系数较大,苯并[a]芘、氰化氢中等,焦油、巴豆醛较小;不同种植区烤烟烟叶主流烟气焦油、巴豆醛、NNK、氨、氰化氢、苯酚释放量差异显著,一氧化碳、苯并[a]芘差异不显著;不同部位烤烟烟叶主流烟气焦油、苯酚、巴豆醛、氨、NNK释放量差异显著,一氧化碳、苯并[a]芘、氰化氢差异不显著;烤烟烟叶氰化氢、NNK释放量在产地间变异最大,苯酚释放量在部位间变异最大,苯并[a]芘释放量在部位、产地间变异大于年份间变异,焦油、一氧化碳、巴豆醛释放量在部位、产地、年份间变异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治军 唐石云 +8 位作者 徐永明 方敦煌 陈学军 冯颖杰 杨宗灿 刘文召 张婷婷 杨金初 肖炳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深入解析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遗传机制,以烤烟Y3和K326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群体连续3个世代(F6:7、F7:8和F8:9)的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4-甲基亚硝胺... 为深入解析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遗传机制,以烤烟Y3和K326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群体连续3个世代(F6:7、F7:8和F8:9)的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氨(NH3)、苯并芘{B[a]P}、苯酚(PHE)、巴豆醛(CRO)和焦油(TAR)等8个主流烟气有害成分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8个主流烟气有害成分性状在连续3个世代中均呈单峰或多峰的正态或偏正态分布,属典型的数量性状。(2)在连续3个世代中,8个性状的最优遗传模型均为4对部分等加性主基因模型,其中,CO、HCN、NNK、NH3、B[a]P和CRO的最优遗传模型为4MG-EEA;PHE和TAR的最优遗传模型为4MG-EEEA。(3)上述性状在连续3个世代中均受主基因遗传模型控制,主基因遗传率极高(均值为89.01%)且远大于环境(非遗传)因素影响。综上,这些性状主要由遗传基础决定的,可为选育烟草低危害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群体 主流有害成分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GPA降低纸-醋二元复合滤棒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宜鹏 韩龙洋 +5 位作者 孙学辉 孙培健 杨松 贾云祯 张晓兵 聂聪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72,共7页
将β-D-葡萄糖五乙酸酯(GPA)分别与5种黏性材料共混制备水性涂布材料,根据黏度、固含量和实验室评价结果筛选出最佳黏性材料并对共混质量比进行优化,对最优改性GPA水性涂布材料进行卷烟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最优黏性材料为PEG600,且当GPA... 将β-D-葡萄糖五乙酸酯(GPA)分别与5种黏性材料共混制备水性涂布材料,根据黏度、固含量和实验室评价结果筛选出最佳黏性材料并对共混质量比进行优化,对最优改性GPA水性涂布材料进行卷烟应用评价。结果表明:最优黏性材料为PEG600,且当GPA与PEG600的质量比为1∶1时,实验室综合评价效果最佳;使用涂布材料后的涂布纸定量、滤棒质量和压降均有所增加,但卷烟烟支质量和吸阻仅略微增加,其他参数则变化较小;涂布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和焦油均释放量均略低于未涂布样品,其烟碱释放量、水分、抽吸口数均与未涂布卷烟相同;相比于未涂布卷烟,涂布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释放量降低率为47.1%,其他6种有害成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此外,涂布卷烟感官品质与未涂布卷烟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葡萄糖五乙酸酯(GPA) 纸-醋二元复合滤棒 主流 苯酚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蒸汽爆破处理技术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光富 李东亮 +3 位作者 李刚 李力 朱立军 唐士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6,共4页
为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会理地区红大B2F等级烟丝进行处理。考察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蒸汽爆破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以及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和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可使烟丝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明... 为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会理地区红大B2F等级烟丝进行处理。考察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蒸汽爆破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以及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和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可使烟丝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明显降低,最大降幅为20.54%;当蒸汽爆破压力为0.4 MPa时,在降低烟丝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之外,卷烟感官品质也得到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 释放 主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卷烟主流烟气CO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琳 曲亚玲 +3 位作者 朱海军 张薇 沈凤兰 张峻松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9-33,共5页
运用SPSS V18.0软件,对影响主流烟气CO含量的测试大气温度、测试大气湿度、测试大气压力和气流速度进行数理统计,并将结果应用于CO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价.结果表明:测试大气温度、测试大气湿度、测试大气压力和气流速度都与主流烟气CO含量... 运用SPSS V18.0软件,对影响主流烟气CO含量的测试大气温度、测试大气湿度、测试大气压力和气流速度进行数理统计,并将结果应用于CO测量的不确定度评价.结果表明:测试大气温度、测试大气湿度、测试大气压力和气流速度都与主流烟气CO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通径分析表明,环境温度对CO量的总作用系数r t为0.040 014;环境湿度对CO量的总作用系数r h为-0.012 01;环境风速对CO量的总作用系数r f为-0.022 54;环境大气压力对CO量的总作用系数r p为0.318 896.忽略各不确定度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实验室卷烟主流烟气中CO测量不确定度为±0.40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主流中CO释放 数理统计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羰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颖 何君 +1 位作者 谢涛 王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羰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以市售卷烟为实验材料,在吸烟机上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式对10种卷烟分别进行了抽吸研究,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主流烟气中的主要羰基化...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羰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以市售卷烟为实验材料,在吸烟机上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式对10种卷烟分别进行了抽吸研究,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主流烟气中的主要羰基化合物的释放量。结果表明:相对于ISO抽吸方式,采用Massachusetts或Health Canada深度抽吸方式,羰基化合物的释放量均有显著提高,且以Health Canada深度抽吸方式下释放量最高;抽吸方式的改变对低焦油卷烟、高滤嘴通风率的卷烟的羰基化合物释放量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吸方式 主流 主要羰基化合物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