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缝合与询唤:新主流大片的价值认同策略 |
高亚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
|
中国“新主流大片”的类型化叙事——以《攀登者》为例 |
刘强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1 |
1
|
|
3
|
从《建军大业》辨析中国“新主流大片”的类型化叙事策略 |
刘强
|
《百家评论》
|
2019 |
1
|
|
4
|
刍议时下主流大片的人文回归 |
陈远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5
|
中国主流大片的表意突破——《建军大业》影像特点分析 |
陈佳
|
《戏剧之家》
|
2017 |
0 |
|
6
|
从左翼电影到新主流大片的美学流变 |
陈丽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7
|
从《红海行动》看“新主流大片”的影像表达与类型探索 |
陈红梅
|
《中国文艺评论》
|
2018 |
2
|
|
8
|
新主流大片《长津湖》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 |
张瑾
孙宏哲
|
《传媒论坛》
|
2022 |
0 |
|
9
|
新主流大片国际传播的青年文化策略探析 |
周司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0
|
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 |
陈旭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5
|
|
11
|
中国性与平衡性:中国电影工业美学新观察 |
赵卫防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2
|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当代主旋律电影发展 |
米高峰
王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3
|
21世纪香港电影的美学流变 |
赵卫防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1 |
3
|
|
14
|
2019电影:产业回归理性,艺术质量提升 |
赵卫防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0 |
2
|
|
15
|
技术生态、媒介融合、工业美学:中国电影产业转型与发展 |
张阿利
郝蒋彤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6
|
军事动作题材主旋律电影走红背后的主题思考 |
周文萍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19 |
0 |
|
17
|
近年“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开拓与收获 |
饶曙光
兰健华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19 |
19
|
|
18
|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2015年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综论 |
丁亚平
储双月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主旋律电影中的香港电影导演群体研究 |
于书敏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9 |
1
|
|
20
|
浅析林超贤警匪片风格流变 |
张景媛
|
《戏剧之家》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