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次镜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装调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敬伟 陈涛 +1 位作者 王建立 杨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56-2163,共8页
为了实现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装调,提高其光学成像质量,研究了望远镜装调像差和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首先针对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和倾斜导致系统模型产生的扰动误差。针对实际调整过程中选择零彗差点和曲率中... 为了实现大口径望远镜系统的装调,提高其光学成像质量,研究了望远镜装调像差和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首先针对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和倾斜导致系统模型产生的扰动误差。针对实际调整过程中选择零彗差点和曲率中心作为旋转中心进行调整的特点,分析了这两个旋转点的选择对系统像差和指向精度的影响。然后结合计算机辅助装调原理,研究了关于恒定彗差、线性像散与模型相关的灵敏度矩阵的特殊形式,结合波像差理论与光学软件Code V模型仿真来实现装调技术。最后,针对1 m级望远镜系统进行了安装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装调后系统的RMS达到了0.144 5λ,大大优于装调前的1.214λ,证实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装调 望远 主次镜 偏心误差 零彗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次镜连接筒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国瑞 李创 +4 位作者 王炜 解永杰 许亮 王永杰 樊学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设计并研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次镜连接筒.根据光学设计中的公差分配,结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分析了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对面内刚度和轴向及周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确定了最终的铺层方式.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重力作用下及温度变化时主次... 设计并研制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次镜连接筒.根据光学设计中的公差分配,结合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分析了复合材料铺层设计对面内刚度和轴向及周向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确定了最终的铺层方式.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重力作用下及温度变化时主次镜间的位置变化及连接筒的模态分布.最后,完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连接筒的成型和精加工,检测了主次镜系统光学性能,并对装配完成后的相机进行了鉴定级力学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1g重力载荷及2℃温升耦合作用下,次镜偏心小于0.002mm,次镜倾斜小于2″,主次镜连接筒及次镜系统组合体基频达到265Hz,满足光学设计要求和结构稳定性要求.光学性能检测结果及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主次镜系统波像差满足装配要求,主次镜连接筒能够承受鉴定级力学试验考核,连接主次镜的两端响应放大仅1.7倍,体现了良好的阻尼性能.本文中研制的主次镜连接筒重量仅为6.4kg,实现了高轻量化和高刚度,满足空间相机对主次镜位置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碳纤维复合材料 主次镜连接筒 铺层设计 工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望远镜主次镜弯沉的精确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宝刚 王建立 张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013-3020,共8页
为了精确测量与修正大口径望远镜主次镜弯沉,从而保证成像质量及指向精度,从大口径望远镜自身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主次镜位姿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内调焦光管的光学测量方法。对主次镜间距5.5 m的某望远镜进行测量,测得水平方... 为了精确测量与修正大口径望远镜主次镜弯沉,从而保证成像质量及指向精度,从大口径望远镜自身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主次镜位姿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内调焦光管的光学测量方法。对主次镜间距5.5 m的某望远镜进行测量,测得水平方向径向偏移最大为196μm,垂直方向径向偏移最大为16μm,水平方向角度偏转最大为2.6″,垂直方向角度偏转最大为12.8″。最后对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测量径向偏移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9μm,测量角度偏转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65″,满足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对准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望远 大口径 主次镜弯沉 精确测量 内调焦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碳纤维薄壁筒式主次镜支撑结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宋训鹏 龚小雪 +2 位作者 张雷 袁健 杨云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29-1439,共11页
在大口径、长焦距空间遥感相机中,主、次镜间相对位置变化会影响相机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作为主次镜间承力结构的主次镜支撑结构,是相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针对大口径、长焦距相机特点,设计并研制了碳纤维薄壁筒式主次镜... 在大口径、长焦距空间遥感相机中,主、次镜间相对位置变化会影响相机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因此,作为主次镜间承力结构的主次镜支撑结构,是相机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本文针对大口径、长焦距相机特点,设计并研制了碳纤维薄壁筒式主次镜支撑结构。首先,根据给定光学系统,选取了筒式基结构形式。然后,根据筒式基结构形式的特点,依次对筒式结构的次镜支撑梁和纵向加强筋的几何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与选型。接着,为了充分发挥碳纤维材料铺层可设计性特点,对主次镜支撑结构进行了结构关键尺寸、铺层厚度和铺层角度三者的迭代优化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最后,通过测量次镜角度变化量和特征级扫频振动试验,验证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试验结果表明:次镜相同状态下长期监测差值变化量小于1.5″,重力翻转前后变化量小于1.08″,支撑结构一阶固有频率大于115 Hz,轴向频率大于180 Hz,表明主次镜支撑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结构稳定性,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主次镜支撑结构形式 迭代优化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像散分析实现的大口径望远镜装调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孙敬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7-435,共9页
望远镜装调技术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光学系统像质的装调方法。针对孔径光阑位于主镜上的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导致在零彗差前提下依赖视场的三级像散。研究了通过离焦星点得到外围轮廓的长轴长度和椭圆偏心率计算... 望远镜装调技术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光学系统像质的装调方法。针对孔径光阑位于主镜上的RC式望远镜系统,分析了装调过程中由于次镜偏心导致在零彗差前提下依赖视场的三级像散。研究了通过离焦星点得到外围轮廓的长轴长度和椭圆偏心率计算像散幅值和角度的算法,并验证了基于像散性质的另外一种辅助的装调方法。使用Zemax软件和Matlab编程模型仿真实现了装调技术,应用第一种装调方法分析了全视场8个离焦星点的像散幅值和角度,与软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并且分析了其他三级像差(如彗差和球差)的干扰作用。最后,结合工程应用讨论了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装调技术。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调 主次镜 偏心误差 像散 零彗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