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主次量成分 被引量:14
1
作者 田琼 张文昔 +1 位作者 宋嘉宁 吕善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3-467,共5页
采用湿法化学预氧化法结合高温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铜、硅、镁、锌、铝、铁、硫、铅、钙、砷、钾、镉、锰等主次量元素。通过对锌精矿样品的湿法化学预氧化处理(0.3 g样品+1 g硝酸锂+0.5 mL过氧化氢在铂金合... 采用湿法化学预氧化法结合高温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锌精矿中铜、硅、镁、锌、铝、铁、硫、铅、钙、砷、钾、镉、锰等主次量元素。通过对锌精矿样品的湿法化学预氧化处理(0.3 g样品+1 g硝酸锂+0.5 mL过氧化氢在铂金合金坩埚中混匀),能够增加样品的使用量,提高了熔片中待测微量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强度。采用四硼酸锂熔剂高温熔融制样,降低了元素间的基体效应。针对硫化精矿的灼烧增量现象,提出了灼烧增量的计算方法及校正方法。对于无法使用灼烧增量进行校正的软件,提出将实际样品灼烧增量转换为虚拟样品灼烧失量的方法。用理论α系数和经验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校正元素间的效应。测定锌精矿各组分(除镉以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2)均小于3%,方法检出限为6.55~111.24μg/g,测定值与化学分析法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精矿 主次量成分 灼烧增 湿法化学预氧化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钒渣中的主次量成分 被引量:8
2
作者 黎香荣 陈永欣 +2 位作者 罗明贵 马丽方 韦新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5,共4页
采用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混合熔剂熔融法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钒渣中的Al2O3、SiO2、CaO、TiO2、MnO、P、V2O5、MgO、Fe、S、Cr2O3等11个主、次量成分。研究了熔剂、预氧化条件、熔样温度、脱模剂等对制样的影响。采用... 采用偏硼酸锂和四硼酸锂混合熔剂熔融法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钒渣中的Al2O3、SiO2、CaO、TiO2、MnO、P、V2O5、MgO、Fe、S、Cr2O3等11个主、次量成分。研究了熔剂、预氧化条件、熔样温度、脱模剂等对制样的影响。采用理论α系数校正基体效应及谱线重叠干扰的影响。测定钒渣试样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0.1%~7.5%。用钒渣行业级有证标准物质及实际样品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及其他方法的测定值相符。与化学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次量成分 钒渣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混合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酸盐岩和煤灰中的主次量成分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志远 张敏 +1 位作者 李凯琳 陈文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0-864,共5页
建立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同时测定硅酸盐岩和煤灰中13种主次量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氧化锰、氧化钡、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硫等)的方法。将样品研... 建立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同时测定硅酸盐岩和煤灰中13种主次量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五氧化二磷、氧化锰、氧化钡、五氧化二钒和三氧化硫等)的方法。将样品研磨、过筛、干燥,以质量比为1∶10的比例称取样品和混合熔剂(四硼酸锂和偏硼酸锂的质量比为67∶33),在700℃熔样炉中开炉门预氧化2 min,于1 100℃熔融9 min,所得样片在优化的XRFS条件下测定。采用与样品基体接近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制作校准曲线,并采用β系数法及可变理论α系数与经验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结果进行谱线重叠效应和基体效应校正。结果显示:各氧化物的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 0,检出限为0.001 0%~0.015 1%。方法用于分析标准物质,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均小于5.0%,测定值和认定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采用此方法与GB/T 14506-2010中化学法分析硅酸盐岩、煤灰样品,所得测定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制样 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主次量成分 硅酸盐岩 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酸盐岩石中主次量成分结果异常时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桂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硅酸盐岩石样品的主次量成分分析(业内俗称硅酸盐成分全分析)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监测岩石内部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了解相应元素在地壳内的迁移情况和变化规律、元素的集中和分散情况、岩浆的来源及可能出现的矿物相,可进一步解... 硅酸盐岩石样品的主次量成分分析(业内俗称硅酸盐成分全分析)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监测岩石内部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了解相应元素在地壳内的迁移情况和变化规律、元素的集中和分散情况、岩浆的来源及可能出现的矿物相,可进一步解决矿体岩相分带、阐明岩石成因等问题;并且硅酸盐岩石主次量成分的含量是矿物定名时的重要依据[1]。因此,选择能准确测定硅酸盐主次量成分含量的方法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硅酸盐岩石 主次量成分 集中和分散 矿物相 准确测定 迁移情况 结果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高炉壁夹杂料中主次量成分时残碳的准确测定和去除 被引量:1
5
作者 亓冰 张庆峰 +1 位作者 鞠艳美 王德全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0-973,共4页
高炉壁夹杂料是入炉料与原生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磨合,逐渐在高炉炉缸、炉壁及炉底等位置形成的矿相侵蚀层[1]。分析各矿相侵蚀层中主次量元素分布规律,可为了解工况参数变化对高炉侵蚀的影响[2],高炉结构设计以及高炉维修等提... 高炉壁夹杂料是入炉料与原生耐火材料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磨合,逐渐在高炉炉缸、炉壁及炉底等位置形成的矿相侵蚀层[1]。分析各矿相侵蚀层中主次量元素分布规律,可为了解工况参数变化对高炉侵蚀的影响[2],高炉结构设计以及高炉维修等提供技术指导。高炉壁夹杂料中含有碳、铁、镁、铝、硫、磷、钾、钠、铅、砷、铜、钙、钛、硅和锌等元素,成分较多且配比不明确,常见的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等因受检测范围或检测时间限制,难以满足高炉壁夹杂料批量分析的要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分光光度法 准确测定 滴定法 主次元素 主次量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钨矿石中10种主次量成分
6
作者 胡艳巧 刘爱琴 +3 位作者 魏军 姚然 张春艳 刘俊妙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5年第8期901-907,共7页
钨矿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开发简单、快速、准确的钨矿石中10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对选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8.000 0 g质量比3∶7的四硼酸钠-四硼酸锂混合熔剂、0.100 0 g五氧化二钽(三氧化钨的内标)、0.400 0 g预先烘... 钨矿石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开发简单、快速、准确的钨矿石中10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对选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取8.000 0 g质量比3∶7的四硼酸钠-四硼酸锂混合熔剂、0.100 0 g五氧化二钽(三氧化钨的内标)、0.400 0 g预先烘干的样品置于铂-金坩埚中,搅拌均匀后于650℃预氧化30 min,滴加12滴300 g·L^(-1)碘化锂溶液,于1 050℃熔融19 min,制得的样片中主次量成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硅、铝、钙、镁、铁、钛、磷、锰、钾的测定数据采用基于基本参数法的校正公式校正,三氧化钨校准曲线线性欠佳以及测定准确度较低的问题采用钽内标法消除。结果显示:10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均在一定范围内和对应的荧光强度与钽荧光强度的比值(三氧化钨)或荧光强度(其他9种成分)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10.00~48.00 mg·kg-1(锰、钛和磷)和0.010%~0.12%(其余7种成分)。方法用于钨矿石标准物质GBW07241、多金属矿标准物质GBW07369及两个实际样品中10种成分的12次重复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0%;实际样品中10种成分测定结果与传统化学方法所得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熔融制样 主次量成分 钨矿石 钽内标法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白云石中钙镁硅铁铝 被引量:17
7
作者 褚宁 李卫刚 +2 位作者 蒋晓光 张彦甫 毕孝瑞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4-838,共5页
白云石属碳酸盐矿物,应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主次量组分钙、镁、硅、铁、铝时,由于白云石灼烧减量大,在试料片制备过程中,如果以干基试料制备试料片,除灼烧减量外还有少量其他组分被分解出的大量CO2带走,导致试料损失,测... 白云石属碳酸盐矿物,应用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主次量组分钙、镁、硅、铁、铝时,由于白云石灼烧减量大,在试料片制备过程中,如果以干基试料制备试料片,除灼烧减量外还有少量其他组分被分解出的大量CO2带走,导致试料损失,测定结果偏低;如果以灼烧基试料制备试料片,由于灼烧后的试料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同样使测定结果偏低。基于质量守恒原理,本文直接以灼烧减量测量后的灼烧基试料质量作为试料量(即灼烧减量测定所称量的干基试料量扣除灼烧减量的量),以四硼酸锂为熔剂,5%碘化铵溶液为脱模剂,试料与熔剂的稀释比为1∶10,于1050℃熔融15 min以上制备的试料片透彻、玻璃化程度高。以白云石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作为标准试料,制作各组分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40-0.9994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11%-0.48%;标准物质和标准样品的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一致,各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在0.5%-1.7%之间,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本方法以1050℃灼烧后的试样作为试料制备XRF分析样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灼烧减量因素(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适用于白云石及其煅烧物中钙、镁、硅、铁、铝等组分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主次量成分 熔融制样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样品基态 灼烧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