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制故障源信号盲分离的经验模态分解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晖 朱善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8-261,共4页
针对非线性、非稳态、含噪原始信号混合且混合信号数目小于源信号数目的旋转机械调制故障源信号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合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嵌入在信号中的所有振荡模式... 针对非线性、非稳态、含噪原始信号混合且混合信号数目小于源信号数目的旋转机械调制故障源信号盲分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主成分分析(PCA)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合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嵌入在信号中的所有振荡模式,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提取的模式进行共性分析,得到模式中的主要成分.利用该方法对仿真数据和两通道滚动轴承加速度振动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突出旋转机械的故障特征频率成分,避免了误诊断,且适用范围优于独立分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成分分析 调制 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CGCM模式对东亚夏季风的模拟评估及订正 被引量:3
2
作者 罗连升 段春锋 +3 位作者 杨玮 徐敏 程智 丁小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0-1332,共13页
本文利用CMAP月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NOAA的ERSST资料和日本气象厅海气耦合模式(MRI-CGCM)的输出结果,从东亚夏季风气候态、主模态和年际变率等方面分析了MRI-CGCM模式对东亚夏季风的预测性能,并且利用观测的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 本文利用CMAP月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NOAA的ERSST资料和日本气象厅海气耦合模式(MRI-CGCM)的输出结果,从东亚夏季风气候态、主模态和年际变率等方面分析了MRI-CGCM模式对东亚夏季风的预测性能,并且利用观测的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I)与模拟PC(principal component)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订正EASMI(简称PC订正法)。结果表明:MRI-CGCM模式能够较好再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和低层风场的气候态,但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偏弱、偏东,使得模拟的副热带地区降水量偏小。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东亚夏季风降水第一模态(EOF1)及相应的低层风场,能够较好再现出EOF1对应El Ni?o衰减位相;模拟降水的EOF1与观测之间的空间相关系数(ACC)为0.72,且能较好地再现其对应的年际变率,其时间系数PC1与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1,能模拟出观测EOF1的2 a和5 a主导周期;但模拟的我国以东梅雨锋区雨带位置偏南,这与模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位置偏南有关。模式对降水第二模态EOF2的模拟能力比EOF1明显下降,模拟EOF2与观测之间的ACC降到0.36;虽然模式能较好地再现出EOF2对应El Ni?o发展位相,但模拟的西太平洋反气旋位置偏南,使得雨带位置偏南,模拟的我国梅雨锋区雨带位于江南,与观测场上江南少雨相反。模式较好地模拟出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气温空间异常分布和年际变化,模拟与观测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多年平均ACC分别为0.74和0.68。模式模拟我国东部、江淮流域和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多年平均PS评分分别为69、70和68分,略高于我国夏季降水业务预测多年平均评分(65分)。模拟的我国东部夏季气温与观测多年平均PS评分为74分。PC订正后EASMI与实况的相关系数由0.51提高到0.65、符号一致率由84%升到91%、标准差由0.75增大到1.4、大于1个标准差年数由6年变为12年,订正后在模拟变幅偏小和梅雨锋区雨带偏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改善,对应西太平洋反气旋位置和梅雨锋区雨带位置与实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主模态分析 海气耦合模式 模式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PMA-VMD方法及其在齿根裂纹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军圣 李梦君 +1 位作者 欧龙辉 杨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7-32,67,共7页
针对变分模态分解(VMD)中难以确定分解分量个数k和惩罚参数α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基于萤火虫算法及主模态分析法的变分模态分解(FA-PMA-VMD)方法。该方法用主模态分析(PMA)对VMD分解的带限内禀模态函数(BIMF)分量... 针对变分模态分解(VMD)中难以确定分解分量个数k和惩罚参数α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基于萤火虫算法及主模态分析法的变分模态分解(FA-PMA-VMD)方法。该方法用主模态分析(PMA)对VMD分解的带限内禀模态函数(BIMF)分量进行排序;用萤火虫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佳影响参数[k,α]组合进行搜索,以新提出的正交低峰值作为萤火虫算法的优化目标,得到的最佳的惩罚参数α和分量个数k组合;根据预先设定的故障特征参数自适应地将信号分解为k个BIMF分量。通过对仿真信号和齿轮齿根裂纹实际故障信号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FA-PMA-VMD具有良好的分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VMD) 主模态分析(PMA) 萤火虫算法(FA) 齿根裂纹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ASTFA及其在齿轮裂纹定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宇 欧龙辉 +1 位作者 吴家腾 程军圣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9-855,共7页
目前对齿轮裂纹的诊断研究多采用定性诊断,而工程实际中往往更关注定量诊断。由于齿轮裂纹信号往往表现出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处理这类信号通常采用时频分析。自适应最稀疏时频分析(Adaptive and Sparsest TimeFrequency Analysis,简称AST... 目前对齿轮裂纹的诊断研究多采用定性诊断,而工程实际中往往更关注定量诊断。由于齿轮裂纹信号往往表现出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处理这类信号通常采用时频分析。自适应最稀疏时频分析(Adaptive and Sparsest TimeFrequency Analysis,简称ASTFA)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相比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方法,ASTFA方法能更好地抑制端点效应和模态混淆,但ASTFA方法也存在分解得到的分量排列不规律的缺陷,从而给特征提取时分量的选择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ASTFA算法,即基于主模态分析(Principle Mode Analysis,简称PMA)的自适应最稀疏时频分析(PMA-ASTFA)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所选择的故障特征参数(一个或多个)对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简称IMF)分量进行排序。根据齿轮故障实验台建立齿轮动力学模型,选择对齿轮裂纹敏感的故障特征参数,再把PMA-ASTFA方法用于实测的齿轮裂纹故障信号处理。实验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齿轮裂纹故障的定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改进的自适应最稀疏时频分析 主模态分析 齿轮裂纹 定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response analysis of a lathe spindle by using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method
5
作者 Ze-xin ZHOU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7-63,69,共8页
Making an analysis for vibration modal and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lathe spindle,respectively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ANSYS and experiment of CA6140 type lathe in machining,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Making an analysis for vibration modal and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lathe spindle,respectively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ANSYS and experiment of CA6140 type lathe in machining,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which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ANSYS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Spindle in the first order and fifth order are prone to resonance,but did not reach resonance,the low order natural frequency have more effect than the high order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spindle vibration; by the experiments can conclude that the maximum vibration of the main shaft in the working stat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vicinity of its two ends,therefore,the improved bear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the main shaft and ensure the machining accuracy,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la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FEM Lathe spindle Modal analysis 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 Reson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