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ME总线桥控制器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敏 吴顺君 苏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54-957,969,共5页
针对工控系统VME总线接口设计中成本高 ,灵活性差 ,自行设计也只是从模块简单应用的问题 ,介绍了在CPLD中实现VMEbus桥控制器过程中 ,功能完全的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法 ,并成功应用到SHARCDSP总线上。进行了逻辑原理设计 ,对各... 针对工控系统VME总线接口设计中成本高 ,灵活性差 ,自行设计也只是从模块简单应用的问题 ,介绍了在CPLD中实现VMEbus桥控制器过程中 ,功能完全的主模块和从模块的详细设计方法 ,并成功应用到SHARCDSP总线上。进行了逻辑原理设计 ,对各个部分的工作过程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方法可以实现完全的A32、A2 4、D32、D16、D8主 /从模块界面 ,并且可以选择以主处理器或DMA方式进行长度不限的块传输 ,设计灵活通用性强 ,性价比高。调试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线接口 VME总线 主模块 模块 块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机床主运动模块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范顺成 张顺心 +2 位作者 高峰 许晓云 张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并联机床的结构模型 ,采用并联机构实现了机床的主运动 .利用机构尺寸型空间模型理论 ,研究了机床主运动模块平面二自由度机构的运动特性 ,给出了机构运动学的正反解 .研究表明 ,末端执行器的奇异位形形式与机构尺... 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并联机床的结构模型 ,采用并联机构实现了机床的主运动 .利用机构尺寸型空间模型理论 ,研究了机床主运动模块平面二自由度机构的运动特性 ,给出了机构运动学的正反解 .研究表明 ,末端执行器的奇异位形形式与机构尺寸有关 ,而机构存在着 3种类型的奇异位形 ,其最大工作空间取决于并联机构两支链中较短杆的长度 .研究为快捷地设计开发三轴或多轴并联机床提供了基础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模块 并联机床 奇异位形 模块化设计 空间模型 并联机构 机械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PWM主电路实现的大容量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17
3
作者 卓放 周新 +2 位作者 李可 雷万均 王兆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45-47,61,共4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在抑制电网谐波、提高电能质量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装置容量是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中在综合国内外目前实现大容量有源电力滤波器方法的基础上 ,介绍了一种采用多个模块化 PWM主... 有源电力滤波器在抑制电网谐波、提高电能质量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提高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装置容量是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文中在综合国内外目前实现大容量有源电力滤波器方法的基础上 ,介绍了一种采用多个模块化 PWM主电路单元组合实现的大容量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给出了该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结构拓扑 ,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并对在实现该装置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工业现场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该方法实现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有着良好的补偿特性 ,有效地解决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在大容量时器件与装置容量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PWM电路 大容量有源电力滤波器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原理的cosFlow软件主泵模块研发及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沙会娥 张昊 +2 位作者 吴照国 陈俊 杨燕华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7,共7页
cosFlow软件是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核电软件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堆芯设计和安全分析一体化软件包COSINE中的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软件。主泵是cosFlow软件中用于压水堆核电厂主回路分析的重要设备。本文介绍了基于动力学原... cosFlow软件是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核电软件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堆芯设计和安全分析一体化软件包COSINE中的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软件。主泵是cosFlow软件中用于压水堆核电厂主回路分析的重要设备。本文介绍了基于动力学原理的主泵模型,该模型采用惯量方程计算泵的角速度,采用泵的特性曲线得到泵的扬程值。本文搭建了泵的简单算例和全失流事故算例,利用COSINE主泵模型和参考程序RELAP计算结果对比,两者计算结果趋势一致,吻合较好;结果表明:COSINE主泵模型能正确模拟主泵,COSINE主泵模型能够很好的进行核电厂设计和安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程序 COSINE 模块 动力学方程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模块PCA人脸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岩 武玉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16-218,共3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PCA方法,即基于独立特征抽取的模块PCA方法。算法先对图像进行分块,然后对每一子块独立地进行PCA处理,求出测试样本子块与训练样本对应子块间的距离;最后将这些距离相加得到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用最近距离分...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PCA方法,即基于独立特征抽取的模块PCA方法。算法先对图像进行分块,然后对每一子块独立地进行PCA处理,求出测试样本子块与训练样本对应子块间的距离;最后将这些距离相加得到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用最近距离分类器分类。在ORL人脸库和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明显优于普通模块PC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模块成分分析 特征抽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一致性图像的模块化PCA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秋余 靳艳峰 袁占亭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8-320,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位一致性的模块化PCA的人脸识别方法。解决了人脸识别受光照影响的问题。首先得到人脸训练样本的相位一致性图像;然后将人脸相位一致性图像划分为更小的子模块,用PCA方法处理这些子模块图像。在姿势、光照以及表情...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位一致性的模块化PCA的人脸识别方法。解决了人脸识别受光照影响的问题。首先得到人脸训练样本的相位一致性图像;然后将人脸相位一致性图像划分为更小的子模块,用PCA方法处理这些子模块图像。在姿势、光照以及表情变化的情况下同一个人的局部面部特征是不变的,因此用该方法来处理这些变化。给出了传统的模块化PCA方法与该方法在不同姿势、光照和表情变化条件下的对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人脸识别率较传统模块化PCA方法有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成分分析 模块成分分析 相位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岩 武玉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8-230,共3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即基于子距离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对每一子块独立地利用2DPCA进行处理,求出测试样本子块与训练样本对应子块间的子距离,将所有子距离相加得到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 提出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即基于子距离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块,对每一子块独立地利用2DPCA进行处理,求出测试样本子块与训练样本对应子块间的子距离,将所有子距离相加得到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距离,用最近距离分类器分类。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普通的模块2DPCA算法和修正的模块2DPCA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成分分析 子距离 模块二维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人脸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晓东 费树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672-467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方法,即基于类内平均脸的分块2DPCA算法。该算法对每一类训练样本中每个训练样本的每一子块求类内平均脸,并用类内平均脸对训练样本类内的相应子块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由所有规范化后的子块构成总体散布矩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方法,即基于类内平均脸的分块2DPCA算法。该算法对每一类训练样本中每个训练样本的每一子块求类内平均脸,并用类内平均脸对训练样本类内的相应子块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由所有规范化后的子块构成总体散布矩阵,从而得到最优投影矩阵;由训练集的全体子块的平均值对训练样本的子块和测试样本的子块进行规范化后投影到最优投影矩阵,得到识别特征;最后用最近距离分类器分类。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明显优于2DPCA方法和普通模块2DPC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成分分析 类内平均脸 模块化二维成分分析 特征矩阵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WT和模块2DPCA的红外人脸识别方法
9
作者 伍世虔 梁伟 +1 位作者 韦礼珍 方志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8-221,共4页
提出一种结合图像离散小波变换和模块2DPCA的方法。首先通过DWT将红外人脸图像通过小波一级分解成4个子带,用模块2DPCA的方法对4个子带进行特征提取,得到4个子带的特征向量,然后对每个子带进行分类,将所得4个识别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得到... 提出一种结合图像离散小波变换和模块2DPCA的方法。首先通过DWT将红外人脸图像通过小波一级分解成4个子带,用模块2DPCA的方法对4个子带进行特征提取,得到4个子带的特征向量,然后对每个子带进行分类,将所得4个识别结果进行决策融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同基于PCA和模块2DPCA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利用人脸图像的有用判别信息,并得到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模块二维元分析 红外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融合模块2DPCA与PCA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海波 全海燕 谢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81-85,共5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求解高阶矩阵计算量很大和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特征数量仍然较大且有一定的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了融合模块2DPCA与PCA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该方法先通过M2DPCA对子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把每个图像中的子图像按...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求解高阶矩阵计算量很大和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特征数量仍然较大且有一定的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了融合模块2DPCA与PCA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该方法先通过M2DPCA对子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把每个图像中的子图像按分块的顺序重新组成新的矩阵,再对新的矩阵进行PCA.在ORL人脸库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特征参数间的相关性并大大减少了特征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二维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模块2DPCA与MSD结合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爱祥 王成儒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2期175-178,19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与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采用改进的模块2DPCA抽取特征,然后对得到的特征图像的子图像块施行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原始图像的...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2DPCA与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采用改进的模块2DPCA抽取特征,然后对得到的特征图像的子图像块施行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该方法不仅利用了原始图像的局部特征和类别信息,而且完全避免了使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二维成分分析(2DPCA) 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结构总线界面实现研究
12
作者 李继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应用Cypress公司的桥接芯片VIC068A,探索了VME(VesaModuleEurocard,是一种计算机结构总线标准)bus的主模块操作、从模块操作、块传输和中断处理,设计了DSP(DataSignProcess)与VMEbus接口界面电路.结果表明,此电路可以很好地实现DSP与Mot... 应用Cypress公司的桥接芯片VIC068A,探索了VME(VesaModuleEurocard,是一种计算机结构总线标准)bus的主模块操作、从模块操作、块传输和中断处理,设计了DSP(DataSignProcess)与VMEbus接口界面电路.结果表明,此电路可以很好地实现DSP与Motorola68K系列处理器的通信,从而解决了DSP与Motorola68K系列处理器不兼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VME总线 VIC068A 主模块 模块 接口界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连接线的自动绘制
13
作者 袁长东 麦俊年 《现代电力》 1995年第3期93-98,共6页
如何自动绘制圆弧与直线的组合线,是全自动通用绘图系统要探索的基本问题之一。文章运用传统图学中的圆弧连接方法及程序的模块化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给出了主模块的BASIC程序清单及一些实例输出。
关键词 相切 线段分类 模块 主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差异体系结构下的设备调度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4
作者 夏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41-144,148,共5页
物联网差异体系结构下的设备操作性能和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异构性,网络资源受限,使得传统物联网下设备调度方法的调度质量降低,存在较高的滞后性。设计物联网网关系统架构,实现物联网差异体系结构下设备的无缝连接和即插即用,增强设备... 物联网差异体系结构下的设备操作性能和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异构性,网络资源受限,使得传统物联网下设备调度方法的调度质量降低,存在较高的滞后性。设计物联网网关系统架构,实现物联网差异体系结构下设备的无缝连接和即插即用,增强设备调度质量。网关通过输入端融合模式的无线通信方法,实现不同类型设备的无缝连接。设计网关的主管理模块、缓存管理模块以及调度模块控制网关的调度,确保在资源有限的物联网差异体系结构中,对设备进行合理调度管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调度平台的网关达到4 000并发数时,平台进入稳定阶段后各设备平均调度等待时间为4.5 s,平台可保持稳定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差异体系结构 设备调度 管理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MPCA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爱平 梁久祯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11-3014,共4页
针对同一场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模块化主成分分析(MPCA)的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和方向下的粗细尺度系数;根据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 针对同一场景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变换与模块化主成分分析(MPCA)的图像融合新方法。首先对原始图像分别进行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得到不同尺度和方向下的粗细尺度系数;根据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不同物理特性以及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对粗尺度系数的选择,采用基于模块化主成分分析(MPCA)的融合规则,确定融合权值,而对不同尺度与方向下的细尺度系数的选择,采用基于局部区域能量的融合规则;最后经Curvelet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准确地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在主观视觉效果与客观评价指标上均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图像融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CURVELET变换 模块成分分析 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多特征融合算法的人脸识别 被引量:4
16
作者 关学忠 王文锋 +2 位作者 张新城 尹廷武 张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多特征融合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简单加权小波变换以降低维数,施行改进的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抽取特征,再进行加权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WMSD)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采用最近邻分类... 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多特征融合算法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对原始人脸图像进行简单加权小波变换以降低维数,施行改进的模块二维主成分分析(M2DPCA)抽取特征,再进行加权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WMSD)得到最终的特征图像,采用最近邻分类器对人脸分类识别。该方法不仅利用了人脸图像的局部特征和类别信息,而且避免了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可能遇到的问题。在ORL人脸库上实验,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加权小波变换 模块二维成分分析(M2DPCA) 加权最大散度差鉴别分析(WM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DPCA与CCLD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
17
作者 冯华丽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2期129-132,143,共5页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 CCLDA算法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进行处理,该算法易造成数据维数很大,计算量复杂并容易出现"小样本"等问题。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2DPCA和CCLDA相结合的协同处理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并且在ORL和XM2VTS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识别效果上有比以往的算法更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约束 模块化二维成分分析(M2DPCA) 基于上下文约束线性判别分析(CCLDA)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2DPCA和NSA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飞 陈秀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5期174-176,共3页
将非参数子空间分析方法(NSA)和模块化2DPC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块化2DPCA+NSA方法。NSA方法需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后进行特征提取,导致数据维数很大,没有考虑到图像的局部特征,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采用2D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替... 将非参数子空间分析方法(NSA)和模块化2DPCA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模块化2DPCA+NSA方法。NSA方法需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向量后进行特征提取,导致数据维数很大,没有考虑到图像的局部特征,对图像矩阵进行分块,采用2DPCA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替代原始图像的低维新模式,施行NSA。该法能有效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而由于考虑到类内、类间的差异,可弥补PCA的缺陷。在ORL人脸库和XM2VTS人脸库上对LDA方法、NSA方法以及该方法分别进行了评价和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识别效果上优于LDA方法和N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二维元成分分析法(M2DPCA) 非参数子空间分析方法(NSA) 特征提取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one-axis manipulator for laser-assisted machining 被引量:1
19
作者 KIM Dong-hyeon LEE Choon-m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78-384,共7页
Laser-assisted machin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new alternative machining method of difficult-to-cut materials. A laser module with one-axis manipulator is developed to focus on preheating laser beam effectively. Fi... Laser-assisted machin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new alternative machining method of difficult-to-cut materials. A laser module with one-axis manipulator is developed to focus on preheating laser beam effectively. First of all, the thermal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importance of laser module location. Laser module should be moved within 1 mm. Analysis conditions of three positions in driving range of the one-axis manipulator are selected. And a C coupling is used as a connection device for spindle and laser module. An initial model has one C coupling, and the number of C coupling has been increased from 1 to 2 in an improved model. And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gain for the one-axis manipulator.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c analysis,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nd the maximum stress are decreased by 22% and 11%, respectively, for the improved model when the laser module is located at farthest away from the spindle unit. As a result of the modal analysis, the first natural frequency mode is increased by 13%, 18% and 12% at these positions of the improved model, respectively. The harmonic analysis of the improved model was performed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the modal analysis. The maximum deformation was 0.33 mm in driving unit at 222 Hz. And the maximum compliance of the ISO axis direction was 0.23 mm/N. Finally, the one-axis manipulator has been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using the analysis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laser-assisted machining MANIP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