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机身份标识协议在异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全礼 傅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7-88,91,共3页
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是一种不同无线技术和网络体系相结合的异质网络环境,同质无线网络的技术已不适合异质网络的发展。该文论述异质网络的移动管理和通信安全,利用主机身份标识协议(HIP)与上层协议的结合来实现技术要求,提出用HIP-SIP... 未来的无线通信网络是一种不同无线技术和网络体系相结合的异质网络环境,同质无线网络的技术已不适合异质网络的发展。该文论述异质网络的移动管理和通信安全,利用主机身份标识协议(HIP)与上层协议的结合来实现技术要求,提出用HIP-SIP模型进行移动管理,在TCP-HIP模型上利用IPsec机制来保障通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身份标识协议 移动管理 会话发起协议 移动IP IPSE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P协议的间接通信结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景娜娜 程东年 +1 位作者 胡宇祥 王浩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90,共4页
针对目前网络中最为棘手的移动和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机身份协议的间接通信结构模型HBIA,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相分离,引入新型接入路由器作为实现间接通信的中介。在搭建的测试环境中进行实现,测试结果表明,HBIA能够较好地... 针对目前网络中最为棘手的移动和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机身份协议的间接通信结构模型HBIA,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相分离,引入新型接入路由器作为实现间接通信的中介。在搭建的测试环境中进行实现,测试结果表明,HBIA能够较好地支持主机移动,并保证了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身份协议 间接通信 接入路由器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L改进的Cookie机制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智勇 毛燕琴 沈苏彬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1-26,共6页
在深入研究主机身份协议的实现HIPL(Host Identify Protocol for Linux)的基础上,针对HIPL中Cookie机制存在计算开销和存储开销过大,Puzzle伪随机函数是线性的,以及HIPL难度系数没有考虑到响应端资源占用情况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机制IHC(I... 在深入研究主机身份协议的实现HIPL(Host Identify Protocol for Linux)的基础上,针对HIPL中Cookie机制存在计算开销和存储开销过大,Puzzle伪随机函数是线性的,以及HIPL难度系数没有考虑到响应端资源占用情况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机制IHC(Improved HIPL Cookie)。通过减小开销大的响应端数据和状态信息存储,利用资源平衡机制,在服务质量非最优状态下,对Cookie机制进行调整,并在Linux平台下实现和测试了IHC机制。实验表明,IHC机制可有效保护响应端的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性能,可避免出现系统服务终止或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身份协议 COOKIE机制 HIPL IHC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IA模型中映射同步更新机制研究
4
作者 景娜娜 程东年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99,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HIP协议的间接通信结构模型HBIA,该模型引入了"映射同步更新"机制,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相分离,用接入标识HIT表示终端主机的身份,而广义交换路由标识IP仅用于终端主机在核心网中路由和寻址。主机移动时,... 提出一种基于HIP协议的间接通信结构模型HBIA,该模型引入了"映射同步更新"机制,将用户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相分离,用接入标识HIT表示终端主机的身份,而广义交换路由标识IP仅用于终端主机在核心网中路由和寻址。主机移动时,由于仅仅改变了其广义交换路由标识,而接入标识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只要及时完成其主、从、子映射的同步更新,原有通信就不会中断,从而有效解决了终端的移动问题。在搭建的环境中进行了实验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更新机制能够很好地实现主机的移动并保障了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身份协议 移动 映射 同步更新 IPSEC协议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