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BPNN的桥梁爆炸荷载时程预测
1
作者 杜晓庆 何益平 +2 位作者 邱涛 程帅 张德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桥梁爆炸冲击波反射超压时程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利用PCA降维处理时程数据,基于多任务学习的BPNN算法,提出了考虑超压峰值和冲量峰值影响的损失函数,使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入射超压下的桥梁冲击波荷载时程。通过分析多任务学习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等3种BPNN模型,发现多任务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难以有效适应当前预测任务需求。采用多任务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的桥梁表面各测点位置的反射超压时程、超压峰值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2和0.987,作用在箱梁上的合力时程和扭矩时程预测值也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同时,该模型对内插值预测的表现优于外推值预测,但其在预测外推值方面同样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预测 反射超压时程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成分分析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EDXRF分析测定地质样品中铁、钛元素含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立鹏 葛良全 +4 位作者 谷懿 刘敏 张庆贤 李飞 罗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92-1396,共5页
为实现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的准确预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X荧光光谱法,对新疆西天山地质样品中Fe,Ti,V,Pb和Zn等元素进行测量,将得到的X荧光计数作为输入变量,应用该模型对未知地质样品中Fe和Ti元... 为实现地质样品中元素含量的准确预测,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改进型BP神经网络模型。采用X荧光光谱法,对新疆西天山地质样品中Fe,Ti,V,Pb和Zn等元素进行测量,将得到的X荧光计数作为输入变量,应用该模型对未知地质样品中Fe和Ti元素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改进型BP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与化学分析值的相对误差小于3%,为地质样品元素含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荧光(EDXRF) 成分分析(PCA) 成分-误差反向传播网络(pca-bp) 地质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对无机氢化物pK_a的QSPR研究
3
作者 余训爽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采用Chemoffice10.0中的MOPAC/AM1半经验算法,计算13个无机氢化物的6种量子化学参数:偶极距(μ)、分子电子能(EE)、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 homo)、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 lumo)、分子总能量(TE)和非氢原子的净电荷(q),利用SPSS19.0软件... 采用Chemoffice10.0中的MOPAC/AM1半经验算法,计算13个无机氢化物的6种量子化学参数:偶极距(μ)、分子电子能(EE)、分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 homo)、分子最低未占据轨道能(E lumo)、分子总能量(TE)和非氢原子的净电荷(q),利用SPSS19.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和BP神经网络模块对样本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将得到的样本数据集输入人工神经网络,构建无机氢化物pK a的主成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PCABPNN)QSPR模型.结果表明:利用SPSS19.0软件快速实现PCA-BPNN模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而且模型的相关系数高,所得结果均优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氢化物 量子化学参数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成分分析(QSPR) 成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pca-bp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造板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分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康 张毛毛 +1 位作者 杨忠 吕斌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测定人造板专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对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色泽参数的特征信息结合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探讨利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进行装饰纸表面... 通过测定人造板专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对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色泽参数的特征信息结合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探讨利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进行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分类。以色泽参数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装饰纸类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变量,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隐含层的最佳节点数为9。结果表明:通过对色泽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增加了光泽度参数后,各类装饰纸之间的独特性增强,更利于对装饰纸进行分类。利用色度学参数(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时,判别的总正确率为80.9%,引入光泽度参数之后判别的总正确率提高至92.9%,说明利用色度学与光泽度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装饰纸表面视觉特征的量化分析以及快速识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装饰纸 表面色泽特征分类 色度学参数 光泽度 成分分析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瞬态温度测量方法
5
作者 廖文龙 李哲 +2 位作者 杨玥坪 唐博 魏文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温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器件温度是认识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演变以及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重要方式。面向功率器件开关过程中焊接界面快速温变测量的需求,传统方法存在时间分辨能力不足、难以测量瞬... 温度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测量器件温度是认识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力学性能演变以及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和寿命的重要方式。面向功率器件开关过程中焊接界面快速温变测量的需求,传统方法存在时间分辨能力不足、难以测量瞬态温度的问题。文中基于激光诱导元素特征谱线强度与温度的密切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微秒量级时间分辨能力的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并建立了样品表面温度与光谱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表面温度提升导致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强度和信噪比增强,且增强效果受到光谱采集延时和门宽影响。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对表面温度与光谱特性关系定量拟合并校准,拟合模型线性相关性拟合度指标均大于0.99。BP-ANN拟合模型的拟合偏差更小,其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2.582,正确率为98.3%。该方法为物体瞬态温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对功率器件焊接界面健康状态的评估给予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温度测量 成分分析 时间分辨 偏最小二乘(PLS)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