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成分分析法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9
1
作者 纪荣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95-98,共4页
由于原有的主成分分析法受到评价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因而主成分也会因评价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改变而不同,并且使得部分信息丢失。用均值化方法借助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仅有效消除了量纲与数量级的影响,... 由于原有的主成分分析法受到评价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因而主成分也会因评价指标量纲和数量级的改变而不同,并且使得部分信息丢失。用均值化方法借助DPS数据处理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仅有效消除了量纲与数量级的影响,而且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包含了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综合评价法 协方差矩阵 均值化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质苗期低氮耐性筛选和鉴定
2
作者 何国欣 李素娟 +4 位作者 王剑 陶晓园 叶子弘 陈光 徐盛春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5-976,共12页
苗期大豆耐低氮精准鉴定可有效提高种质规模化筛选,加速耐低氮品种培育。本研究以557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7.5、0.75 mmol·L^(-1))下开展苗期鉴定,测定生物量、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利用方差... 苗期大豆耐低氮精准鉴定可有效提高种质规模化筛选,加速耐低氮品种培育。本研究以557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7.5、0.75 mmol·L^(-1))下开展苗期鉴定,测定生物量、根长、相对叶绿素含量等14个生理指标,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等对种质资源的耐低氮特性进行评价。在低氮胁迫下,除第2片复叶的实际光合效率和第1片复叶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12个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将显著变化的12个性状耐氮系数转化为5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0.87%,基于主成分综合评价值(D)将557份大豆种质聚类分析分为5类,分别是耐低氮型、较耐低氮型、中耐低氮型、低氮较敏感型和低氮敏感型。筛选出耐低氮型,包含石豆2号、YJ002313和AMURSKAYA 402共3份;低氮敏感型,包含克c14-705、中野1号、97鉴23、皮黑豆和永城大籽绿豆等10份。依据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地下部长度、地下部干重、根冠比(RL/SL)、第2片复叶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第1片复叶相对叶绿素含量作为关键重要特征对大豆耐低氮特性进行评价。本研究挖掘到大豆耐低氮优异种质,可为大豆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低氮 种质资源筛选 生理特性 主成分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