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数据的云南省水源涵养能力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张忠伟 郭晋廷 +1 位作者 张军 尉飞鸿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7,共13页
定量评估云南省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力,为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基于1990—2020年7期土地利用、气象、土壤与地形等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对云南省各州市的水源涵养格局进行研究,并结合地理探测器与主... 定量评估云南省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力,为云南省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基于1990—2020年7期土地利用、气象、土壤与地形等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对云南省各州市的水源涵养格局进行研究,并结合地理探测器与主成分系统聚类法对18个环境因子进行影响因素探究。结果表明,1990—2020年云南省生态系统以森林、灌丛和草地生态系统为主,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是云南省水源涵养功能的主体;1990—2020年云南省水源涵养总量与平均水源涵养能力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云南省各州市的水源涵养格局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水源涵养量:普洱市>红河州>文山州>大理州>楚雄州>曲靖市>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昭通市>昆明市>丽江市>迪庆州>玉溪市>怒江州>德宏州;水源涵养能力: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德宏州>临沧市>保山市>文山州>红河州>玉溪市>大理州>楚雄市>昆明市>怒江州>曲靖市>昭通市>丽江市>迪庆州;1990—2020年云南省水源涵养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水源涵养重心呈东北—东南—西南—西南—东北—东南向的倾斜“弓”字型迁移,水源涵养重点区经历了收缩、再收缩、大扩张、扩张、大收缩、微扩张的变化;云南省水源涵养异质性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气象因子是导致异质性形成的关键因子,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改造是异质性形成的最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InVEST模型 水源涵养 地理探测器 主成分系统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