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嵌套主成分回归模型的长江源区径流重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晓萱 王文卓 +2 位作者 袁喆 霍军军 周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10,共9页
基于嵌套主成分回归模型,重建了长江源区公元1433—2002年的天然年径流序列,探讨了其历史变化特征与干湿事件演变及周期性波动。利用树轮数据及径流观测数据,结合模型评估指标(CRSQ、VRSQ、RE、CE),证明了该模型的重建精确性。研究结果... 基于嵌套主成分回归模型,重建了长江源区公元1433—2002年的天然年径流序列,探讨了其历史变化特征与干湿事件演变及周期性波动。利用树轮数据及径流观测数据,结合模型评估指标(CRSQ、VRSQ、RE、CE),证明了该模型的重建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570 a中,长江源区年径流量整体呈显著波动,识别出6个湿润期与9个干旱期,其中1451—1510年和1596—1645年是最长的湿润期,1848—1903年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期。重建时期的干旱与长江流域青藏高原等地区的干旱时期较为吻合,表明长江源区重建径流变化能够反映大尺度的气候波动。此外,长江源区重建径流序列存在4~8、16~32、50~100、100~200 a的显著周期性波动,可能受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东亚夏季风(EASM)变化、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及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共同驱动,也反映了全球气候长期变化及青藏高原冰川与积雪消融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重建 树木年轮 嵌套主成分回归模型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蔬菜总产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的构建及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晓银 刘大集 祁春节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2期132-135,138,共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影响我国蔬菜总产的13个因素简化成几个综合的因素,并建立了蔬菜总产的主成分回归模型,为我国蔬菜总产的预测建立了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数学模型。表5,参5。
关键词 成分分析 主成分回归模型 预测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农民收入的主成分回归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沈菊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285-10287,共3页
选取1990~2005年影响宁夏农民收入因素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关于农民收入的主成分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利用2005年的数据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最... 选取1990~2005年影响宁夏农民收入因素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关于农民收入的主成分回归模型。该模型通过了各项检验,利用2005年的数据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说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最后,提出增加宁夏农民收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回归模型 农民纯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回归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需水量预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章恒全 何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日趋严峻。作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驱动要素,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三个驱动力以及驱动力...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日趋严峻。作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驱动要素,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三个驱动力以及驱动力影响度,利用三个驱动力中的6个重要驱动因子,建立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出江苏省2012-2013年的年需水量。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最后结合江苏省发展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回归模型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需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逐步回归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佑荣 倪恒 李志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66-70,共5页
多元回归分析是概率统计理论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应用。然而,一般多元回归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引入主成分-逐步回归模型,既尽可能全面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又能解决因素之间多重相关性可能带来的误差。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结合... 多元回归分析是概率统计理论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应用。然而,一般多元回归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引入主成分-逐步回归模型,既尽可能全面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又能解决因素之间多重相关性可能带来的误差。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巴东县赵树岭滑坡研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评价 因素相关性 成分-逐步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主成分分析的北京市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旭 马惠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70-74,共5页
在充分理解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使用MATLAB实现计算过程,选取五大类17个社会经济指标,提取出前两个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人口增长、城市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发现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 在充分理解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使用MATLAB实现计算过程,选取五大类17个社会经济指标,提取出前两个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人口增长、城市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发现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耕地面积增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控制人口与促进第三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是减缓北京市耕地面积过快减少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主成分回归模型 成分分析法 MATLAB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迭代的有监督的稀疏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蕾 李因果 夏利宇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共6页
主成分分析是经典的无监督的数据处理工具,近年来关于稀疏主成分和有监督的主成分研究受到较多关注。基于正交迭代和距离相关系数,提出一种有监督的稀疏主成分分析方法 SSPCA,该方法考虑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在迭代求解的过... 主成分分析是经典的无监督的数据处理工具,近年来关于稀疏主成分和有监督的主成分研究受到较多关注。基于正交迭代和距离相关系数,提出一种有监督的稀疏主成分分析方法 SSPCA,该方法考虑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在迭代求解的过程中将一些与因变量Y相关性很弱的自变量对应的系数变为0,使所求的特征向量只保留预测能力较强的自变量信息;在数值模拟与实例分析中,相比其他四种方法,SSPCA方法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成分分析 有监督成分分析 成分回归模型 拟合误差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CS-MLR模型的九洲江广东段不同水期水质变化特征及污染来源解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文博 余香英 +3 位作者 薛弘涛 刘晋涛 蒋婧媛 熊津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1-410,共10页
为探究九洲江广东段水质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来源,选取了2021—2022年九洲江营仔国考断面自动站逐日水质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对九洲江不同水期水质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洲江营仔... 为探究九洲江广东段水质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来源,选取了2021—2022年九洲江营仔国考断面自动站逐日水质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对九洲江不同水期水质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九洲江营仔断面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和浊度相较枯水期显著升高,溶解氧、pH相较枯水期显著下降;不同水期水质指标相关性存在一定差异,与枯水期相比,丰水期pH、溶解氧和浊度与其他水质指标的相关性有所增加,而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指标间的相关性有所减小;枯水期畜禽养殖源+城镇生活源对总磷、氨氮和总氮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58.47%、48.71%和44.14%,未识别污染源对高锰酸盐指数、水温、pH和电导率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63.08%、59.48%、54.90%和52.65%;丰水期农业面源+城镇面源对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51.96%、41.38%和34.78%,气象因子对溶解氧、pH和氨氮的绝对贡献率分别为55.66%、40.75%和31.87%。综合来看,九洲江广东段水质指标枯水期主要受畜禽养殖源+城镇生活源和未识别污染源的影响,丰水期主要受农业面源+城镇面源和气象因子影响,故九洲江广东段水质管控不仅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镇污水管网完善,还应注重保障生态流量、削减汛期面源污染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污染源解析 不同水期 九洲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边”参数的冬小麦冠层SPAD值监测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林少喆 彭致功 +5 位作者 王春堂 张宝忠 魏征 张倩 韩娜娜 刘露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开展冬小麦冠层SPAD值监测,建立“三边”参数与SPAD值之间的高光谱估算模型,以期为高光谱诊断冬小麦冠层SPAD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冬小麦冠层反射率与冠层SPAD值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构建基于“三边”参数的冬小麦冠层SPAD值的一元... 开展冬小麦冠层SPAD值监测,建立“三边”参数与SPAD值之间的高光谱估算模型,以期为高光谱诊断冬小麦冠层SPAD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冬小麦冠层反射率与冠层SPAD值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构建基于“三边”参数的冬小麦冠层SPAD值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分别以红谷位置、(SDr-SDb)/(SDr+SDb)、红谷幅值、(SDr-SDy)/(SDr+SDy)的相关系数最高,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主成分方法构建的光谱模型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相较于同期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提高49.6%,54.3%,14.3%和8.6%,均方根误差RMSE与相对误差RE均分别减少9.0%,12.4%,13.5%和13.6%,因此采用综合光谱信息构建主成分回归模型,在各生育时段及全生育时段对冬小麦冠层SPAD值均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可为冬小麦SPAD值的监测与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冠层反射率 SPAD值 “三边”参数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主成分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2014年1-2月PM_(2.5)与主要空气污染物相关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邓兰 张国财 郑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156,共5页
为了解哈尔滨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对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及哈尔滨市南岗区2014年1-2月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对空气污染物中SO2、NO2、CO、O3、PM10、PM2.5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2、NO2、CO、O3、PM10与PM2.5均呈显著... 为了解哈尔滨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对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及哈尔滨市南岗区2014年1-2月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对空气污染物中SO2、NO2、CO、O3、PM10、PM2.5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2、NO2、CO、O3、PM10与PM2.5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了PM2.5与SO2、NO2、CO、PM10之间的主成分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通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CO对PM2.5的直接影响最大,SO2、NO2、PM10对PM2.5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小,但它们通过CO对PM2.5的间接作用较大。因此,在哈尔滨市1-2月主要空气污染物中,CO对PM2.5浓度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PM2.5 CO 主成分回归模型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银萍 陈永成 +1 位作者 曹卫彬 毕新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了提高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的精度,获得更加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及灰色模型仅含有指数增长趋势的问题,基于2007-2014年农机动力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主成分回归和灰色回归两种预测模型。对两种模型的预... 为了提高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的精度,获得更加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回归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及灰色模型仅含有指数增长趋势的问题,基于2007-2014年农机动力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主成分回归和灰色回归两种预测模型。对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模型和灰色回归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57%、0.46%,灰色回归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的变化趋势。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得到了新疆兵团农机总动力未来5年的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总动力 预测模型 主成分回归模型 灰色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型在GF-2影像的生物量估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梦伶 林辉 +2 位作者 孙华 严恩萍 周普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为了研究高分二号(GF-2)影像生物量估测的模型效果,以攸县黄丰桥林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获取了共47个样地的生物量数据。对GF-2影像进行预处理,结合相关研究,提取8个单波段信息、24... 为了研究高分二号(GF-2)影像生物量估测的模型效果,以攸县黄丰桥林场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结合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获取了共47个样地的生物量数据。对GF-2影像进行预处理,结合相关研究,提取8个单波段信息、24个多波段组合信息、4个植被指数以及海拔、坡度、坡向等39个因子作为建模的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和BP神经网络3种方法建立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44,模型的估测精度为65.83%;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R^2为0.50,模型的估测精度为67.66%;BP神经网络模型的R^2为0.79,模型的估测精度为78.62%。比较可知,BP神经网络模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 主成分回归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CS-MLR结合PMF模型的塔里木河上游沉积物重金属源解析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胜楠 孟福军 +1 位作者 尤永军 王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64-4277,共14页
为探究塔里木河上游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选取上游阿拉尔—沙雅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Cu、Fe、Zn、Pb、As、Cr、Cd、Mn和Ni等9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其污染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绝对主成分... 为探究塔里木河上游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选取上游阿拉尔—沙雅段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Cu、Fe、Zn、Pb、As、Cr、Cd、Mn和Ni等9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其污染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等解析污染来源及其贡献,运用富集系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沉积物污染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对重金属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除As外,Cu、Fe、Zn、Pb、Cr、Cd、Mn和Ni的平均含量均超过背景值;空间上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采样点基本都出现在河流汇合处及人类活动的密集区.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PCA/APCS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上游沉积物的重金属来源主要有3类,第Ⅰ类中Cu、Fe、Zn、Pb、Mn和Ni可能代表禽类粪便和自然来源;第Ⅱ类中As、Cd和Ni可能代表农业活动源;第Ⅲ类中Pb和Cr可能代表交通活动源.APCS-MLR和PMF模型表明,源贡献率最高的是农业活动源,贡献率分别为63.20%和52.36%;养殖和自然来源、交通活动源是解析出的其他2个源,APCS-MLR和PMF解析得到的贡献率分别为10.80%、26.00%和36.09%、11.55%.风险评估方法均表明Cd和Ni处于轻度污染,偶尔会产生生物毒性效应;Zn无污染,生物毒性效应很少发生;塔里木河上游沉积物整体为自然-低风险水平,但样点TH1、TH4和TH7可能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物 重金属 源解析 风险评估 绝对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正定矩阵因子分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体模型和控制单元分区的流域污染源解析——以永定河张家口段为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含嫣 赵锐 +4 位作者 孙源媛 郑明霞 苏婧 傅雪梅 丁鸿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758-768,共11页
为识别永定河张家口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并确定流域重点管控行业和优控单元,将受体模型与控制单元分区相结合,建立流域污染源解析方法。结合研究区水系分布、行政区划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控制单元划分,利用聚类分析进行水质和... 为识别永定河张家口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并确定流域重点管控行业和优控单元,将受体模型与控制单元分区相结合,建立流域污染源解析方法。结合研究区水系分布、行政区划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控制单元划分,利用聚类分析进行水质和污染源空间特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进行分区污染源识别与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永定河张家口段按水质污染程度可分为污染较重的A区(洋河、清水河中下游)和污染较轻的B区(洋河、清水河上游及桑干河);A区受工业点源与面源混合影响,其中工业点源、农业种植贡献率分别为43%、44%;B区主要受面源影响,其中农村生活及旅游、农业种植、畜禽养殖贡献率分别为30%、18%、17%;由污染源空间特征,提出A区的重点管控行业为冶金和食品制造业,B区则为采矿业和食品制造业,确定覆盖阳原县的2、3号,覆盖涿鹿县北部和蔚县北部的5号,覆盖万全区的14号控制单元为面源污染优先防控单元。源解析与控制单元分区相结合的方法可较好地反映水质空间分异特征,提高源解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 控制单元 源解析 水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体模型与地统计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吕柏楠 王超 +1 位作者 师华定 李明秋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62-2969,共8页
为探明云南金子河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主要来源,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通过土壤采样与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了金子河流域典型耕地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指示克里格方法阐明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使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 为探明云南金子河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主要来源,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通过土壤采样与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了金子河流域典型耕地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指示克里格方法阐明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使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并量化其贡献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区中90.79%的土壤点位为重度污染,土壤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指示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元素Cd、As、Pb污染的高概率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与西南部,Cd、Pb污染的高概率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而Cd、As、Pb污染的低概率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东南部.PCA-MLR模型解析重金属污染来源包括:研究区整体自然源贡献率为12.79%,工业源贡献率为87.21%;东岸自然源、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92.46%、7.54%,西岸自然源、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8.98%、91.02%.研究显示,金子河流域西岸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明显高于东岸区域,分区域进行源解析可以有效揭示局部污染特性,更为准确地识别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源解析 指示克里格插值 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 金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解析与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虹 魏兴萍 彭名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96-2906,共11页
为了有效防控山地城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污染,明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82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的15项水质指标,运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解析不同水质指标的污染源因子,量化因子对地下水质的贡献率... 为了有效防控山地城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污染,明晰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82个浅层地下水监测点的15项水质指标,运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APCS-MLR),解析不同水质指标的污染源因子,量化因子对地下水质的贡献率;基于地下水脆弱性理论,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岩溶区、非岩溶区地下水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重庆市浅层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总大肠杆菌群、Fe、Mn等元素超标率在50%以上;②重庆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源因子主要包括淋溶富集-城镇生活污染因子(贡献率42%)、地质环境背景因子(17.83%)、工业污染因子(13.74%)、农业污染因子(6.78%),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0.34%;③重庆市浅层地下水污染强度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部都市区及周边>中部>东南部>东北部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土壤质地等3个因子对全域地下水污染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④土地利用类型与降雨强度、土地利用类型与水力传导系数、土壤与坡度等双因子交互非线性增强了对重庆市浅层地下水污染的解释力.研究显示:污染源强与路径因子相结合能更好地解释地下水污染差异化;地理探测器为识别地下水污染影响因子提供了有效的探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绝对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源解析 地下水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高原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特征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伟 谢鹏程 +4 位作者 丁兆威 杨博 张娜 熊健 吕学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170,共11页
绿地重金属污染因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备受关注。文章为了解典型高原城市(拉萨)绿地土壤环境状况,对绿地105个表层土壤重金属(Cu、Cr、Ni、Zn、Pb、Cd、As及Hg)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应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 绿地重金属污染因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而备受关注。文章为了解典型高原城市(拉萨)绿地土壤环境状况,对绿地105个表层土壤重金属(Cu、Cr、Ni、Zn、Pb、Cd、As及Hg)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应用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绿地中Cu、Cr、Ni、Zn、Pb、Cd、As及Hg含量分别为31.00、43.00、18.00、70.00、33.70、0.15、18.00和0.079 mg/kg,是城市背景值的1.41、1.02、0.86、1.08、1.09、1.25、0.90和0.87倍,但远低于《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限值。元素Cu、Zn、Pb和Cd在道路绿地含量最高,元素Cr、Ni与As在各个类型绿地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元素Hg在公园绿地含量最高且变异系数大。研究区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值为1.96,为轻度污染;8种重金属地积累指数均值均小于0,未受到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40.13,生态风险低,绿地环境质量良好。交通源对Cu、Zn、Pb和Cd元素的贡献率分别为36.78%、73.55%、82.24%、95.21%;自然源对Cu、Cr、Ni、As的贡献率达到了59.64%、90.47%、97.00%、78.71%;大气沉降和农牧业混合源对Hg的贡献率最大,为74.24%。需关注绿地的主要风险因子Hg与Cd,防止其在土壤中进一步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绿地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绝对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十四五”期间农机总动力预测研究
18
作者 丁力 吴辉 +3 位作者 徐宇飞 王媛 何勋 王万章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07-614,684,共9页
【目的】提高河南省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的精度,获得更加可靠的预测结果,为河南省“十四五”农业机械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划提供支撑。【方法】基于河南省2017—2020年农机总动力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农机总... 【目的】提高河南省农机总动力预测模型的精度,获得更加可靠的预测结果,为河南省“十四五”农业机械现代化及其发展规划提供支撑。【方法】基于河南省2017—2020年农机总动力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农机总动力进行预测。针对线性回归模型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灰色模型只能表示单一序列的指数增长趋势的问题,建立了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回归预测模型,对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和灰色回归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033%和0.0030%,灰色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通过构建的灰色回归模型对未来时期河南省农机总动力进行预测,预测值分别为10538.81×10^(4)、10591.08×10^(4)、10627.67×10^(4)、10653.28×10^(4)、10670.21×10^(4) kW。灰色回归预测模型对2021年河南省农机总动力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为1.04%,误差值较小。【结论】通过模型预测数据可以看出,“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农机总动力增长趋于平缓,部分落后农机具将逐步被农机市场淘汰,大马力、效率高、功能更全面的机具将填补这部分市场缺口,河南省农机发展将进入全面的高质量、高效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总动力 预测模型 主成分回归模型 灰色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雨季降水与汛期径流量重建及其千年尺度下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文卓 张建云 +3 位作者 陈峰 贾本有 吴淑君 王国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8-880,共13页
黄河源区年内降水集中,洪水风险大,重建源区雨季降水和汛期径流量对于提高径流预报预测精度及防洪防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黄河源区及周边筛选的16个树轮年表,采用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估算参数后验分布替代... 黄河源区年内降水集中,洪水风险大,重建源区雨季降水和汛期径流量对于提高径流预报预测精度及防洪防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黄河源区及周边筛选的16个树轮年表,采用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估算参数后验分布替代固定值以考虑不确定性,重建了黄河源区过去1160 a的雨季降水;提出了基于年径流的分类占比回归模型,以考虑汛期径流量与年径流量的一致性,将黄河源区汛期径流量展延至公元159年。结果表明:①嵌套主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的误差缩减值(E_(R))和有效系数(E_(C))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0,分类占比回归模型的E_(R)和E_(C)值最高分别达0.90和0.88,重建结果可靠性较高;②即使在千年尺度下,1979—1985年亦是较为不寻常的汛期高径流量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降水重建 汛期径流重建 树木年轮 嵌套成分层次贝叶斯回归模型 分类占比回归模型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某遗留造船厂场地土壤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及源解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敏毅 朱航海 +3 位作者 佘伟铎 尹光彩 黄祖照 杨巧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4-804,共11页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源解析是场地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以珠三角某造船厂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造船厂场地169个50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及8种重金属Cu、Pb、Zn、Cd、Ni、Cr、Hg和As的含量;用反距离权...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源解析是场地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以珠三角某造船厂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造船厂场地169个50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及8种重金属Cu、Pb、Zn、Cd、Ni、Cr、Hg和As的含量;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探究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量化不同人群暴露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并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1)土壤重金属Pb、Hg和As在部分点位的含量超过一类建设用地风险筛选值,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且Pb和As是主要贡献因子;(2)土壤Cu、Zn和As的高值出现在造船坞和涂装车间,土壤Ni和Cr高值出现在管加新车间;(3)PCA-MLR模型源解析表明造船厂场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有3种:Cu、Zn、As和少部分的Cd来源于船体加工过程,Ni、Cr和少部分Cd来源于自然源和管加新车间钢材的加工、堆放,Pb和Hg来源于造船厂内部的交通运输过程,上述3种来源贡献率分别为60.8%、14.8%、24.4%。为降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建议加强造船坞和涂装车间以及管加新车间等重点区域土壤Cu、Zn、As、Cr等污染物的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造船厂场地 土壤重金属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