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药品库存分类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蕾 邱磊 +1 位作者 俞佳慧 冀召帅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2-686,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药品分类主观性较强、分类标准模糊、影响因素繁杂的问题,探讨一种科学的药品分类方法,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的有效性。方法在北京某三级医院2021—2022年历史数据中随机抽取7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 目的针对目前药品分类主观性较强、分类标准模糊、影响因素繁杂的问题,探讨一种科学的药品分类方法,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的有效性。方法在北京某三级医院2021—2022年历史数据中随机抽取7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和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结果确定轮廓系数为0.3470的分类数4为最佳分类数,将700种药品分为4类,其中有363种归为第一类,186种归为第二类,94种归为第三类,57种归为第四类。将该文研究的药品分类方法模拟运用到某三级医院2023年第二季度的药品库存管理中,模拟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够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有效性。结论基于PCA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的药品分类方法能够为药品库存分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分类 成分分析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 药品库存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锚泊安全性评价
2
作者 张宇航 史国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7,103,共9页
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国内外多个组织的锚泊事故报告以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和船舶交通管理系... 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国内外多个组织的锚泊事故报告以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提供的信息,建立锚泊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锚泊船的小规模数据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出综合影响因子,再通过基于样本增量学习的随机森林(incremental sample-based random forest,ISRF)算法得出锚泊安全指数,并开发锚泊安全评估软件,使评价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实例验证表明,PCA与ISRF算法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准确评价锚泊安全性,还能快速得出评价结果,满足船舶在抛锚前对锚泊安全性进行快速、准确评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泊安全评价 随机森林 增量学习 成分分析法(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尼罗罗非鱼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
3
作者 刘洪 刘志刚 +9 位作者 唐程林 朱伟娟 梁德进 黄维 曹明 王章 曹建萌 衣萌萌 王淼 可小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30-4843,共14页
【目的】探讨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抗病力的差异,并建立一般抗病力评估模型,为筛选罗非鱼对一般病原和不良环境具有整体耐受能力的抗性新表型奠定基础。【方法】以抗链球菌病选育过程中同期产苗的5个混合家系尼罗罗非鱼(A~E群体)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抗病力的差异,并建立一般抗病力评估模型,为筛选罗非鱼对一般病原和不良环境具有整体耐受能力的抗性新表型奠定基础。【方法】以抗链球菌病选育过程中同期产苗的5个混合家系尼罗罗非鱼(A~E群体)为研究对象,检测比较了各群体共150尾鱼体的血清免疫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补体3(C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M(IgM)及鳃部免疫球蛋白T(IgT)的变化,同时综合各免疫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群体的一般抗病力进行建模评估。【结果】各免疫指标在不同罗非鱼群体中的变异系数为10.18%~78.17%。其中ACP与AKP、C3、IFN-γ、IgT之间,AKP与C3、IFN-γ、IgT之间,C3与TNF-α、IFN-γ、IgT之间,TNF-α与IFN-γ、IgT之间,IFN-γ与IgT之间,IgM与SOD之间均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根据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选择前5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422%。在此基础上,构建罗非鱼一般抗病力的评估模型:f_(i)=0.006Zx_(1)+0.056Zx_(2)+0.054Zx_(3)+0.221Zx_(4)+0.282Zx_(5)+0.232Zx_(6)+0.259Zx_(7)+0.082Zx_(8)。模型评估结果显示,5个尼罗罗非鱼群体的一般抗病力大小排序为:E(0.694)>D(0.537)>C(-0.052)>A(-0.475)>B(-0.704)。聚类分析表明,D、E群体聚为一支,A、B、C群体聚为一支。无乳链球菌攻毒及脾脏病理切片验证发现,各群体的抗病力强弱与其模型评估的结果基本一致,即模型评估得分越高,抗病力越强。【结论】尼罗罗非鱼一般抗病力具有群体差异性,且根据其一般抗病力的差异构建抗病力评估模型具有可行性,本试验结果可为罗非鱼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抗病遗传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一般抗病力 群体差异 成分分析(pca)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VU分解法的两步随机相移算法
4
作者 张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为了平衡相位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大量的两步随机相移算法发展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VU分解法的快速、高精度两步随机相移算法。首先,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对经过滤波的两幅相移干涉图进行计算求出迭代初始相位;然后,利用没有... 为了平衡相位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大量的两步随机相移算法发展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VU分解法的快速、高精度两步随机相移算法。首先,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对经过滤波的两幅相移干涉图进行计算求出迭代初始相位;然后,利用没有滤波的两幅相移干涉图进行VU分解、迭代求出最终相位。通过模拟和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与四种性能良好的两步随机相移算法相比,对于不同的条纹类型、噪声、相移值及条纹数量,提出的算法综合性能最好,其精度最高,有效相移范围和有效条纹数量范围最大,当干涉图像素数为401 pixel×401 pixel时,提出的算法仅比格兰-施密特正交化法和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多花费0.035 s。在理想情况下,提出的算法可以得到完全正确的结果。如果需要得到较高精度,最好能够提前抑制噪声,同时设置相移值远离0和π,条纹数量大于2。主成分分析和VU分解法无需滤波,花费近似非迭代算法的时间获得迭代算法的精度,其打破了迭代算法花费时间较多的限制,适合高精度光学在线检测,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干涉 相移算法 迭代算法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深度森林算法的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小晨 郭宁 +1 位作者 沈拓 董德存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针对目前转辙机故障诊断准确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深度森林(gcForest)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S700K转辙机11种故障模式下的电流、功率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电流特征值特征简约,然后使用嵌入简约... 针对目前转辙机故障诊断准确性不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深度森林(gcForest)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于S700K转辙机11种故障模式下的电流、功率曲线,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电流特征值特征简约,然后使用嵌入简约特征值的改进深度森林模型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增强模型内在特征代表性。结果表明,改进深度森林模型故障诊断准确率为97.6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S700K转辙机 成分分析(pca) 深度森林(gcFore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红枣产量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晋泽 赵素娟 +3 位作者 李宁 李俊成 刘森 马继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5-1432,共8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红枣产量预测模型精度低、模型优化时间过长等问题,以山西省1993—2020年的红枣产量及17个维度的因素作为基础数据,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rincipal compone... 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红枣产量预测模型精度低、模型优化时间过长等问题,以山西省1993—2020年的红枣产量及17个维度的因素作为基础数据,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PCA-FOA-SVR)的红枣产量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以5维的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产量作为输出变量;其次以支持向量机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为基础模型,利用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对SVR参数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进行寻优,构建PCA-FOA-SVR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发现PCA-FOA-SVR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决定系数R 2分别为3.11、3.01、0.96,SVR的各指标分别为5.33、4.07、0.9,分别提高了41.7%、26%、6.7%,最后通过GM(1,1)对各维度的数据进行预测,利用PCA-FOA-SVR模型对未来10年山西省红枣产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2025年红枣产量会达到一个峰值,对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产量预测 支持向量机回归(SVR) 果蝇算法(FOA) 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DBSCAN分类差分进化算法改进 被引量:3
7
作者 薛财文 刘通 +2 位作者 邓立宝 谷伟 张宝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1-179,共9页
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类基于种群搜索最优解的全局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算法简单易懂、参数数量少和稳定性高等特点。但DE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值的设置、个体突变的方向和距离。考虑到不同的种群密度对参数的需求不同... 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类基于种群搜索最优解的全局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算法简单易懂、参数数量少和稳定性高等特点。但DE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值的设置、个体突变的方向和距离。考虑到不同的种群密度对参数的需求不同,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30或50维的数据降到2维;再采用DBSCAN算法,依据邻域半径和最小邻域数将2维数据分类为簇,通过簇的数量判断种群整体密度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度,并在不同取值范围内生成合适的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以此来满足不同种群的进化需求。通过基准函数测试集和多个检验方法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寻优能力和鲁棒性均优于另外5种先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 差分进化算法 成分分析 数据降维 变异因子 交叉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方法研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劈裂破坏的损伤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涛 任会兰 +2 位作者 宁建国 宋水舟 檀日晶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对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抑制了混凝土中裂纹扩展,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峰后韧性;声发射计数和能量参数变化特征反映了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宏观变形、破坏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最后,识别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中砂浆基体开裂和钢纤维拉拔的两种损伤机制。与砂浆基体开裂相比,钢纤维拉拔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计数高、幅值高、能量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 声发射技术 成分分析(pca)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相交主成分分析(PCA)和遗传算法(GA)用于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振强 HONG Hui—Xiao +3 位作者 TONG Wei-Da PERKINS Roger 邵学广 蔡文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40-1644,共5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不相交主成分分析(Disjoint PCA)和遗传算法(GA)的特征变量选择方法,并用于从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es)数据中识别差异表达的基因.在该方法中,用不相交主成分分析评估基因组在区分两类不同样品时的区分能力;... 建立了一种基于不相交主成分分析(Disjoint PCA)和遗传算法(GA)的特征变量选择方法,并用于从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rofiles)数据中识别差异表达的基因.在该方法中,用不相交主成分分析评估基因组在区分两类不同样品时的区分能力;用GA寻找区分能力最强的基因组;所识别基因的偶然相关性用统计方法评估.由于该方法考虑了基因间的协同作用更接近于基因的生物过程,从而使所识别的基因具有更好的差异表达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细胞癌(HCC)样品的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识别的基因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优于常用的基因芯片显著性分析(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SA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成分分析(pca) 遗传算法(GA) 基因芯片显著性分析(SAM) 偶然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OT算法的VMD-HPCA-GRU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星月 杨靖 +2 位作者 朱兆强 杨斌 覃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6-1725,共10页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 为了提高超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OT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分层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HPCA)与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RU)的组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能量差值法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子模态数,从而将具有强非线性的原始功率序列分解为一组相对平稳的子模态。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高维气象特征与功率序列的关联度值并进行排序分层,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各分层特征变量的第一主成分,实现对高维气象特征的降维。最后,引入COOT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预测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加速模型收敛速度,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贵州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RU模型的预测结果,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下降了67.41%、72.25%、45.69%,且预测精度高于其他4种组合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分层成分分析 COOT算法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GA算法的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康 古今用 申乾坤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69-576,共8页
依赖专家对标对表的创建工作中,存在专家在扣分区间内自由把控扣分程度的现象,针对所造成的因子重要性、所占总分比例、扣分区间一致,但其差异化不一致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离散度作为表征指标,重构《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评... 依赖专家对标对表的创建工作中,存在专家在扣分区间内自由把控扣分程度的现象,针对所造成的因子重要性、所占总分比例、扣分区间一致,但其差异化不一致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以离散度作为表征指标,重构《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简写为《评价标准》),建立特征矩阵作为输入变量,利用GA遗传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进行拟合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标准》因子离散程度越高,越能代表创建实际情况;GA算法通过建立解释目标与解释适应度核函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提升了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和精准度,改进后的GA-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拟合准确率达98.78%;重构后的《评价标准》拟合R2高达0.953,较重构前提升了0.107,有着更好的拟合精度。目前从因子离散度角度出发对水利工程达标创建标准解构、重组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结论能够较好的辅助贵州省水库标准化管理创建、后续《评价标准》的修编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标准化 成分分析 离散度 遗传算法 重构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PCA-BP算法的荧光粉检测与识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令斌 田丽萍 +1 位作者 田东鹏 刘玉柱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光粉样品在200 nm~890 nm范围内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完成了对光谱谱线校正和元素标定。结果表明,荧光粉CRT-B富含元素Zn、Al,P43富含元素Gd,P47富含元素Y、Si,P47中还检测到微量元素Ce;利用PCA算法分析光谱数据,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99.769%,3种荧光粉在空间中可以被清晰地分开;建立的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CRT-B、P43及P47荧光粉的识别率分别为99.8%、100%和100%。该研究结果对工业生产生活中电子废弃物的快速检测和回收利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荧光粉检测 高精度识别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成分分析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主成分分析算法 被引量:34
13
作者 阮越 陈汉武 +2 位作者 刘志昊 张俊 朱皖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6-676,共11页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模式识别领域,尤其是人脸识别中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算法.然而,在此算法及其后续的改造算法中始终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降维处理后的特征空间依然较大;(2)用于比较两幅人脸特征相似性的...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模式识别领域,尤其是人脸识别中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算法.然而,在此算法及其后续的改造算法中始终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降维处理后的特征空间依然较大;(2)用于比较两幅人脸特征相似性的测度方法计算量较大,从而导致算法在识别阶段的时间效率较差.该文基于量子信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受算术编码基本思想的启发,提出了量子PCA算法.设计了一种人脸特征编码方案,进一步压缩了降维处理后的特征空间;将两幅人脸特征的相似性测度方法改为在某一阈值条件下的等值判定;应用Grover算法修改识别阶段的处理流程,使得算法的时间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人脸识别 量子计算 算术编码 Grover算法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祥德 张大为 +1 位作者 唐青松 陆小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72-975,共4页
基于人脸特征提取问题可以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这一思路,提出了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人脸特征子空间;然后在已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通过遗传算法与离散粒子群算法进一步提取出可使识... 基于人脸特征提取问题可以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这一思路,提出了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人脸特征子空间;然后在已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通过遗传算法与离散粒子群算法进一步提取出可使识别正确率达到最高的人脸图像特征.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相比,该方法不仅能进一步降低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从而提高识别速度,而且能获得更高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成分分析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Codebook背景建模算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霍东海 杨丹 +1 位作者 张小洪 洪明坚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600,共10页
混合高斯(Mixture of Gaussian,MOG)背景建模算法和Codebook背景建模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监控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但混合高斯的球体模型通常假设RGB三个分量是独立的,Codebook的圆柱体模型假设背景像素值在圆柱体内均匀分布且背景亮度... 混合高斯(Mixture of Gaussian,MOG)背景建模算法和Codebook背景建模算法被广泛应用于监控视频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但混合高斯的球体模型通常假设RGB三个分量是独立的,Codebook的圆柱体模型假设背景像素值在圆柱体内均匀分布且背景亮度值变化方向指向坐标原点,这些假设使得模型对背景的描述能力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椭球体背景模型,该模型克服了混合高斯球体模型和Codebook圆柱体模型假设的局限性,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方法来刻画椭球体背景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Codebook背景建模算法.实验表明,本文算法不仅能够更准确地描述背景像素值在RGB空间中的分布特征,而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高斯模型 运动目标检测 Codebook算法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对啤酒感官评价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任亦贺 骆学雷 +2 位作者 丰水平 丛丽娜 钟俊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3,共4页
使用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建立啤酒感官评价模型并预测。该模型先将啤酒中23个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数据,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使用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建立啤酒感官评价模型并预测。该模型先将啤酒中23个理化及风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将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数据,感官评价得分作为输出数据,使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用此模型对50种啤酒的感官得分进行预测,预测最大相对误差为16.08%。经过对感官评价的分析,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0%认为可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预测啤酒感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啤酒风味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大样本核主成分分析模型的Lanczos算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永良 林楠 李学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226,共5页
求解核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技术关键是确定核矩阵端部的较大特征对。把求解大规模对称矩阵端部特征对问题的基本方法——Lanczos算法应用于核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求解,设计了大样本核主成分分析模型求解的实用算法。在clapack和nu-TRLan两个... 求解核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技术关键是确定核矩阵端部的较大特征对。把求解大规模对称矩阵端部特征对问题的基本方法——Lanczos算法应用于核主成分分析模型的求解,设计了大样本核主成分分析模型求解的实用算法。在clapack和nu-TRLan两个软件包的基础上,开发了大样本核主成分分析模型求解算法的VC++程序。用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进行模型求解算法的应用试验研究,证明了大样本核主成分分析模型求解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样本 成分分析 LANCZOS算法 Thick-重启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占波 白全海 申义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为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K-最近邻算法的入侵检测算法。对原始攻击数据按其攻击类型的不同,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并通过K-最近邻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将训练数据进行... 为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K-最近邻算法的入侵检测算法。对原始攻击数据按其攻击类型的不同,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并通过K-最近邻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将训练数据进行分类后再进行特征提取,能有效降低数据维数,提高分类算法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算法 成分分析 K-最近邻算法 特征值 特征提取 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的车辆阴影消除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亚伟 曹凯 +1 位作者 王杰 梅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91-97,共7页
针对车辆检测中的阴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交通视频车辆阴影消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PCA算法确定阴影区域的方位,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降低了3/4,提高了检测效率。基于亮度与纹理的... 针对车辆检测中的阴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交通视频车辆阴影消除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PCA算法确定阴影区域的方位,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降低了3/4,提高了检测效率。基于亮度与纹理的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IT(inverse transformation)模型将阴影区域转化为与其相应背景相似的分布以弱化阴影,从而使阴影像素在背景差法中被检测为背景像素与运动车辆分离。实验表明,本文算法阴影检测与分辨率高,阴影消除效果好,显著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成分分析算法(pca算法) 阴影弱化 阴影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的主成分分析算法及其与GIS接口 被引量:2
20
作者 饶元 元昌安 +2 位作者 邓松 杨乐婵 廖剑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0,54,共4页
分析了传统方法开发的组件存在“DLL Hell”问题和传统G IS软件在面对大数据集时效率低的不足,指出使用C#语言开发的组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以开发主成分分析模块为例,介绍了主成分分析主要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C#的算法,最后给... 分析了传统方法开发的组件存在“DLL Hell”问题和传统G IS软件在面对大数据集时效率低的不足,指出使用C#语言开发的组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以开发主成分分析模块为例,介绍了主成分分析主要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C#的算法,最后给出了基于C#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实现及其与G IS软件的接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GIS 成分分析 算法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