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原理 被引量:35
1
作者 白奕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原理白奕(陕西教育学院教务处,西安710061;作者,男,54岁,副教授)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目前普遍使用加权和作为评定标准[1~3].为了改进用经验法或回归法确定权重的不足,作者主张采...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原理白奕(陕西教育学院教务处,西安710061;作者,男,54岁,副教授)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目前普遍使用加权和作为评定标准[1~3].为了改进用经验法或回归法确定权重的不足,作者主张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模型 多元统计分析 多指标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创业动因和障碍的主成分分析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炜 申恩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归集了新企业形成前期,企业家创业的动机和障碍,驱动因素主要有投资、创新、独立、地位、经济利益和市场机会;障碍因素主要是缺少资源、税费高、经营困难.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描述了准企业家的特征,以及两种因素的权重.
关键词 企业家 创业动机 创业障碍 主成分分析模型 行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模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孟晋晋 刘花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目前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主岛)脆弱性评价方面的研究仅有地下水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脆弱性研究尚未见诸文献中。针对此情况,文章首先从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然后运用... 目前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主岛)脆弱性评价方面的研究仅有地下水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对生态环境方面的脆弱性研究尚未见诸文献中。针对此情况,文章首先从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环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模型对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分区。脆弱性分区结论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为中强度脆弱,其中极强脆弱区为白青乡,强度脆弱区为北厝镇和苏澳镇,中度脆弱区为中楼乡、澳前镇和敖东镇,轻度脆弱区为平原镇、潭城镇和流水镇,微脆弱区为芦洋乡。文章从增加防护林的面积和种类、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三方面提出了降低研究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综合实验区 成分-聚类分析模型 生态环境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挥发性成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婷婷 陈志清 +3 位作者 刘剑波 任佳丽 钟海雁 周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能力较强,优于PCA模型;高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和60%,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低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判别不准确,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4%。逻辑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油茶籽油 浸出油茶籽油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定性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运动目标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仓园园 孙玉宝 刘青山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7-544,共8页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模型未能有效地利用运动目标时空连续性先验,容易将背景中的动态细节误判为运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层RPCA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第一层RPCA模型对下采样的低分辨视频进行快速分解,动态地估计可能的运动区域... 针对鲁棒主成分分析(RPCA)模型未能有效地利用运动目标时空连续性先验,容易将背景中的动态细节误判为运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层RPCA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第一层RPCA模型对下采样的低分辨视频进行快速分解,动态地估计可能的运动区域,并利用时空域3D全变差模型来去除稀疏成分中的非结构化的背景扰动,确定显著的运动目标区域,生成运动区域map;第二层构建加权的RPCA模型,根据估计的运动区域map对候选前景进行阈值加权,鲁棒地检测运动目标,得到清晰完整的前景.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动态背景的运动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加权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 3D全变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的PCANet的有遮挡人脸识别方法
6
作者 秦娥 卢天宇 +3 位作者 李卫锋 刘银伟 朱娅妮 李小薪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针对有遮挡人脸识别问题,本文将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etwork,PCANet)相结合,提出了扩展的PCANet(extended PCANet,xPCANet)模型。为了有效消除... 针对有遮挡人脸识别问题,本文将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network,PCANet)相结合,提出了扩展的PCANet(extended PCANet,xPCANet)模型。为了有效消除人脸图像中可能包含的遮挡信息造成的影响,通常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底层特征并构建尽可能丰富的特征。PCANet的2个不足在于:(1)由于正交性约束,各卷积层的滤波器高度相似,降低了滤波器响应的多样性;(2)在进行模式图编码时,对特征图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并采用了跨度较大的编码方式,从而丢弃了过多的信息。为了使PCANet能够更好地适配现有的CNN模型,在PCANet模型中引入了2个稠密连接:(1)在各卷积层之间引入了稠密连接,以充分利用底层卷积层提取的特征,并尽可能降低卷积层之间滤波器的相似性;(2)在PCANet的模式图编码阶段引入了加权稠密编码,以充分利用卷积层输出的特征生成更多的模式图。这2种稠密连接或编码方案都会进一步提升PCANet最终输出的柱状图特征的维度,并生成更为丰富的特征。在受控环境和有真实遮挡的人脸数据集(增强现实(AR)人脸数据集)、非受控环境和有模拟遮挡的数据集(LFW和CFP)、非受控环境和有真实遮挡的数据集(MFR2和PKU-Masked-Face)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扩展的PCANet模型能够有效处理实物遮挡和因光照引发的遮挡,也可以作为前沿方法的有效补充,提升前沿方法的遮挡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遮挡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模型 稠密连接 稠密编码 滤波器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GA一PPPCA模型的区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任守德 付强 +2 位作者 王凯 姜秋香 王子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在全面分析影响农业水土资源复杂系统承载力变化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选取27个与农业水土资源密切相关的承载力评价指标,为了解决评价指标过多引起的评价过程复杂性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有效解决指标间... 在全面分析影响农业水土资源复杂系统承载力变化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概念,选取27个与农业水土资源密切相关的承载力评价指标,为了解决评价指标过多引起的评价过程复杂性问题,将主成分分析法有效解决指标间多重相关性的特性和投影寻踪模型高效降维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三江平原农垦建三江分局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同时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 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 综合评价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规模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及其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玻 李从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在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综合经济规模评价方面,主成分分析和各种聚类分析两类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性。运用R软件进行数值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匹配性较强;通过对各种聚类分析方法的结果比较得出,动态聚类法在... 在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综合经济规模评价方面,主成分分析和各种聚类分析两类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性。运用R软件进行数值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匹配性较强;通过对各种聚类分析方法的结果比较得出,动态聚类法在分析评价地区经济规模方面比谱系聚类法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规模 主成分分析模型 谱系聚类法 动态聚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GA的PPPCA模型在水资源配置方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浩 唐德善 何格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39,32,共4页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并得到较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PPPCA)与加速遗传算法(RAGA)相结合,即利用PPPCA对配置过程中涉及的指标特征变量较多等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RAGA解决高维全局寻优问题,并... 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并得到较为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PPPCA)与加速遗传算法(RAGA)相结合,即利用PPPCA对配置过程中涉及的指标特征变量较多等问题进行降维处理,采用RAGA解决高维全局寻优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台兰河灌区水资源配置方案中。结果表明,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得出的配置方案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投影寻踪主成分分析模型 加速遗传算法 台兰河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的再生沥青高温本构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殷鹏 潘宝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9-507,共9页
通过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计算了不同再生剂掺量下再生沥青的高温黏弹性特征参数,然后采用3种黏弹性本构模型分别构建了再生沥青高温本构模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模型评价了适用于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研究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Bur... 通过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计算了不同再生剂掺量下再生沥青的高温黏弹性特征参数,然后采用3种黏弹性本构模型分别构建了再生沥青高温本构模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模型评价了适用于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研究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Burgers模型和三参数固体模型在评价再生沥青高温性能时,特征参数呈现显著的交替波动性,而四参数固体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PCA模型发现四参数固体模型比Burgers模型和三参数固体模型具有更显著的评价效果,验证了采用四参数固体模型评价再生沥青高温性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 高温性能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本构模型 主成分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制气残渣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超 时正武 +2 位作者 马鑫峰 刘宁波 潘宝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45-351,356,共8页
煤制气残渣(CSNGS)等固体废弃物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并降低资源的浪费,在地质聚合物可资源化固体废弃物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煤制气残渣地质聚合物(CSNGSG)的制备工艺研究。为此,通过正交试验初拟CSNGSG的配合... 煤制气残渣(CSNGS)等固体废弃物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减少其对环境的破坏并降低资源的浪费,在地质聚合物可资源化固体废弃物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煤制气残渣地质聚合物(CSNGSG)的制备工艺研究。为此,通过正交试验初拟CSNGSG的配合比,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单因素实验研究;采用抗压强度、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分析CSNGSG的推荐最佳配合比,并对其强度形成机理进行探究,再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CSNGSG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发现当水灰比为0.34,水玻璃模数为0.8,激发剂掺量为22%时,CSNGSG具有显著的抗压强度;CSNGSG强度形成机理主要在于残渣中的硅铝物质逐渐溶解,硅酸盐凝胶体逐渐形成,进而CSNGSG的强度逐渐形成;PCA模型表明水玻璃模数对CSNGSG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着重考虑水玻璃模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煤制气残渣 配合比设计 微观分析 主成分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武威酿酒葡萄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莹捷 张波 +5 位作者 马鑫 周小平 杨博 雷春妮 吴娟弟 韩舜愈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9-108,共10页
该试验研究了武威3个酿酒葡萄种植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酿酒葡萄种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借助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bsolute principal compone... 该试验研究了武威3个酿酒葡萄种植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酿酒葡萄种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借助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bsolute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PCA/APCS)受体模型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武威3个酿酒葡萄种植区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但以甘肃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依据时,结果显示3个区域均存在轻度污染或少量样点重度污染。PCA/APCS受体模型显示A区主要可分为自然源(包含少量大气沉降源和农业活动源)及农业活动源;B区分为自然源、农业活动源和工业源;C区分为自然源与农业活动结合源以及交通源。农业活动源是各种植区主要重金属污染源,Cd为其特征元素,且各区Cd的不同来源贡献率空间差异较大。此外,本试验所测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虽均低于国家标准,但易受人为活动影响且来源复杂,应加强控制,合理耕作,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和酿酒葡萄品质,进而保证所生产葡萄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种植区 重金属 内梅罗指数法 成分分析/绝对成分分数受体模型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的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诗琴 王海妹 符式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64-1169,共6页
基于海南岛农用地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使用多元统计及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风险,结合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及地统计学方法对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分布特征作解析。结果表明:(1)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总体... 基于海南岛农用地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使用多元统计及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风险,结合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得分受体模型及地统计学方法对重金属污染来源及其分布特征作解析。结果表明:(1)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总体处于较低浓度水平,但存在局部区域富集情况。(2)污染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工业交通源及农业源。自然源对Ni、Cr、Cu的贡献率分别为79.1%、60.5%、45.5%,高值集中在海南岛东北部玄武岩覆盖区;工业交通源对Hg、Pb、Zn的贡献率分别为73.6%、73.5%和59.4%,高值散落于环岛高速及港口区域、主要城市、交通枢纽所在及矿产开采区;农业源对Cd、As的贡献率分别为62.9%、54.9%,高值分布于海南岛沿海平原农业密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成分分析/绝对成分得分受体模型 源解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体模型与地统计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吕柏楠 王超 +1 位作者 师华定 李明秋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62-2969,共8页
为探明云南金子河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主要来源,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通过土壤采样与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了金子河流域典型耕地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指示克里格方法阐明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使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 为探明云南金子河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主要来源,有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通过土壤采样与数据统计分析评价了金子河流域典型耕地的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指示克里格方法阐明了研究区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使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源解析,并量化其贡献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区中90.79%的土壤点位为重度污染,土壤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指示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元素Cd、As、Pb污染的高概率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与西南部,Cd、Pb污染的高概率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而Cd、As、Pb污染的低概率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东南部.PCA-MLR模型解析重金属污染来源包括:研究区整体自然源贡献率为12.79%,工业源贡献率为87.21%;东岸自然源、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92.46%、7.54%,西岸自然源、工业源贡献率分别为8.98%、91.02%.研究显示,金子河流域西岸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明显高于东岸区域,分区域进行源解析可以有效揭示局部污染特性,更为准确地识别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源解析 指示克里格插值 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CA-MLR)模型 金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CNN模型的页岩储层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管倩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7,共9页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的指标之一。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页岩油取心井为例,以实验分析岩心TOC和测录井资料为基础,应用交会图获取TOC相关敏感参数。通过采用常规陆相页岩储层TOC计算模型即ΔlogR法和多元回...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的指标之一。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页岩油取心井为例,以实验分析岩心TOC和测录井资料为基础,应用交会图获取TOC相关敏感参数。通过采用常规陆相页岩储层TOC计算模型即ΔlogR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预测研究区湖相页岩储层TOC,相关性不高,效果不佳。因此提出选用机器学习模型即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模型与改进的卷积神经(CNN)模型组合,形成PCA-CNN模型,通过PCA模型对数据降维,去除冗余信息和噪声信息,再利用CNN模型进行页岩储层TOC预测,使样本数据质量和TOC预测精度得以提高。将PCA-CNN模型应用到牛庄洼陷的6口页岩油取心井进行TOC预测,结果表明,对于陆相页岩储层,PCA-CNN模型TOC预测精度较高,符合率最高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常规TOC计算模型 敏感参数 成分分析(PCA)模型 卷积神经(CN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低秩表示的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军 葛红娟 张圣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04,共7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生成模式的跟踪方法对噪声及遮挡问题比较敏感,导致跟踪结果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以前几帧的跟踪结果作为观测矩阵,采用鲁棒的主元成分分析模型求解观测模型的低秩特征.当新的视频流到来时,不是把所有的跟踪结果矩阵作为观... 针对传统的基于生成模式的跟踪方法对噪声及遮挡问题比较敏感,导致跟踪结果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以前几帧的跟踪结果作为观测矩阵,采用鲁棒的主元成分分析模型求解观测模型的低秩特征.当新的视频流到来时,不是把所有的跟踪结果矩阵作为观测矩阵.并提出了新的增量鲁棒的主元成分分析模型,采用增广拉格朗日算法求解新矩阵的低秩特征,并以此低秩矩阵在贝叶斯框架下建立跟踪模型,用恢复的低秩特征更新字典矩阵.将文中方法与其他6种跟踪算法在8种跟踪视频上进行跟踪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低的像素中心位置误差和较高的重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低秩特征 鲁棒的主成分分析模型 字典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缺失值填充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榕生 刘志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0-31,139,共3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海量的数据信息,而缺失数据的存在已成为人们对数据处理分析的一个重大难题。鉴于此,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方法,采用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预测模型对宿州市天然气用量的原始数据构建缺失值填充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海量的数据信息,而缺失数据的存在已成为人们对数据处理分析的一个重大难题。鉴于此,基于自联想神经网络方法,采用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预测模型对宿州市天然气用量的原始数据构建缺失值填充模型。为进一步改进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Inverse Non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odel)方法出现的局部极小点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采用共轭梯度算法对其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模型 共轭梯度法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姣 赵思远 +5 位作者 陈士亮 徐丹 金思慧 陈菁 吴壮壮 高启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1-237,共7页
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2010、2015、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揭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利用耦合主成分分析法和云模型对生态环... 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环境承载力,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2010、2015、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揭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利用耦合主成分分析法和云模型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对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京市2015—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较2010—2015年明显,以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水域对耕地面积的补给为主。其中,建设用地扩张集中于浦口区东部,水域面积减少主要位于高淳区西部。(2)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景观格局呈现出相应演变特征。相较于2010—2015年,区域景观结构在2015—2018年的变化幅度更大。(3)2010—2018年南京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隶属于中级承载水平且随时间推移略有提升,这与南京市重视耕地资源保护、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息息相关,但人口压力与空气质量改善进度的相对滞后使得资源问题和大气污染成为生态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 生态环境承载力 成分分析-云模型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某遗留造船厂场地土壤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及源解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敏毅 朱航海 +3 位作者 佘伟铎 尹光彩 黄祖照 杨巧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4-804,共11页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源解析是场地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以珠三角某造船厂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造船厂场地169个50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及8种重金属Cu、Pb、Zn、Cd、Ni、Cr、Hg和As的含量;用反距离权...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源解析是场地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以珠三角某造船厂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造船厂场地169个50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及8种重金属Cu、Pb、Zn、Cd、Ni、Cr、Hg和As的含量;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探究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量化不同人群暴露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并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1)土壤重金属Pb、Hg和As在部分点位的含量超过一类建设用地风险筛选值,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且Pb和As是主要贡献因子;(2)土壤Cu、Zn和As的高值出现在造船坞和涂装车间,土壤Ni和Cr高值出现在管加新车间;(3)PCA-MLR模型源解析表明造船厂场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有3种:Cu、Zn、As和少部分的Cd来源于船体加工过程,Ni、Cr和少部分Cd来源于自然源和管加新车间钢材的加工、堆放,Pb和Hg来源于造船厂内部的交通运输过程,上述3种来源贡献率分别为60.8%、14.8%、24.4%。为降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风险,建议加强造船坞和涂装车间以及管加新车间等重点区域土壤Cu、Zn、As、Cr等污染物的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留造船厂场地 土壤重金属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and risk evaluation model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伟伟 宋晓琳 张桂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33-1642,共10页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then each search bar was tracked using Kalman filter between frames. The lane dete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and demonstrated in ways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lane departure detection, a lane departure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lasting time and frequency was effectively executed on the ARM-based platfor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generates satisfactory lane detec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the proposed warning mechanism sends effective warning signals, avoiding most false 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lane detection lane track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evaluation model ARM-based real-tim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