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荧光与绝对主成分算法的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组分及来源特性分析
1
作者 唐辰睿 后钧文 +2 位作者 李杰 于会彬 聂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9-1200,共12页
分别采集蒲河生态区、城市区、城镇区和农村区河滨带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绝对主成分分析和平行因子分析识别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的光谱特征,利用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其组分空间变化,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揭示土壤腐... 分别采集蒲河生态区、城市区、城镇区和农村区河滨带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结合绝对主成分分析和平行因子分析识别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的光谱特征,利用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其组分空间变化,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揭示土壤腐殖酸来源、组成与理化性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区、城镇区和农村区河滨带土壤中,腐殖酸荧光强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城市区腐殖酸荧光强度的垂向变化无明显规律。2)土壤腐殖酸光谱中包含5个荧光组分(C1~C5),其中C1和C2分别为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类富里酸,C3为微生物代谢产物,C4和C5分别为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类胡敏酸。生态区以C3和C4(54.71%±4.74%)为主,城市区和城镇区以C3和C2(51.57%±3.09%)为主,农村区以C3和C5(52.96%±12.69%)为主。3)城市区紫外光区的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含量随土层深度优先发生变化,这主要归因于工业源、生活源等面源污染的影响;其他3个区域的荧光组分变动趋势与城市区的相反,均受到植物代谢、陆源土壤和农田退水等多因素作用。4)生态区和城镇区河滨带土壤新鲜有机质较多,腐殖化程度相对较高〔腐殖化指数(HIX)为21.25±1.92〕;城市区和农村区土壤腐殖酸自生源相对较弱,腐殖化程度较低(HIX为19.55±3.24)。5)腐殖酸来源、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腐殖酸组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高于其来源。研究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滨带土壤腐殖酸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响应机制,可为河滨带生态修复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殖酸 三维荧光光谱(EEMs) 绝对成分(APCA)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二维相关 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的洱海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民 王俊松 +5 位作者 和弦 鲍智弥 杨顺涛 孔燕 冯海涛 唐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解析洱海污染物来源并量化源贡献,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洱海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 【目的】解析洱海污染物来源并量化源贡献,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洱海多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其污染特征,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进行污染来源及其贡献率解析。【结果】洱海2015—2021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雨季营养状态指数显著高于旱季,9、10月处于最大值。PCA和PMF源解析结果表明:按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造成洱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农田面源、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和气象因素。【结论】洱海处于中营养状态,但整体呈现营养化趋势,污染主要集中在雨季,应当加强汛期污染防控。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应加强农业面源系统治理,形成“源头减量—过程拦截—养分再利用—末端修复”的全过程防控体系。其中,源头部分是重点,应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植物养分利用效率,推动流域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源解析 洱海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20份三叶青种质耐寒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尹舒雅 钱丽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8-159,共12页
为应对极端气候对三叶青山区林下仿野生栽培的冻害问题,筛选耐寒性好的种质以适应山区低温,选取20份三叶青种质为材料,检测这些种质在自然低温下的存活率及恢复生长率、-4℃人工低温处理12 h后的存活率及恢复生长率、不同低温(-3、-4、-... 为应对极端气候对三叶青山区林下仿野生栽培的冻害问题,筛选耐寒性好的种质以适应山区低温,选取20份三叶青种质为材料,检测这些种质在自然低温下的存活率及恢复生长率、-4℃人工低温处理12 h后的存活率及恢复生长率、不同低温(-3、-4、-5、-6℃)处理12 h后的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及半致死率、-2℃人工低温处理不同时间(0、12、24 h)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根据上述指标相关性及不同种质间的变异系数,选取人工低温恢复生长率、12 h低温处理半致死温度、-2℃人工低温处理24 h的MDA含量、-2℃人工低温处理12 h的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共7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三叶青耐寒指数预测公式:耐寒指数(D)=0.008×人工低温恢复率-0.213×LT50+0.001×POD活性+0.005×MDA含量+0.004×脯氨酸含量+0.044×可溶性糖含量+0.008×可溶性蛋白含量-2.308。结果表明,T01、T02、T03、T04、T17、T24种质的耐寒性最强,这与自然低温下的耐寒表现基本一致,说明该预测方法可靠,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三叶青种质及人工选育品种的耐寒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耐寒性 成分分析 耐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河流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沧州市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贺玉 杨莉园 +4 位作者 卢少勇 王永强 刘树栋 毕斌 张静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3-1283,共11页
客观、综合评价城市河流水质的污染状况对城市河流水污染精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2022年沧州市13条重要河流的p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化学需氧量(COD_(Cr))、总磷(TP)、氨氮(NH_(3)-N)、氟化物(F−)共7项水质指标数... 客观、综合评价城市河流水质的污染状况对城市河流水污染精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2022年沧州市13条重要河流的p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化学需氧量(COD_(Cr))、总磷(TP)、氨氮(NH_(3)-N)、氟化物(F−)共7项水质指标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引起河流水质变化的主导指标,诊断河流污染状况,再运用水质指标权重计算各河流监测断面和不同季节综合得分,分析河流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22年沧州市13条河流水质整体较好,大部分河流水质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少数河流COD_(Mn)、COD_(Cr)达到Ⅳ类水质标准;2)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7个水质指标转化为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8.492%,其中与第一主成分显著相关的水质指标COD_(Mn)、COD_(Cr)、TP和F−主导着研究区域水质变化,且4个水质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3)空间分析表明,沧浪渠为13条监测河流中污染程度最高的河流,且沧州市东北区域河流污染程度高于西北区域和中南区域;4)季节分析表明,13条河流不同季节水质污染严重程度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研究结果可为沧州市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质 成分分析 污染因子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湖南省空气质量指数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冬素 李巧媛 +1 位作者 阎丽 夏卫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5,共10页
为了落实《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对空气质量预报精细化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湖南省主要城市2015—2022年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空气质量指数(AQI... 为了落实《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对空气质量预报精细化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湖南省主要城市2015—2022年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空气质量指数(AQI)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取了影响湖南省不同等级AQI的主要气象因子,并分析了不同等级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在研究期内,湖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污染天数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部分城市没有出现过严重污染天气。(2)多个气象要素组合构成的气象因子共同对AQI产生影响,影响湖南省AQI的主要气象因子包括气温、水汽与日照组合、平均风速以及降水量;除严重污染天气外,气温因子是影响湖南AQI的首要因子。(3)单个气象要素与AQI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地形的影响使气象条件分布更复杂,而且主要影响AQI的气象因子存在区域差异,增加了AQI精细化预报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空气质量指数 要气象影响因子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DBSCAN分类差分进化算法改进 被引量:3
6
作者 薛财文 刘通 +2 位作者 邓立宝 谷伟 张宝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1-179,共9页
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类基于种群搜索最优解的全局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算法简单易懂、参数数量少和稳定性高等特点。但DE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值的设置、个体突变的方向和距离。考虑到不同的种群密度对参数的需求不同... 差分进化算法(DE)是一类基于种群搜索最优解的全局优化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算法简单易懂、参数数量少和稳定性高等特点。但DE算法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值的设置、个体突变的方向和距离。考虑到不同的种群密度对参数的需求不同,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将30或50维的数据降到2维;再采用DBSCAN算法,依据邻域半径和最小邻域数将2维数据分类为簇,通过簇的数量判断种群整体密度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度,并在不同取值范围内生成合适的变异因子和交叉因子,以此来满足不同种群的进化需求。通过基准函数测试集和多个检验方法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寻优能力和鲁棒性均优于另外5种先进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 差分进化算法 成分分析 数据降维 变异因子 交叉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放电主成分因子向量的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统计分析 被引量:80
7
作者 廖瑞金 杨丽君 +1 位作者 孙才新 李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4-119,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局部放电模式——脉冲相位分布(17RPD)模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用于油纸绝缘老化阶段的判定。通过对油纸绝缘内部气隙模型的加速老化试验,以及老化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定期采集,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从传统的PRPD图谱统... 提出一种新的局部放电模式——脉冲相位分布(17RPD)模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用于油纸绝缘老化阶段的判定。通过对油纸绝缘内部气隙模型的加速老化试验,以及老化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定期采集,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从传统的PRPD图谱统计特征参量中提取出一组新的局部放电主成分因子向量。新的主成分因子不仅彼此之间完全独立,而且各自具备清晰的物理意义,并最大程度地概括了PRPD图谱所包含的信息。基于不同老化阶段的主成分因子向量聚类分析表明,它对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判别结果可以为绝缘状态诊断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油纸绝缘 老化 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脉冲相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主因子分析法解析龙岩市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来源 被引量:12
8
作者 邱立民 刘淼 +3 位作者 王菊 张胜楠 侯洁 房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1-376,共6页
采用福建省龙岩市2009~2010年对龙岩环境监测站、龙岩师专、闽西大学和龙岩学院4个大气采样点中PM10开展的3期采样数据,利用主因子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和绝对主因子分析法(absolute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 采用福建省龙岩市2009~2010年对龙岩环境监测站、龙岩师专、闽西大学和龙岩学院4个大气采样点中PM10开展的3期采样数据,利用主因子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和绝对主因子分析法(absolute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PCA)对PM10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岩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是二次扬尘/燃煤尘、汽车尾气/道路尘、土壤风沙尘和垃圾焚烧尘;龙岩监测站采样点的主要污染源为汽车尾气/二次扬尘、土壤风沙尘和道路尘;龙岩师专的主要污染源为土壤风沙尘、燃煤尘和汽车尾气/二次扬尘;闽西大学的主要污染源为二次扬尘/燃煤尘、汽车尾气和垃圾焚烧尘;龙岩学院采样点的主要污染源为二次扬尘、汽车尾气/土壤风沙尘和燃煤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源解析 因子分析 绝对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冲击环境网络预报的参数主成分分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晓俊 郭君 +1 位作者 杨俊杰 赵华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5-1661,共7页
针对由于船舶水下爆炸冲击的强非线性特征引起的在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冲击环境预报时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作降维处理从而提高精度。利用矩阵特征值提取和矩阵变换,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以... 针对由于船舶水下爆炸冲击的强非线性特征引起的在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冲击环境预报时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作降维处理从而提高精度。利用矩阵特征值提取和矩阵变换,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因子分析对原始数据样本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再选择适应的网络对冲击谱值进行快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主成分选取主要参考特征值的大小及下降趋势,保留陡降段的特征值,并分析过渡段特征值的取舍;同时验证了对参数实施去相关处理和降维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神经网络的预报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降维 矩阵变换 因子分析 成分 神经网络 水下爆炸 冲击环境 快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兼与刘玉玫、卢纹岱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525
10
作者 林海明 张文霖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69,共5页
Betwee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Factor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fference and the Identity,which advances positive proposal to some users of this two methods essentially.
关键词 因子分析 等同 成分分析 SPSS软件 商榷 异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淡水鱼品种对速冻青稞鱼面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捷 赵雪梅 +4 位作者 朱金艳 刘继 廖诚成 秦文 何江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0,51,共8页
为探究淡水鱼品种对速冻青稞鱼面品质的影响,选择7个品种的淡水鱼,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对淡水鱼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得到9个核心品质指标的最佳取值范围,鱼糜胶凝强度1783.35~2295.63 g.mm,持水性0.95%~1.36%,表观状态>7.... 为探究淡水鱼品种对速冻青稞鱼面品质的影响,选择7个品种的淡水鱼,通过主成分、因子和聚类分析对淡水鱼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得到9个核心品质指标的最佳取值范围,鱼糜胶凝强度1783.35~2295.63 g.mm,持水性0.95%~1.36%,表观状态>7.80,食味>7.60,口感>18.74,色泽>8.00,弹性0.30~0.51 mm,咀嚼性0.07~0.15 m J,硬度0.72~0.90 m J。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对优质淡水鱼品种进行有效的筛选,为速冻青稞鱼面工业化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品种 速冻青稞鱼面 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酒香型的化学模式识别(Ⅰ)──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华 郁志勇 朱国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2-47,共6页
以46种白酒为样本,并以每一样本的乙酸乙酯、已酸乙酯等17种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定性定量分析数据和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白酒香型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两种分析方法及其分析结果的... 以46种白酒为样本,并以每一样本的乙酸乙酯、已酸乙酯等17种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定性定量分析数据和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白酒香型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这两种分析方法及其分析结果的比较,文中最终选定主因子分析法为降维的最佳方法。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分析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香型 白酒 因子分析 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赵拥军 陈景武 唐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6所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得到的6所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按由好到差的顺...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6所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得到的6所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按由好到差的顺序):B医院、C医院、A医院、D医院、F医院、E医院。结论理论和实践表明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适宜于客观地综合评价医院管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医院管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品种果实品质因子主成分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87
14
作者 吴澎 贾朝爽 +1 位作者 范苏仪 孙玉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91-300,共10页
研究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品质指标差异,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从而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甜樱桃品种。以24种甜樱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1项品质指标(单果质量、硬度、可食率、出汁率、p H值、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 研究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品质指标差异,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从而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甜樱桃品种。以24种甜樱桃果实为材料,测定其11项品质指标(单果质量、硬度、可食率、出汁率、p H值、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花色苷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模糊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其中单果质量与维生素C之间,可食率与出汁率、可滴定酸之间,花色苷与p H值、可滴定酸之间,总糖、还原糖、糖酸比与p H值之间均呈及极显著正相关。因子分析提取了甜味、口感、抗氧化、可食、质量5项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948%,包含了大部分指标信息,因此筛选总糖、出汁率、维生素C、可食率、单果质量作为评价甜樱桃的关键指标;利用PAST软件绘制各品种在5个主因子的分布状况,并对品种因子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分排名前10的樱桃品种依次为"Red"(0.70)、"早露"(0.63)、"红蜜"(0.60)、"彩玉"(0.47)、"秦樱一号"(0.44)、"S2S1"(0.38)、"早大果实生"(0.35)、"13-33"(0.28)、"明珠"(0.13)、"秦林"(0.07);对11个分析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综合品质表现排名前10的品种分别为"Red"(0.642)、"红蜜"(0.566)、"早露"(0.545)、"明珠"(0.524)、"彩玉"(0.521)、"秦樱一号"(0.512)、"秦林"(0.501)、"美早"(0.491)、"S2S1"(0.482)、"早大果实生"(0.470),以上结果一致表明"Red"、"早露"、"红蜜"、"彩玉"、"秦樱一号"、"S2S1"、"早大果实生"、"明珠"、"秦林"等9种樱桃综合品质较其他15种樱桃更优,其中"Red"樱桃品质最优,可作为樱桃资源开发利用、育种及品质改良的原材料。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该试验初步确定排名前9位的樱桃优良品种,为樱桃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品质控制 成分分析 品种筛选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方法的探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雷福民 权德庆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4期34-38,共5页
通过样本含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选择各类指标变量个数对因子排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因子得分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竹和慈竹开花代谢关键因子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小红 郭起荣 周祖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8-162,共5页
The key metabolism factors for bloom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 and Neosinocalamus affinis Keng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A3,GA3/ABA and starch wer... The key metabolism factors for bloom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 and Neosinocalamus affinis Keng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A3,GA3/ABA and starch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to bloom of the two bamboo species,followed by soluble sugar,activities of starch enzyme and glutaminase.GA3,starch and soluble sugar with a certain content,and GA/ABA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bamboo blossom.However,ZT,ZT/ABA and starch enzyme activity had a clear link to bamboo flowering reversion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In order to know bamboo flowering more clearly,a preliminary simulating model of bamboo flowering was constructed.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bamboo flowering procedure is lengthy and complicated.Any influence and break in the procedure would probably accelerate or terminate growth and florescence course,which could be the reason why bamboo florescence is so var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关键因子 开花 水竹 慈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期刊评价中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俞立平 刘爱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4-98,共5页
分析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期刊评价中的误区,并提出了优化方法。研究表明,无论是主成分分析还是因子分析,其隐含的假设是评价指标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在期刊评价指标普遍呈幂律分布的情况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要慎重,应将评价... 分析了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期刊评价中的误区,并提出了优化方法。研究表明,无论是主成分分析还是因子分析,其隐含的假设是评价指标必须服从正态分布,在期刊评价指标普遍呈幂律分布的情况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要慎重,应将评价指标取对数后再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即使评价方法相同,不同评价也不具有可比性。主成分或因子分析采用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值得商榷,应结合专家打分来赋予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期刊评价 评价指标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评价因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牟红梅 于强 +3 位作者 李庆余 王义菊 姜福东 李元军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科学简化'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定分析了16个果园'莱阳茌梨'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等主要果实品... 为了科学简化'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测定分析了16个果园'莱阳茌梨'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等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莱阳茌梨'果实品质评价的各主成分中,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338%,基本可以反映'莱阳茌梨'果实品质的大部分信息,简化后的品质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阳茌梨’ 评价因子 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宏观因子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帆 邱冰 万长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7,共6页
通过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评价的调查,运用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将中观层次的评价因子降维成开放空间规划所需的若干宏观因子,设计出了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宏观因子提取与分析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 通过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评价的调查,运用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将中观层次的评价因子降维成开放空间规划所需的若干宏观因子,设计出了城市开放空间满意度的宏观因子提取与分析方法。以南京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为研究样本,说明该方法的运用过程。在统计学意义上得出了南京主城区开放空间规划应着重考虑的3个宏观层面的因子:感知度、活力度和需求度,并以宏观因子得分为依据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归类,找出了样本间潜在的联系。实验过程证明了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满意度 成分分析 宏观因子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巢湖水质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明 洪天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9-642,共4页
利用1987~2003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Matlab软件,分析了巢湖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相关分析表明,TP与TN、CODCr与TP和TN、浮游植物生物量与Chl-a和TN之间均有较好的正相关,而SD与TP、TN和CODCr之间有较好的... 利用1987~2003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Matlab软件,分析了巢湖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相关分析表明,TP与TN、CODCr与TP和TN、浮游植物生物量与Chl-a和TN之间均有较好的正相关,而SD与TP、TN和CODCr之间有较好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TP、TN、CODCr、SD、Chl-a及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巢湖水质的主要因子,磷是巢湖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子,TP、TN、CODCr及浮游植物生物量共同决定了水质的SD。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输入的氮、磷以及有机物,对巢湖富营养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成分分析 MATLAB软件 水质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