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甸M_S6.5地震区域水平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阜超
陈聚忠
+1 位作者
郭良迁
张风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1-548,697,共8页
根据鲁甸地震区的连续GPS观测站资料求解的站速度,使用刚性一线弹性运动方程拟合计算得到区域运动场和主应变率场。基于该结果研究了鲁甸地震区的运动场特征和应变应力场变化,讨论了它们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2012~2013...
根据鲁甸地震区的连续GPS观测站资料求解的站速度,使用刚性一线弹性运动方程拟合计算得到区域运动场和主应变率场。基于该结果研究了鲁甸地震区的运动场特征和应变应力场变化,讨论了它们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2012~2013年运动场北部分界带断裂走滑,南部横向运动受阻,应变应力场压性较强,有利于应变应力积聚和地震孕育,2014年运动场分界带贯穿南北,应变应力场张性增加,有利于应变应力释放而发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场
主应变率场
断层
主
应变
率
鲁甸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1—2014年康定周边地形变场变化与芦山7.0级地震及康定两次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峰
郭良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6-691,共6页
收集康定地震区及周边(99.6°~105.2°E,27.8°~33.0°N范围内)连续GPS观测站的资料求解站速度场,采用刚性-线弹性运动方程计算方法,拟合计算得到研究区域规格网格点(0.4°×0.4°)的速度值和主应变率值。...
收集康定地震区及周边(99.6°~105.2°E,27.8°~33.0°N范围内)连续GPS观测站的资料求解站速度场,采用刚性-线弹性运动方程计算方法,拟合计算得到研究区域规格网格点(0.4°×0.4°)的速度值和主应变率值。基于该结果分析研究区内的运动特征和应变场变化情况,并讨论其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芦山7.0级地震发生前研究区呈现应变能量积累态势,而地震之后研究区呈应变能量释放调整态势,2014年康定地震的发生就是该区构造运动调整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地震
水平运动
场
主应变率场
速度分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甸M_S6.5地震区域水平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阜超
陈聚忠
郭良迁
张风霜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1-548,697,共8页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13037Y)资助
文摘
根据鲁甸地震区的连续GPS观测站资料求解的站速度,使用刚性一线弹性运动方程拟合计算得到区域运动场和主应变率场。基于该结果研究了鲁甸地震区的运动场特征和应变应力场变化,讨论了它们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结果显示,2012~2013年运动场北部分界带断裂走滑,南部横向运动受阻,应变应力场压性较强,有利于应变应力积聚和地震孕育,2014年运动场分界带贯穿南北,应变应力场张性增加,有利于应变应力释放而发生地震。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场
主应变率场
断层
主
应变
率
鲁甸地震
Keywords
horizontal movement field
principal strain rate field
fault principal strain rate
Ludian Ms6. 5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1—2014年康定周边地形变场变化与芦山7.0级地震及康定两次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峰
郭良迁
机构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出处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6-691,共6页
基金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大陆现代垂直形变图集的编制与资料整编>(2015FY210400)
文摘
收集康定地震区及周边(99.6°~105.2°E,27.8°~33.0°N范围内)连续GPS观测站的资料求解站速度场,采用刚性-线弹性运动方程计算方法,拟合计算得到研究区域规格网格点(0.4°×0.4°)的速度值和主应变率值。基于该结果分析研究区内的运动特征和应变场变化情况,并讨论其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芦山7.0级地震发生前研究区呈现应变能量积累态势,而地震之后研究区呈应变能量释放调整态势,2014年康定地震的发生就是该区构造运动调整下的产物。
关键词
康定地震
水平运动
场
主应变率场
速度分界带
Keywords
Kangding earthquake
horizontal movement field
principal strain rate field
velocity boundary zone
分类号
P315.7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甸M_S6.5地震区域水平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
陈阜超
陈聚忠
郭良迁
张风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1—2014年康定周边地形变场变化与芦山7.0级地震及康定两次中强地震的关系研究
夏峰
郭良迁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