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导模态的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易损性地震动强度参数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明志 杨永清 +3 位作者 黄胜前 洪彧 李晓斌 庄重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50,共10页
以怀邵衡铁路(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依托,采用平均振型能量系数作为桥梁主导模态识别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于评估桥梁易损性的基于主导模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并进行该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导模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 以怀邵衡铁路(90+180+90)m矮塔斜拉桥为工程依托,采用平均振型能量系数作为桥梁主导模态识别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于评估桥梁易损性的基于主导模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并进行该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主导模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充分考虑了地震动及结构自振特性,与桥梁地震损伤分析结构响应参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针对高速铁路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特性,斜拉索索力变化率相对其他需求参数敏感性较弱,较难量化结构地震功能损伤程度;与传统参数相比,基于主导模态的地震动强度参数在相关性、充分性及高效性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该参数可用于同类型桥梁地震功能易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模态 高速铁路 矮塔斜拉桥 大跨度 地震易损性 地震动强度参数 平均振型能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然 李建平 王金成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16,共16页
本文分析了1948~2007年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包括两个赤道非对称模态,其主体分别位于北半球(简称为AMN)和南半球(简称AMS)和一个赤道准对称的模态(简称QSM),AMN和AMS主... 本文分析了1948~2007年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主导模态及其变率,结果表明: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包括两个赤道非对称模态,其主体分别位于北半球(简称为AMN)和南半球(简称AMS)和一个赤道准对称的模态(简称QSM),AMN和AMS主要表征Hadley环流的年代际变率部分,而QSM主要表征Hadley环流的年际变率部分。AMN的时间系数呈现明显的减弱趋势,AMS的时间系数则表现为明显的增强趋势,两个模态的年代际变率表明: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转型,在1970年代以前呈现"北强南弱"型,之后转变为"南强北弱"型。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和热带大西洋赤道带海温的异常增暖以及由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海温非均匀增暖形成的减弱的北半球大尺度经向海温梯度和加强的南半球大尺度经向海温梯度可能是导致上述Hadley环流变率的重要影响因子。不同于两个非对称模态,QSM模态的变率主要与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以及Ni^no3.4指数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说明ENSO对夏季Hadley环流的影响主要是在年际尺度上。对Hadley环流年代际转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越赤道部分的减弱与东半球热带季风区经向越赤道环流的减弱有密切联系。相关和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南海季风、南亚东区季风以及西非季风的强弱与越赤道环流异常有显著相关,热带季风在这些区域的减弱趋势很可能共同受到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年代际转型中越赤道环流减弱的影响。然而,南亚西区季风与经向环流没有明显相关,同时也未呈现显著的年代际趋势,这一结果从环流的角度验证了Li and Zeng(2002)将南亚季风区划分为东区和西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LEY环流 热带海温 热带季风 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 ENSO 热带大西洋 主导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导模态保持的风电场站自适应等值方法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君毅 周瑀涵 +3 位作者 王康 李立 李子恒 辛焕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36,共9页
局部区域中风机密集并网导致模型稳定分析困难,而传统单机等值难以有效保留系统动态特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从小干扰稳定角度提出一种主导模态保持的风电场站自适应等值方法。首先,将机组的小干扰阻抗模型折算到外电网回路并解耦,以实... 局部区域中风机密集并网导致模型稳定分析困难,而传统单机等值难以有效保留系统动态特性,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从小干扰稳定角度提出一种主导模态保持的风电场站自适应等值方法。首先,将机组的小干扰阻抗模型折算到外电网回路并解耦,以实现数学形式上机组动态的分离;其次,根据主导模态下设备侧特征根和单馈入系统对应特征值的大小关系,确定该模态下机组的分群与聚合;最后,计算等值参数,构建等值网络。该方法在不同频段下保留的机组数目不同,有效保持了等值前后系统主导模态不变,MATLAB/Simulink平台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等值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性 主导模态 广义短路比 自适应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P3和CMIP5模式对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变率主导模态的评估
4
作者 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845-5852,5915,共9页
利用20世纪再分析资料(1871~2010年),分析了北太平洋(135°E~100°W、10°~65°N)海平面气压变率的前2个主导模态的时空特征,并结合CMIP3和CMIP5耦合模式模拟的结果,对比评估了两代CMIP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海平面气... 利用20世纪再分析资料(1871~2010年),分析了北太平洋(135°E~100°W、10°~65°N)海平面气压变率的前2个主导模态的时空特征,并结合CMIP3和CMIP5耦合模式模拟的结果,对比评估了两代CMIP耦合模式对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变率主导模态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海表面气压异常变化的第1模态呈现阿留申低压型的变化特征,变率最大的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而第2模态表现为北太平洋涛动型的变化,北面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偏北地区,南面中心位于30°N的中太平洋地区,南北呈现反相变化;CMIP3多模式集合仅能模拟出北太平洋海表面气压异常变率的第1模态,模拟不出第2模态,而CMIP5多模式集合对北太平洋海表面气压变率的前2个主导模态均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来。对北太平洋海表面气压异常变率的主导模态而言,CMIP5多模式集合无论在空间型还是强度、时间序列的模拟均优于CMIP3多模式集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3 CMIP5 北太平洋 海平面气压变率 主导模态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编码器动态主导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
5
作者 杨溪 郭军军 +3 位作者 严海宁 谭凯文 相艳 余正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7,共8页
多模态情感分析过程中,对情感判定起主导作用的模态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传统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通常仅以文本为主导模态,而忽略了由于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不同时刻主导模态的变化。针对如何在各个时刻动态选取主导模态的问题,提出一... 多模态情感分析过程中,对情感判定起主导作用的模态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传统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中通常仅以文本为主导模态,而忽略了由于模态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不同时刻主导模态的变化。针对如何在各个时刻动态选取主导模态的问题,提出一种自编码器动态主导融合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单模态编码并获得多模态融合特征,再利用自编码器将其表征到共享空间内;在此空间内衡量单模态特征与融合模态特征的相关程度,在各个时刻动态地选取相关程度最大的模态作为该时刻的主导模态;最后,利用主导模态引导多模态信息融合,得到多模态鲁棒性表征。在多模态情感分析基准数据集CMU-MOSI上进行广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且优于大多数现有最先进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情感分析 动态互补 主导模态 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声辐射有源控制中主导辐射模态的抵消及次级力的最优布放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双 陈克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6,86,共6页
在基于声辐射模态理论的结构声有源控制中,主导辐射模态的确定及抵消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次级力源的优化布放及有源控制的效果。以往研究中对于主导辐射模态的认识是模糊而片面的,现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基于辐射模态... 在基于声辐射模态理论的结构声有源控制中,主导辐射模态的确定及抵消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次级力源的优化布放及有源控制的效果。以往研究中对于主导辐射模态的认识是模糊而片面的,现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基于辐射模态理论和振动模态的叠加性,结合辐射模态幅度和辐射效率,确定了结构在不同的激励频率(振动模态)下对应的主导辐射模态,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次级力源进行了优化布放,最后用一系列的计算机仿真实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有源噪声控制 声辐射模态 主导辐射模态 次级力布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封闭声腔的主导声辐射模态确定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常伟 朱海潮 毛荣富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将在某一频率下或某一频段内对封闭声腔声势能起主要作用的一阶或几阶声辐射模态定义为耦合封闭声腔的主导声辐射模态。准确认定主导声辐射模态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有源控制效果。然而,现有的主导声辐射模态确定方法,要么仅考虑辐射效率... 将在某一频率下或某一频段内对封闭声腔声势能起主要作用的一阶或几阶声辐射模态定义为耦合封闭声腔的主导声辐射模态。准确认定主导声辐射模态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有源控制效果。然而,现有的主导声辐射模态确定方法,要么仅考虑辐射效率的作用而忽视模态幅度的影响,要么就需要用到结构模态信息,难以实现工程应用。基于此,综合运用计算和测试手段,全面考虑辐射效率和模态幅度两个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初选—预留—后验"的主导声辐射模态确定方法,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确定方法能够准确认定主导声辐射模态,确定过程中不需要用到辐射体的结构模态信息,可用于指导控制目标选取或重构封闭声腔声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声辐射模态 确定方法 耦合封闭声腔 有源结构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雨锋云系的模态研究Ⅱ:出现频率及转换特点 被引量:3
8
作者 方宗义 覃丹宇 +1 位作者 黄勇 李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9-726,共8页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提取的1998~2008年梅雨活跃期共16次过程的梅雨锋云系主导模态,讨论了这些主导模态的发生频率、维持时间及相互转换特征.结果表明,在16个梅雨活跃期内,云系的第1主导模态正相位出现的频率最高,并且在4...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提取的1998~2008年梅雨活跃期共16次过程的梅雨锋云系主导模态,讨论了这些主导模态的发生频率、维持时间及相互转换特征.结果表明,在16个梅雨活跃期内,云系的第1主导模态正相位出现的频率最高,并且在4个活跃期内作为首次出现模态率先出现;第5模态正位相的出现频率最低,且该模态多数伴随其他模态一同出现,为过渡模态.统计发现,各主导模态的维持时间并不相同,其中第2模态负位相持续时间最长,为81 h;第5模态正位相的最大持续时间最短,仅为18 h;第6模态负位相的平均持续时间最长.对不同主导模态转换方向和频次的计算表明,各个位相的模态最多(最少)向9种(3种)(含正负位相)其他模态进行转换.除第6模态负位相和第5模态负位相向其他模态的转化具有较好的方向性外,其他模态间的相互转换多表现出随机性特征.其中,第6模态负位相在超过半数的情况下向第5模态负位相转换,而第5模态负位相则多向第3模态正位相和第1模态负位相进行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锋云系 主导模态 频率 模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机转子转速时间尺度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洪胜 占萌 +4 位作者 付聪 张水平 苗璐 包博 李顺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395-3409,共15页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 随着新能源装备占比不断增加,其内在同步稳定机理逐步发生改变。为此,该文对转子转速尺度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小扰动同步稳定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构建该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的暂态模型,仿真验证了降阶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分岔分析,发现随着电网变弱,系统将出现小扰动失稳现象。采用主导模态分析法,确定转子转速尺度下双馈风机小扰动失稳的主导环节为功率平衡环节(转子动态与有功外环)。因此,以功率平衡环节为核心,构建了类Heffron-Phillips模型,并揭示了储能元件状态量与同步环节相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基于复转矩系数法,发现锁相环环节对系统同步/阻尼特性影响很小,而端电压环节是引入负阻尼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有功外环、端电压环节的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为参数优化提供相应指导。上述理论分析均通过了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和硬件在环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转子转速 时间尺度 主导模态分析 复转矩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增强动态解耦的电力系统振荡模式与模态辨识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雪 于洋 +2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刘春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32-2843,共12页
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增强动态解耦(SPDMD)的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及模态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电力系统的多通道广域量测信息中辨识出可表征系统关键动态振荡特征信息的低阶状态矩阵;然后,基于该低阶状态矩阵,借助交替方向乘子(ADMM)和拉... 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增强动态解耦(SPDMD)的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及模态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电力系统的多通道广域量测信息中辨识出可表征系统关键动态振荡特征信息的低阶状态矩阵;然后,基于该低阶状态矩阵,借助交替方向乘子(ADMM)和拉格朗日乘子(LM)估计各振荡模式的最优振幅系数,根据系统主导振荡模式的最优振幅系数不为0这一特点,从低价状态矩阵中精确筛选出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及模态;最后,将该文所提方法应用到16机68节点测试系统和中国南方电网进行分析,有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量测信息 稀疏增强动态解耦 主导振荡模式 主导振荡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变量投影的电力系统主导振荡参数综合辨识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雪 于洋 +2 位作者 姜涛 陈厚合 李国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5-178,共14页
准确、有效地辨识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主导振荡模态和参与因子等低频振荡特征参数,对深入探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诱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振荡抑制措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变量投影(OVP)的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模... 准确、有效地辨识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主导振荡模态和参与因子等低频振荡特征参数,对深入探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诱因、提出科学合理的振荡抑制措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变量投影(OVP)的电力系统主导振荡模式、模态和参与因子综合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有限差分法(FDM)预处理电力系统的广域量测信息;借助处理后的广域量测信息构建含系统关键动态振荡信息的低阶状态矩阵,进而从低阶状态矩阵中提取电力系统的关键振荡特征信息;结合广域量测信息和关键振荡特征信息构建变量投影函数,通过OVP对其进行求解,以辨识振荡模式及其模态;引入累积能量权重从所辨识的振荡模式及模态中分离电力系统的主导振荡模式及模态,并根据分离的主导振荡模态实现参与因子的评估。最后,通过IEEE68节点测试系统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量测 最优变量投影 主导振荡模式 主导振荡模态 参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陈永康 黄云辉 +3 位作者 方正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接入电网的小信号模型,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与耦合机理。其次,通过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研究不同电网强度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主导振荡模态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时域仿真验证了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网强度增大、有功降低、下垂系数减小以及联络阻抗减小,均会削弱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稳定性,其中功率环和电压环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导控制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低阻抗电网 小信号建模 特征根轨迹 主导振荡模态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秋季降水影响因子分析及季节预测
13
作者 张俊凯 陶丽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64-2283,共20页
本文主要利用信息流特有的因果关系,筛选我国西南秋季降水EOF主导模态PC系数的预报因子,并通过留一法(leave-one-out)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西南秋季降水预报模型,最后对模型的预报技巧进行了评估检验。由经验正交函数(EOF)得到的1979~... 本文主要利用信息流特有的因果关系,筛选我国西南秋季降水EOF主导模态PC系数的预报因子,并通过留一法(leave-one-out)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西南秋季降水预报模型,最后对模型的预报技巧进行了评估检验。由经验正交函数(EOF)得到的1979~2020年我国西南秋季降水前两个主导模态分别为全区一致型和马鞍型,分别与东部El Niño发展型、中部El Niño发展型联系密切。回报的PC1和PC2与实际PC序列在1980~2015年拟合期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83,同号率分别为90%和83%。在后报检验的2016~2020年5年中,预报的PC1和PC2均有4年与实际PC同位相,同号率为80%。1980~2015年预报重构场与观测降水距平场的空间相关系数(ACC)36年的平均值达到0.48,超过1/2的年份ACC大于0.5,区域平均时间相关系数(TCC)为0.48。本文还通过预报的PC1和PC2进行相似年预报,以弥补重构场降水量级较小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模态 信息流 西南秋季降水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无串补并网振荡场景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熊浩清 何鹏飞 +3 位作者 孙冉 孙海顺 巴贵 田春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0-672,I0011-I0013,共16页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线路送出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的问题已为共知并得到广泛深入研究,然而实际系统中也发生过双馈风电场经无串补线路送出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和研究很少。因此,采用特征模式分析法结合电磁暂态仿...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线路送出系统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的问题已为共知并得到广泛深入研究,然而实际系统中也发生过双馈风电场经无串补线路送出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和研究很少。因此,采用特征模式分析法结合电磁暂态仿真,针对双馈风电无串补接入电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了系统主导失稳振荡模式以及运行条件和风电控制参数的影响,厘清了无串补并网系统中双馈风电网侧变流器内环电流控制主导失稳,锁相控制主导失稳,以及转子侧变流器内环电流控制主导失稳等3种次超同步振荡场景,并与双馈经串补送出系统振荡场景进行了对比分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双馈风电并网系统振荡的不同场景及机理,可为实际工程双馈风电场并网振荡问题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次同步振荡 弱电网 特征值分析 主导振荡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盐环流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气候响应的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福颖 郭品文 +2 位作者 程军 倪东鸿 张春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2-719,共8页
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对淡水扰动试验中不同热盐环流(thermohline circulation,THC)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气候响应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洋、... 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对淡水扰动试验中不同热盐环流(thermohline circulation,THC)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气候响应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海洋、大气要素的气候态差异显著。相对于高平均强度,在低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地区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SSS)、海表密度(sea surface density,SSD)、表面气温(surface air temperature)异常减弱,最大负异常位于GIN(Greenland sea—Iceland sea—Norwegian sea)海域;海平面气压(sealevel pressure,SLP)异常升高,相应于北大西洋海域降温,表现为异常冷性高压的响应特征;海冰分布区域向南扩大;北大西洋西部热带海域降水减少,导致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南移。2)在不同THC平均强度下,SST、SSS和SSD年际异常最显著的区域不同;在高平均强度下,最显著区域位于GIN海域,而在低平均强度下则位于拉布拉多海海域。3)在高平均强度下,北大西洋SST主导变率模态的变率极大区域位于GIN海,而在低平均强度下该极大区域不存在;北大西洋SLP的主导变率模态表现为类NAO型,但在高平均强度下,类NAO型表现得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盐环流 北大西洋 气候态 气候变率 主导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和模糊阈值的去噪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子骥 郭帅锋 +2 位作者 刘宏立 李艳福 倪忠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3-768,共6页
为了提高EEMD分解中噪声主导模态的去噪效果,利用模糊隶属度的优势,提出了一种EEMD和模糊阈值相结合的去噪方法。首先用二范数计算各个本征模态函数(IMF)与观测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之间的相似度,得到噪声主导的IMF;然后对噪声主导的... 为了提高EEMD分解中噪声主导模态的去噪效果,利用模糊隶属度的优势,提出了一种EEMD和模糊阈值相结合的去噪方法。首先用二范数计算各个本征模态函数(IMF)与观测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之间的相似度,得到噪声主导的IMF;然后对噪声主导的IMF进行模糊阈值处理,以去除IMF中的噪声;最后将所有的IMF重构得到消噪信号。分别采用仿真信号和ECG信号进行去噪实验,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的去噪效果整体上优于小波半软阈值方法和基于EMD的间隔阈值(EMD-IT)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模糊隶属度 噪声主导模态 信号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形态学和ESPRIT在低频振荡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聂永辉 荣令玉 张立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为了准确地辨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该文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MM(mathematical morphol-ogy)和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旋转不变技术TLS-ESPRIT(total least squares-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 为了准确地辨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该文提出了基于数学形态学MM(mathematical morphol-ogy)和总体最小二乘法的旋转不变技术TLS-ESPRIT(total least squares-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首先运用基于数学形态学原理而构成形态滤波器对含有噪声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测量信号进行滤波和平稳化处理,去除噪声,提高辨识精度;然后由TLS-ESPRIT算法辨识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该算法把信号分成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能够得到更符合电力系统实际的降阶模型和主导模态,有助于电力系统振荡特性分析和阻尼控制器的设计研究。数值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参数辨识 总体最小二乘法-旋转不变技术 数学形态学 主导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风电场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结构保持等值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瑀涵 王冠中 +4 位作者 王康 李子恒 李立 袁辉 辛焕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33-140,共8页
针对风电等新能源集中并网带来的宽频带振荡问题,需要研究具有良好精度的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以解决详细电磁暂态建模的维数灾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分析风电场小干扰稳定性的结构保持等值方法。该方法根据广义短路比(gSCR)参与因子... 针对风电等新能源集中并网带来的宽频带振荡问题,需要研究具有良好精度的风电场动态等值模型,以解决详细电磁暂态建模的维数灾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分析风电场小干扰稳定性的结构保持等值方法。该方法根据广义短路比(gSCR)参与因子的数值大小和所需等值精度,将场站内设备划分为保留群和等值群2组,在将保留群内所有设备动态保留的同时,将等值群内所有设备的动态用内电抗等值为电流源,具体内电抗的大小可由gSCR指标得到,而网络侧实现结构和参数的保持。该等值方法在不含摄动的场景下可以保证等值前后系统主导模态不变,在含摄动的实际场景下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同时,保持等值前后交流网络拓扑不变可以增强方法的工程实用性。最后,基于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等值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短路比 保留群 等值群 主导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立管顺流与横流耦合涡激振动中的内流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桂欣 孟帅 +2 位作者 车驰东 赵创业 张文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13,共7页
深海立管因长径比大幅增加导致柔性增强、内流效应凸显,其在顺流和横流耦合涡激振动中的内流效应尚未得到很好理解。采用半经验时域涡激振动水动力模型,建立深海立管在均匀洋流下的横向和纵向耦合振动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法求解,探究不同... 深海立管因长径比大幅增加导致柔性增强、内流效应凸显,其在顺流和横流耦合涡激振动中的内流效应尚未得到很好理解。采用半经验时域涡激振动水动力模型,建立深海立管在均匀洋流下的横向和纵向耦合振动方程,并利用有限元法求解,探究不同内流速度、内流密度和洋流下立管在顺流和横流耦合涡激振动中的内流效应。研究发现,当洋流速度和内流密度一定时:①内流效应可使系统固有频率降低,因此随着内流速度增加,顺流和横流涡激主导频率可能脱离激励区,主导模态转移到高阶,同时主导频率发生阶跃增加;②立管横向位移均方根最大值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横向涡激主导频率是接近还是远离涡脱频率;③当横流向涡激振动主导模态不变时,由于内流效应可以降低系统刚度,顺流向的静态位移随着内流速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当横流向主导模态转移至高阶时,顺流向的拖曳力系数会发生突然减少导致静态位移呈现阶跃性下降;④内流效应对顺流向振动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立管顺流向振动响应是内流效应、拖曳力(受横流向涡激响应影响)和顺流向涡激流体力联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流效应(IFE) 横流向(CF) 涡激振动(VIV) 主导模态转移 顺流向静态位移 顺流向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PM和SDM-Prony算法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式辨识 被引量:38
20
作者 张程 金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9-1216,共8页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低频振荡辨识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和定阶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平滑优先方法(improved smoothness priors method,ISPM)和SDM定阶的Prony方法进行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首先将待处理信号经过ISPM滤波同时对高频干扰项... 针对广域测量系统低频振荡辨识过程中的噪声干扰和定阶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平滑优先方法(improved smoothness priors method,ISPM)和SDM定阶的Prony方法进行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辨识。首先将待处理信号经过ISPM滤波同时对高频干扰项和趋势项进行快速准确去除,然后对消噪后的信号进行SDM-Prony辨识,得到低频振荡的主导模态参数。该方法在定阶时能够根据奇异值分解的具体情况进行自动准确定阶,无需阈值的人为选取,使定阶具有自适应性。将该方法分别用于仿真信号和实测振荡信号分析,并和传统的Prony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在拟合精度指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估计的阶数更加逼近真实阶数,并且具有运算简单、抗噪性能好等特点,可快速准确辨识出主导振荡模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ISPM算法 二阶导数法 归一化奇异值法 拟合精度 主导振荡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