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称性关系语义分析的汉语主宾互易句成因新解 被引量:5
1
作者 倪旸 龙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主宾互易是句子形式上的一种对称表现。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概念语义上的对称必然可能有形式上的对称相对应,形式上的对称是概念语义对称的反映。相互关系是一种对称性关系,从这个角度入手,主宾可互易的存现句、某些表心理感知类语义的... 主宾互易是句子形式上的一种对称表现。根据认知语法的观点,概念语义上的对称必然可能有形式上的对称相对应,形式上的对称是概念语义对称的反映。相互关系是一种对称性关系,从这个角度入手,主宾可互易的存现句、某些表心理感知类语义的以及表分配类的句子都可纳入相互关系义句,这样主宾互易现象从相互关系这种对称性语义关系角度就有了新的解释——语义上具有对称性关系的两个事物表现在主动宾结构中的主宾位置是可以互易的,这些主宾互易句里的共同语义因素就是相互对称性关系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对称 主宾互易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满”类主宾互易句语义功能比较及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2
作者 韩超 刘桂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6,共13页
在汉语“V满”类句式中,表达“使成义”的B式(形如“N_(物)+V满(了)+N_(器)”),较表达“存在义”的A式(形如“N_(器)+V满(了)+N_(物)”),在构成主宾互易句式的自由度上会受到更多限制。B式呈现“使成义”兼具“动态义”的特点,其所凸显... 在汉语“V满”类句式中,表达“使成义”的B式(形如“N_(物)+V满(了)+N_(器)”),较表达“存在义”的A式(形如“N_(器)+V满(了)+N_(物)”),在构成主宾互易句式的自由度上会受到更多限制。B式呈现“使成义”兼具“动态义”的特点,其所凸显的“使成义”因动名语义关系和动词前容物名词生命度高低的不同而呈现强弱差异,而A式属存在句式,不凸显“使成义”;B式中动词“动态”特征有强有弱,“动态”特征强和较强的动词主要是位移动词和附着动词,B式属于一类弱动结式,而A式并不凸显“动态义”。从空间域的“位移致使”出发阐释B式语义的认知基础,有助于将“V满”类主宾互易句语义功能置于较为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考察与识解,进而能为汉语教学特别是国际中文教学中相关句式的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宾互易 句式语义 空间认知 动态义 句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V满”结构的情状类型与句式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虹 齐沪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现代汉语中"V满"结构的情状(situation)类型对其句式选择有一定限制作用。"V满"结构既可以表达完结类事件(accomplishment)又可以表达状态(state),这一语义特点使其成为一类特殊的动结式结构,具体表现为既能进入一... 现代汉语中"V满"结构的情状(situation)类型对其句式选择有一定限制作用。"V满"结构既可以表达完结类事件(accomplishment)又可以表达状态(state),这一语义特点使其成为一类特殊的动结式结构,具体表现为既能进入一般动结式所构成的句式,还可以进入存在句句式,并且部分"V满"句出现主宾互易现象。此外,"V满"结构在句式选择上表现出的特点,除了有语义方面的限制作用外,与语用、认知等因素也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状 动结式 存在句 主宾互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