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内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左言言 张海峰 庄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3-409,共7页
为了研究轿车理想的车内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模型,采集某轿车在时速为60 km·h^(-1)时,车内播放不同音乐时的驾驶员双耳噪声样本.对声样本进行剪辑、等响及分频段等预处理,基于成对比较法进行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客观参量计算并... 为了研究轿车理想的车内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模型,采集某轿车在时速为60 km·h^(-1)时,车内播放不同音乐时的驾驶员双耳噪声样本.对声样本进行剪辑、等响及分频段等预处理,基于成对比较法进行车内声品质主观评价试验、客观参量计算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RBF)3种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评价模型各个频段的误差较大,稳定性较差,车内声品质的评价为非线性过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整体频段的误差最小,频率为160~1 280 Hz时的误差较大,相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误差进一步缩小,但距理想的预测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基于径向基函数评价模型误差基本能控制在20%以内,且稳定性较高,能够较好地预测此试验工况下的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主客观评价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BP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合动力汽车非稳态车内声品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敏相 左言言 吴赛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2期95-100,共6页
针对某混合动力汽车非稳态工况下的车内声品质评价进行研究。采集该车内不同位置、不同驱动模式以及不同车速情况下的车内噪声样本,对不同的非稳态工况进行客观参量分析,得出电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可以用尖锐度评价非稳态车内声品质、混合... 针对某混合动力汽车非稳态工况下的车内声品质评价进行研究。采集该车内不同位置、不同驱动模式以及不同车速情况下的车内噪声样本,对不同的非稳态工况进行客观参量分析,得出电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可以用尖锐度评价非稳态车内声品质、混合驱动与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可以用响度评价非稳态车内声品质的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基于心理声学客观参量与临界频率带解析小波分解的非稳态车内声品质评价,预测结果表明后者的预测效果优于前者,且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声品质 主客观评价模型 神经网络 解析小波分解 非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