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坚持的原则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东阳 李明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2-95,共4页
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要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着力实现宽与严的"相济"即协调运作,减少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其中... 实践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要正确把握宽和严的标准,着力实现宽与严的"相济"即协调运作,减少实践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和程序正当原则。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对"宽"和"严"的标准具有界限功能,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立了"宽"和"严"的度,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决了"宽"和"严"的事实依据,而程序正当原则则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性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济刑事政策 罪刑法定原则 罪责刑适应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牵连犯 被引量:79
2
作者 高铭暄 叶良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目的行为、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 )而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形态,因此,对其宜存不宜废。判断牵连关系,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并由法官结...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目的行为、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 )而分别触犯不同罪名的犯罪形态。牵连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犯罪形态,因此,对其宜存不宜废。判断牵连关系,应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并由法官结合具体案情判定。对牵连犯的处罚,应坚持从一重重处断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连犯 犯罪形态 牵连关系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犯罪目的 行为人 犯罪行为 坚持 判定 客观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责任刍议 被引量:5
3
作者 聂立泽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
本文在简要述评严格责任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存在范围的基础上,针对近来我国刑法学界关于严格责任问题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评析,明确指出严格责任不符合我国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因而是不可取的。
关键词 严格责任 刑法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刑事责任 定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遂犯刑事责任新论
4
作者 聂立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该文通过对未遂犯刑事责任的理论与制度根据、我国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与根据以及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关系的比较研究,阐释了主观主义、客观主义、折衷主义关于未遂犯刑事责任的观点均失于片面,只有建立在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基础上的我国的刑事... 该文通过对未遂犯刑事责任的理论与制度根据、我国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与根据以及未遂犯与不能犯的关系的比较研究,阐释了主观主义、客观主义、折衷主义关于未遂犯刑事责任的观点均失于片面,只有建立在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基础上的我国的刑事责任原则才是未遂犯刑事责任的科学根据,提出了完善我国刑法理论中关于未遂犯与不能犯关系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遂犯 不能犯 刑事责任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