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与2-苄基咪唑啉盐酸盐自组装包合物的晶体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明华 黄英 +2 位作者 祝黔江 薛赛凤 陶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21-1524,共4页
以2-苄基-咪唑啉盐酸盐(Benid)为客体,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为主体,在水溶液中形成自组装包合物(TMeQ[6]-Benid)的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表明,Benid-TMeQ[6]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1.18633(5)nm,b=2.06145(6)nm,c=1... 以2-苄基-咪唑啉盐酸盐(Benid)为客体,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为主体,在水溶液中形成自组装包合物(TMeQ[6]-Benid)的晶体。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表明,Benid-TMeQ[6]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1.18633(5)nm,b=2.06145(6)nm,c=1.35163(5)nm,α=90.00°,β=96.102(2)°,γ=90.00°,V=3.28676 nm3,Z=2,Mr=1626.95,Dc=1.569 g.cm-3,μ=0.169 mm-1,R1=0.0739,wR2=0.1412。通过多种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主客体以1∶1的包结比形成自组装包合物,客体的苯环被包结在主体的空腔内。1HNMR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在溶液中也是同样的包结模式,包结稳定常数为7.23×105mol-1.L。(CCDC:710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2-苄基-咪唑啉盐酸盐 主客体包合物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法研究瓜环[n]对盐酸哌甲酯的手性识别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娜 姜松 +1 位作者 朱卫国 邹大鹏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0-494,共5页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瓜环[n](n=7,8)对外消旋盐酸哌甲酯的手性识别。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哌甲酯对映异构体与瓜环形成包合物后,其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动方向和幅度不同。同时,手性碳附近的某些原子所对应的吸收峰裂分为两组信号,这... 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研究了瓜环[n](n=7,8)对外消旋盐酸哌甲酯的手性识别。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哌甲酯对映异构体与瓜环形成包合物后,其质子的化学位移移动方向和幅度不同。同时,手性碳附近的某些原子所对应的吸收峰裂分为两组信号,这两组信号分别对应盐酸哌甲酯的两个对映体。说明两个对映体与瓜环形成了作用模式不同的超分子包结物,从而使对映体能够区分开来,即非手性的瓜环将手性盐酸哌甲酯区别开来,实现了瓜环对苏式哌甲酯两个对映体的快速手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技术 手性识别 瓜环 盐酸哌甲酯 主客体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元瓜环与常山碱的相互作用模式
3
作者 蒋静 陈晓丽 +3 位作者 黄亚励 张奇龙 徐红 杨小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7-283,共7页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Q[8])对常山碱(Feb)的包结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Q[8]对Feb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不同pH条件下Q[8]/Feb包合物溶液中Feb的释放及Q[8]/Feb包合物在人工肠液...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红外光谱等方法考察了八元瓜环(Q[8])对常山碱(Feb)的包结作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Q[8]对Feb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不同pH条件下Q[8]/Feb包合物溶液中Feb的释放及Q[8]/Feb包合物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的释放。结果表明,在pH=1. 2的盐酸介质中,Q[8]与Feb可形成摩尔比1∶1的稳定主客体包合物,结合常数为4. 20×10^4L/mol。在pH=1. 2(人工胃液的pH值)时,Feb可与Q[8]形成稳定包合物;在pH=6. 8(人工肠液的pH值)时,Q[8]/Feb包合物可释放出单纯的游离Feb。因此,Q[8]可作为Feb的一种潜在药物载体为减轻Feb呕吐副反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元瓜环 常山碱 主客体包合物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