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点临近”场景中的人机交往范式变革——从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
1
作者 汪怀君 黄菲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共8页
以大语言模型ChatGPT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朝着“类人智能”的目标演进,奇点临近的预言不再遥不可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呈现出愈发显著的主体性趋势。传统主客二分的人机交往范式不再适用于人工智能主体性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地存在... 以大语言模型ChatGPT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朝着“类人智能”的目标演进,奇点临近的预言不再遥不可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呈现出愈发显著的主体性趋势。传统主客二分的人机交往范式不再适用于人工智能主体性的发展需要,不可避免地存在人机主奴对峙与智能崇拜的局限性。在此背景下,人机交往应朝向主体间性的范式变革。尽管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产生自我意识、缺乏自主创造性、无法自觉生成社会关系,但人机融合使之逐渐具备“类主体”地位,主体间性范式变革已具备前提条件。在实践层面,实现人机交往主体间性范式变革,必须尊重人工智能道德地位;通过广泛协商决定将何种道德价值嵌入人工智能;协同制定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伦理框架以确保人工智能对齐人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体间性 人机交往 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洛-庞蒂论马克思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现象学批判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晓云 黄凌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71,共6页
批判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是梅洛-庞蒂现象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共同理论指向。基于现象学的视角,梅洛-庞蒂诠释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两个核心主题——"对象性活动"和历史辩证法,从中指出马克思的哲学与现象学结合的理论... 批判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是梅洛-庞蒂现象学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共同理论指向。基于现象学的视角,梅洛-庞蒂诠释了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两个核心主题——"对象性活动"和历史辩证法,从中指出马克思的哲学与现象学结合的理论基础以及超越现象学的理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对象性活动 历史辩证法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兼与张世英先生商榷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恒健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40-46,共7页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区别中西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原则的共时性范畴,而不是区别人类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历时性范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身本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主客二分则...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区别中西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原则的共时性范畴,而不是区别人类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历时性范畴。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身本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主客二分则是西方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主导原则,它根源于人对自然客体价值的关心和追求。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结合即意味着中西哲学的真正的结合。在西方哲学史上,并不存在一个“前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和一个“后主体性的天人合一”。就其基本性质而言,现代西方哲学和古代西方早期哲学也都是主客二分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中国传统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希腊早期哲学 海德格尔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神话学解读——以中希主调神象“异位”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林玮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9-53,共5页
对中西文化"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论断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满意的论证。以中国、希腊神话的主调神象差异为视点、架构起"神象与自我意识"的关联规律,即神象"三像"的变... 对中西文化"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论断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满意的论证。以中国、希腊神话的主调神象差异为视点、架构起"神象与自我意识"的关联规律,即神象"三像"的变更是人类自我意识"三我"演进的自画像,并以此为理论尺度,可使"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中西文化品质在中希两族主调神象的"异位"中得到满意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调神象 自我意识 合一 主客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主客二分到主体间性:网络治理模式的演进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廖和平 邢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9,共7页
网络治理模式由网络管控发展到网络共治,体现了由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的逻辑演进过程。网络管控模式的理论根据在于对主客体进行二元预设,并将二者对立错置,技术与权力被异化为主体,个体受到技术异化和权力异化的宰制而沦为客体,并受... 网络治理模式由网络管控发展到网络共治,体现了由主客二分转向主体间性的逻辑演进过程。网络管控模式的理论根据在于对主客体进行二元预设,并将二者对立错置,技术与权力被异化为主体,个体受到技术异化和权力异化的宰制而沦为客体,并受到来自技术与权力的双重管控。要实现对网络管控模式从主体到模式的全面变革,需要从底层逻辑上重置主客体、重申社会性和重建认同来共同完成对技术异化、权力异化及人和社会异化的纠偏。网络共治模式得以构建依赖开放的权力系统,并将从根本上否定并扭转基于主客体分化导致的异化现象,进而摒除技术理性的统治缺陷,催生出基于主体间性而形成的权力共治主体。多元权力主体通过交往行动、平等参与和对话协商,最终达成基于合作的尊重理解与交往共识,以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实现对技术理性的扬弃,落实以主体间性为根基的合作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体间性 网络管控 网络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内涵——兼谈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尧 赵东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1-44,共4页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也是一个价值范畴。本文在比较分析西方主客二分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基础上 ,探讨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起点 ,并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 ,揭示非人类中心主义片面性的深层实质 ,进而以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也是一个价值范畴。本文在比较分析西方主客二分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基础上 ,探讨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起点 ,并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 ,揭示非人类中心主义片面性的深层实质 ,进而以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辨证统一的否定之否定为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 主客二分 天人合一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主客二分”——基于主客体关系 被引量:23
7
作者 胡敏中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5,共9页
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把传统西方哲学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模式概括为“主客二分”,并加以超越,甚至否定、批判和消解。这一学术动向也影响到我国,有学者在否定和批判“主客二分”的同时,隐喻式地否定、批判主客体及其关系,把主客... 现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把传统西方哲学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模式概括为“主客二分”,并加以超越,甚至否定、批判和消解。这一学术动向也影响到我国,有学者在否定和批判“主客二分”的同时,隐喻式地否定、批判主客体及其关系,把主客体关系的思维模式等同于“主客二分”,认为这种思维模式也一样有片面、静止、僵化和二元对立的特征。其实,主客体关系是多面相的,从而能被建构多维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自然为人立法、人与自然互为立法、人为自然立法、更高形态的人与自然互为立法就展现了主客体力量对比变化的人类历程。可以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和成果都是对人和世界关系的追寻,所以,人和世界、主体与客体是人类历史和哲学的永恒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体关系 关系的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二分与实践存在论美学 被引量:4
8
作者 汤拥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朱立元先生作为实践美学的中坚人物,提出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念,将蒋孔阳先生所开辟的独具特色的学术思路向前拓进。本文的目的,是要就朱立元先生“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问题... 朱立元先生作为实践美学的中坚人物,提出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念,将蒋孔阳先生所开辟的独具特色的学术思路向前拓进。本文的目的,是要就朱立元先生“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问题展开探讨。本文认为,实践存在论美学必须在基本概念中停留得更久一些,以真正构筑起能够代表自身理论特质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实践存在论美学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对主客二分:从现象学美学到实践存在论美学
9
作者 汤拥华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3-58,共6页
朱立元先生作为实践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体系。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现象学美学对主客范畴的理解,就“实践存在论美学”应该如何看待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及如何寻找到真正的理论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实践存在论美学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与二分——中国古代审美主客体关系论及其当下意义
10
作者 祁志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81,共7页
着眼于审美认识活动中主客体的交融互动和主体的生成创造,将传统的审美认识论基础视为主客对立,进而否定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当下学界颇为流行的强势话语。其实,中国古代审美认识论从未将主客体对立起来,也没有混淆主客二分,而始终强... 着眼于审美认识活动中主客体的交融互动和主体的生成创造,将传统的审美认识论基础视为主客对立,进而否定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当下学界颇为流行的强势话语。其实,中国古代审美认识论从未将主客体对立起来,也没有混淆主客二分,而始终强调"物"与"我"的相反相成,既有互动交融,又有主客之别。审美认识就是要分清哪些是对象本身的审美价值,哪些是审美主体的能动自造,既看到"好恶因人"、"憎爱异情"的主观"殊好",又肯定"妍媸有定"、"雅郑有素"的客观"正赏",从而克服主观好恶,达到对客体固有的普遍同然的审美价值的公正评判。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反思当下盛行的取消主客二元思维的方法论缺失,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主客二分 好恶因人 妍媸有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根、笛卡尔哲学在主客体关系上的背反性及其价值共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建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51-54,共4页
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探讨了培根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中对主体、客体问题的阐释并赋予价值研讨。笔者认为在“认识论转向”过程中 ,培根与笛卡尔不仅在认识论上遵循着相反的原则 ,而且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背反性 ,并体现在主体与客体关系... 本文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探讨了培根哲学与笛卡尔哲学中对主体、客体问题的阐释并赋予价值研讨。笔者认为在“认识论转向”过程中 ,培根与笛卡尔不仅在认识论上遵循着相反的原则 ,而且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背反性 ,并体现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上 ;在人类价值观上 ,他们并未跳离近代所赋予的潮流“共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合一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内在反思到系统与环境的变奏——规范性来源的“主-客”维度理解及其超越
12
作者 吕春颖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7,共8页
现代道德哲学和社会理论的主流均以个人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因素,将内在理性视为规范性的来源是理解现代社会秩序的基本进路。但内在论却面临着个体的理性认识无法与现实社会规范相协调的窘境。从认识角度讲,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在于以主客... 现代道德哲学和社会理论的主流均以个人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因素,将内在理性视为规范性的来源是理解现代社会秩序的基本进路。但内在论却面临着个体的理性认识无法与现实社会规范相协调的窘境。从认识角度讲,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本在于以主客二分的方式去认识现代社会。唯有超越这种认识方式才能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规范性的来源。在转变对现代社会认识方式的基础上,卢曼以功能-结构的系统论开出了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 规范性的来源 主客二分 卢曼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立到对话的师生关系——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玉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7-60,共4页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话题。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决定了长期以来相互对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的受压迫性,这种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后现代主义中的主体间性理论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了后现...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而敏感的话题。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决定了长期以来相互对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的权威性与学生的受压迫性,这种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是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后现代主义中的主体间性理论进入教育领域形成了后现代视野下的主体间性教育观,它为对话式师生关系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对话以平等为前提,以理解为基础,以合作为途径,以情感为动力。当前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实现师生关系由对立向对话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 对话 主客二分 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被引量:10
14
作者 詹艾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8,共5页
从哲学史出发考察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使得对于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内在地具有了哲学史的支撑。主体性原则的真正确立是从康德开始的。主客二分或对立是主体性得以产生的前提。从根本上说,主体性原则在于对理性... 从哲学史出发考察西方哲学中主体性原则的确立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它使得对于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内在地具有了哲学史的支撑。主体性原则的真正确立是从康德开始的。主客二分或对立是主体性得以产生的前提。从根本上说,主体性原则在于对理性和自由作为人的最高本质的确认,在对这一最高本质的诉求和拥有中,主体积极能动地认识、构造甚至是变革对象或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性原则 主客二分 理性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良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59,共6页
主体性思想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存在着主体性思想的萌芽。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经历了由笛卡尔的自我意识论到康德的先验意识论、再到黑格尔的实体主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哲学史上关于... 主体性思想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存在着主体性思想的萌芽。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经历了由笛卡尔的自我意识论到康德的先验意识论、再到黑格尔的实体主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哲学史上关于主体性思想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对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的扬弃,解决了长期困扰西方哲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和分裂的难题,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性主体哲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体性 认知体哲学 主客二分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海德格尔哲学的启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璞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3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人类中心 海德格尔哲学 人类中心论 存在者 主客二分 生存论 现实生活世界 形而上学 自我意识 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异化逻辑与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共生性——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启蒙辩证法的初始突破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林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6,共6页
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传统异化逻辑的对峙是主体一客体对立的必然理论后果,二者之间的张力维持有赖于启蒙以来的时代精神也即抽象主体性的支撑。一旦抽象主体性被消解,主体神话被揭穿,异化就自然而然僭越为本体性存在。惟有马克思的历史辩... 主体性形而上学与传统异化逻辑的对峙是主体一客体对立的必然理论后果,二者之间的张力维持有赖于启蒙以来的时代精神也即抽象主体性的支撑。一旦抽象主体性被消解,主体神话被揭穿,异化就自然而然僭越为本体性存在。惟有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才能走出主客二分的主体性与传统异化逻辑对立之悖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对传统异化逻辑做了初始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性形而上学 异化逻辑 主客二分 劳动二重性 启蒙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影片被摄主体自恋情结的反思
18
作者 王璞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9-71,共3页
受传统主客二分理论的影响,在对人类学影片的分析和评价中,受到影像伦理制约的多为影片的创作者,而人类学影片的被摄对象多为来自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他者”,他们往往被视作在主流社会中并不具有权威性的话语弱势群体.实际上被拍摄... 受传统主客二分理论的影响,在对人类学影片的分析和评价中,受到影像伦理制约的多为影片的创作者,而人类学影片的被摄对象多为来自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他者”,他们往往被视作在主流社会中并不具有权威性的话语弱势群体.实际上被拍摄者并不是如许多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被动地面对镜头,好似俎上任人宰割的鱼肉.恰恰相反,人类的自由意志与自恋情结在被拍摄者身上同样凸显:他们认可、眷恋自己的理念,渴望展示自我,也对所属族群的文化体系深信不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恋情结 人类学 影片 反思 主客二分 伦理制约 偏远地区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无法颠覆传统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玉金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2-163,共2页
当前环境法学界有些学者根据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在方法论上推翻主客二分的观点,主张主客一体.大体上的思路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必须承认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人不是唯一的主体,自然物也不是永恒的客体.该学说思想具有超前性,带有很深... 当前环境法学界有些学者根据后现代主义提出了在方法论上推翻主客二分的观点,主张主客一体.大体上的思路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必须承认动物的法律主体地位,人不是唯一的主体,自然物也不是永恒的客体.该学说思想具有超前性,带有很深的伦理色彩,其理论根基主要是一些法哲学的论证和古代法,特别是古希腊及古罗马时的一些伦理法规范,像承认动物和其他自然物的法律地位,赋予动物以法律上的义务等等.笔者认为此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基础不牢固,就其现实性来看,具有很大的问题,但现在需要重新审视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后现代主义本身蕴涵着许多矛盾性的智识资源,对于环境法学研究方法来说,我们必须冷静地分析,继承和扬弃其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学说和思想的碰撞,达成各种不同学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后现代 法律体地位 传统 伦理色彩 主客二分 内在价值 法学界 自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思想与现代悲剧精神 被引量:2
20
作者 童小畅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2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主客二分 真理 超越 逻各斯 认识 体性思想 存在 西方精神 基本认识 人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