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与全球生态危机的逻辑关联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福益
卢黎歌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研究(11JDSZK032)。项目负责人:卢黎歌
-
文摘
"主客二元对立"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是一种强调主客绝对对立之"外在关系"的分析性思维,也是一种强调主客体外在关系之"绝对对立"的机械论思维,还是一种坚持"人类中心主义"之价值取向的排它性思维,它的这些思维属性特征及其侧重点导向了人对自然的无情破坏。"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文明、人性、制度、科技等因素进行了全面渗透,催生了"反自然"的现代文明、"破坏自然"的现代人性和社会制度以及"反生态"的现代科技,它们之间的综合作用必然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爆发。在思维路径的选择上,全球生态危机的有效缓解应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之不足而谋求与"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之长处的辨证而有机地结合起来。
-
关键词
“二元论”
“主客二元对立”
思维模式
生态危机
逻辑关联
-
分类号
D66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主客二元对立”背后的理性建构及其克服
- 2
-
-
作者
郑伟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0期99-102,共4页
-
文摘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中,存在着笛卡儿式的和康德式的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从表面上看,这是二元论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然而,二元论的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实质上,西方认识论哲学是一种理性建构说。在这种理性建构模式中,主体被抽象化,而客体则被抽象的主体重新建构。因此,主体与客体在这种唯心主义哲学中,二者的关系是自洽的。只有在涉及社会历史领域或具体经验事物时,理性建构说才真正显露其理论缺陷。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提出,克服了这种认识论缺陷,摆正了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
关键词
认识论
主客二元对立
实践
-
Keywords
epistemology
the division of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practice
-
分类号
B50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主体路径的超越
- 3
-
-
作者
谌中和
宣博方
-
机构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1,共10页
-
文摘
从西方近代哲学来看,在关于人自身存在根据的全部思考中,“人的存在何以可能”构成了哲学本体论的重要维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必然内在地涉及人的主体性问题。从主体路径来看,“意识的内在性”构成了近代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探讨主体性问题的基本思想理路。可以说,这一内在性困境内蕴于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问题的思考范式当中,即使在费尔巴哈谈论感性的、实践的主体时,也面临着主体“活动原则”空场的困境。马克思敏锐地洞察到,要消解近代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中形而上学的主体性立足点,把“我思”原则遮蔽的主体性真正地揭示出来,首先就要瓦解意识的内在性,并进一步把“存在何以可能”转变为“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这种思考不仅克服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路径囿于意识内在性的局限,也开启了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全新视域。
-
关键词
主体性
主客二元对立
现实的人
感性活动
人的解放
-
Keywords
subjectivity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real human beings
sensual activity
human emancipation
-
分类号
B516.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01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