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城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政策耦合机制创新 被引量:8
1
作者 戴垠澍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37,43,共9页
我国城市总体上面临主城区用地指标不足、用地功能紊乱、土地生态格局失衡等问题,同时外围小城镇发展薄弱,加剧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分立的形势。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主城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选取重庆"地票"制度... 我国城市总体上面临主城区用地指标不足、用地功能紊乱、土地生态格局失衡等问题,同时外围小城镇发展薄弱,加剧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分立的形势。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主城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选取重庆"地票"制度、上海"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无锡太湖流域土地退生态化机制作为案例,通过构建耦合机制模型为我国城市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创新依据;同时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基于融合发展视角从土地综合开发模式角度探索特色小镇的土地政策耦合创新,将南京江北新区主要街镇耦含为3种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分别是城乡融合型、产城融含型和乡村融合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下的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土地政策建议,为我国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发展 特色小镇 土地政策 耦合机制 土地综合开发模式 南京江北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桂林主城区城市扩张与生态协调分析
2
作者 刘桃林 任超 +1 位作者 闫志恒 刘启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676,共9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划分体系,分析了桂林主城区20年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城区发展较快,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从0.20发展到0.57;城区遥感生态指数从2000年的0.35增长到2020年的0.70,其中绿度和湿度因子对生态具有促进改善作用,干度和热度因子具有消极破坏作用,同时水体面积保持稳定,高植被覆盖面积过去20年增加了9%,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好,通过对城市扩张下生态分析可为桂林市主城区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发展 夜间灯光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植被覆盖率 城市生态协调分析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