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地震定位法分析以及1997年新疆伽师强震群高精度定位 被引量:74
1
作者 周仕勇 许忠淮 +2 位作者 韩京 许洪新 努尔尼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8-265,共8页
对主地震定位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主地震法具体应用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编写了一套主地震法定位程序,对伽师强震群中MS≥3.0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与传统定位方法设计的定位程序的定位结果比较,震中分布... 对主地震定位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主地震法具体应用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编写了一套主地震法定位程序,对伽师强震群中MS≥3.0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与传统定位方法设计的定位程序的定位结果比较,震中分布与所求震源机制解结果更吻合,震源深度集中在15~30km,定位走时残差降到传统方法的30%,定位误差垂直向可控制在3km内,水平向可控制在1.5km内.文中对精确定位结果可能包含的构造信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地震定位 强震群 新疆 伽师地区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瑞昌地震的精确定位及其发震构造初探 被引量:36
2
作者 吕坚 倪四道 +2 位作者 沈小七 高建华 曾新福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74,共9页
联合采用双差法和主事件法,对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的5.7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5.7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精定位后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31km,N... 联合采用双差法和主事件法,对2005年11月26日发生在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交界的5.7级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5.7级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和可能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精定位后震源位置的估算误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31km,NS方向上平均为0.40km,竖直方向上平均为0.48km,故而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空间分布图像。此次地震序列在NNW-NW向呈现优势分布,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4km,又以10~12km最具优势。主震的震源位置大致为北纬29.69°,东经115.74°,震源深度约10.8km。结合地震序列优势分布、主震震源机制解和震区NE向、NW向断裂发育的构造背景,初步推测本次地震序列的主震可能是由瑞昌盆地内的一条NW向隐伏断层活动引发的,发震断层的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瑞昌地震 双差地震定位 事件地震定位 震源机制解 地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