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7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数阶梯度驱动的主动Demons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桂梅 曹红洋 +1 位作者 陈阳泉 刘建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4-2841,共8页
图像非刚性配准在计算机视觉和医学图像有着重要的作用.Demons算法被证明是解决非刚性配准的有效方法,然而存在的Demons非刚性配准算法对灰度均匀和弱纹理区域的图像配准精度低,优化易陷入局部极小导致配准速度缓慢.针对该问题,将R-L(R... 图像非刚性配准在计算机视觉和医学图像有着重要的作用.Demons算法被证明是解决非刚性配准的有效方法,然而存在的Demons非刚性配准算法对灰度均匀和弱纹理区域的图像配准精度低,优化易陷入局部极小导致配准速度缓慢.针对该问题,将R-L(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微分引入到主动Demons算法中,提出了基于R-L分数阶梯度驱动的主动Demons算法.本文将R-L分数阶梯度代替传统的梯度算子,不但可以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而且可以增强灰度均匀和弱纹理区域的梯度信息,从而提高了图像配准精度和速度.另外,通过实验给出了配准精度与R-L分数阶模板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模板最佳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依据.尽管不同类型的图像其最佳参数是不同的,但是其最佳配准阶次一般在0~1之间.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可以用于灰度均匀和弱纹理区域的图像配准,且配准精度和速度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方法是Demons算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emann-Liouville 分数阶梯度 主动demons算法 非刚性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UDE算法的主动悬架H_(2)/H_(∞)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潇凯 刘宏宇 刘向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汽车高性能主动悬架对提升驾乘体验感具有显著优势,鲁棒性控制算法是发挥主动悬架性能的重要保障。针对典型鲁棒控制算法难以实现有效扰动估计和补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H_(2)/H_(∞)-H_(2)-IUDE算法,采用IUDE算法估计并补偿扰动,并引入H_... 汽车高性能主动悬架对提升驾乘体验感具有显著优势,鲁棒性控制算法是发挥主动悬架性能的重要保障。针对典型鲁棒控制算法难以实现有效扰动估计和补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H_(2)/H_(∞)-H_(2)-IUDE算法,采用IUDE算法估计并补偿扰动,并引入H_(2)状态观测器,相比H_(2)/H_(∞)算法增强了鲁棒性。首先,建立了半车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模型,并定义了扰动形式。然后,提出能实现扰动估计和补偿解耦的IUDE算法,并提出一种H_(2)状态观测器,进而实现了对H_(2)/H_(∞)算法的再设计。最后,针对随机路面和减速带路面等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H_(2)/H_(∞)算法,随机路面工况的车身质心垂向加速度和俯仰角均方根值分别下降了7.6%和5.9%,对汽车平顺性有明显改善。同时,所提出的H_(2)观测器能有效估计系统状态,IUDE算法能准确估计扰动,并能够避免非解耦型UDE方法带来的悬架动挠度恶化问题,具有优异的扰动估计和灵活补偿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不确定性与扰动观测器 H_(2)观测器 H_(2)/H_∞控制 改进的UD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和二阶锥规划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电压优化控制
3
作者 丛雨 原帅 +1 位作者 王昊 栗文义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5-777,共13页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主动配电网在如何应对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性和协调网内多种无功资源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日前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和日内二阶锥规划法相结合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首...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并网,主动配电网在如何应对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性和协调网内多种无功资源等方面面临较大挑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日前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和日内二阶锥规划法相结合的主动配电网多时间尺度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首先考虑网内多种可调无功资源的调节特性,建立以网损、电压偏差及离散型调压设备动作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日前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模型,提出一种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进行求解。其次考虑主动配电网日内阶段的调度需求,结合分布式电源的快速无功调节能力,建立最小化网损和电压偏差的二阶锥规划模型。最后,基于IEEE33节点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兼顾不同优化目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无功/电压控制 多时间尺度 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锂电池组内单体锂电池SOH主动均衡方案
4
作者 吴青峰 杨凯义 +3 位作者 刘立群 朱彦军 薄利明 杨杰豹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5,共11页
针对现存锂电池组内串联单体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均衡方案需要集中控制器和全局通信、系统建设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锂电池组内单体锂电池SOH主动均衡方案。分析了SOH参数、放电深度(depth of d... 针对现存锂电池组内串联单体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均衡方案需要集中控制器和全局通信、系统建设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锂电池组内单体锂电池SOH主动均衡方案。分析了SOH参数、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和有功功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了有功功率分配和控制算法切换法则。利用一致性算法求解DOD平均值,以达到在无需集中控制器和减少通信信号数量的前提下,实现锂电池组内单体锂电池SOH均衡的控制目标,提高锂电池容量利用率,降低锂电池维护成本。最后,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说明,所提方案在负荷变化、通信中断、锂电池块数增加和DOD出现测量误差的情况下,均能使锂电池组内串联单体锂电池SOH自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功率控制 主动均衡 健康状态 放电深度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无延迟频域算法的汽车风噪主动控制研究
5
作者 冀慧俊 卢炽华 +4 位作者 陈弯 刘志恩 王颖 王永亮 孙孟雷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7-1615,共9页
风噪是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结构设计进行风噪控制存在控制难度大、降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基于次级通路均衡和频域分段变步长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延迟频域滤波主动降噪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 风噪是新能源汽车高速行驶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采用传统结构设计进行风噪控制存在控制难度大、降噪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本文基于次级通路均衡和频域分段变步长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延迟频域滤波主动降噪算法。该算法相对于传统的滤波最小均方(FxLMS)算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系统降噪性能对频率的依赖性小的特点,能够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实现好的降噪效果。在SIMULINK中搭建了该算法双通道仿真模型,对宽带风噪的降噪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并在整车半消声室内搭建风噪主动控制试验台架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高速工况下实车测得的车内风噪数据,本文的改进无延迟频域滤波算法的降噪效果明显优于传统FxLMS算法,在两个目标位置处可分别取得约9.42和8.81 dB(A)的降噪量。该研究成果可为汽车风噪主动控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风噪 风噪主动控制 无延迟频域算法 次级通路均衡 频域分段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对主动降噪潜在影响分析及风噪声抑制算法
6
作者 褚轶景 施宇 +2 位作者 颜宇航 孙海涛 牛锋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71,共7页
通风口处空气流动往往会引起基于前馈控制的主动降噪系统性能下降,针对通风口处风噪声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风噪声抑制主动降噪(ANC)算法。对风环境下滤波x最小均方(FxLMS)算法理论分析,并在消声室内验证ANC系统(ANC耳机)受风噪声影响。理... 通风口处空气流动往往会引起基于前馈控制的主动降噪系统性能下降,针对通风口处风噪声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风噪声抑制主动降噪(ANC)算法。对风环境下滤波x最小均方(FxLMS)算法理论分析,并在消声室内验证ANC系统(ANC耳机)受风噪声影响。理论分析及实验表明:ANC系统降噪效果随风速增加而降低。然后,在考虑风噪声频谱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体最小二乘技术对传统FxLMS算法进行改进。仿真结果及消声室测量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能有效抑制风噪声干扰,降噪性能接近无风时的情况,可将风环境的降噪量提高3~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噪声 主动噪声控制 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整体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U-McFxLMS算法的涡桨飞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研究
7
作者 沈昊 董宁娟 +3 位作者 薛青 陈逸笑 鹿澳沣 沈星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4-599,627,628,共8页
涡桨飞机座舱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传统的多通道滤波x最小均方(multichannel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简称McFxLMS)算法,该算法的计算量随着通道数的增加而激增,严重影响控制效果。针对该问题,基于连续局部迭代-McFxLMS(seq... 涡桨飞机座舱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普遍采用传统的多通道滤波x最小均方(multichannel filtered-x least mean square,简称McFxLMS)算法,该算法的计算量随着通道数的增加而激增,严重影响控制效果。针对该问题,基于连续局部迭代-McFxLMS(sequential partial update-McFxLMS,简称SPU-McFxLMS)算法,开发了多通道主动噪声控制系统。SPU-McFxLMS算法通过更新部分滤波器权值,在保证收敛精度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首先,对比分析了传统McFxLMS算法与SPU-McFxLMS算法的原理差异,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其计算效率提升特性;其次,建立了算法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后,基于SOM-TL6678核心板开发了16通道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并搭建飞机座舱地面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108 Hz和216 Hz双频噪声场景下,各位置的平均降噪量能够达到10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噪声控制 多通道系统 滤波x最小均方算法 涡桨飞机舱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LQR算法的机电式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8
作者 王凯正 林棻 +1 位作者 狄桓宇 钟国旗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59,共7页
机电式主动悬架系统实现车辆垂向性能调节时,由于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属性,经典二自由度1/4车悬架模型无法描述该悬架系统的运动。此外,道路激励常被作为悬架状态空间的扰动项,由于道路激励无法准确估计,因此考虑道路激励的多维LQR控制... 机电式主动悬架系统实现车辆垂向性能调节时,由于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属性,经典二自由度1/4车悬架模型无法描述该悬架系统的运动。此外,道路激励常被作为悬架状态空间的扰动项,由于道路激励无法准确估计,因此考虑道路激励的多维LQR控制率也无法直接构成。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主动悬架前馈LQR控制方法(FF-LQR)。一方面基于三自由度1/4车悬架模型对LQR算法进行针对性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轮胎-车身运动模型,实现悬架动行程的实时反馈,并以此构建前馈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与LQR算法相比,FF-LQR能够进一步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的RMS值和轮胎动变形的RMS值,提高车辆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系统 1/4车悬架模型 前馈控制 LQ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前馈自适应算法的车内噪声主动控制仿真与试验分析
9
作者 王健 张明 +3 位作者 刘松 权贺 冯超 张喆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0-856,共7页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车内噪声主动控制领域的时域前馈自适应算法(TFxLMS)存在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与分块计算思想提出了一种频域前馈自适应算法(FFxLMS)。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了FFxLMS算法和TFxLMS算...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车内噪声主动控制领域的时域前馈自适应算法(TFxLMS)存在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稳定性差等问题,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与分块计算思想提出了一种频域前馈自适应算法(FFxLMS)。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了FFxLMS算法和TFxLMS算法在降噪效果及计算量、收敛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优劣,并通过实车路试验证了仿真结果。对比显示,FFxLMS算法降噪效果更明显、计算量更小、收敛速度更快且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主动控制 频域前馈自适应算法 降噪 计算量 收敛速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识别的最优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
10
作者 房宁 罗建南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2-191,共10页
考虑车辆在不同路面下行驶中的非线性因素(包括轮胎跳离地面、悬架撞击挡块和减振器系统时滞特性等),基于对不同阀控方式的减振器实测数据分析,建立了一个非线性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设计的增广卡尔曼滤波器,并结合所选传感... 考虑车辆在不同路面下行驶中的非线性因素(包括轮胎跳离地面、悬架撞击挡块和减振器系统时滞特性等),基于对不同阀控方式的减振器实测数据分析,建立了一个非线性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设计的增广卡尔曼滤波器,并结合所选传感器的精度分析,研究了路面不平度的辨识算法,以有效判断当前路面及车速条件下的路面激励水平。设计了三种不同控制策略的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采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分别对其最优控制电流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各方案在不同路面激励水平下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控制方案与被动悬架相比均可提升车辆性能,而其中双阀控制的电控半主动悬架性能表现最佳,且对系统时滞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上述研究可为实用性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广卡尔曼滤波 路面辨识方法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最优半主动悬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随机森林算法的主动姿态偏摆寻孔轨迹优化
11
作者 熊佳明 黄海滨 +1 位作者 何家豪 严聪辉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3,共8页
针对机器人轴孔装配中因寻孔阶段时间长导致装配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与开普勒优化算法(Kepl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KOA)和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的机器人主动姿态偏摆寻孔轨... 针对机器人轴孔装配中因寻孔阶段时间长导致装配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与开普勒优化算法(Kepl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KOA)和蜣螂优化算法(dung beetle optimizer,DBO)的机器人主动姿态偏摆寻孔轨迹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光栅运动采集轴孔接触力数据,构建数据集并划分偏角域;其次,利用KOA优化RF构建力-偏角域分类模型,同时采用DBO优化RF建立力-偏距回归模型。最后,基于分类模型预测的偏角域,控制机器人做主动姿态偏摆运动以精确寻孔方向。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力-位置矢量模型相比优化前将寻孔时间缩短13.3 s,寻孔步数减少50%,有效提高了寻孔效率并优化了寻孔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孔装配 机器学习 主动姿态偏摆 力-位置矢量模型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主动悬架变论域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薛文平 张春玲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针对1/4车主动悬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方法.在建立主动悬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变论域思想设计模糊PID控制器.为进一步改善控... 针对1/4车主动悬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变论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方法.在建立主动悬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变论域思想设计模糊PID控制器.为进一步改善控制器减振效果,采用GA来优化变论域中伸缩因子描述函数的参数.结果表明:相比PID、模糊PID与未优化的变论域模糊PID等控制方法,基于GA的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法在降低车身垂向加速度、改善乘坐舒适性方面具有优越性;所提控制方法对簧载质量和车辆行驶速度不确定性具备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悬架 模糊PID控制 变论域 遗传算法 伸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Demons算法的验证及其在4D-CT轮廓线推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甄鑫 周凌宏 +2 位作者 卢文婷 张书旭 周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19-2624,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改进的Demons变形配准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评价配准算法的精度,并将其应用于4D-CT轮廓线的推衍。方法为加快收敛的速度和提高配准精度,将Demons算法的双向作用力进行重分配,并提出一个能量函数作为相似性测度,利用BFGS... 目的研究一种改进的Demons变形配准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评价配准算法的精度,并将其应用于4D-CT轮廓线的推衍。方法为加快收敛的速度和提高配准精度,将Demons算法的双向作用力进行重分配,并提出一个能量函数作为相似性测度,利用BFGS优化算法对能量函数进行优化,避免了经典算法中需指定迭代次数的缺陷。分别利用模拟形变CT图像与变形模体,分析和测量了配准算法的精度,并对该算法在4D-CT轮廓线推衍中的应用进行了评价。结果改进后的Demons算法与经典的Demons算法以及类似的变形配准算法相比,有较高的配准精度,推衍生成的轮廓线与人工勾画的轮廓线匹配程度高。结论变形配准是4D-CT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改进后的Demons算法应用于轮廓线的推衍有望大大治疗计划设计的轮廓勾画工作量,其配准精度能满足实际临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ns算法 变形配准 4D-CT 轮廓线推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像修正FxLMS控制算法的船舶管路振动主动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学广 谭鉴 +3 位作者 吴牧云 张二宝 闫明 刘济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针对船舶管路减振和抗冲击的需求,本文根据镜像修正自适应滤波算法,设计出了一种管路振动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管路在低频下的振动,并且在次级通道发生突变时,控制系统可再次快速收敛,进行稳定控制。本文先对镜像修正自适应滤波... 针对船舶管路减振和抗冲击的需求,本文根据镜像修正自适应滤波算法,设计出了一种管路振动主动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管路在低频下的振动,并且在次级通道发生突变时,控制系统可再次快速收敛,进行稳定控制。本文先对镜像修正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理论研究,分析算法的迭代及控制过程;再通过仿真分别验证算法在不同参考信号输入下的收敛性及稳定性;最后搭建实验台架,通过试验验证算法的实际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管路振动主动控制中能够降低15.37%的振动强度,比自适应滤波算法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好8.85%。所以镜像修正自适应滤波算法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管路振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修正自适应滤波算法 在线辨识 自适应滤波算法 归一化算法 整体建模算法 镜像系统 权向量迭代 振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mons算法的非刚性配准及其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露 甄鑫 +2 位作者 卢文婷 窦建洪 周凌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Demons非刚性配准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guidedradiotherapy,IGRT)中治疗图像和计划图像的配准。方法基于Brox等提出的梯度恒定假设和Malis的高效二阶最小化算法的思想,将图像...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Demons非刚性配准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将其应用于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guidedradiotherapy,IGRT)中治疗图像和计划图像的配准。方法基于Brox等提出的梯度恒定假设和Malis的高效二阶最小化算法的思想,将图像灰度梯度场的相似性加入原始的能量函数中,推导出更新变形场的公式。利用有限内存的BFGS算法优化能量函数,自动确定迭代次数。分别利用模拟形变图像、变形体模图像和肝癌病人的临床CT图像验证改进算法的配准精度。结果改进的Demons变形配准算法与原始的"Additive Demons"算法相比,配准精度更高,收敛速度更快。结论在放射治疗的不同分次扫描过程中,因实际扫描条件的影响,两幅待配准图像像素灰度值范围不同的情况下,改进的Demons算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快速精确的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ns算法 非刚性配准 梯度恒定假设 高效二阶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ons算法的变形掌纹归一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森 苑玮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8,共7页
非接触采集是主流掌纹采集方式,但其低约束性可能会导致手掌摆放方式不定,与传感器距离不定,从而引起手掌变形,尤其是手掌平面和传感器平面不平行导致的局部变形问题,这将影响后续特征提取,降低识别率。针对此问题,考虑到人手本身是非... 非接触采集是主流掌纹采集方式,但其低约束性可能会导致手掌摆放方式不定,与传感器距离不定,从而引起手掌变形,尤其是手掌平面和传感器平面不平行导致的局部变形问题,这将影响后续特征提取,降低识别率。针对此问题,考虑到人手本身是非刚体的特点,提出基于Demons非刚性配准算法的变形掌纹归一化校正模型,进一步增强变形图像与标准图像的相似性,弥补了传统刚性方法校正效果不佳的缺陷。首先使用改进的Demons非刚性配准算法进行变形掌纹的归一化校正,再使用测度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在任取的图像序列内,与传统的基于归一化互信息(NMI)的刚性配准方法相比,NMI最高提升3.64%,相关系数(COEF)最高提升156.25%,均方误差(MSE)最高降低81.63%,各指标均优于基于NMI的刚性配准方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后续的特征提取和识别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demons算法 掌纹 非刚性 图像配准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和自适应分数阶的Active Demons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桂梅 郭黎娟 +1 位作者 熊邦书 储珺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53-2763,共11页
分数阶Active Demons(fractional active demons,FAD)算法是图像非刚性配准的有效方法,并且能解决灰度均匀和弱纹理图像配准精度低,优化易陷入局部极小而导致的配准速度缓慢问题,但是该算法中分数阶最佳阶次的寻找需要通过多次实验人工... 分数阶Active Demons(fractional active demons,FAD)算法是图像非刚性配准的有效方法,并且能解决灰度均匀和弱纹理图像配准精度低,优化易陷入局部极小而导致的配准速度缓慢问题,但是该算法中分数阶最佳阶次的寻找需要通过多次实验人工选取,缺乏阶次自适应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分辨率和自适应分数阶的Active Demons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图像梯度模值和信息熵,构建了自适应分数阶阶次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自动计算出分数阶的最佳阶次和微分动态模板;然后将多分辨率策略加入到自适应分数阶Active Demons算法中,进一步提高了图像配准效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提出的算法可用于灰度均匀、弱边缘和弱纹理图像的配准,能根据图像的局部特征自适应计算最佳分数阶阶次,并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从而提高了图像配准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微分 ACTIVE demons (AD)算法 自适应模型 多分辨率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丽 陈政任 +3 位作者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97,I0002-I0004,共26页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困境中,算法控制是如何迫使零工工作者做出短期抉择以及该如何破局”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两阶段时间滞后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主观时间边界。研究发现:作为解开时间困境的钥匙,职业未来时间观缓解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角色宽度之间的负向关系,及其通过角色宽度对主动服务行为的负向间接影响,而不同零工行业类型影响了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发挥。结论有助于推动对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的思考,并为零工工作者如何跳脱困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时间困境 角色宽度 主动服务行为 职业未来时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对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占小军 万漪 +2 位作者 李志成 张慕凡 王震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3个阶段调研收集到的353份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探讨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影响其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能够促进其主动服务行为;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零工工作者自...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3个阶段调研收集到的353份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探讨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影响其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能够促进其主动服务行为;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与主动服务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感知算法行为约束不仅削弱了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正向关系,还削弱了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在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与主动服务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工作者自我领导 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 主动服务行为 感知算法行为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控制能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吗——基于工作动机的视角 被引量:14
20
作者 裴嘉良 刘善仕 +2 位作者 崔勋 张志朋 葛淳棉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5,I0020,I0021,共14页
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 算法控制作为零工经济下的数字化劳动管理实践,能否在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的人—机交互过程中激发零工工作者提供主动服务,是检验平台技术和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关键,但目前少有研究关注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对其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借鉴国内学者开发的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量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动机视角,实证考察了感知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本研究针对347名零工工作者时间滞后调查分析发现:感知算法控制一方面通过激发主动性动机提升主动服务行为,另一方面又通过诱发控制性动机降低主动服务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对主动服务行为产生的总体间接效应为负。此外,算法透明度不仅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与工作动机之间的关系,还调节了感知算法控制通过工作动机影响主动服务行为的间接作用。本研究推进了算法控制在个体微观层面的机制研究,为零工平台科学开发、设计和应用算法系统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工作动机 主动服务行为 算法透明度 自我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