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主动式队列管理算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春明 姜明 朱淼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9-434,共6页
主动式队列管理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是IETF为了解决Internet拥塞控制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由器缓存管理技术 .本文对几种主要AQM算法RED、BLUE、ARED和SRED的性能在基于ns 2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的性能包括... 主动式队列管理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是IETF为了解决Internet拥塞控制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由器缓存管理技术 .本文对几种主要AQM算法RED、BLUE、ARED和SRED的性能在基于ns 2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研究 .研究的性能包括队列长度、丢包概率、丢包率、连接数对吞吐量的影响及缓冲区大小对链路利用率的影响等 .仿真结果表明B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网络管理 主动队列管理 aqm 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RED BLUE 稳定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ARED 主动随机早期检测算法 SR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敬辕 谢剑英 傅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46-1249,共4页
主动队列管理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作为Internet拥塞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提高In ternet的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TCP拥塞控制算法基于数据包丢失的窗口变化机制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主动队列管理... 主动队列管理 (ActiveQueueManagement,AQM)技术作为Internet拥塞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提高In ternet的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TCP拥塞控制算法基于数据包丢失的窗口变化机制 ,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该算法依据路由器中队列长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一定的模糊自校正原则来调整数据包的丢弃概率 ,从而使路由器中的队列长度稳定在参考值附近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但十分有效 ,而且对不同的网络状况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拥塞控制 模糊逻辑 自校正 aqm Internet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自适应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自适应BLUE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伟彦 孙雁飞 +1 位作者 张顺颐 刘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62-466,共5页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 BLUE算法是一种典型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研究表明BLUE算法优于RED算法。BLUE算法使用丢包事件和链路空闲事件控制网络拥塞。但由于BLUE算法在参数设置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当TCP连接数突然剧烈变动时,容易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的频繁发生。该文引进参数自适应机制,提出了自适应BLUE算法,并借鉴了RED算法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NS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减少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的发生,在提高链路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自适应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尹凤杰 井元伟 杨晖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6,共4页
针对动态网络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该算法基于模糊滑模控制器(FSMC)设计,适合于动态网络流量的变化·模糊控制的加入,缩短了到达时间,改善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对于TCP/IP网络中存在的网络模型的... 针对动态网络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该算法基于模糊滑模控制器(FSMC)设计,适合于动态网络流量的变化·模糊控制的加入,缩短了到达时间,改善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对于TCP/IP网络中存在的网络模型的不确定性、网络参数的时变性以及非TCP适应流所引起的网络抖动,该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到设定值,同时维持较小的队列振荡,尤其是在网络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优于传统的PI控制、模糊控制和传统的滑模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 模糊滑模控制(FSMC) 拥塞控制 TCP模型 滑模面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琴 孙金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针对Internet系统,通过对流体流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参数的计算相对容易,并且能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有效的预测拥塞窗口的变化.结合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 针对Internet系统,通过对流体流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形式简单,参数的计算相对容易,并且能根据当前的网络情况有效的预测拥塞窗口的变化.结合动态矩阵控制(Dynamic Matrix Control,DMC)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DMCAQM算法,给出了DMCAQM的详细设计过程,稳定性分析和参数选取原则.大量不同网络环境的仿真实验表明DMCAQM算法是有效的.与PI、RaQ和REM等算法相比较,DMCAQM有收敛速度快、队列抖动小的优点.同时,由于DMCAQM的采样间隔相对较大,而算法实现简单,所以计算量小,占用的路由器资源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动态矩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E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艺 孙鹤旭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对BLUE及其改进算法BLUE+、EBLUE、FBLUE进行分析,NS2仿真结果表明,其改进算法保持了BLUE算法丢包率低的优点,并在队列长度、带宽利用率上明显优于BIUE算法;给出了性能评价表,并指出采用遗传算法对性能指标进行取舍是提高算法效率的有... 对BLUE及其改进算法BLUE+、EBLUE、FBLUE进行分析,NS2仿真结果表明,其改进算法保持了BLUE算法丢包率低的优点,并在队列长度、带宽利用率上明显优于BIUE算法;给出了性能评价表,并指出采用遗传算法对性能指标进行取舍是提高算法效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丢包率 平均队列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彦彬 《电子科技》 2009年第6期7-9,共3页
传统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在设置参数时,存在算法和具体的网络有关参数设置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神经元动态调整PID参数的ANNPID算法,解决了PID算法参数设置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 传统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在设置参数时,存在算法和具体的网络有关参数设置对网络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影响较大的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神经元动态调整PID参数的ANNPID算法,解决了PID算法参数设置的问题,通过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鲁棒性优于传统的队列管理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PID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网络中基于链路误码率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8
作者 金凤林 张雪 +2 位作者 倪桂强 葛武滇 周晓兰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由于卫星信道特点影响了宽带卫星通信网对终端用户的QoS保证,DiffServ是一种面向类的粗管道IP QoS技术,其简单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使其成为卫星网络IP QoS的首选方案。现有DiffServ研究并没有考虑卫星通信网误码率高、星上处理能力受限等因... 由于卫星信道特点影响了宽带卫星通信网对终端用户的QoS保证,DiffServ是一种面向类的粗管道IP QoS技术,其简单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使其成为卫星网络IP QoS的首选方案。现有DiffServ研究并没有考虑卫星通信网误码率高、星上处理能力受限等因素,如果将其直接应用到卫星通信网中,会使性能下降。基于DRIO算法,结合卫星链路误码率高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卫星IP网络的S-DRIO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降低了误码率相对较高的流的分组丢弃概率,提高了占有带宽。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信道误码率较高的卫星链路中,该算法能够更好地保证流之间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链路误码率 区分服务 主动队列管理 S-DRI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研究
9
作者 张群良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主要对自适应虚拟队列(AVQ)算法、动态阈值(DT)算法以及队列长度阈值(QLT)分组调度算法等异同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描述,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各个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AVQ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原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分... 主要对自适应虚拟队列(AVQ)算法、动态阈值(DT)算法以及队列长度阈值(QLT)分组调度算法等异同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描述,在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各个算法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AVQ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原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区分服务的功能。基本上保持了原算法的优点,即具有低时延、低分组丢失率和高链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自适应虚拟队列算法 动态阈值算法 队列长度阈值算法 改进的AVQ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Du:一种新的识别并惩罚非适应流的主动式队列管理算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磊 吴春明 +1 位作者 姜明 张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59-1762,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主动式队列管理算法——热度算法(REDu).算法深入挖掘非适应流与适应流本质区别,利用CHOKe命中、RED丢弃等信息预选非适应流,通过热度升降机制计算一种新的部分流状态——热度,以此识别并惩罚非适应流.基于ns-2的仿真...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主动式队列管理算法——热度算法(REDu).算法深入挖掘非适应流与适应流本质区别,利用CHOKe命中、RED丢弃等信息预选非适应流,通过热度升降机制计算一种新的部分流状态——热度,以此识别并惩罚非适应流.基于ns-2的仿真实验显示,与其他几种主动式队列管理算法相比,REDu具有更准确的识别并惩罚非适应流的能力,对适应流提供更好的保护,网络的鲁棒性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aqm) 非适应流 RED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M算法的通信电源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1
作者 常耀东 孟梓鸿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5期95-97,共3页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电源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网络数据流控制技术,通过动态调整队列的行为来优化数据传输和降低延迟。该算法主要用于改...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电源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能效。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网络数据流控制技术,通过动态调整队列的行为来优化数据传输和降低延迟。该算法主要用于改善网络拥塞,但近年来被引入通信电源管理,用于优化电源的分配和使用,增强系统的响应能力和效率。文章设计一个基于AQM算法的通信电源智能管理系统,详细阐述系统的需求、架构设计以及模块划分,并通过系统集成与应用测试验证设计的有效性。通过引入AQM算法,设计系统能够实现电源管理的动态优化,从而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 通信电源 智能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Smith控制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12
作者 何凌 张楠楠 +1 位作者 杨木易 井元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73-1676,共4页
针对网络中传输延时给拥塞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而现有算法过于依赖精确模型的弱点,提出将模糊控制与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相结合的设计用于与TCP连接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通过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器对时延进行预估补偿,使得对TCP的拥塞控制... 针对网络中传输延时给拥塞控制带来不利影响,而现有算法过于依赖精确模型的弱点,提出将模糊控制与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相结合的设计用于与TCP连接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通过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器对时延进行预估补偿,使得对TCP的拥塞控制更加及时;而模糊控制器无需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即能实现良好的控制,可以克服Smith预估补偿依赖精确模型的缺点.两者的结合对于时滞网络的控制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模糊控制 Smith预估算法 大滞后 主动队列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2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仿真研究
13
作者 杨媛 王晓喃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主动式队列管理技术是IETF为了解决Internet拥塞控制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由器缓存管理技术.本文使用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仿真器NS-2,对AQM算法RED和BLUE的性能在基于NS-2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性能包括在突发流情... 主动式队列管理技术是IETF为了解决Internet拥塞控制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由器缓存管理技术.本文使用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仿真器NS-2,对AQM算法RED和BLUE的性能在基于NS-2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性能包括在突发流情况下平均队列长度、丢包率和吞吐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对BLUE算法在突发流情况下队列稳定性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应对突发流方面,BLUE算法的性能优于RED算法,改进的BLUE算法能够更好地保持队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aqm) 随机早检测算法(RED) (BLUE)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14
作者 龙艳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94,共6页
针对BLUE算法缺少早期拥塞检测机制,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频繁发生的问题,通过引进基于动态阈值算法的控制机制,借鉴RED算法所采用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提出了DT-BLUE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性,有效降低队列... 针对BLUE算法缺少早期拥塞检测机制,导致队列溢出或空闲现象频繁发生的问题,通过引进基于动态阈值算法的控制机制,借鉴RED算法所采用的早期拥塞检测机制,提出了DT-BLUE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保持队列长度的稳定性,有效降低队列空闲或溢出现象的发生,提高链路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Blue: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伟杰 王万良 +1 位作者 蒋一波 郑建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9-483,共5页
该文在分析SBlu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SABlue(Self-tune AccelerateBlue)。算法将瞬时队长作为早期拥塞检测参量,根据队列负载因子控制丢包步长,实现丢包概率幅度的自适应调整,最终将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目... 该文在分析SBlu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算法SABlue(Self-tune AccelerateBlue)。算法将瞬时队长作为早期拥塞检测参量,根据队列负载因子控制丢包步长,实现丢包概率幅度的自适应调整,最终将路由队列长度稳定在目标区域内。为了提高网络突变跨度较大情况时算法的响应速度,在队列警戒区域内引入了加速因子。实验表明,SABlue面对突变流和不同RTT的网络场景,队列收敛时间短,丢包率小,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算法综合性能优于其他AQ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Blue算法 SA BL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快速响应的AQM算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天魁 郭彩丽 +1 位作者 曾志民 冯春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1-1193,共3页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称为Active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 该文应用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快速响应特征的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并以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称为ActivePI算法(简称A-PI)。A-PI用一组参数实现快速响应,用另一组参数保证队长稳定,使用门限值实现两组参数间平滑切换,算法实现简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A-PI算法在保证队长稳定的同时实现了对不同网络环境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主动队列管理 PI控制器 ACTIVE P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MS算法的自适应AQM控制机制的研究
17
作者 郜亚丽 李世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针对RED算法在网络拥塞控制中使得队列波动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并研究了NLMS算法在主动队列管理中的具体实现。仿真实验通过对NLMS算法、RED算法、REM算法、LRC-RED算法性能的比较,表明NLMS算法具有较好的... 针对RED算法在网络拥塞控制中使得队列波动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并研究了NLMS算法在主动队列管理中的具体实现。仿真实验通过对NLMS算法、RED算法、REM算法、LRC-RED算法性能的比较,表明NLMS算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且能够提高队列稳定性,降低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机制 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 主动队列管理 队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拥塞控制的自适应虚拟队列算法的研究
18
作者 饶翚 郑玉墙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6-37,41,共3页
针对网络拥塞算法中存在的振荡性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利用虚拟队列思想,建立自适应算法.通过模拟仿真,与其它几种主动队列管理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其它算法.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 自适应算法 拥塞控制 虚拟 自适应 网络拥塞 振荡性 性能 方案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TCP/AQM系统的滑模控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宏伟 钱晓龙 +1 位作者 井元伟 刘晓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针对具有非匹配不确定项和输入时滞的TCP线性化动态系统进行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基于滑模控制(SMC)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基于LMI技术给出线... 针对具有非匹配不确定项和输入时滞的TCP线性化动态系统进行特殊线性变换,将原不确定时滞系统转化为无时滞系统.在新坐标下,基于滑模控制(SMC)设计了一种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根据滑模到达条件设计了一种控制策略,基于LMI技术给出线性滑动超平面的设计方法,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使队列长度快速收敛到设定值,同时维持较小的队列振荡,尤其是在网络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该方法优于传统的滑模控制,能实现准确的跟踪,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队列管理(aqm) 拥塞控制 滑模控制 非匹配不确定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观测器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宏伟 于驰 井元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1-464,468,共5页
针对TC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模糊观测器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对非线性TCP/IP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建立了T-S模糊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来提高拥塞控制系统的性能,并给出了理论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 针对TCP(传输控制协议)网络的拥塞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模糊观测器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对非线性TCP/IP网络拥塞控制系统建立了T-S模糊模型,通过选取适当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函数来提高拥塞控制系统的性能,并给出了理论性证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活动的TCP连接数、链路带宽及往返时延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IP网络 拥塞控制 T-S模糊模型 主动队列管理(aqm)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