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边带限制的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线模型的超声图像分割 被引量:2
1
作者 严加勇 庄天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235,240,共5页
主动轮廓线模型是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一种目标轮廓跟踪算法 ,非常适合于医学图像 (如 CT和 MRI)的处理 .但将这一模型应用于超声图像的分割和目标轮廓的跟踪时 ,由于超声图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斑点噪声、弱边界... 主动轮廓线模型是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一种目标轮廓跟踪算法 ,非常适合于医学图像 (如 CT和 MRI)的处理 .但将这一模型应用于超声图像的分割和目标轮廓的跟踪时 ,由于超声图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斑点噪声、弱边界和与组织有关的纹理 ,往往使传统主动轮廓模型难以获得满意的轮廓跟踪效果 .为此 ,在梯度矢量流主动轮廓线模型的基础上 ,引入边带限制概念 ,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超声图像的分割 .实验表明 ,该方法较好地限制了非目标边缘和噪声干扰的影响 ,而且对超声及其序列图像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轮廓线模型 边带限制 超声图像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轮廓线跟踪方法
2
作者 马波 张田文 李培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30-833,882,共5页
为了降低跟踪系统状态维数、提高跟踪精度,从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出发,利用B样条形状空间理论,定义了新的动能、势能和衰减能量,推导了新的动态轮廓线跟踪动力学方程,并应用运动估计中的块匹配技术来寻找相邻帧中的对应点。结果表明:形... 为了降低跟踪系统状态维数、提高跟踪精度,从拉格朗日动力学原理出发,利用B样条形状空间理论,定义了新的动能、势能和衰减能量,推导了新的动态轮廓线跟踪动力学方程,并应用运动估计中的块匹配技术来寻找相邻帧中的对应点。结果表明:形状空间的维数远小于控制点数,增强了跟踪的稳定性;形状矩阵的正交化处理可以保证得到的动力学方程自然解耦,转化为若干个独立的单变量二阶振动系统;块匹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特征曲线。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轮廓线模型 跟踪方法 拉格朗日动力学 B样条 形状空间 块匹配技术 形状矩阵 振动系统 特征曲线 时空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ke模型理论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万军 侯立华 《河南科技》 2012年第10期18-18,共1页
Snake模型也称主动轮廓线模型,最初由Kass等人在1987年第一届计算机国际视觉会议上提出,一经提出就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Snake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人的识别能力,在图像中目标边界附近确定初始轮廓线,然后对曲线进行能量最小... Snake模型也称主动轮廓线模型,最初由Kass等人在1987年第一届计算机国际视觉会议上提出,一经提出就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的热点。Snake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人的识别能力,在图像中目标边界附近确定初始轮廓线,然后对曲线进行能量最小化变形,使其锁定在待分割目标的边界上。Snake模型之所以能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它将图像目标的先验知识(如大小、位置、形状等)与图像特征(灰度、梯度、纹理等)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KE模型 模型理论 主动轮廓线模型 计算机视觉 综述 应用 图像目标 能量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变换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车型识别研究
4
作者 邓天民 于勇 《交通标准化》 2008年第4期66-70,共5页
通过对车型识别以及图像预处理技术的介绍,而提出的一种基于Gabor变换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车型识别方法及相关算法,经实践表明,具有识别率高、复杂度较低的优点,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特征车辆的识别,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区域生长法 主动轮廓线模型 Gabor特征车辆 主元分析法 隐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多尺度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与心脏核磁共振图像分割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宁 冯前进 +1 位作者 秦安 陈武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7,198,共6页
主动轮廓线模型已在心脏MRI图像左心室内膜分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轮廓线的初始位置不合理,受到左心室内部组织灰度和心脏周围组织灰度的影响,将难以得到准确而稳定的分割结果。将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算法应用于主动轮廓线模型... 主动轮廓线模型已在心脏MRI图像左心室内膜分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轮廓线的初始位置不合理,受到左心室内部组织灰度和心脏周围组织灰度的影响,将难以得到准确而稳定的分割结果。将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算法应用于主动轮廓线模型,并结合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DDGVF)概念,首先在高尺度图像上进行处理,将得到的结果作为低尺度图像上的初始轮廓线继续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法,解决了初始轮廓线必须离真实轮廓很近的问题,有效扩大了主动轮廓模型的捕获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MRI图像 左心室 主动轮廓线模型 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 动态方向梯度矢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提取IVUS图像血管包络的新方法
6
作者 张麒 汪源源 +1 位作者 裘振 王威琪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提取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的血管包络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IVUS图像的灰度特征、序列时间特性、先验知识等三类信息,提出一种自动提取血管包络的方法。先由序列时间特性和先验知识减少噪声和伪像干扰,提... 提取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的血管包络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IVUS图像的灰度特征、序列时间特性、先验知识等三类信息,提出一种自动提取血管包络的方法。先由序列时间特性和先验知识减少噪声和伪像干扰,提取出第一帧图像的初始包络;然后用结合梯度、灰度方差、灰度均值信息的B样条GVFsnake对初始包络进行变形得到第一帧的最终包络;最后利用序列图像的时间特性提取后续帧的包络。通过实验表明:综合三类信息的包络自动提取方法在精度和鲁棒性等方面优于以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主动轮廓线模型 梯度矢量流 B样条 包络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B-snake for planar curve approximation 被引量:1
7
作者 成思源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5年第4期185-188,共4页
An adaptive B-spline active contour model for planar curve approximation is proposed. Starting with an initial B-spline curve,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dopted to make the active B-spline curve converge towards th... An adaptive B-spline active contour model for planar curve approximation is proposed. Starting with an initial B-spline curve,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adopted to make the active B-spline curve converge towards the target curve without the need of data points parameterization. A strategy of automatic control point insertion during the B-spline active contour deformation, adaptive to the shape of the planar curve, is also given.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efficient and accurate in planar curve approxi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our model B-SPLINE curve approx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