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对多类型灾害源激励悬吊结构摆振响应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春巍 王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5-32,共8页
传统的结构防灾设计中,通常将各种灾害对结构的作用分开考虑,较少考虑多类型灾害的作用。针对悬吊结构摆振运动振动控制问题,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主动质量阻尼器(Active Mass Damper,AMD)均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另... 传统的结构防灾设计中,通常将各种灾害对结构的作用分开考虑,较少考虑多类型灾害的作用。针对悬吊结构摆振运动振动控制问题,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主动质量阻尼器(Active Mass Damper,AMD)均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调谐转动惯量阻尼器(Tuned Rotary Inertia Damper,TRID)存在对调谐参数等十分敏感、鲁棒性差、无法在多灾害作用下起到有效控制作用的问题,提出了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ARID)的概念,设计了小型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运用Simulink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附加ARID系统的悬吊结构平面摆振运动方程,并对运动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对系统控制算法进行了设计;用单轴振动台进行了正弦激励输入下结构自由衰减振动、正弦激励输入下结构强迫振动、正弦扫频激励、模拟地震动输入、模拟海洋波浪等5种类型荷载作用下,结构小型比例模型试验,利用Simulink进行了模拟多灾害输入下体系运动方程求解,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可以较好地实现悬吊结构摆振控制,且在不同类型单一灾害源激励作用下均表现出稳定性好、鲁棒性好的控制性能,从机理上证明了该系统对多类型灾害源激励结构摆振响应控制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振控制 主动控制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多类型灾害源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系统控制悬吊结构摆振的方法研究(Ⅱ):参数影响分析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春巍 王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0-1180,共11页
对于摆振运动控制问题,本文对前期研究提出的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ARID)进行了深入的参数影响研究。首先建立了悬吊结构ARID控制系统力学分析模型并设计了主动控制算法;然后基于力学分析模型利用Simu... 对于摆振运动控制问题,本文对前期研究提出的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ARID)进行了深入的参数影响研究。首先建立了悬吊结构ARID控制系统力学分析模型并设计了主动控制算法;然后基于力学分析模型利用Simulink进行了ARID控制系统参数影响分析,比较了系统参数(控制算法参数、结构几何参数、激励参数、控制系统配置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影响的规律及最优参数取值区间;通过设计小型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验证了ARID系统控制悬吊结构摆振的有效性以及部分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RID控制系统对悬吊结构摆振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当外部激励与结构频率相近时系统发挥出最佳效果,且控制效果与系统控制算法参数、转动惯量比、结构长度比、质量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结构 摆振控制 主动控制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 振动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系统用于悬吊结构摆振控制的方法研究(Ⅰ):理论建模和试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巍 王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8,共9页
提出了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ARID),该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惯性质量的回转运动,从而产生抑制结构摆振的力矩。首先针对ARID控制系统,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平面内悬吊结构在吊点激励下运动控制... 提出了主动转动惯量驱动控制系统(Active Rotary Inertia Driver,ARID),该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惯性质量的回转运动,从而产生抑制结构摆振的力矩。首先针对ARID控制系统,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平面内悬吊结构在吊点激励下运动控制的分析模型,基于分析模型进行主动控制LQR算法系统匹配推导,然后利用Simulink对ARID系统控制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通过与TRID装置对比,对ARID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ARID振动台试验系统,对结构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建模和主动控制LQR算法与系统匹配的合理性,表明ARID系统对悬吊结构摆振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理论建模和试验验证为ARID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 悬吊结构 摆振控制 主动转动惯量驱动系统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观测器的一类过驱动系统主动容错控制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新哲 姜斌 +1 位作者 陈复扬 张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7期1-4,共4页
以四旋翼直升机姿态控制系统为对象,针对一类过驱动系统,由控制分布阵列不满秩而引起的执行器故障诊断难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多观测器故障诊断方法对执行器故障进行检测和估计,进而设计一种具有故障补偿并且满足H∞性能的动态... 以四旋翼直升机姿态控制系统为对象,针对一类过驱动系统,由控制分布阵列不满秩而引起的执行器故障诊断难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多观测器故障诊断方法对执行器故障进行检测和估计,进而设计一种具有故障补偿并且满足H∞性能的动态输出反馈跟踪控制器。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的检测和估计出单通道执行器故障,而且能够有效的补偿故障对系统稳定性的不利影响,保证系统在单通道执行器故障下具有一定的姿态跟踪能力。相对于状态反馈控制器,所提算法有效的避免了模拟状态量而带来的误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实现性。最后通过Quanser3-DOF Hover半物理仿真平台验证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容错控制 跟踪控制 驱动系统 多观测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主动转向和独立驱动集成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柳江 王政皓 +1 位作者 张业 陈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1-1359,共9页
针对车辆行驶安全的主动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主动转向和4轮独立驱动的双层集成控制系统.针对所建立的8自由度汽车模型,利用上层控制结构的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_相平面算法,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确定;利用下层控制结构的滑模... 针对车辆行驶安全的主动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主动转向和4轮独立驱动的双层集成控制系统.针对所建立的8自由度汽车模型,利用上层控制结构的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_相平面算法,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确定;利用下层控制结构的滑模变结构和二次规划算法,实现主动转向和驱动力的协调,控制车辆的运行状态.在MATLAB/Simulink下,对集成控制器进行增幅正弦极限工况的仿真,结果显示该集成控制器可将车辆的横摆和侧滑控制在安全的区域内,明显提高极限工况下的车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系统 集成控制 主动转向 独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式波浪补偿液压驱动系统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鄢华林 缪鑫 +1 位作者 王伟 程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81,共3页
以主动式波浪补偿液压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整个波浪补偿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主动式波浪补偿液压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主动式波浪补偿驱动系统的传递函数,引入PDF(伪微分)算法。运用MATLAB/Simulink对波浪补偿驱动系统的... 以主动式波浪补偿液压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整个波浪补偿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建立主动式波浪补偿液压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主动式波浪补偿驱动系统的传递函数,引入PDF(伪微分)算法。运用MATLAB/Simulink对波浪补偿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推断出在整个主动式波浪补偿驱动系统中采用PDF(伪微分)控制算法系统响应性能完全满足系统要求。最后通过电机模拟液压驱动系统,根据实验结果来验证PDF控制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波浪补偿 液压驱动系统 伪微分控制 MATLAB/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性能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欧进萍 张春巍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2-388,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构振动控制系统--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的概念,试制开发了小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的理论建模并进行了性能试验。从经典物理学电磁场理论、电路克希霍夫定律和量纲对比分析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电磁驱动AMD...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结构振动控制系统--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的概念,试制开发了小型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的理论建模并进行了性能试验。从经典物理学电磁场理论、电路克希霍夫定律和量纲对比分析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的力-电关系模型,给出了以系统相对速度和控制电压为输入量、系统主动控制力为输出量的系统力-电关系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大量开环控制模式下的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在结构振动控制所关心的频率范围内,力-电关系是近似线性的。通过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系统的力-电关系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主动控制 电磁驱动AMD控制系统 力-电模型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腰部四足机器人控制系统与跳跃步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东升 谭跃刚 +1 位作者 黄林考 李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6-248,252,共4页
四足动物在快速奔跑中会采用跳跃步态,而跳跃步态中腰部的伸缩运动又对速度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针对跳跃步态中腰部摆动对速度的影响,设计了带有腰部主动关节的小型四足机器人,采用了舵机作为髋关节主动驱动器和弹簧作为膝关节被动驱动... 四足动物在快速奔跑中会采用跳跃步态,而跳跃步态中腰部的伸缩运动又对速度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针对跳跃步态中腰部摆动对速度的影响,设计了带有腰部主动关节的小型四足机器人,采用了舵机作为髋关节主动驱动器和弹簧作为膝关节被动驱动器,使腿部具有一个主动自由度和一个被动自由度。以STM32芯片为中央处理器设计了包括复位、通信和舵机驱动等功能模块的控制系统。通过软件设计,在实验中实现了四足机器人跳跃步态下的稳定运动和较好的仿生运动现象,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观察到了腰部主动关节对四足机器人跳跃运动中的速度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控制系统 跳跃步态 腰部主动关节 舵机驱动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集成控制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鹏 王洪新 程振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3-1549,共7页
本文对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集成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包含扭转振动模型、纵向振动模型及垂向振动模型的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模糊控制器、滑模控制器及PID控制器,集成各控... 本文对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集成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包含扭转振动模型、纵向振动模型及垂向振动模型的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模糊控制器、滑模控制器及PID控制器,集成各控制器协调互补控制电动汽车的主动前轮转向、目标横摆力矩以及主动悬架,实现对电动汽车驱动悬挂系统的集成控制。结果表明:在该方法的集成协调控制下,可以显著降低峰值处的车体侧向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并实现质心垂向加速度与侧偏角的有效抑制,提升电动汽车的综合性能,显著改善汽车行驶中的悬架动行程与轮毂电机定转子位移,提升汽车的操纵平稳性与乘坐舒适性,并且可以降低汽车行驶时撞击限位的几率,保障轮毂电机驱动式电动汽车的稳定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驱动悬挂系统 集成控制 PID控制 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的主动质量阻尼系统振动控制
10
作者 李智 贾苏 +1 位作者 孙建桥 丁千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5-551,共7页
主动质量阻尼(AMD)系统是一种主动减振控制技术,其核心在于控制策略的设计。针对该系统力学模型中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载荷随机性问题,本文采用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算法,设计基于ADP的鲁棒控制器。构建评价神经网络和执行神经... 主动质量阻尼(AMD)系统是一种主动减振控制技术,其核心在于控制策略的设计。针对该系统力学模型中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载荷随机性问题,本文采用数据驱动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算法,设计基于ADP的鲁棒控制器。构建评价神经网络和执行神经网络,分别逼近代价函数和控制策略,在系统模型参数完全未知的情况下,通过采集系统振动响应数据进行双神经网络权值迭代,可以得到近似最优控制策略。通过在一个受基础激励的模拟结构系统上安装AMD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的ADP算法,对模型参数未知的受控结构具有良好的振动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数据驱动 自适应动态规划 主动质量阻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电力牵引系统主动热均衡控制方法
11
作者 杨枭 厉彦江 郭单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5,共5页
针对矿山电力牵引系统的发热问题,提出一种矿山电力牵引系统主动热均衡控制方法,即通过实时反馈系统的温度信号,完成对电动机定子电流幅值、驱动系统开关频率等参数的在线自调节;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d,q轴电流矢量优化计算方法,使系... 针对矿山电力牵引系统的发热问题,提出一种矿山电力牵引系统主动热均衡控制方法,即通过实时反馈系统的温度信号,完成对电动机定子电流幅值、驱动系统开关频率等参数的在线自调节;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d,q轴电流矢量优化计算方法,使系统运行于全局效率最大的工作特性曲线;基于15kW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实验平台对矿山电力牵引系统主动热均衡控制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矿山电力牵引系统动态、稳态性能的同时,降低系统的热点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电力牵引系统 主动热均衡控制 永磁同步电动机 驱动系统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数据混合驱动的车辆质心侧偏角估计
12
作者 李琴 张博远 +3 位作者 谢智航 王勇 汤建明 陈勇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23,共10页
质心侧偏角是车辆动力学中的关键变量。针对现有基于模型方法严重依赖动力学模型精度和数据驱动方法在面临陌生工况场景时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物理-数据混合驱动(DeepPhy)的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旨在结合物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模... 质心侧偏角是车辆动力学中的关键变量。针对现有基于模型方法严重依赖动力学模型精度和数据驱动方法在面临陌生工况场景时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物理-数据混合驱动(DeepPhy)的质心侧偏角估计方法,旨在结合物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模型的优势,实现对质心侧偏角的可靠与准确估计。DeepPhy通过将后轴轮胎侧向力模型得到的质心侧偏角先验值与深度网络进行集成,从而能够学习物理模型未能表达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提升模型面对陌生工况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连续DLC工况下,DeepPhy估计结果的RMSE相较于物理模型方法和纯数据驱动方法分别降低了93%和63%,并对数据稀缺工况具有鲁棒性。实车验证进一步表明,DeepPhy具有优异的泛化能力,经过仿真训练的模型可迁移至实车环境中,并保持高精度的估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侧偏角估计 主动控制系统 长短时记忆网络 混合物理-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电网超级能量管理系统的混成控制系统构想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弥 卢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9,共5页
混成控制系统以事件处理为核心,通过定义事件将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目标统一到一个处理框架内,实现复合目标趋优化控制。文中介绍了实现多重目标趋优的混成控制系统,提示了其"事件驱动"本质,同时指出了事件的分类和一些主要事... 混成控制系统以事件处理为核心,通过定义事件将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目标统一到一个处理框架内,实现复合目标趋优化控制。文中介绍了实现多重目标趋优的混成控制系统,提示了其"事件驱动"本质,同时指出了事件的分类和一些主要事件的形成条件。该系统作为构造南方电网超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组件,可从理论和工程实践上指导"数字南方电网"的建设,并为南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成控制系统 事件驱动 实时仿真 超实时仿真 主动解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混杂系统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争鸣 施博辰 朱义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17-2027,共11页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正成为新一代电网系统和大型电力牵引系统中的关键核心设备。实现对电能可靠变换与传输的精确控制,是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电力电子混杂系统控制技术进行综述,回顾了控制理论和技术... 高压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正成为新一代电网系统和大型电力牵引系统中的关键核心设备。实现对电能可靠变换与传输的精确控制,是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中的核心问题。针对电力电子混杂系统控制技术进行综述,回顾了控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在电力电子混杂系统应用现状。解析了电力电子混杂系统的控制规律,探讨了几种适合该混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明确大容量电力电子混杂系统中多时间尺度的连续–离散–连续一体化控制是其核心问题,进而展望电力电子混杂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混杂系统 大容量变换器 控制技术 电磁能量平衡 主动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P技术的线阵CCD光积分时间的主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丽 曹益平 苏显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7,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ISP技术的线阵CCD的驱动电路及设计方法 ,并介绍了一种主动控制CCD光积分时间与信号转移的技术。ISP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CCD的驱动电路 ,并且 ,电路可以完全由程序或由外部触发信号主动地控制CCD光积分时间、曝光时间... 介绍了一种基于ISP技术的线阵CCD的驱动电路及设计方法 ,并介绍了一种主动控制CCD光积分时间与信号转移的技术。ISP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CCD的驱动电路 ,并且 ,电路可以完全由程序或由外部触发信号主动地控制CCD光积分时间、曝光时间与信号转移的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P技术 CCD 电荷耦合器件 驱动电路 主动控制 系统可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振动主动隔振系统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易思成 王金海 +3 位作者 刘志刚 张泉 杨斌堂 孟光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为降低外界微米至纳米范围微振动干扰对精密装置的影响,并提高精密装置的运行精度,研制了微振动隔振平台,并将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应用于隔振系统中。在明确了微振动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精密仪器所允许的振源速度标准;基于隔振理论,总结了... 为降低外界微米至纳米范围微振动干扰对精密装置的影响,并提高精密装置的运行精度,研制了微振动隔振平台,并将振动主动控制技术应用于隔振系统中。在明确了微振动定义的基础上,阐述了精密仪器所允许的振源速度标准;基于隔振理论,总结了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微振动隔振系统的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主动隔振系统中的驱动器进行了总结;考虑到系统的动力学和驱动特性,对结构和驱动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论述;基于隔振率、隔振稳定性等指标,对反馈、前馈、复合和新型振动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评价;通过对传感驱动一体化、振动能量回收、智能控制技术的分析,预测了微振动主动隔振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成果表明:相比于被动隔振,主动隔振技术具有灵活、高效等优点,基于智能材料(如压电、磁致伸缩)的新型微振动隔振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应的迟滞建模和补偿控制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主动控制 智能材料 驱动 系统建模 迟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AFS和DYC协同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子先 潘世举 徐友春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9-420,共12页
为提高8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综合控制性能,提出一种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和直接横摆力矩系统(DYC)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车辆模型求得考虑垂直载荷转移和侧倾稳定性的期望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其次,提出一种联合双线法和横... 为提高8轮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动力学综合控制性能,提出一种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和直接横摆力矩系统(DYC)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车辆模型求得考虑垂直载荷转移和侧倾稳定性的期望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其次,提出一种联合双线法和横摆角速度法的β-β̇相平面区域划分方法,将车辆状态划分为稳定域、临界稳定域和非稳定域。然后,设计包含决策层、协调控层和转矩分配层的控制器。在决策层,采用改进滑模函数设计附加横摆力矩滑模控制器和附加转角滑模控制器。在协调控制层,根据车辆状态所处的相平面区域设计3种控制策略。在转矩分配层,根据各轴的垂直载荷比例分配各轮转矩。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和Truck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双移线跟踪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轨迹保持精度和车身姿态修正能力,能有效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 8轮车辆 主动前轮转向系统 直接横摆力矩系统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可控油膜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超 张永宇 +3 位作者 纪莲清 朱茹敏 王文 岑少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0,共4页
论述了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的可控油膜轴承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油膜轴承-弹性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控制相位和增益改变对系统不平衡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有GMA的可控油膜轴承能够减小系统的工频振动和半频涡动,提高系... 论述了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的可控油膜轴承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油膜轴承-弹性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控制相位和增益改变对系统不平衡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有GMA的可控油膜轴承能够减小系统的工频振动和半频涡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增益和相位差的改变对系统的工频振动结果影响较大,而且对同一个控制增益,存在一个最佳的相位差,使系统的不平衡振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不平衡响应 超磁致伸缩驱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苏斯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0,共2页
为满足煤矿的带式输送系统对高可靠性及主动控制的驱动系统的要求,在2 0 0 5年《煤炭工程》杂志第3期中介绍了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其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本期着重介绍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 为满足煤矿的带式输送系统对高可靠性及主动控制的驱动系统的要求,在2 0 0 5年《煤炭工程》杂志第3期中介绍了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其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本期着重介绍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的启动计算、模拟程序,以及对于倾卸助力驱动的控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偶合器 带式输送机 充液式 TPK 阀控 L型 应用 2005年 驱动系统 主动控制 高可靠性 输送系统 煤炭工程 工作原理 模拟程序 控制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斯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为满足煤矿的带式输送系统对高可靠性及主动控制的驱动系统的要求 ,福伊特公司开发了特别结实又结构紧凑的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文章介绍了TPKL型阀控充液式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在英语国家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液力偶合器 煤矿 输送系统 驱动系统 高可靠性 充液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