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随机人群荷载振动控制
1
作者 王梁坤 周颖 施卫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3-1491,共9页
为提高人行桥的舒适度,提出了一种可变质量与阻尼的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STMD)。该STMD不但能通过水泵和电磁阀等驱动装置实时调节质量以重调频率来适应人行桥动力特性的变化,而且能实时改变电涡流阻尼的磁导间距来调节阻尼系数以提高... 为提高人行桥的舒适度,提出了一种可变质量与阻尼的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STMD)。该STMD不但能通过水泵和电磁阀等驱动装置实时调节质量以重调频率来适应人行桥动力特性的变化,而且能实时改变电涡流阻尼的磁导间距来调节阻尼系数以提高耗能效果。首先介绍了STMD变质量及变阻尼的算法及模型试验,然后进行基于人群激励概率性随机模型的案例分析。对比研究了无控结构、优化设计的被动TMD、变质量STMD、变阻尼STMD及变质量变阻尼STMD在随机协同人群荷载下的100次加速度响应,通过这100组加速度的最大值、均方根(RMS)值及最大1-s RMS值共3个舒适度评估指标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了不同TMD的减振效果及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群荷载和人体参数的随机性,结构的动力响应有较大的差异。整体而言,可同时变质量变阻尼的STMD具有最佳的减振效果,且其标准差也最小,即具有最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随机人群激励 人-结构相互作用 可变质量 可变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不规则建筑的减震行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春祥 许志民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3,88,共9页
研究了不规则建筑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的行为。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不规则建筑-A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定义A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评价ATMD... 研究了不规则建筑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的行为。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不规则建筑-A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定义A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评价ATMD有效性的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的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及地震卓越频率(DGF)对ATMD控制不规则建筑位移响应时的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不规则建筑 最优参数 地震卓越频率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最优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风致振动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祥 张静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基于我国现行的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TMD最优参数准则为:结构-ATMD系统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小化位移或加速度响... 基于我国现行的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TMD最优参数准则为:结构-ATMD系统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小化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之比(分别称为位移和加速度减振系数)。根据上述准则,在频域内数值研究了结构自振频率、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质量比对ATMD系统的最优参数(包括最优频率比和阻尼比)、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此外,为了比较的目的,论文同时考虑了结构TMD风致振动控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风致振动控制 位移减振系数 加速度减振系数 风荷载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杠杆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新控制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春祥 张丽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895-1899,1904,共6页
基于杠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LT-TMD)的概念,提出了杠杆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LT-ATMD)的控制策略.利用导出的LT-ATMD结构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讨论了LT-ATMD的动力特性(包括冲程).数值结果表明,驱动器设置于质量块处LT-ATMD和ATMD... 基于杠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LT-TMD)的概念,提出了杠杆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LT-ATMD)的控制策略.利用导出的LT-ATMD结构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讨论了LT-ATMD的动力特性(包括冲程).数值结果表明,驱动器设置于质量块处LT-ATMD和ATMD具有近似相等的最优阻尼比、调谐频率比、控制效果和冲程.驱动器设置于质量块处LT-ATMD的冲程略大于LT-TMD的冲程,但能明显地提高LT-TMD的控制效果.与ATMD相比,驱动器设置于质量块处LT-ATMD的关键优点是通过移动支撑的位置可以限制弹簧的静力和动力伸长而保持其性能(包括冲程)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杠杆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优化准则 动力特性 冲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最优反馈系数的再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祥 曹黎媛 曹宝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基于频域内遗传优化和时域分析,对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的反馈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考察最优化设计ATMD的结构层间位移控制有效性、楼层绝对加速度控制有效性及控制系统冲程和峰值控制力,发现在参数合理和控制力相近情况下,负... 基于频域内遗传优化和时域分析,对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的反馈系数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考察最优化设计ATMD的结构层间位移控制有效性、楼层绝对加速度控制有效性及控制系统冲程和峰值控制力,发现在参数合理和控制力相近情况下,负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NAFGF)ATMD比正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NAFGF)ATMD具有更好的控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地震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频域和时域分析 负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最优控制设计
6
作者 李春祥 滕念管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87-991,共5页
基于Kanai-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系统的位移和加速度传递函数.定义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 基于Kanai-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系统的位移和加速度传递函数.定义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之比.定义ATMD冲程的评价准则为:ATMD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基于选择的评价准则,研究了地震卓越频率(EDF)对ATMD在控制结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时的最优参数、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地震动模型 减震性能 地震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减震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梁坤 施卫星 周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79,共8页
为了改良被动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实时调节频率和电涡流阻尼的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SATMD)。由Hilbert-Huang变换(HHT)识别出结构的瞬时频率,通过基于HHT的控制算法实时调节SATMD的质量... 为了改良被动式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实时调节频率和电涡流阻尼的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SATMD)。由Hilbert-Huang变换(HHT)识别出结构的瞬时频率,通过基于HHT的控制算法实时调节SATMD的质量进行频率的调谐;通过基于线性二次型高斯(LQG)的控制算法实时调整磁导间距来调节电涡流阻尼系数。为了验证SATMD对建筑结构的减震效果,以一单自由度结构模型为例进行地震响应模拟,同时采用一经优化设计的被动TMD作为对比,并考虑由于主结构的累积损伤等引起自身频率下降而造成被动TMD的去谐效应。以主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时程峰值、整体均方根值及TMD的耗能性能作为评价指标,对比了SATMD在主结构发生损伤前后对被动TMD的改良效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主结构发生损伤前后,SATMD均比经优化设计的被动TMD有更好的减震效果及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可变频率 可变阻尼 减震效果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非线性结构的减震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梁坤 施卫星 周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83-91,共9页
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具有对频率调谐敏感和对宽频带地震下的消能减震性能不佳等缺陷。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会进入非线性阶段。为了保护建筑结构在强震下的安全性并提高被动TMD(PTMD)对非线性结构的减震作用,本文研究了一种能够同时... 传统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具有对频率调谐敏感和对宽频带地震下的消能减震性能不佳等缺陷。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会进入非线性阶段。为了保护建筑结构在强震下的安全性并提高被动TMD(PTMD)对非线性结构的减震作用,本文研究了一种能够同时变频率变阻尼的半主动TMD(STMD)及复合控制算法。该STMD既可通过基于小波变换(WT)的调频算法实时改变单摆的长度以调节自振频率,又可基于主结构和TMD的振动信号进行阻尼系数的开关调换。对一10层非线性建筑结构进行算例分析,研究了该STMD对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弹塑性响应的控制作用,并与一优化的PTMD进行了减震效果对比。数值模拟中,对地震激励进行了幅值的缩小及放大以考察其对STMD减震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TMD对该非线性结构的弹塑性震动响应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减小结构的塑性发展及残余位移,并提高PTMD的耗能能力。STMD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的顶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性能优于PT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结构 BOUC-WEN模型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9
作者 曹黎媛 李春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8-43,107,共7页
为解决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HATMD)中小质量块有较大冲程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Enhanced 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EHATMD)。具体地说,是在受控结构与HATMD中的小质... 为解决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HATMD)中小质量块有较大冲程的问题,提出了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Enhanced Hybrid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EHATMD)。具体地说,是在受控结构与HATMD中的小质量块之间设置一个连接阻尼器而构成EHATMD系统。在频域内,推导出结构-EHATMD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解析式,进而定义了EHATMD系统的最优化准则。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研究了连接阻尼比和正、负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对EHATMD(简称为正反馈EHATMD和负反馈EHATMD)最优参数和减振有效性以及大、小质量块冲程的影响行为。此外,为比较的目的,同时给出了正反馈HATMD和负反馈HATMD的GA优化结果。数值结果表明,EHATMD系统优于HATMD系统;而且,负反馈EHATMD是一种高性能的减振控制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 增强混合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高性能 遗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与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震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兵康 张静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使用Kanai 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系统的传递函数。将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均方根位移(解析式)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将AT 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均方根位移的最小值... 使用Kanai 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系统的传递函数。将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均方根位移(解析式)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将AT 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均方根位移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均方根位移之比。根据选择的评价准则,评价了地震卓越频率系数(EDFR)对ATMD抗震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评价了EDFR对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抗震控制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模型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ATMD 结构系统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桥梁振动控制的杠杆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春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5-161,共7页
提出了适用于控制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的杠杆式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LT-AMTMD)控制策略。利用建立的LT-AMTMD结构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评价了LT-AMTMD的性能。数值结果表明,驱动器置于质量块处的LT-AMTMD比驱动器置于其它位置的LT-AMTMD... 提出了适用于控制大跨桥梁风致振动的杠杆式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LT-AMTMD)控制策略。利用建立的LT-AMTMD结构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评价了LT-AMTMD的性能。数值结果表明,驱动器置于质量块处的LT-AMTMD比驱动器置于其它位置的LT-AMTMD更加有效。驱动器置于质量块处的LT-AMTMD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改变支撑位置来调节弹簧的静伸长,而且保持其性能不变(包括冲程)。数值结果还表明,驱动器置于质量块处的LT-AMTMD可以明显地提高LT-MTMD的性能,而且比单个杠杆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LT-ATMD)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式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 杠杆式多重调谐质量阻尼 杠杆式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大跨桥梁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春祥 刘艳霞 王肇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3,81,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控制策略———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AMTMD)。AMTMD控制系统频率呈线性分布。AMTMD中的MTMD保持相同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但质量变化。基于TMD的工作原理对AMTMD定义了主动控制力构成即保持相同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增益系...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控制策略———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AMTMD)。AMTMD控制系统频率呈线性分布。AMTMD中的MTMD保持相同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但质量变化。基于TMD的工作原理对AMTMD定义了主动控制力构成即保持相同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增益系数但变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基于结构的广义振型模型 ,导出了设置AMTMD时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 (DMF) ,于是AMTMD的优化准则可定义为结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 (Min Min Max DMF)。通过最优搜寻 ,研究了反映AMTMD有效性和鲁棒性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 :频率间隔、平均阻尼比、调谐频率比、总数、质量比和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为了比较 ,同时考虑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MTMD)和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AT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 动力 阻尼系数 广义振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度-阻尼器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模型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春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提出了基于刚度 -阻尼器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SD -AMTMD)新模型。利用导出的设置SD -AMTMD结构的传递函数 ,建立了设置SD -AMTMD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于是SD -A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 :设置SD -AMTMD结构最大动力放... 提出了基于刚度 -阻尼器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SD -AMTMD)新模型。利用导出的设置SD -AMTMD结构的传递函数 ,建立了设置SD -AMTMD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于是SD -A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 :设置SD -AMTMD结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中最小值的最小化。SD -AMTMD冲程的评价准则定义为 :SD -AMTMD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基于定义的评价准则 ,研究了刚度比对SD -AMTMD最优参数、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为比较 ,同时考虑了AMTMD(即零刚度比的SD -AMTMD)的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 刚度比 放大系数 最优参数 设置 冲程 动力 SD 比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风致振动控制的最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祥 张静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基于我国现行的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最优参数准则为:结构-AMTMD系统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小化位移或... 基于我国现行的风荷载规范,建立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最优参数准则为:结构-AMTMD系统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小化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与未设置AMTMD结构的位移或加速度响应方差之比(分别称为位移和加速度减振系数)。根据上述准则,在频域内数值研究了结构自振频率、标准化加速度反馈增益系数、质量比对AMTMD系统的最优参数(包括最优频率比,阻尼比和频率间隔)、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为了比较,论文同时也考虑了结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风致振动控制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AMTMD) 风致振动控制 位移减振系数 加速度减振系数 风荷载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风振减振基于H_2范数的ATMD和传感器配置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永奎 卢文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78,共9页
斜拉桥在风荷载作用下易出现多模态参与的大幅振动,宜采用主动式ATMD(active tuned mass damper)减振。针对斜拉桥风振减振设计中的ATMD及传感器的位置和数量配置问题,在建立风荷载作用下斜拉桥与ATMD组合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模态坐标表... 斜拉桥在风荷载作用下易出现多模态参与的大幅振动,宜采用主动式ATMD(active tuned mass damper)减振。针对斜拉桥风振减振设计中的ATMD及传感器的位置和数量配置问题,在建立风荷载作用下斜拉桥与ATMD组合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模态坐标表示H2范数,提出包括外激励影响的分别针对作动器和传感器配置优化的H2范数指标,推导ATMD对结构的共振激振模型,考虑ATMD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动力性能并对配置指标进行修正,建立能够以开环方式有效实现ATMD和加速度传感器配置的优化方法。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风振减振为例,定量分析ATMD和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位置和数量。结果表明,采用考虑外激励权重的H2范数指标,并结合考虑ATMD动力性能,能够有效实现针对结构多模态参与的风振减振的ATMD和加速度传感器的配置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风振减振 H2范数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荷载下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最优伸臂桁架位置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丽丽 周颖 张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4-788,共15页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伸臂桁架-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组合系统的风振最优控制模型。首先推导伸臂桁架主体结构与ATMD耦合后的控制运动微分方程组并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该方程组,发展新的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数值简化...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伸臂桁架-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组合系统的风振最优控制模型。首先推导伸臂桁架主体结构与ATMD耦合后的控制运动微分方程组并基于虚拟激励法求解该方程组,发展新的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数值简化模型。基于新提出的组合系统数值简化模型,应用固定点理论求解ATMD最优控制力,获得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的最优控制力模型。将新提出的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数值简化模型和最优控制力模型进行有效数值组合,构建该组合系统的整体最优控制模型。将本文提出的基于固定点理论的最优控制模型与基于线性二次规划方法的最优控制模型、被动最优控制模型和无控制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应用基于固定点理论的最优控制模型对伸臂桁架-ATMD组合系统的最优伸臂桁架位置进行单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最优伸臂桁架位置对不同结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及ATMD对不同类型伸臂桁架系统的抗风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主体结构伸臂桁架系统类型不同,不同控制方案的作用效果不同,且主动控制方案对加速度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对位移响应的控制效果;与纯伸臂桁架系统相比,风荷载作用下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组合系统的最优伸臂桁架位置影响不大,且最优位置对伸臂桁架刚度、核心筒刚度和外柱与核心筒间距离都有非常高的敏感性;风荷载作用下主体结构中的阻尼会限制ATMD对结构响应控制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臂桁架系统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风荷载 固定点技术 最优伸臂桁架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最优ATMD控制的冲程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春祥 韩兵康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6,共6页
评价了偏心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时的冲程。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偏心结构动力方程及其状态空间方程,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 评价了偏心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时的冲程。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偏心结构动力方程及其状态空间方程,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ATMD冲程的评价准则定义为:ATMD相对位移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使用定义的评价准则,首先获得ATMD的最优参数,进而评价ATMD的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偏心结构 最优参数 地震卓越频率 地震 冲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忠献 张媛 王泽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结构法,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推导了分别安装三种结构控制措施的受控结构在频域中的运动方程,数值仿真分析了某36层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及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ATMD或MTMD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所减小;当采用MR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程度的减小。由此看来,在设计软土地基上高层结构的结构控制措施时,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是偏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主动磁流变阻尼 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ATMD控制的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春祥 朱碧蕾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95,共8页
主要研究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控制的动力特性。定义A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评价ATMD有效性的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 主要研究地震作用下不规则建筑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控制的动力特性。定义A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评价ATMD有效性的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基于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的标准化偏心系数(NER)和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对ATMD控制不规则建筑位移响应时的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不规则建筑 最优参数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MD与消能减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建中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及抗震结构混合控制理论,利用自行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对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子结构进行调谐控制以实现半主动化,同时在主结构上进行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设置,从而实现结构体系的多模态优化混合控制,最后提出半主动调... 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及抗震结构混合控制理论,利用自行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对被动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子结构进行调谐控制以实现半主动化,同时在主结构上进行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设置,从而实现结构体系的多模态优化混合控制,最后提出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SATMD)与消能减震相结合的混合控制实用设计方法。本文对推动结构混合控制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MD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粘弹性阻尼 多模态优化混合控制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